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2011年杜家台2次洪道分流以最小损失换取最大安全,为汉江中小洪水调度模式提供新思路。针对杜家台工程现状特点,充分考虑现行预案调度运用,基于MIKE水动力软件,构建汉江、杜家台洪道及围垸的一、二维耦合数值模型,实现杜家台洪道行洪能力及效果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按照预案调度现状洪道分流,除新农垸及张沉湖垸堤顶高程不足外,可在汉口水位较高时基本实现安全行洪2 000~2 500 m3/s;汉江遭遇设计洪水时,优先利用洪道夹水入江的防洪效益十分显著。研究成果为完善杜家台分洪工程洪道运用模式及类似工程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杜家台分洪工程行洪道系与东荆河并列的原汉江天然分流故道,上接汉江进洪闸杜家台分洪闸,下通长江泄洪闸黄陵矶闸.2005年10月汉江大水,湖北省防指首次进行了行洪道分流尝试,直接分流汉江洪水约3.7亿m3到长江.2011年9月,汉江发生了秋季洪水,再次利用行洪道直接分流汉江洪水约2亿m3.两次开闸分流,蓄洪区都只有两处较小的蓄洪围垸漫溃,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安全.建议完善杜家台分洪工程行洪道分流模式,使其成为安全的分流通道,实现适时适量灵活分洪运用的目标,满足汉江中小洪水的常规运用需要.  相似文献   

3.
杜家台分蓄洪区作为汉江下游唯一的分洪控制工程,在分流滞纳汉江超额洪水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掌握杜家台地区在遭遇不同量级洪水时的分洪特性,科学评估淹没地区受灾情况,以Mike Flood平台为基础构建了杜家台分蓄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并利用MIKE21 FM模块对研究范围进行网格划分,结合杜家台地区分洪调度规则,模拟计算不同典型年及不同频率来水情况下区内洪水的演进过程,得到了分蓄洪区各批次围垸分洪时间、分洪流量、分洪水位、蓄洪总量等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揭示了分蓄洪区内洪水演进的一般规律,并对当前围垸分洪运用调度规则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汉江下游河槽泄洪能力不平衡(上大下小),并受汉口长江高水顶托的影响。为避免下游经常发生洪水灾害,1956年在汉江下游修建了杜家台分洪工程。洪水经分洪闸、分洪道引入南岸东荆河下游泛区注入长江。杜家台分洪闸闸址位于湖北沔阳县仙桃镇下游约6公里。该闸和30个闸孔,每孔净宽12.12米,采用三级消能,消力池护坦总长52.5米,设计分洪流量4,000秒立米,为上游河道来量9,000秒立米的44.5%。为使工程安全经济,进行了整体河  相似文献   

5.
杜家台分蓄洪区的必要性及洪道行洪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家台分蓄洪区是汉江下游唯一的分洪工程,担负着分流汉江超安全泄量洪水入长江的任务.分洪区内有分洪道与行洪道.分洪区出口距下游武汉18 km.采用非恒定流河网模型计算了汉口水位为22~25.5 m,相应杜家台闸分流流量1 000~3 000 m3/s时的洪道沿程水位,根据计算结果,对沿程堤防安全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河道安全泄洪能力及保证安全泄洪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杜家台分洪闸位于汉江下游右岸仙桃镇(现沔阳县址)的下首不远。闸身30孔进水净宽363公尺,最大进洪流量为4,000秒公方,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过5,300秒公方。水流进入闸以后,由长21公里、宽约800公尺的分洪道引入泛区(泛区原为东荆河尾闾及长江倒灌地区)。泛区面积约为660平方公里,在沌口及大军山一带与长江连通。杜家台分洪工程为基本上解决汉江“三年两遇”洪水的工程设施。当上游洪水来量较大而非下游河道所能宣泄时,它可以分泄一部分洪水经泛区徐入长江,适当地控制杜家台以下汉江干流的安全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维河网嵌套平面二维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并以长江干流螺山-汉口河段和汉江支流东荆河水系作为应用对象,对该地区分蓄洪区调度方案进行模拟。对东荆河分洪民垸、杜家台分蓄洪区等实施分洪后汉江、长江干流洪水位变化和各分洪区进洪后洪水演进、淹没过程进行了初步模拟。结果表明,分洪对降低距分洪闸较近的分洪口门河道水位最为明显,对下游水位也有较明显的降低效果,但对上游水位影响较小,同时也表明模型构建合理、运用方便、稳定性好,符合实际物理过程,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志文 《人民长江》2012,(Z2):48-50
受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011年9月上、中旬汉江上游地区发生连续性强降雨,形成了该区域自1983年以来的最大秋季洪水。分析了该次秋汛期间,杜家台分流水量及分洪道沿程控制站水位等水文特征,论述了杜家台分蓄洪区对汉江下游洪量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杜家台分洪对汛情的缓解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东荆河分泄汉江洪水时,运用民垸分蓄洪对两岸的防洪效果,建立了东荆河一维非恒定河网模型和民垸行洪区二维水流模型,分析了单个民垸运用或多个民垸联合运用对东荆河洪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民垸运用可以使东荆河部分控制站的洪水位下降,发生1954年型长江洪水时,只需启用联合大垸就可以使所有控制站的水位降低到设计洪水位以下;但对于1964年型汉江洪水,需共同运用联合大垸和天星洲内垸行洪,才可使所有控制站的水位降低到设计洪水位以下。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分析淮河干流六坊堤段南、北汊河道及上、下六坊堤行洪区过流能力,基于MIKE 11、21软件分别建立淮河干流峡山口至汤渔湖上口段一维和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分岔河道行洪和行洪区分洪整体模拟。通过模型模拟计算,确定现状峡山口至上六坊堤段河道的过流能力达不到规划设计要求,上六坊堤行洪区行洪能力达不到淮河洪水调度方案规定的行洪流量,为上、下六坊堤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