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电解锰渣煅烧脱硫并用作水泥混合材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半工业回转窑试验系统进行了纯干锰渣和96%干锰渣+4%焦炭两种方案的煅烧脱硫试验,对脱硫锰渣用作水泥混合材进行了一系列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纯干锰渣方案的脱硫效果不理想,脱硫率仅83.2%,且煅烧成品没有活性,不能用作活性混合材。加入4%焦炭的方案可使脱硫率大幅提高至99.2%,且煅烧成品的活性可达73%,活性较好,将其按30%的比例加入水泥后,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技术指标均能符合GB175-2007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苗琛  冯春花  李东旭 《硅酸盐通报》2010,29(6):1397-1401
利用差热分析法对页岩的煅烧温度进行了初步确定,测定了几种烧页岩的活性,并对页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以使其活性得到激发,利用XRD、SEM等测试方法对掺加页岩的水泥水化后的微观形貌以及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用页岩适合的煅烧温度为800 ℃左右,其活性主要来源于页岩中的粘土质矿物在煅烧时的热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化硅和氧化铝;800 ℃煅烧30 min后的烧页岩与粉煤灰双掺掺入总量为30%时,可满足P.C42.5水泥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4.
黄维刚  熊云威 《水泥》1993,(11):39-40
1 引言随着水泥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混合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而混合材资源是有限的,开辟新的混合材,以满足水泥工业发展的需要。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石,它不仅占用耕地,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然而,煤矸石的化学成分与粘土质原料相似,可作为水泥生产的混合材。但煤矸石作水泥混合材,需经过加工处理。目前,煅烧煤矸石的方法(除沸腾炉外)都比较原始,一般采用土立窑或地蛋窑进行自然  相似文献   

5.
饶励勤  徐锋 《水泥》2011,(12):35-37
浙江西部与江西上饶毗邻地区大型水泥企业聚集,水泥年产量达1000万吨以上,活性混合材资源紧缺,为此当地专门开发一种轻烧页岩作为生产P·C32.5水泥的主要混合材。这种混合材是页岩经过低温煅烧形成的非活性人工火山灰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姜堰亨达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现有两条φ3.0m×11.0m机立窑生产线。在市场疲软、水泥销售低迷的情况下,公司根据本地是产粮基地,粘土资源紧张的状况,综合开发利用宜兴碳质页岩代替部分粘土配料,经过较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材料来源及性能 碳质页岩是煤层的夹石或围岩,含可燃物质,具有页状或薄片状的粘土岩,结构致密坚实,层理发育,一般为黑色或黄色,矿物成分主要是粘土矿物,其原岩抗压强度在10-25MPa左右。其分析结果见表1。2 配料方案设计 进厂碳质页岩呈小块或片层状,有时含部分粉尘,…  相似文献   

7.
实测表明,钢渣粉磨到400m2/kg比表面积的活性并不理想,即使粉磨到560m2/kg用作混合材分别取代相应比例的矿渣、粉煤灰进行水泥对比试验,其抗折、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都存在影响。有待通过机械活化、化学激发等方法深化研究,以提高钢渣微粉的活性,从而增大混合材用量和扩展利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3.2烧粘土的搬烧温度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图4、图5分别为掺30%烧粘土的水泥胶砂强度与粘土姻烧温度的关系。分析图4、图5可知,掺人经550℃锻烧粘土的水泥,其28 d强度值最高。由粘土的差热分析曲线图2可知,本研究所用粘土在从环境温度加热到125℃时,主要是粘土矿物中的吸附水失去;从500℃至700℃,粘土矿物中的结构水渐失,709℃时完全脱水;在709℃-856℃,曲线几乎水平,无放热峰或吸热峰,说明无矿物脱水或晶形转变。从图3可知,在550℃-800℃脱水温度范围内,脱水产物的 X-ray衍射图相似;500℃时,粘土中的矿物还未全分解失去结构水,在此温度下假…  相似文献   

9.
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高活性水泥混合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废弃混凝土中分离出的硬化水泥浆体和细集料粉磨之后经400,650和850℃煅烧2h,制成再生水泥混合材。研究对比了未烧过及经煅烧之后的四种再生料的基本性质、XRD图谱,考察用四种再生料等量取代水泥之后净浆试块的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中的砂浆具有一定的水硬性,通过热处理可提高其活性;且相比之下经650℃煅烧的再生料水化活性最高,可用作高活性的水泥混合材,其掺量≤20%时水泥的强度不降低。  相似文献   

10.
CFB脱硫灰渣是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脱硫工艺后所得的副产物。针对CFB脱硫灰渣的资源化利用开展将其用作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分析灰渣的适宜掺量和主要影响机理。研究表明:CFB脱硫灰、渣在化学组成和颗粒组成上都有较大差异。以脱硫灰为混合材,随其在水泥中的掺量增加,浆体凝结速度明显变缓;试样早强发挥较慢,但28 d强度都能赶上空白对照样的相应强度值,脱硫灰在水泥中最优掺入量为20%左右。将磨细脱硫渣作为水泥混合材,随其掺量增加,试样标准稠度需水量亦呈增大趋势,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也与脱硫灰相似;水泥早期强度随脱硫渣增加而有所降低,但对28 d强度发展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脱硫渣除可作为混合材外,还能替代部分缓凝石膏,其最大合理掺量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郭殿波  张继涛  朱献 《水泥工程》2003,(4):60-61,67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加入混合材,既可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且能改善水泥性能。作者对电厂炉渣作水泥混合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炉渣属火山灰质活性混合材料;(2)炉渣可改善水泥安定性;(3)掺入炉渣的水泥后期强度增长率较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泥产量的增加,混合材的竞争日益激烈。通过对廉价混合材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描述,提出了解决的对应措施,着力实现混合材的就地取材,积极提高水泥企业混合材实用技术水平;同时注重对新型混合材的试验开发研究,从而促进水泥行业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验宣和生产试验,探讨用硅质粉化岩作水泥混合材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质粉化岩属于非活性混合材。其活性次于矿渣。优于石灰石和粉煤灰。  相似文献   

14.
钒渣是石煤灰渣直接酸浸提钒产生的工业废渣,具有一定的活性。本试验研究钒渣作为水泥混合材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设定合理的配比方案和小磨试验,寻找钒渣作为混合材的最佳掺量,根据小磨试验结果指导大磨生产。大磨试验结果表明,钒渣可以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钒渣掺量为6%时可以增加混合材掺量,降低水泥的单位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用于硫铝酸盐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合材活性指数实验,初步筛选出了可用于硫铝酸盐水泥混合材的两类材料:一是石膏类材料,如天然二水石膏、硬石膏及脱硫石膏、氟石膏等;二是石灰石类材料,如天然碳酸钙岩等。其中,以活性指数匹配结果最佳的硬石膏为混合材,研究了硬石膏硫铝酸盐水泥物理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硬石膏掺量的调整和养护制度的设定,可使硬石膏硫铝酸盐水泥达到稳定的膨胀或收缩值;并且随着硬石膏的掺入量增加,水泥初凝终凝时间逐渐延长,pH值逐渐降低,抗压强度呈先增后减趋势。此外,介绍了磷石膏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及石灰石硫铝酸盐水泥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用秸秆灰作矿渣水泥掺和料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强  蒋盛芳 《水泥》2009,(11):4-5
用来自热电厂的粉状秸秆灰部分取代水泥熟料粉磨水泥,然后各以20%矿粉掺入上述两种水泥中,比较它们常规条件下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用4%左右粉状秸秆灰代替熟料能使包括强度在内的水泥性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对钢渣作为一种混合材在复合水泥中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水化热测试、孔结构测试等现代物相检测手段,揭示钢渣复合水泥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钢渣能显著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钢渣水泥浆体线膨胀率很小,均没有超过0.1%,体积稳定性良好;一定掺量混合材能有效降低浆体孔隙率,改善孔径分布,提高浆体致密度;复合掺加20%钢渣、10%粉煤灰时,水泥的28 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8.3、48.9 MPa;钢渣和粉煤灰复合掺加有利于水泥强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依据GB/T18046—2008中的检测方法,用6种对比水泥对2种矿渣基复合掺合料进行了活性指数检验,研究了对比水泥对矿渣基复合掺合料胶凝活性评定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掺合料活性指数的检验结果因所采用的对比水泥的不同而产生显著的差异,其活性指数与对比水泥胶砂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矿渣基复合掺合料专用的化学激发剂对水泥品种来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超掺混合材的原因,认为目前水泥生产的乱象是经济活动中信用体制缺失的结果。单纯修改技术标准并不能解决混合材品种和掺量超标的问题,应该改变建筑行业中对于混合水泥的片面认识,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从而提高混合水泥的声誉,促进混合水泥的生产,使水泥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林永权 《水泥》2004,(1):7-12
通过与单掺粉煤灰混凝土对比,分析了3种矿物掺合料即矿渣粉、L粉和B粉作为第二掺合料(与粉煤灰双掺)配制混凝土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并以此为引题提出了水泥厂以推广复合水泥的形式发展掺合料产业以提高掺合料质量稳定性、促进掺合料技术进步和简化混凝土生产工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