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了含油饱和度等值线拟合样本预制作方法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剩余油预测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批量生成不同井距、物性、工作制度等条件下注采井组间剩余油分布场,编写模块自动提取少量含油饱和度等值线,使用多项式函数拟合不同时刻和层位含油饱和度等值线建立拟合参数样本数据集,实现机器学习样本参数量的大幅度降低。使用Tensorflow搭建神经网络模型,学习训练后形成注采井组间含油饱和度等值线预测模型,根据多个井组间等值线图叠加结果重构研究区含油饱和度场。基于高含水油田实际数据,与数值模拟相比,该方法对断层边界、层间剩余油富集区、井间局部零散剩余油均具一定预测能力;同时可将注采井生产动态数据快速转化为含油饱和度场数据,较传统方法的计算速度和定量化程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黄骅坳陷唐家河油田四维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唐家河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钻井、测井及各项生产动态资料,研究了油田注水开发前后各时期流动单元属性特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三维流动单元模型, 实现了三维模型的时间轴加载,得到了该油田四维地质模型。所建模型对认识该油田剩余油的分布状况、调整开发方案及提高最终采收率等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各老井产层剩余油饱和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测井资料难以实时反映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基于岩石物理实验测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资料,在常规产水率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2个参数,推导出新的产水率模型.依据新模型建立W油田不同束缚水饱和度下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图版,系统阐述利用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图版确定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并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水淹模式,在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研究区层内剩余油垂向及平面分布情况.研究区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各老井的产水率资料,拟合剩余油分布情况具有代表性,适用于注水开发油田产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4.
提出利用产出剖面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方法。根据产出剖面测井资料与岩心实验分析资料建立了产水率与储层供液半径内综合含油饱和度的关系,并将其适用条件推广到缺少取心资料的储层。以轮南油田为实例,介绍各参数求取方法,计算剩余油饱和度与测试资料确定的饱和度基本一致,为油田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和放射性测井资料确定油田注水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并较系统地阐述了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利用岩心分析油水相对渗透率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产水率解释模型的实用方法。油田实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与利用其它测井方法确定含油饱和度相比较,具有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小、结果代表范围大、实用性强等特点,更适合用于对油田产层剩余油分布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6.
NHB油田是珠江口盆地(东部)一个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小型多层砂岩油田,油层厚度较薄,主要采用大斜度井多层合采,由于大斜度井作业困难,油田无生产测井、分层测试资料,常规历史拟合的多解性对剩余油分布研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了采用时移测井饱和度拟合指导油藏模型校正的新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将随钻测井解释饱和度作为拟合参数,通过拟合模型饱和度和对应时间同一位置随钻测井解释含油饱和度实现对地质模型的迭代修改,再结合常规历史拟合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分析,使模型逐渐接近油藏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用生产数据和时移测井饱和度双参数拟合方法显著降低了油藏模型多解性,为油田精细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剩余油分布位置的研究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沉积相研究方法、测井研究方法,检查井研究方法,动态分析研究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四维地震方法,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沉积微相研究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纯恩  左毅  俞存东 《吐哈油气》2006,11(3):230-232,243
在油田勘探开发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的油藏进行的沉积相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是不同的。开发阶段以地质、测井、钻井和油田生产动静态资料为依据,研究油藏内不同开发小层的砂体大小、形态和分布。结合鄯勒油田七克台组沉积相的研究,总结了开发阶段油藏描述过程中沉积相研究的方法及应用,包括宏观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研究、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以及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等方法,这些方法对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的断块油田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平均毛管压力函数分类及其在流体饱和度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时,利用J函数(毛管压力函数)计算的含油饱和度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以珠江口盆地某油田为例,通过实验测定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储集层质量系数对平均压汞曲线进行分类,建立能反映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储集层质量系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原始含油饱和度模型。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与测井解释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表征强非均质性油藏的含油性。综合利用压汞、退汞曲线拟合J函数,建立束缚水、可动水、残余油、可动油等流体的饱和度模型。此外,考虑到储集层质量系数、黏土含量等对退汞效率的影响,用"退汞指数"对退汞曲线进行分类,并建立可动油饱和度模型,为油田计算可采储量及研究剩余油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水驱油藏产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和放射性测井资料确定油田注水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并较系统地阐述了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利用岩心分析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和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产水率解释模型的实用方法.油田实例分析表明,与其它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结果代表范围大、实用性强等特点,更适合于确定水驱油藏产层剩余油分布及对其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相控建模技术在濮城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以濮城油田沙一段为例,阐述了相控建模技术在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为了精确描述储集层物性及其展布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岩心分析资料,分析和研究了该油藏的构造特点、沉积相体系和储层物性参数,最后运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微相控制下的储集层属性模型,为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平井挖潜底部强水淹的厚油层剩余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绥中36-1油田为东营组下段湖相三角洲沉积的大型披覆背斜稠油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如何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油速度,是目前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文中通过建立精细井组油藏模型,在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段井技术与多相垂直管流(VFP)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平井部署的可行性.现场实施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孤东油田水淹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疏松砂岩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开发时期的测井资料进行解释,总结出剩余油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为该油田的剩余油挖掘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秦飞  贾振甲  金燕林  秦中正 《海洋石油》2014,34(1):63-66,76
随着下二门油田开发的逐渐深入,下层系的剩余油研究和沉积微相研究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充分把握该层系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之上,将剩余油分布三维空间模型与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模型结合起来,对不同沉积相带的剩余油从剩余地质储量、剩余储量丰度、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沉积微相跟剩余油分布的定量关系。该研究对预测剩余油分布及制定合理的挖潜对策,提高油藏开发效率及最终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可适用于其它同类油藏。  相似文献   

15.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1~5)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测井资料、油层平百非均质分布、小层沉积相分析和数值模拟法,研究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1~5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出,开采剩余油应采用完善注采井网,卡堵特高含水层,高渗透层注水,中低渗透层采油,平面小范围非均质变差部位综合调整挖潜,大范围变差部位钻加密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砂泥岩油田注水开发的特点,推出了在相控条件下应用测井资料结合地质、沉积、开发等动静态资料综合进行剩余油分布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杏6-7区应用,沉积微相划准率达85%以上;小层对比符合率达90%以上;砂体连通性预测和剩余油分布评价与地质规律基本一致.为油田精细地质研究、优化布井、合理制定射孔方案、充分挖掘剩余油和油藏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梁家楼浊积油藏剩余油研究模式及开发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梁家楼远岸浊积油藏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其沉积模型进行了重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渗流理论,建立了该浊积油藏的渗流模型,由此总结出了该油藏剩余油的分布形式及特征。结果表明,该油藏特高含水期同样蕴藏着可观的可动剩余油潜力,其剩余油控制因素为静态遮挡与动态水势,富集区主要分布于正韵律油层的顶部、正向微构造区、物性相变带及井间势平衡滞流区等;据剩余油分布形式、富集程度及现实开发技术等,以水平井、不稳定注水、化堵调剖等为技术手段而形成的富有特色的提高高含水油藏采收率的系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与可采储量。对梁家楼油田浊积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的研究拓展了特高含水期油田的挖潜方向,并对进一步改善同类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及经济效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濮城Es2段油藏为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油藏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注采系统适应性差,应用测井资料,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分析,沉积相分析,数值模拟及测井-沉积微相法,对该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采方法展开研究,剩余油挖潜措施实施后,增油效果十分明显,该研究对高含水期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二东西块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北二东西块的开发现状,在充分考虑地层非均质性、沉积相分布的基础上,利用FCM、Petrel软件对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等属性,按照沉积相带图进行相约束插值,建立了精细相控地质模型.通过Eclipse模拟软件E100主模块的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对该区块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并给出了剩余油分布的9种类型.结果表明,三维可视化建模、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定量研究一体化的油藏工程方法,为补充和发展剩余油分布描述技术以及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挖潜增产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杜坡油田储层复杂、非均质性较强,严重阻碍了油田后期的开发生产,因此亟需开展精细储层三维建模,为储层非均质性空间特征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精细构造层面与断层组合研究,建立了研究区储层构造模型;在构造框架约束下,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建模方法,建立了研究区高精度储层沉积相模型。以相控储层参数建模为指导,分沉积相描述物性特征,建立符合储层特征的三维物性分布模型。模型从三维的角度精细表征了杜坡油田核三段储层空间分布特征,达到了开发地质综合研究的目的,为杜坡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