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在用流速仪检定车对转子式流速仪进行检定时.已广泛使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采集流速仪信号时,需要识别数  相似文献   

2.
转子式LS25-Ⅰ型流速仪广泛应用于水文测验中,它对各种水流适用性强、防沙性能好、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但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也时常出现小故障,主要是在仪器信号故障、流速仪转动失常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流速仪检定槽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速仪检定槽是检定流速仪特性的一种大型检测装置。检定车在水槽两侧的轨道上运动时,检定车和水槽里的静止水体形成一个相对速度,这个相对速度通过测量可以得到。当检定车的测杆上挂载流速仪时,通过测量流速仪运行时的信号和检测时间即可获得一组流速仪的参数。检定车在一定范围内,以各种速度检测,经过一系列的参数分析就可检定流速仪的特性(流速仪的检定公式为v=kn c,K和C为流速仪的特性参数),检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流速仪检定车运行的直线性直接影响着流速仪的检定成果。检定车走偏,一方面使流速仪增加一个附加转速;另一方面使检定车本身产生附加阻力,当附加阴力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影响其运行的速度精度。车轮的加工精度、钢轨及车轮的安装精度都是影响检定车走直的直接因素。车轮制造用磨损的  相似文献   

5.
国际标准ISO3455《明渠水流测量——直线明槽中转子式流速仪的检定》中规定,流速仪检定水槽的钢轨必须互相平行和平直,轨道和车轮要很规则,否则车子在不规则的运行中将产生震动,并传递给流速仪,干扰检定成果。  相似文献   

6.
以转子式流速仪检定水槽设计为例,简要论述检定水槽在设计中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设计中对检定水槽的深度、宽度、长度和消波措施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同时指出检定水槽对地基沉降的要求,并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崇阳(二)水文站位于湖北省崇阳县天城镇,为控制陆水水库上游水情的二类精度基本水文站,平常多用缆道转子式流速仪法测流。在高水测验过程中,流速仪常被水中漂浮物缠绕,导致施测中断,影响测流时效与精度。根据非接触式雷达波流速仪与缆道转子式流速仪测流的实测资料比较分析,探究非接触雷达波测流系统在崇阳(二)水文站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非接触式雷达波流速仪与缆道转子式流速仪的比测效果较好,基本能够满足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该系统安全系数高、安装方便、运行稳定,可广泛用于抢测洪峰测验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前言目前,水文测流仍普遍使用转子流速仪,转子流速仪按其发讯机构的形式可分为3类:接触丝式、干簧管式和光电式。光电式的转子流速仪,一般是一转数个讯号,主要用于动船测流和一些特殊场合。干簧管式的转子流速仪,一般是一转一个讯号或一转两个讯号,这类流速仪由于讯号比较清晰,容易实现直读流速,所以一般都配有直读流速显示器。接触丝式的转子流速仪则多是数转一个讯号,目前使用最为普遍,但这类流速仪由于易产生抖动讯号,较难对其实现自动计数和直读流速,所以目前多沿用人工计时计数。虽然也有一些仪器能够自动计时计数,但必须先由人工调整一个合适的消抖动延时时间才能正常工作,使用起来还欠方便,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  相似文献   

9.
目前,转子式流速仪仍是国内外流量测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测速仪器。当前我国已能生产出多品种的流速仪,并向系列化发展。但不管是什么规格的流速仪,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仪器使用公式的率定。我国及英美日等国家的水利机构,均规定流速仪检定公式为V=K-n+C,其中K是仪器转子的水力螺距,C为仪器的附加常数,n是转子转率,V是水流速度。由于仪器与水流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仪器内部的摩阻情况极其复杂,当前还没有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流速仪检定的方法,针对流速仪信号的特点,设计了硬件调理信号和软件滤波的方法,解决了流速仪信号干扰,以及测流中二次仪表只能搭配固定型号的流速仪的问题,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