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其中不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氦气藏,但对其氦气生成潜力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据此,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的岩石样品展开测试,生氦潜量呈现出泥岩>泥质灰岩>高铀白云岩>白云岩>灰岩的特征。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提出了一套氦气资源评价流程和方法。以古城地区15口钻井为例进行实际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古城地区奥陶系地层的生氦潜量为1.50×10-10 cm3/g,氦气生成量为13.91 km3。生氦潜量最高最广的区域位于古城14井区域,其次为古城12井区域。却尔却克组泥岩生氦潜量为1.45×10-10 cm3/g,生氦量占比为83.5%,是研究区生氦的主力层位,但是估算的天然气中氦气含量约为0.033%,低于工业开采标准。原因在于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大量生烃,大大稀释了氦气的浓度,因此在对油气烃源岩进行氦资源评价时应该保持谨慎。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的提出有助于含油气盆地中氦气资源评价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氦气资源勘探调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密度采样,将以壤中游离烃油气直接检测技术和土壤吸附烃热释偏提取技术相结合的地表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大宛齐浅层油气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应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成油体系分析的新思路,结合地震构造对化探异常进行综合油气预测,使钻井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油田产量迅速上升,揭示了这一方法技术在浅层油气田勘探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其中不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氦气藏,但对其氦气生成潜力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据此,对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的岩石样品展开测试,生氦潜量呈现出泥岩>泥质灰岩>高铀白云岩>白云岩>灰岩的特征。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提出了一套氦气资源评价流程和方法。以古城地区15口钻井为例进行实际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古城地区奥陶系地层的生氦潜量为1.50×10-10 cm3/g,氦气生成量为13.91 km3。生氦潜量最高最广的区域位于古城14井区域,其次为古城12井区域。却尔却克组泥岩生氦潜量为1.45×10-10 cm3/g,生氦量占比为83.5%,是研究区生氦的主力层位,但是估算的天然气中氦气含量约为0.033%,低于工业开采标准。原因在于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大量生烃,大大稀释了氦气的浓度,因此在对油气烃源岩进行氦资源评价时应该保持谨慎。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的提出有助于含油气盆地中氦气资源评价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氦...  相似文献   

4.
近地表游离烃化探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孝东  劳文剑 《勘探家》1999,4(1):52-55
近地表游离烃化探是以土壤中的游离烃直接检测技术为主,我项参数综合动用的近地表油气化探系统,该系统采用车载高精度美国HP5890Ⅱ型和GC-14A型气相色谱仪及其配套设备,在野外现场直接检测近地土壤中游离气中轻烃组分C1-C2及氢气、氦气和二氧化碳。另外,室内不具有分析各类土壤项目的能力,如酸解烃、紫外光谱、蚀变碳酸直 、汞等。该系统实现了油气化野外采集、分析与解释的现场化,可及时指导野外生产和进一  相似文献   

5.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经过80余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就。通过对已知油气田区的广泛研究,确立了油气藏上方地表放射性基本异常模式(低值异常),优选出对油气响应较好的地表放射性指标,确定了油气藏边界断层、油、水边界或气、水边界处地表放射性异常标志;在异常形成机制方面,提出了基于深部来源说和地表来源说的多种观点;在干扰因素抑制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提出了适合不同测区具体条件的放射性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现阶段,地表放射性测量技术在新探区含油气远景预测、成熟探区构造评价以及开采区油气田边界确定等方面,均已显示出初步应用成效,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油气地表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期陆上勘探进展对近海油气勘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光气田的发现,冀东油田勘探的新突破,福山凹陷勘探的进展,令油气勘探家震动、振奋。它再一次告诉我们:含油气盆地内勘探没有禁区,油气发现也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勘探工作量的增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勘探领域会不断拓宽。找到了富生烃凹陷,就应有油气田存在;浅层没有,深层有;凹陷边部没有,中间有;构造圈闭中没有,断裂、岩性、地层圈闭中有;遵循物质不灭规律去研究,总能找到油气田。一个地区的油气勘探,总要经过反复实践与认识,才能逐步认识其客观规律。一时没有相应油气田发现的良好生烃凹陷区及其周围,在坚持不懈的勘探中,一定能找到相应的油气田。用这样的观点审视我国近海油气勘探,东海的西湖凹陷,渤海海域,北部湾的涠西南凹陷,都还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前景、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24  
塔河、普光大油气田的发现表明中国海相层系油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领域。但是,中国海相层系形成时间早,演化历史长;盆地多阶段演化形成了多套烃源岩、导致了多期成藏和后期的多次调整,油气分布规律复杂,勘探风险大。因此,要取得海相层系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发现更多、更大的油气田,必须坚持勘探和持续投入,坚持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针对海相层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我国的海相油气成藏理论技术,围绕“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聚散机理与富集规律”核心科学问题,突出构造演化这一条线,把握三个重点-烃源岩、储层、保存有效性研究重点,强化三个结合-理论创新与勘探实践结合、区域评价与目标评价结合、地质研究与工程技术结合,定能在海相层系发现更多的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8.
地球化学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即油气化探已经走过了几十年历程,根据油气化探原理,近地表烃气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游离烃、吸附烃和溶解烃,油气化探的最初设想,就是要直接检测游离烃,由于受当时采样和分析技术的制约,该方法没有得到成功地应用,于是开始开发土壤样品吸附烃气及其相关伴生物质的检测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我处引进并发展了现场采集且直接进样的游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实现了采集,分析、处理解释现场化,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快速,经济、实效的特点,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理论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全球861个深层油气田储量、产量分布及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和开发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全球深层油气藏的分布领域及形成的基本地质特征,预测了深层油气勘探潜力、理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深层大油气田发现个数、总储量和产量占全球比例总体上还较低,但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展示了深层油气良好的发展前景。深层油气田主要发育在被动陆缘、前陆冲断带、克拉通区中下组合和裂谷盆地深层等领域。深层油气勘探及地质理论研究揭示深层油气的独特石油地质特征,其油气生烃特征突破了传统的油气消亡线,扩大了"油气窗"赋存范围;深部由于超压、深水重力流砂体沉积、碳酸盐岩生物礁发育、次生白云石化、裂缝发育和岩溶等多种作用而发育优质储层,突破了传统储层的"死亡线";盐岩发育及变形控制深层油气聚集及盐相关圈闭发育。未来,深部储层预测、超压预测、深层钻井、完井改造和测井技术发展将推动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中深层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沉积构造演化对油气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即勘探目的层关联的烃源岩(包括下伏或上覆的烃源岩)生成油气之前存在古地貌高-隆起-褶皱(局部构造)-良好的保存等条件,一般钻探获气的成功率高。涪陵地区灯影组的油气勘探虽是一块处女地,深层的油气勘探资料较少,通过现有的资料分析,认为该区基底存在隆起,局部构造发育,直接盖层良好,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1.
������̽�е�ң��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青 《天然气工业》2004,24(3):44-48
油气勘探中的卫星遥感预测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快速评价新方法。它根据遥感图像提取的与地质信息相关的地表影像异常及其组合特征来分析深部构造形变、隐伏圈闭、可能的油气运移通道,可起到指明勘探方向,缩小勘探目标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应用遥感预测油气勘探靶区的技术仍在探索之中,因研究思路不同可分成两类方法:烃的土壤蚀变异常影像提取预测法,线—环异常构造应力分析预测法。根据遥感应用实例对两种方法的原理、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遥感异常与深部构造的关系、烃渗漏与传统石油地质观念中的油气藏保存、遥感异常与地震资料验证中的种种技术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提出遥感是一种新的油气地质信息源,遥感预测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在开扩新的勘探研究思路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油气勘查技术及其在东海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利用微生物进行油气勘探的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干东海西湖凹陷的已知区和未知区的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实践.沉积物中食烃菌的异常能够有效的指示并预测地下潜在的信息.微生物预测油气的结果与已有的地质和物探资料及钻探结果相吻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西昌盆地是一个油气勘探新区,而七坝1井则是西昌地区目前惟一的油气钻井。因此, 对该井有关资料的研究对今后西昌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薄片鉴定和实验室测试分析, 详细研究了该井古生界的岩石学、储集物性、测井和录井等特征, 进而对古生界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七坝1井下二叠统栖霞组发育多种类型的储集层;下志留统韩家店组和石牛栏组发育多段裂缝性储集层。由此认为,古生界应是西昌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位。  相似文献   

14.
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科学决策的依据是由各种概念模型或数学模型给出的有关油气藏规模和空间分布的预测及储量的合理估算.根据油气勘探中、后期阶段决策的特点,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和管理决策,重点讨论了分形几何在油气藏规模分布和空间分布预测以支持战略决策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地质统计学在储量计算、风险评价以支持管理决策方面的应用前景,并针对我国东部盆地处于勘探开发的中、后期,建议今后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负向构造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负向构造带(洼陷)内蕴藏着丰富的可开采油气资源。在正向构造勘探程度高的区域风,负向构造是今后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场所。本文论述了负向构造油气藏类型、形成机理、分布特征、聚集规律等,进而总结洼陷内3种油气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6.
微观油气苗及与其所伴生的地表异常物理、化学场是除高精度重磁细测工作以外的非地震勘探所探测的对象。油气苗对于油气勘探有着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但是,微观油气苗的概念无论在其运移机制、空间分布还是形态组分等方面与石油地质中广泛接受的显观油气苗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整个地表油气勘探技术是以垂直迁移理论(或称微渗漏理论)为其科学基础的,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假说和猜测性质,理论本身在运移机制、通道、相态、动因和解释模型等诸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现场已提供了一些支持证据,这一理论仍亟待完善和实践检验。
文中引用信息净值的概念,运用决策树方法确定最大期望净信息价值,探索研究在油气勘探中是否应该和应该花费多大投资采集非地震勘探信息。随后探讨了非地震勘探技术作为常规勘探技术的补充和辅助而在综合勘探中的地位,提出了其在油气勘探中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油气系统是勘探家在勘探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而形成的概念,涵盖了油气生成到聚集成藏的全过程,是自然界中反映油气形成到聚集的连续系统。油气勘探系统是以发现油气为目的的工程系统,因受经济杠杆的制约,有很强的阶段性。作为一名勘探家要以油气系统概念来指导油气勘探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论述了组成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控制油气系统发育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该凹陷的油气勘探远景与方向。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发育4个含油气系统,多属凝析油与天然气系统,其中平湖组—花港组系统为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含油气系统发育受源岩、储层、盖层、构造演化、输导网络及保存条件等多种因素的联合控制;凹陷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具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应在寻找平湖组含油气系统和构造型油气藏的同时,加强对深部层系与非构造油气藏的油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成油系统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及其应用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胡朝元  廖曦 《石油学报》1996,17(1):10-16
成油系统(或含油系统)的概念,在30多年前,大庆油田已成功地应用在松辽盆地勘探、研究工作中.本文引证部分1963年的原文,表明成油系统与国外流行的含油系统概念内容基本相同.文中系统论述了川东气区主要成油系统的划分与评价,并提出了大中气田勘探新目标.中外勘探实践表明,成油系统具有很高的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崇禧  汪怀 《石油学报》1990,11(3):34-40
化探是油气勘探的方法之一,在找油气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地表检测油气微渗漏形迹具有多解性。本文从化探工作布署原则、野外采样方法、数据电算处理、综合研究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化探资料中提取油气信息的技术与方法,提高了化探预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