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可分为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铜金属量达100万t,受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和岩体控制。斑岩型矿体位于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规模可达中型,含矿岩体是包村岩体和青山脚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斑)岩,矿化蚀变作用强烈,形成了环(带)状矿化蚀变,矿化富集部位发生在石英—钾长石化带内。不同类型矿体组成了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成矿系列。冬瓜山矿床东南侧深部有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袁小明 《有色矿山》2003,32(3):1-3,12
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可分为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铜金属量达100万t,受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和岩体控制。斑岩型矿体位于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规模可达中型.含矿岩体是包村岩体和青山脚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斑)岩,矿化蚀变作用强烈,形成了环(带)状矿化蚀变,矿化富集部位发生在石英--钾长石化带内。不同类型矿体组成了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成矿系列。冬瓜山矿床东南侧深部有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尔泰是我国重要VMS成矿带,塔拉特铅锌铁矿位于该成矿带的克兰盆地。矿床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上亚组中,既有透镜状矿化和补给通道相角砾状矿化组成的VMS型“双层结构”,又有后期矽卡岩叠加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VMS+矽卡岩叠加成矿,矿床形成主要经历了喷流沉积成矿期、区域变质期和矽卡岩期。矽卡岩期进一步划分为早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喷流沉积成矿期形成于413Ma~407Ma,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区域变质期发生在石炭纪,矽卡岩期叠加成矿(266Ma~232Ma)可能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矽卡岩型矿床是内生矿床的一种,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包括铜、铅、锌、铁、金、钼、钨、锡等多种成矿元素,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简要而系统的总结了矽卡岩矿床的蚀变和分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矽卡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归纳,包括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在矽卡岩形成演化以及矿产勘查方面的指示、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的来源、矿质沉淀机制的探讨、成矿岩浆岩与矿化种类的相关关系以及矽卡岩矿床与其他类型矿化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5.
敦得夏拉郭勒铁铜钼多金属矿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目前已发现了矽卡岩型磁铁矿体7条,钼矿化体2条,黄铜矿化体2条,斑岩型铜钼矿化体1条,地表铜钼矿化线索4处。该矿受矽卡岩控制,多形成于岩体与大理岩的接触部位。通过对矿化类型、矿(化)体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总结了矿区的矿化分带,蚀变分带,认为该地区矿床类型属于矽卡岩-斑岩型,推测深部可能存在成矿斑岩体,具有进一步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经对该矿床地质特征详细研究分析,发现该矿床深部发育中侏罗世黑云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以岩体为中心形成以矽卡岩化为主,硅化、绿帘石化、碳酸岩、孔雀石化为辅的矿化蚀变特征。磁铁矿体、锌铁矿(闪锌矿-磁铁矿)体发育在矽卡岩中。矿床成因类型属锌铁伴生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类型为层控内生型锌铁矿床。由此建立成矿模型,进一步研究该成矿带矿床成矿特征,指导周边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塔下锡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北缘的大义山锡多金属矿田中,成矿条件优越。为给大义山地区找矿提供指导,在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控矿因素进行研究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床有破碎带脉型、层间破碎带型及接触带矽卡岩型3种矿化类型,并受地层、构造、岩浆岩联合控制。岩体提供物源及热源,并控制矽卡岩型矿脉的产出及矿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讨论了鄂东南地区与岩浆活动有关矿床中的矿物包裹体的一般特征和温度特征等与矿化发育间的关系;探索了不同成矿阶段、成矿溶液的演化趋势;探讨了由气相成分反映的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其相对差异。按照磁铁矿爆裂温度和包裹体气相成分,估算了成矿的氧逸度条件,探讨了从成岩向成矿氧逸度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东昆仑索拉吉尔铜钼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矿床,其特征为含矿热液沿构造贯入矽卡岩和大理岩地层中成矿。笔者总结了索拉吉尔铜钼矿的成矿系统,认为昆北早古生代中期(奥陶-志留纪)弧后裂陷,热水沉积了滩间山群岩系,成为初始矿源层,印支期岩浆活动为该区带来了强大的热动力条件,热液交代作用重塑了层矽卡岩。成矿元素沿构造薄弱的破碎矽卡岩以及大理岩中发生矿化富集,叠加成矿。论文对该成矿带的开发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在肯德可克建设矿城的充要条件。   相似文献   

10.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是滇西北中甸红山-雪鸡坪多金属成矿带上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区域经历了复杂而又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详细探讨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厘定了矿床成因及成矿标志。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曲嘎寺组、图姆沟组灰岩、中酸性火山岩,碳酸盐岩过渡层是矿区重要的赋矿层位;②矿区构造发育,角岩、矽卡岩接触带多发育层间裂隙和构造角砾岩破碎带,是有利的赋矿部位;③矽卡岩型铜矿(化)体(V1~V4矿体群)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较稳定、矿化均匀,钼矿体(V11)含矿岩性以石英闪长玢岩、二长花岗岩为主,厚度变化较大且品位较低;④矿区于印支期发育矽卡岩型铜矿体,至燕山期被含钼成矿热液进一步富化,形成热液叠加-改造的斑岩-矽卡岩型Cu多金属矿床;⑤矿区地表露头、侵入岩、构造、物化探异常及矿化为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陈盛矿区成矿地质体为铁山杂岩体中燕山早期第一侵入期次闪长岩、透辉石闪长岩岩株及深部隐伏三叠系碳酸盐岩;成矿构造为侵入接触构造、断裂构造及捕虏体构造;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金云母化矽卡岩+透辉石化矽卡岩+磁铁矿化,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深部找矿方向为寻找深部隐伏三叠系碳酸盐岩,重点关注的成矿构造为侵入接触构造及捕虏体构造,重点关注的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金云母化矽卡岩、磁铁矿化。  相似文献   

12.
许家坡 Ag-Au-Te 矿床产在中上元古界武当山群杨坪组副变质岩中.通过系统的地层含金、银性研究表明武当山群杨坪组为一有利于金银矿化产出的地层。稳定同位素(H、O、S、Pb)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许家坡矿床成矿物质(Ag、Au)主要来自直接围岩,成矿流体为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物.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75~290℃,成矿压力为40~70MPa,成矿流体的盐度为4.9~8.1%,氧逸度为10~(-41)~10~(-47),硫逸度为10~(-13)~10~(-15),成矿流体的化学组成类型为 Mg~(2+)-K~+-Na~+-Ca~(2+)-HCOr_3~--C1~--HS~-型,成矿物质 Au、Ag 主要以硫金(银)络合物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13.
蟠龙峰铁矿床位于祁曼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中,铁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和白沙河组大理岩的接触带处,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特征。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矿石特征、矿化阶段和成矿期的系统阐述,揭示了该矿床的成因,建立了该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层、岩体侵入和构造对成矿的时空关系,结合矿山生产实践对控岩控矿构造的认识积累,在对矿床的成因和控制条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本矿区矿床的层(上寒武统琅琊山群上段地层层位)、带(变质相矽卡岩接触带)、圈(矿床围绕琅琊山闪长玢岩体呈长椭圆形展布)的分布规律,并初步建立了"矿源层阶段→变质矿化阶段→岩浆热液富化迭加阶段"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邦铺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由斑岩钼铜矿体和矽卡岩铅锌矿体组成。文章对矽卡岩、大理岩及二长花岗斑岩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主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矽卡岩形成过程中二长花岗斑岩体与大理岩发生了显著的Si、Ca、Al等元素的交换;稀土元素组成中,除矿化矽卡岩略微富集重稀土外,其余多数矽卡岩与大理岩、二长花岗斑岩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矽卡岩及大理岩具有近似的组成型式,指示二者具有成因联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邦铺矿床矽卡岩系二长花岗斑岩交代碳酸盐岩地层形成,斑岩成矿与矽卡岩矿化密不可分。矽卡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值δEu和δCe研究结果表明,矽卡岩成岩环境为高温氧化环境,之后随着成矿作用的发生,逐渐转变为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6.
石宝沟是栾川矿集区新发现的大型斑岩-矽卡岩Mo(W)矿床,其成矿岩体年龄尚存在较大争议,前人对石宝沟岩体岩浆氧逸度的研究也相对薄弱,岩浆氧逸度是表征岩石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对岩浆热液成矿起到显著的控制作用。为了进一步约束石宝沟岩体年龄和探讨其岩浆氧逸度的成矿意义,运用LA-ICP-MS方法测定石宝沟岩体锆石U-Pb年龄,并用锆石微量元素计算岩浆氧逸度和温度。获得石宝沟岩体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斑岩的年龄分别为(147.4 ± 0.8) Ma、(147.0 ± 1.0) Ma和(146.9 ± 1.1) Ma;温度为692 ℃、718 ℃和737 ℃;氧逸度(log fO2)分别为-16.16、-14.40和-12.77;相对氧逸度(△FMQ)分别为1.25、3.35、3.56,表明石宝沟岩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岩浆氧逸度,有利于斑岩Mo矿床的形成。从早期到晚期,温度和氧逸度均有增加的趋势,暗示后期侵入的石英斑岩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董文伟  陈少玲 《现代矿业》2013,29(12):72-74
利用新的勘查成果对小河边铁矿的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控矿因素为隐伏花岗岩、矽卡岩、地层、构造,矿化带及矿体呈带状“背形”隆起展布,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矿床深部及外围还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铜厂沟斑岩铜钼矿床位于扬子地块、甘孜—理塘结合带和格咱岛弧的交接部位,是属盐源—丽江中生代台缘凹陷多金属成矿带的产物。采用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方法对铜厂沟钼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进行研究,发现矿床的主要金属硫化物为辉钼矿、黄铜矿及黄铁矿。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构特征及矿化类型,认为矿床可划分为接触变质、矽卡岩、矽卡岩退化及石英硫化物4个成矿阶段,构成热接触变质(方解石)—热液成矿早期(透辉石、石榴子石)—热液成矿晚期(绢云母、绿帘石)—金属硫化物发育阶段(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成矿期次。岩浆热液及成矿流体自深部携成矿元素沿拉巴河断裂运移侵位,有利的构造环境及强烈的岩浆作用构成了铜厂沟斑岩铜钼矿床的成矿要素,矿床属矽卡岩—热液脉型成因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南秧田白钨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扬子准地台及三江褶皱系的交汇部位,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矿床出露于南秧田变质核杂岩核部,变形变质作用强烈,围岩蚀变发育,矽卡岩化与钨矿化关系密切;(2)矿化(体)主要产于下元古界猛硐岩群南秧田组第二岩性段中,Ⅱ#矿化蚀变带中矿化最为富集,矿体厚大、连续性好;(3)矿石金属矿物以白钨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等为主,矿石结构构造以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连生结构及角砾状构造、脉状构造为主;(4)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变质相带及岩浆岩等多重因素控制,总体属层控高—中温热液交代型矿床,结合矿化规律,认为南秧田组二段、拆离断层及矽卡岩叠加蚀变带为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程潮铁矿矿石微量元素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鄂东南程潮铁矿矿石微量元素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程潮铁矿整个成矿过程中,首先经历了岩浆岩演化期的钠化和钾化阶段。在此阶段中,铁、铜等成矿物质初步富集,并伴随岩浆熔离作用进入到岩浆热液中。在含矿热液演化期又经历了早期的矽卡岩阶段,氧化物成矿阶段和硫化物成矿阶段。热液末期向碳酸盐阶段演化直至矿化作用结束,构成一个完整的岩浆热液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