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内涝风险图编制为例,从区域的洪水特性和建设情况出发,论述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内涝风险图编制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并以武汉市汤逊湖水系南湖片区2016年6月30至7月6日区域内涝为例,阐述了城市内涝风险图在城市防洪减灾中的应用;提出了对城市竖向高程的统一管理、加强标准化降雨雨型及点面关系研究,以及加强有效动态管理机制的城市内涝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平原城市高度建成区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以珠三角城市东莞市为例,基于MIKE FLOOD平台,利用MIKE URBAN、 MIKE 11和MIKE 21构建了城市内涝耦合模型。同时,结合历史暴雨事件提出一种长历时暴雨设计雨型,分析50 a一遇设计降雨重现期下东莞市中心城区暴雨内涝过程和积水特征,提出改善“大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的内涝治理措施并评估其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东莞市中心城区内涝的主要原因为河道水流顶托及道路排水不畅,河道拓宽整治结合道路竖向调整可使管网溢流程度降低45%,内涝淹没面积减小73%。提高研究区内河、道路排水通道等“大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对改善研究区域的内涝现状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平原城市高度建成区的内涝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MIKE FLOOD为计算平台,构建了包括一维雨水管网模型(MIKE URBAN)、一维水系模型(MIKE 11)和二维地表漫流模型(MIKE 21)的东莞中心城区内涝计算耦合模型。以该模型为辅助手段,在研究东莞中心城区内涝积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雨水管涵提标改造、调蓄空间建设、排涝泵站建设、场地竖向标高调整的工程措施和以内涝风险区划为基础的内涝预警应急管理非工程措施在内的城市内涝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聊城城区地势低洼、平坦,一旦遭遏强降水,极易造成内涝灾害。根据城区防洪工程状况,分析了内涝成因。对发挥水文服务在防御城市内涝灾害中的作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御城市洪涝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波市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分析了甬江流域现行防洪系统和城区排水系统格局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以及内河水网在这两个系统中的不同作用,得出了宁波地区城市内涝的主要形成原因,并以宁波市鄞西地区为例,提出了在位于流域下游的平原河网地区进行城市内涝防治的基本思路,为城市的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内涝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探索特定城市的内涝风险概率,为珠三角地区城市内涝风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内涝成因的角度出发,以佛山市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序列趋势变化分析、暴雨频率变化统计、序列小波分析,以及Copula函数对暴雨和潮位的遭遇概率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佛山市城区雨潮遭遇风险概率模型,定量评估了佛山市城区多种雨潮组合下遭遇概率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认为,2000年以后,佛山城区暴雨次数呈增大趋势,且暴雨和高潮位遭遇的可能性较大,风险概率较高。分析成果可为城市防洪排涝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至8月中下旬,绍兴市柯桥区遭遇罕见旱情。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溪流干涸,水库蓄水减少,给山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介绍了2013年绍兴市柯桥区干旱基本情况,分析了干旱灾害特点,总结了防旱抗旱减灾措施和效果,并结合实际对绍兴市柯桥区进一步防御极端干旱天气提出了多辟饮用水源、改变种植模式、推广节水灌溉、重视防旱物资储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内涝防治规划视角对北京市中心城区2012年“7·21”暴雨积水事件进行反思。基于现状分析,从规划理念、建设实施和运行管理三方面总结城市内涝积水原因,提出完善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加快设施提标改造、加强雨水控制与利用、提高规划设计技术水平、促进法规和管理体系建设等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圆  毛绪昱  陈曦  敖良根 《给水排水》2021,47(12):35-39
以重庆市中心城区近两年的内涝积水情况分析为切入点,介绍了山地城市在内涝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对策建议.结合重庆市地形特征和内涝防治的情况,从内涝防治体系、竖向规划布局、设计管控、运维管理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规划科学引领下加强内涝风险的评估,完善山地城市内涝防治的技术体系,尤其是雨水收水系统优化、管网设计标准的改进等技术体系,以及运维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气候原因,洪水和暴雨所形成的城市内涝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尚志市城区是受洪水、暴雨而形成的内涝威胁较严重的城市之一.文章对尚志市城区内涝风险进行分析,对做好城区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对城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有积极的帮助,以满足城区经济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观察近年来城市内涝呈现出的新特点,经过调查和研究,分析康巴什新区城区形成内涝的原因,提出解决城市内涝的一些思路和解决城市内涝的一些措施和观点,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广州中心城区内涝现状,选择了4个内涝点开展内涝观测,包括天寿路、花城大道、猎德大桥和中山大学南校区。设计了内涝观测方案,包括降雨、水深、流速和淹没范围4个要素,其中,降雨主要利用广州多普勒雷达进行监测,水深采用电子水尺进行观测,流速采用手持式电波流速仪观测,而淹没范围则采用便携式数码摄像机进行观测。对2017年4—6月的5场典型内涝开展了现场观测,采集到了宝贵的现场资料,为分析广州城市内涝形成规律和精细化城市内涝预报模型研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不透水面积逐渐增加,大多数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标准相对滞后,中小城市面临严重的内涝风险,研究城区产汇流特性对于城市内涝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涡阳县南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临近地区水文资料、高精度的遥感影像和DEM共享数据,借助ArcGIS平台和SWMM开源软件,通过综合径流系数法对模型进行率定,并从综合径流系数、降雨径流产汇流关系和实测降雨产生的积水深度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区典型暴雨下的管网满管和积水情况,评估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和城区的内涝风险。然后,对内涝严重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内涝分析,并分析低影响开发措施对城区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1)排水系统在暴雨降雨重现期0.5a及以下,基本可以满足排涝要求;排水系统在暴雨降雨重现期1a及以上,均不能满足排涝要求。(2)低影响措施对城区内涝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该研究方法可为资料缺乏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内涝分析和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城区规划建设的科学性,结合内涝评估模型,对营口城区不同低冲击径流控制措施下的内涝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营口城区不同内涝风险淹没指数的阈值随内涝积水深度增加而逐步加大,通过设置低冲击径流控制可有效降低城区内涝风险指数。研究成果对于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绍兴平原南依会稽山,北临杭州湾,中心城市现状水面率为14%,其中北部平原更达20%以上,河道清淤疏浚任务十分繁重。自2007年绍兴市实施"清水工程"以来,平原河网已累计清淤近2 000万m3。2014年10月柯桥区率先建成浙江省首个淤泥固化处理中心,目前该项目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一、河湖淤泥处置做法1.广泛调研,拟定方案2007年,绍兴市在启动第一轮  相似文献   

16.
摸清城市内涝特征是内涝风险管理、防涝应急决策的重要基础。水动力学数值模型是研究城市内涝特征的重要手段。以天津中心城区为研究区,针对超大城市下垫面地物密集、排水系统庞大等特征,基于阻/导水通道、等效管网模拟技术,在不加密网格的基础上,构建可体现顺街行洪、构筑物挡水、全部干支管网排水作用的城市内涝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暴雨下天津中心城区的内涝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在遭遇10 a、20 a、50 a、100 a一遇暴雨情景下,区内最大积水量达1 967.1万~4 011.0万m3,将有20.2%~49.1%的地区产生积水,其中,22.7%~40.3%的淹没区水深超过30 cm。积水道路长193.5~317.5 km,其中,主干道占46.3%~50.5%。31.7%~57.3%的积水道路水深超过30 cm,其中,主干道有28.7~85.9 km。内涝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内的地势低洼区及环老城区的排水管网空白区,积水道路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内高程较低的路段。  相似文献   

17.
山地临海城市四周环山、地势较低,在遭遇暴雨事件时,地面径流量较大,对内河行洪能力构成威胁,容易发生内涝灾害。为解决以上问题,以象山县中心城区为例,运用SWMM进行模拟计算,并结合Arc GIS分析功能,模拟了5年一遇和2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城区的内涝灾害情况并分析了受灾区域的内涝成因。研究表明:在关键位置加设排水泵站辅助排水,可以解决内涝灾害问题,有效缓解城区排水压力、降低内涝损失。通过模拟验证措施的可行性,为城市内涝防洪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内涝问题具有成因多元、影响面广的特点,是基础性社会问题。分析了城市内涝的成因,提出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内涝灾害应对能力。构建基于内涝实时物联感知、数据汇聚、数学模型预报、大数据分析、水利数字孪生的城市内涝预警预报系统,并在宁波市进行了应用。通过搭建“天基”监测预警、“落地雨”监测预警、内涝预报预警、内涝成因分析、内涝影响评估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城区内涝的精准模拟、风险图的在线绘制以及内涝损失的高效评估,有力支撑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预报预警,提升了城市内涝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是靠近沿海雨水充沛台风频发的省份,每年都有不少地方的城区因强降雨或强台风受淹,城市内涝问题不仅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严重地威胁着生命财产安全。本着"未雨绸缪、未汛先防"的原则,对黄岩城区形成内涝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城区内涝的现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1-2017年5个内涝站监测资料及水文部门的降雨和潮位资料,对湛江市中心城区37次内涝过程进行统计,重点分析了内涝积水深度与潮位、各历时降雨的关系,初步确定了内涝雨量预警指标,可为防洪减灾和内涝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