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对水中铍的去除效果及最大应对能力.结果表明,投加5 mg/L三氯化铁或聚合硫酸铁,调节原水pH≥7.5,或投加5 mg/L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调节原水pH≥7.0,均可将原水中0.01 mg/L左右的铍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002 mg/L)以内.投加5 mg/L铁盐或硫酸铝可有效应对原...  相似文献   

2.
以模拟铁超标的水源水作为研究对象,在水厂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增加预臭氧工艺,考察了该组合工艺对含铁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铁的去除效果有限;臭氧—沉淀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原水中总铁,原水中总铁含量为7.5~8.0 mg/L时,臭氧投加量提高至5 mg/L即可保证出水铁含量达标,但对浊度去除效果差。结合经济性原则,当原水总铁含量为5~8 mg/L时,最佳工艺参数如下:O_3投加量为4 mg/L,PAC投加量为20 mg/L;当原水中总铁含量为8~10mg/L时,最佳工艺参数如下:O_3投加量为5 mg/L,PAC投加量为20 mg/L。  相似文献   

3.
江苏某地表水厂以微山湖水为水源,投产以来,水源地因受季节性变化、南水北调影响而引起制水过程中铝超标,因此通过试验考察了水中残余铝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水温、沉后水浊度是影响制水过程中残余铝的主要因素。生产运行中发现,夏季泄洪期间,原水pH值降至7. 4~8. 0时,PAC投加量控制在6~7 mg/L,滤后水残余铝含量稳定在0. 12~0. 18 mg/L,相比平日,PAC投加量减少约20%;控制沉后水浊度可以降低滤后水中残余铝超标的风险,但不能确保残余铝含量达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矿井水混凝处理过程中投加的聚合氯化铝(PAC)残留物对超滤膜的污堵问题,采用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前投加不同量的PAC对矿井水进行混凝和超滤试验,考察PAC不同投加量下浊度、污染指数(SDI)、残留铝含量、跨膜压差(TMP)和归一化膜比通量(NSF)间的相互关系及对超滤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C投加量为35~40 mg/L时,混凝上清液中SDI最小为5. 3,残留铝含量约为0. 16~0. 23 mg/L,浊度约为6. 0~8. 0 NTU。跨膜压差随着PAC投加量、残留铝含量和pH值的增加而上升。当PAC投加量为40 mg/L、残留铝含量为0. 18 mg/L、pH值为4. 2~5. 2时,跨膜压差(TMP)最小值约为64. 8~68. 4 kPa。水中残留铝存在形态在不同pH值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其聚合态和絮凝体粒径又影响着超滤膜污染,酸性条件(pH值为4. 2~5. 2)下更有助于减少残留铝对超滤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降低饮用水中残余铝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定华 《供水技术》2011,5(4):14-17
研究了水处理过程中铝含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对水中铝含量的影响PAC投加量>pH>滤速>活化硅酸投加量.控制余铝的最佳条件是:PAC投加量2.0 mg/L,pH值7.5,活化硅酸投加量1.5 mg/L,滤速8.0 m/h.过滤阶段对铝的影响小于混凝阶段,水厂实际运行时应尽量采用低滤速.为控制出厂水铝含量,建...  相似文献   

6.
刘清华  丁卫  胡小芳 《城镇供水》2014,(2):38-40,37
通过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强化混凝试验,研究不同的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对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势、UV254及TOC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聚铝投加量时三卤甲烷生成势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聚铝投加量为2.7mg/L时,三卤甲烷生成势的去除由原水的238.9μg/L降至114.5μg/L,去除率高达52.07%,四次试验的平均去除率达40%;投加不同聚铝量后UV254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聚铝投加量为2.7mg/L时,UV254由原水的0.070降至0.042,去除率达40%,且四次试验的平均去除率达到32.32%;投加不同聚铝量后TOC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聚铝投加量为2.7mg/L时,TOC的去除由原水的3.231mg/L降至1.226mg/L,去除率高达62.06%,四次试验的平均去除率达到48.48%。  相似文献   

7.
针对受毒死蜱污染的原水,通过小试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强化聚合氯化铝混凝工艺对毒死蜱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投加8mg/L聚合氯化铝和0.05mg/LPAM难以将毒死蜱浓度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值(0.03mg/L)要求,需要采用PAC吸附与混凝沉淀联用工艺。当原水毒死蜱浓度超标5,10,20,30,40和50倍时,所对应的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30,30,40,40和50mg/L,出水浓度均小于0.03mg/L。PAC吸附强化工艺聚合氯化铝混凝工艺可有效应对原水的毒死蜱污染,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微污染湖水为原水,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单独投加以及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联合投加时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PAC与PPC联合投加能有效降低沉后水的色度、浊度、有机物含量和藻类数等;当投加0.4~0.6 mg/L的PPC反应10 min后,再投加20~30 mg/L的PAC,可获得良好的沉淀效果,对色度、浊度、UV254、CODMn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0%、80%、25%、26%和78%;与单独投加PAC相比,投加PPC后再投加PAC可减少一半以上的PAC投加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处理条件下,对西南地区突发性非多砂高浊度原水进行了加药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级絮凝、分级沉淀工艺,先投加PAC,60~120 s后投加PAM,对高浊度原水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水浊度为15 000 NTU时,投加200 mg/L PAC、0.4~0.5 mg/L PAM,静沉30 min后.出水浊度为1.7...  相似文献   

10.
高藻期引滦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偏碱性的高藻引滦原水,进行了预氧化除藻、混凝及助凝等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氧化接触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当Cl投量为0.5 mg/L、PAC投量为25 mg/L时,其除藻效果要明显好于ClO2和FeCl3,组合、Cl2和PAC组合及Cl2和FeCl3组合的,且再投加0.2mg/L的助凝剂HCA,则除藻效果会更好;ClO2对原水的pH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提高后续的混凝效果,同时水中较高的余氯还可省去实际生产中滤前加氯消毒操作.因此采用ClO2作预氧化除藻剂、PAC作混凝剂、HCA作助凝剂比较适用于高藻期引滦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受硝基苯污染松花江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受硝基苯污染的松花江原水,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协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强化复合铝铁(PAF)混凝工艺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小试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PAC)对硝基苯的吸附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达到吸附平衡大约需40 min,在硝基苯的平衡浓度为5.0μg/L时,PAC对其吸附容量大约为2 mg/g.根据试验结果,将PAC的投加点选在松花江饮用水源地,投加量为40 mg/L;当PPC的投量为0.3~0.5 mg/L时有明显的强化混凝效果.生产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当原水硝基苯浓度为25.9~66.2μg/L时,经PAC在取水管道中吸附约2 h后,进厂水的硝基苯浓度稳定在2μg/L以下,滤后水的硝基苯浓度<1μg/L,滤后水的浊度在1 NTU左右。PAC预吸附协同PPC强化PAF混凝是控制受污染松花江水中硝基苯的一种有效应急工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向含铁水中投加二氧化氯和混凝剂,考察了二氧化氯对水中铁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投加量、原水pH、预氧化时间和混凝剂投加量对铁的去除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当原水Fe2+浓度为5 mg/L时,二氧化氯最佳投加量为5 mg/L,最佳氧化时间为10 min,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 mg/L,最佳pH值为7~9,对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4.0%。  相似文献   

13.
不同混凝剂强化除藻、除浊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铝(PAS)和硫酸铝(AS)五种混凝剂对某含藻湖水进行强化混凝除藻、除浊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及投量、原水pH、沉降时间等因素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混凝剂的综合除藻、除浊性能排序为:PACPAFCPFSPASAS;在原水pH值为5~9的范围内,含铁混凝剂PFS和PAFC对pH的适应性较强,且在pH值为5~7的弱酸性条件下,PFS的除藻、除浊性能最优,当其投量为4 mg/L时,除藻率近80%,除浊率可达80%以上;而在pH值为7~9的弱碱性条件下,PAC则表现出更好的除藻、除浊效果,当其投量为4 mg/L时,除藻率和除浊率可分别达到83%和90%;AS对pH的适应性最差,其除藻、除浊效果最差;另外,五种混凝剂的除藻率、除浊率均随沉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佳沉降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凝-微滤工艺进行了地下水除氟的试验研究.静态试验表明了硫酸铝的混凝除氟效果比聚合硫酸铝的更佳.动态试验中发现,在改善饮用水水质及降低运行成本方面,采用CO2降低反应体系的pH比采用H2SO4更具有优越性.当原水F^-浓度为2.74 mg/L、硫酸铝投加量为154 mg/L、混凝反应器内CO2的溶入量为183.2 mg/L时,出水F^-浓度为0.98 mg/L、浊度<0.10 NTU、UV254为0.012 cm^-1、Al^3+<0.02 mg/L、SO4^2-浓度为125.77 mg/L、pH值为7.51,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苏州护城河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PAC、PAFC及PAC+PAM的组合投加方式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PAC的试验效果略好与PAFC。当PAC的投加量为65mg/L时,水中浊度的去除率为71.71%。投加PAM可有效降低PAC的投药量,当PAC的投加量为33mg/L,PAM的投加量为0.5~1.0mg/L时,出水浊度稳定在2.50NTU左右。  相似文献   

16.
在原水pH值为6.5~8.5的条件下,采用常规的生活饮用水净化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原水中投加高盐基度(≥85%)的聚氯化铝(PAC)混凝剂,投加量控制在1.0~5.0mg/L(以Al2O3计),控制沉淀水浊度在1.0~3.0 NTU、滤后水浊度≤1.0 NTU,可使净化后饮用水中的残留铝含量在0.05~0.11 mg/L,明显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铝含量限值(0.2 mg/L),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与其他铝盐混凝剂相比,采用高盐基度PAC混凝剂净化生活饮用水的药剂成本更低,有利于提高水厂的经济效益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17.
藻类是水源水的微污染物,其大量生长将给水厂制水和饮水安全带来诸多影响。试验对比了次氯酸钠氧化除藻,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沉淀除藻以及氧化和混凝联合除藻的效果,并对次氯酸钠、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以及处理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经济合理的除藻方案。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30 mg/L、接触氧化时间为20 min时,除藻率为95.4%;当硫酸铝投加量为140 mg/L时,除藻率为87.3%;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20 mg/L时,除藻率为87.1%;在25 mg/L次氯酸钠+120 mg/L硫酸铝条件下,除藻率为98.3%,沉后水浊度为0.411 NTU;在25 mg/L次氯酸钠+110 mg/L聚合氯化铝条件下,除藻率为98.0%,沉后水浊度为0.379 NTU。次氯酸钠的助凝作用大大强化了混凝沉淀效果,从而使沉后水浊度降低,既有效提高了除藻率,又减轻了水厂后续工艺的负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高锰酸钾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PAC)预吸附处理后的低温低浊微污染长江水进行了混凝处理工艺优化研究。在搅拌试验中,通过改变混凝剂、氯气的投加量,认为过量投加混凝剂对降低沉后水浊度不利,适当增加氯气用量有利于降低沉后水浊度。在试验水样条件下,混凝剂用量和氯用量分别为40mg/L、2mg/L~4mg/L是适合的。此外,适当调低原水pH值或向原水中投加适量粘土也有利于降低沉后水浊度。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铅污染应急处理技术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投加碱液预处理+常规净水工艺对水中铅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应急处理技术对水中的铅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铅含量可降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10μg/L)以内;聚铝比液铝具有更好的除铅效果,当聚铝投加量为42~48 mg/L,原水pH调节至7.8~8.4,进水铅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出水铅含量最低可降至0.56μg/L;pH值对除铅效果有一定影响,pH值越高出水铅含量越低;清洁滤池时,应采用碱液梯度递减的方式,以保证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化学除磷已在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以常州某污水厂二沉水为例,通过自配水缓冲溶液试验验证了铝盐除磷主要以形成Al(OH)_3絮体吸附共沉淀为主的反应机理,能谱分析结果显示,除磷沉淀物中含有大量吸附态的铝盐及氢氧化铝,磷酸铝占比较小,客观验证了上述机理。通过多次试验得出的不同投加系数去除曲线,确定了PAC除磷不同能效三阶段范围,即在初始P浓度为1.0~1.5mg/L条件下,PAC除磷效率三阶段分别为投加量1~4mg/L,5~9mg/L及10mg/L以上,硫酸铝为1~3mg/L,4~7mg/L和7mg/L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