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薄浅层稠油油藏,以某实际油藏为基础进行合理水平井井网形式研究。运用典型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水平井正对井网、水平井交错井网及直井水平井混合井网在不同井距排距、转驱时机及井网形式下的热采效果,优选合理井网形式。研究结果表明,该薄浅层稠油油藏热采开发合理井距排距为100 m;合理转驱时机为蒸汽吞吐8周期;应用水平井正对井网可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该研究对薄浅层稠油油藏热采开发井网形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油藏加密调整跟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密闭取心、测试、测井、生产动态分析、油藏数值模拟及国外稠油热采井网密度类比等研究方法,对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井网密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加密井开发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了加密井的生产特征。提出了吞吐期改善加密井生产效果的技术策略以及加密后转汽驱的依据、最佳井网形式、注汔方式、注采参数优化以及加密后汽驱各项开发指标预测,为井网加密后最佳开发方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经济优化原则研究了不同油价下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合理井距.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井网密度对稠油热采采收率、油汽比的影响,也考虑了井网密度对总投资和各种操作费用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油价下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和井网密度.现行油价下,齐40块蒸汽吞吐选用100m×141m反九点井网经济效益好,建议在开发新区块时,采用反九点井网布井一次到位进行蒸汽吞吐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高升油田为中深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一般井底蒸汽干度较低,目前仍以蒸汽吞吐生产为主。分析了高升油田高三块目前井网密度和生产现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和油藏热平衡法,以目前井网、井距为基础,系统地对注蒸汽吞吐井网密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合理地钻加密吞吐井,可经济有效地提高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5.
高升油田为中深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一般井底蒸汽干底较低,目前仍以蒸汽吞吐生产为主,分析了高升油田高三块目前井网密度和生产现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和油藏热平衡法,以目前井网,井距为基础,系统地对注蒸汽吞吐井网密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合理地钻加密吞吐井,可经济有效地提高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通用的稠油热采单井系统试井模型分析加密钻井后的稠油油藏,难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为此,根据稠油油藏的渗流特征,建立了考虑热损失和邻井为生产井的稠油热采有限多井试井模型。应用压力在拉氏空间叠加的新方法,导出了模型的Laplace空间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样板曲线,并分析了主要油藏地质和工程参数对样板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热损失时油井压力受邻井的影响不明显;而不考虑热损失时,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的油井压力受邻井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考虑热损失的稠油热采有限多井试井可对稠油油藏进行更深入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乐安油田草20断块合理井网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草20断块为特筒油区块,开发历史较长,目前面临井网密度调整的问题,鉴于国内外尚无一种适用于类似油藏的油藏工程核算方法,因此,根据特稠油开发规律和开发特征,借助于数值模拟,从理论方面探讨了合理井网密度的基本规律和变化特征,得到了油藏厚度与合理井网密度的关系图版,并与现场结合,对开发规律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形成的井网密度规律与现场综合确定的井网密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于指导类似于草20断块的特稠油布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井网和井距是油藏开发的关键参数,关系到油藏的开发效果及采收率等重要指标。通过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式计算了油藏的井网密度,并通过经济极限开发指标计算了合理的井距范围,在此基础上运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该稠油油藏六种井网及四种井距下的开发模式,并预测了含水率及采收率等指标,从中优选出了一套方案,为油藏的科学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稠油热采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又添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以前由于这类原油的粘度很高,在油层及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大,难以有效开发。经过近二十几年的科学研究及现场技术攻关,采用注蒸汽热采新技术,打开了新局面。热采物理模拟技术在稠油开发设计研究及开拓新工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研究开发方式,优化井网井距及注采工艺参数,发展水平井热采技术,开拓二次热采技术及复杂稠油油藏、特超稠油油藏热采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蒸汽吞吐后期的厚层稠油油藏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油层动用不完善,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潜力小,单井可采储量低,很难取得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未动用储量,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直井—水平井立体注采井网的合理有效性,分别针对双水平井与直井平面上的井距、双水平井纵向上的井距和水平段长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水平井(注汽)和直井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直井扩大了蒸汽平面的波及效率;下部水平井通过排液发挥调节作用,扩大了垂向波及效率,提高了油藏动用程度.对于厚层稠油油藏,水平井与直井井排的距离为50 m,双水平井纵向井距为25 m,水平段长度为350~400m时,开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稠油热采试井研究及软件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法 在对实际生产测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注汽井测试工艺,并对热采试井分析过程编制了解释软件。目的 研究出一种有效的稠油注蒸汽热采监测技术,使热采试井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结果 科尔沁油田庙5-82-42井采用蒸汽吞吐开采,首轮注汽后焖井期间,采用毛细管压力计按改进的测试工艺测得压降曲线资料,应用热采试井软件进行了解释,以此解释结果,对同一汽驱井组庙5-80-46井进行粘土防膨胀  相似文献   

12.
吉林油田高含蜡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静波 《岩性油气藏》2011,23(4):119-123
C 油田为吉林油田新发现的浅层稠油油田,由于埋藏浅而引起油层低温、低压,油层条件下原油 流动性差,开采过程中储层易受析蜡冷伤害,造成常规开采产能低,甚至无产能,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 生产,制约了该区储量的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对该油田重点开展了原油析蜡实验、热采物理模拟实 验、热采数值模拟研究,从理论上明确了提高地层温度、保持地层压力、预防原油析蜡是实现C 油田有效 开发的关键。结合现场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等多种热采试验的开发效果,明确了主体资源可采用 热水驱开发,局部低温、高含蜡区可采用火烧油层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热采稠油注采特征关系曲线的基础上,借鉴水驱油藏地质储量与水驱特征关系曲线系数的统计规律方法,建立了热采稠油油藏不同采收率状况下的油汽比变化曲线评价图版。通过实例验证,建立的油汽比评价图版可有效应用于热采油藏不同阶段注汽开发油汽比和采收率评价,同时,进一步拓宽了注采特征曲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稠油注蒸汽热采中添加化学剂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方法在注蒸汽热采稠油中,往油层中添加相应的化学剂,对油藏进行处理。目的解决稠油热采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提高稠油热采效益和采收率。结果该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已获得好效果:改善油层吸汽剖面;提高驱油效率;抑制底水和边水入侵;改善稠油流动性能;保持和提高油层渗流能力;防止油层出砂。结论添加化学剂技术已成为提高注蒸汽热采效益和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已形成系列技术,且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杜84断块区超稠油蒸汽吞吐生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方法 根据杜 84块的地质条件、油品性质和实际生产情况 ,应用干扰剔除和归纳统计方法 ,进行超稠油单井蒸汽吞吐生产特征研究。目的 通过对超稠油单井蒸汽吞吐生产特征研究 ,认识该区块生产规律 ,进一步指导油田下一步开发。结果 超稠油井生产具有周期生产时间短、产油量低、油汽比低、产量递减快等特点 ,开发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影响生产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地质条件、注汽参数等。结论 超稠油油井生产对温度敏感性强 ,后续开采方式不适合转为蒸汽驱 ,应从提高油藏平面和纵向动用程度的角度 ,开展分注、选注、井组蒸汽吞吐、调剖、层间调整、层系调整和层系互换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三维相似准则设计并建立了高温高压注蒸汽三维实验模型,对影响注蒸汽采油过程的重要油藏参数进行了比例模化,研究了3种不同井网的蒸汽吞吐后注蒸汽采油接替开发方式。实验结果表明,与直井汽驱和水平井注汽直井采油相比,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方式高产期较长,采油速率高,实验采出程度可达到70%. 对于油层厚度为10~15 m的浅层超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是可选的接替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7.
蒸汽驱开发采收率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利用热采数值模拟手段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油层厚度、原油粘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变异系数、油层净决厚度比 油藏埋深等主要油藏参数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并且得到了蒸汽驱开发采收率与诸油藏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作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不同稠油油藏汽驱采收率预测公式。通过国内外几个蒸汽驱先导试验的实例证明了所得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楼资27井区浅薄层特稠油油藏特点,开展了转过热蒸汽驱开发方式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楼资27井区浅薄层特稠油油藏适合进行过热蒸汽驱开发,较湿蒸汽驱提高采收率8.24个百分点,油汽比提高0.077.对浅薄层特稠油油藏过热蒸汽驱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筛选出四个井组进行过热蒸汽驱试验,预测汽驱阶段采出程度26.28%,蒸...  相似文献   

19.
在注蒸汽稠油热采开发区,油层盖层被破坏或注汽井套管破损等原因会造成浅层汽窜现象,严重时会发生地表漏气。为此,提出了一种微重力勘探方法,采用多尺度曲面拟合法分离重力异常,通过对比分析各个尺度的剩余重力异常,研究浅层汽窜的位置和规模。首先用油藏浅层汽窜正演模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然后将多尺度曲面拟合异常提取方法运用于辽河油田杜84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区的微重力勘探,观察到GG-8井在约40m和80m两个深度存在浅层蒸汽聚集区。伽马测井结果显示,在47m和77m两个深度上探测到浅层蒸汽,与上述计算结果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田稠油开采技术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稠油的流动性差,粘度大,开采的关键问题是降粘,改善其流动性,胜利油田根据不同油藏的条件选择了多种降粘开采方式,逐步建立了并开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筒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和热采技术。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降粘,井筒加热,稀释降粘,化学降粘,微生物单井吞吐,抽稠工艺配套等,筒油油藏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丛式定向井及水平井,火烧油层以及与稠油热采配套的其它工艺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