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亚红  叶雅杰 《化工时刊》2011,25(11):28-30
我国对土壤冻融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冻土环境变化.本文是对齐齐哈尔市南郊污水处理厂附近的氧化塘中的冻融土壤进行研究,论述了冻融作用对土壤中氨氮的影响.研究表明,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土壤氨氮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氮在水体中过多地存在,会成为对人类有危害作用的污染因子。就土壤渗滤法去除硝酸铵水溶液中的氨氮、硝酸盐的效能与机理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人工土层下部填加活性炭不需要驯化过程,便可有效地降解氨氮、硝酸盐氮。下部填加豆石的土壤渗滤柱须经过驯化,才能有效地降解氨氮,但不能去除硝酸盐氮。下部填加活性炭与下部填加豆石的土壤渗滤柱,经过22d的驯化过程之后,亚硝酸盐氮均可降至0.1mg/L以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模拟土壤渗滤系统,考察了土壤(TR)、无烟煤(WY)、活性炭(HX)、土壤+无烟煤(TR+WY)、土壤+活性炭(TR+HX)、土壤+无烟煤+活性炭(TR+WY+HX)6种基质组合对污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对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8 m3/(m2·d)条件下,6种不同填充基质对污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由大到小分别为:TR+WY+HXTR+HXTR+WYTRHXWY、WYTR+WYTR+WY+HXHXTR+HXTR。其中经TR+WY和TR+WY+HX处理后的污水,出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同时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除处理WY、TR+HX外,经其他基质组合去除后的污水pH与进水pH均无显著差异。因此,无烟煤和活性炭能够全部或部分替代纯土壤,且其中某些处理优于原有土壤处理,对污水中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城市绿地和降雨系统模拟装置,研究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机理。研究表明,模拟绿地对径流污染物的削减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有较好作用。降雨期间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及总磷的去除率为32.1%-49.9%;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靠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和吸收作用,通过分析,发现土壤对氨氮及总磷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较易进行,对硝酸盐氮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较难进行。降雨后微生物开始降解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和植物根系的污染物,5-8d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达到最大值,14-17d土壤污染物含量基本降到降雨前水平,土壤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5.
概要介绍了一些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和优缺点等,这些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吹脱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以及土壤灌溉等,为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快捷的参考.以使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类型氨氮废水迅速找出合理、高效的处理方法及组合。  相似文献   

6.
降解屠宰废水异养硝化菌的筛选及其氨氮去除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屠宰场废水、污泥、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4株高效去除氨氮并显著积累亚硝酸盐氮的异养硝化菌N19、N5、G4、T1,其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5%、83%、81%、75%;通过混菌组合,得到优化组合比例为1:2:2:2,其氨氮去除率为92%。初步探讨了温度、接种量、pH、氨氮含量对混菌的氨氮去除率影响。结果表明,在35℃、体积分数3%的接种量、pH为9、氨氮的质量浓度98 mg/L下,混菌对屠宰场废水的氨氮去除率高达约91%以上。  相似文献   

7.
使用双室微生物电解池(MEC)装置,分别以回流污泥、曝气池污泥、小麦根际土壤为接种源,探究MEC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最佳电压及相关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的微生物接种源都有其最佳外加电压,外加电压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趋势,以回流污泥为接种源的MEC在0.5 V电压下的氨氮去除率最高为75%。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Proteobacteria为硝化反应的优势微生物菌门,在最佳电压下培养前后,以回流污泥和曝气池污泥为接种源的MEC中的Proteobacteria均出现了增长,分别由36.1%、36.4%增加到68.4%、60.7%,而以根际土壤为接种源的MEC中的微生物群落基本未发生明显变化。就微生物组成而言,曝气池污泥和回流污泥的组成较为接近,外加电压对其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而以根际土壤为接种源的MEC与前两者差别较大。不同接种源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有所不同,结合氨氮去除效果推测,外加电压促使了MEC中硝化功能菌聚集,从而提高了MEC去除氨氮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林艳 《广东化工》2016,(9):107-109
人工湿地作为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一种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且人工湿地中不同填料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不同。文章研究了4种不同的填料(粉煤灰、粉煤灰砖、土壤、沙子)在同等条件下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并重点研究粉煤灰和粉煤灰砖对氨氮吸附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p H为5~6,填料与溶液比为1∶10,反应温度为25℃,振荡反应60 min后静置测定时粉煤灰及粉煤灰砖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最高且同等条件下粉煤灰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粉煤灰砖。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堆肥污泥土地利用后,在持续降雨情况下,从堆肥污泥中流失的氮磷对水环境的影响,选取校园林地土壤及北郊污水处理厂的堆肥污泥进行淋溶实验,旨在研究长春地区雨季丰沛期,堆肥污泥林地利用过程中氮磷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次淋洗时土壤淋溶液中氮、磷素的含量,均随堆肥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总氮由对照组的3.055 mg/L升至3.429 mg/L;总磷由对照组的0.251 mg/L升至0.409 mg/L;氨氮由对照组的0.896 mg/L升至1.208 mg/L。另外,当堆肥污泥在林地土壤中的施用量控制在40%以下,月降雨量达到205.5 mm时,土壤淋溶液中氨氮的含量将升高至1.208mg/L,仍符合农业用水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存在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和出水氨氮含量高且不稳定的缺点,设计了1种新的土壤渗滤系统一增强自然复氧土壤渗滤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容积利用率达44.1%,通过增强自然复氧的途径使进水和系统内部DO的质量浓度分别维持在1.5和0.5 mg·L-1以上,出水氨氮含量稳定,质量浓度低于5mg· L-1,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对比不同类型盐生植物生物炭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及COD的修复效果,确定最优类型生物炭继而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以期为盐生植物资源化利用及海洋养殖废水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3类盐生植物共6种,在300℃下裂解制备成生物炭,通过表征分析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及COD吸附效果,筛选出最优盐生植物类型,进行盆栽试验对生物炭残渣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生植物生物炭均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及COD均存在一定的修复效果,其中泌盐盐生植物生物炭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最显著可达67%和43.16%,且产率最高为68%。盆栽试验中,生物炭残渣使土壤养分显著增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综上,投加量为3 g/100 mL的泌盐植物生物炭不仅可以实现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及COD高效去除,同时对盐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绿色高效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和水中分离得到的脱氮微生物菌群经载体固定化后,可直接用于治理养殖水体的氨氮污染,发酵菌液经6000g离心分离后,均匀喷雾到麸皮载体上,可制得固态微生态制剂,在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对影响生物制剂的菌体活化性能和氨氮降解性能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出了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制剂最终含水量控制在8%(w/w)、脱脂牛奶作保护剂,自然密闭保藏或冷藏,将制得的固态微生物制剂存放三个月后,验证其微生物生长繁殖性能和氨氮降解性能均未下降。  相似文献   

13.
氨氮废水的处理在能源和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不同来源及浓度的氨氮废水给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综述了关于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常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氨氮处理技术,随后分别对几种主要氨氮源进行分析,综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最后,展望了废水中氨氮的去除与回收方向,希望能为今后氨氮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二氧化碳入侵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储存CO_2(GCS)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土壤作为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主要介质,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研究尤为重要。采用人工模拟CO_2泄漏地表的方式,并分析土壤pH值、总有机碳、氮、磷、钾、水溶性盐浓度的变化及地表植物响应。结果表明:CO_2入侵使土壤总有机碳相比于对照增加了1.56%~43.75%,总氮下降了0.88%~13.25%,氨氮与硝氮也同比下降,磷、钾、水溶性盐总体也是减少的,但土壤pH值有所上升,且各植物长势均较好,尤其是豌豆与萝卜的生长较好。结论:高浓度CO_2入侵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常用的吸附氨氮材料——沸石、生物质炭、膨润土、粉煤灰等在吸附功能上的优缺点;分析了氨氮吸附材料吸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国内外不同吸附材料吸附氨氮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吸附材料及不同改性方法在氨氮去除率和氨氮吸附量上的区别;展望了吸附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未来研究方向;吸附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机理及相关的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1):156-160
简介了常用的吸附氨氮材料——沸石、生物质炭、膨润土、粉煤灰等在吸附功能上的优缺点;分析了氨氮吸附材料吸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国内外不同吸附材料吸附氨氮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吸附材料及不同改性方法在氨氮去除率和氨氮吸附量上的区别;展望了吸附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未来研究方向;吸附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机理及相关的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宏  沈虹 《当代化工》2012,41(5):501-504
氮在水中主要是以有机氮和氨氮的形式存在的,污染受纳水体,影响水环境质量.高浓度氨氮废水可采用吹脱、汽提法去除.中、低浓度氨氮废水可采用MAP法沉氨预处理,除去大部分氨氮后,再经生物处理去除剩余的氨氮.MAP法去除中、低浓度的氨氮处理效果良好,并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8.
自制中试规模泥膜混合生物转盘,考察其预处理实际餐厨垃圾渗滤液(COD:15251~26568 mg/L、氨氮:1105~1346 mg/L、TN:3229 ~3283 mg/L)的能力及适应性.采用巴氏土壤菌进行启动挂膜,45天时原水COD、氨氮、TN的去除率达到92%、81%和89%,转盘表面附着一层黄褐色泥层,显示...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微生物和植物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传统的硝化/反硝化技术、单种微生物以及组合微生物对废水中氨氮的处理,同时介绍了水葫芦和藻类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情况,并展望了微生物和植物修复技术在废水中氨氮去除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文华  张晓青  邱金泉  成玉  张雨山  王静 《化工进展》2014,33(1):228-232,252
大量氮磷营养物质排入海湾,引起了富营养化、赤潮等一系列海洋污染问题,污海水中氮磷处理技术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具有可同时脱除氨氮和磷酸盐,但还未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尤其是污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本文采用磷酸铵镁(MAP)化学沉淀法对污海水中氨氮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利用污海水中大量存在的Mg2+,以Na2HPO4作为沉淀剂,探讨了初始反应体系pH值、PO43?/NH4+投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合沉淀结晶物XRD和SEM分析,确定了MAP沉淀法处理污海水中氨氮的最佳反应条件:初始反应体系pH值为9.5~10.5,PO43?/NH4+投配比为1.1/1,反应时间为40 min。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大,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大,当进水氨氮浓度为12 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42.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