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个野外探查机器人监督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机器人控制器的三种传统控制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论证了在具体的机器人上应用监督式控制的优点,分析和讨论了其软硬件结构和功能,最后对这个具体的项目的控制器设计实现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个野外探查机器人监督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机器人控制器的三种传统控制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论证了在具体的机器人上应用监督式控制的优点,分析和讨论了其软硬件结构和功能,最后对这个具体的项目的控制器设计实现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USB的通用机器人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教学机器人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PC DSP的主从式 2级CPU控制结构 ,CPU之间通过USB进行通讯。控制器的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 ,控制器的软件使用通用化的机器人数学模型来描述机器人对象 ,因而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开链结构的机器人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多年参加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的经验,对在设计机器人中的一些实际经验进行总结,介绍机器人结构制作、控制器芯片造型、控制器制作和软硬件调试时的一些经验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FPGA的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明  包奎 《电子技术应用》2005,31(12):59-61
以FPGA作为搬运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检测和控制核心,详细介绍了机器人行走控制器和机器手控制器的结构和设计方法。该控制系统采用有限状态机描述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机器人控制器,具有自动纠偏、寻线准确、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实际运用表明该控制系统完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ADSP-2102/2105的机器人控制器,重点介绍了该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控制器与被控机器人的通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控制器与被控机器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特别是在危险,太空等人类无法到达的环境里,机器人控制器与被控机器人之间如何实现可靠的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介绍了三种方法来实现机器人控制与被控机器人之间的中靠通讯。  相似文献   

8.
基于Agent的遥操作机器人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网络环境下基于Agent的遥操作机器人控制器结构,提出了人/智能体/机器人(M/AR)模型,探讨了基于Agent的机器人控制器的体系 和功能,介绍了采用任务规划和反应式行为的复合机器人控制系统,对意外事件的处理和运动轨迹的规划实验表明,这种遥操作机器人控制器能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控制器体系结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给出了机器人控制器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了机器人控制器体系结构方面的 研究情况,提出了有关机器人体系结构研究发展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器的研究正成为机器人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器除了硬件和软件上是开放的,还必须能作为一个平台,对机器人的相关算法进行研究和改进。在介绍本实验室开发的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器的基础上,成功地将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方法作为机器人位置伺服算法应用于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工程试验证明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方法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还说明这套机器人控制器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11.
文中重点讨论了系统实现过程中,任务分解与行走命令下达,时序分配与同步,路标定位与行走误差修正.动态障碍感知,测定与响应和特别情况紧急处理等难题的解决策略及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2  
谭民  王硕 《自动化学报》2013,39(7):963-972
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已从传统的工业领域扩展到医疗服务、教育娱乐、勘探勘测、生物工程、救灾救援等新领域, 并快速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医疗与康复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研究中的部分主要进展, 并通过分析和梳理, 归纳了机器人技术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探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soft climbing robot made of silicone. Octopus-like behaviour is realized by a simple mechanism utilizing the dynamics of the soft body, and the robot can grasp various objects of unknown shape. In addition, by inching its truck, it can climb various columnar objects. Experiments, using pipes, long balloons, and natural trees,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robot.  相似文献   

14.
如今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方式已很难满足生产要求。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采用离线编程技术。离线编程技术需要机器人仿真系统的支持。逆解分析是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机器人控制和轨迹规划的前提和基础。针对KR系列KUKA运动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中运动学模型的建立主要采用Denavit.Hartenberg(D-H)参数法。D-H参数法相对成熟,在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最后给出了KUKA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的显式求解结果,以KUKA KR-16机器人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在仿真环境中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邓宗全  孙序梁 《机器人》1989,3(6):45-4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内行走机器模型,探讨了模型的设计方法,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机器人能在水平或垂直上升管内平稳行走.  相似文献   

16.
同步回转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宗全  刘庭荣 《机器人》1989,3(4):45-4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机械手手部结构——同步回转手。它不需要开闭空间即能自锁夹紧。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技术开拓未来--2005年国际机器人展(日本)巡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机器人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就国外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技术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市场,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Yi Sun 《Advanced Robotics》2013,27(8):611-625
Most of recently developed rescue robots can only be deployed to limited attacked regions after tsunami and the floods, due to their limited mobility on complex amphibious terrains. To access such amphibious environments with improved mobility, we propose a novel eccentric paddle mechanism (ePaddle) which has a set of paddles eccentrically placed in a wheel to perform multiple terrestrial, aquatic, and amphibious gait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our proposed ePaddle mechanism is its unique locomotion versatility introduced by the eccentric distance between the paddle shaft and the wheel center. We demonstrate this versatility by proposing five typical gaits for traveling on different terrains. For instance, wheeled rolling gait is used to achieve high-speed locomotion on even terrain. Legged gait is applied to travel on the rough terrains. To access the soft terrains where wheels slip and legs sink, a wheel-leg-integrated gait is performed by digging the paddle into the ground. To swim in the water, rotational paddling and oscillating paddling gaits are proposed. For each of these gaits, standard gait sequence is defined and joint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kinematics. An ePaddle prototype is then built and tested with the proposed gait sequences.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design of the ePaddle mechanism as well as its versatile gaits.  相似文献   

20.
两栖仿生机器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清海  喻俊志  谭民  王硕 《机器人》2007,29(6):0-608
概述了两栖仿生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主要从腿式和蛇形两方面介绍国内外两栖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两栖机器人研究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并展望了两栖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