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丙烯聚合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单酯类、双酯类、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酯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的特性。其中,以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酯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体系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二酮类和二醇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在聚合时不用外给电子体,这将降低催化剂体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丙烯聚合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  李国华  曲广淼  张微 《上海化工》2005,30(12):27-30
对丙烯聚合Ziegler-Nalta催化剂中内给电子体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单酯类、双酯类、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醋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特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内给电子体的Z-N催化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二醚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和酯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相比,具有良好的氢调敏感性和催化剂活性。采用二醚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样品和酯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样品相比,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和高的等规度,在纺丝加工应用中,可获得更高的取向度。采用二醚类内给电子体Z-N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样品具有相对较低的灰分和挥发份以及良好的聚合物形态,可满足挤出加工工艺长周期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4.
综合介绍了目前丙烯聚合反应催化剂研究热点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催化剂之一--二醇酯类催化剂的研发进展情况, 讨论了以此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系列催化剂的性能, 对该类催化剂在不同聚丙烯工艺生产中的聚合物性能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重点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二元醇酯类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对所得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发现化合物结构中较大取代基团的存在可使所得催化剂的活性及定向能力提高, 结构中取代基团的大小及其位置对所得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能有影响。该二醇酯类催化剂符合绿色与环保要求, 所生产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好,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用酮类和二酯类为复配内给电子体制备了一种高效乙烯聚合催化剂,用FTIR分析了单个内给电子和复配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中给电子性能为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乙酰丙酮二异丁酯乙酰丙酮。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3种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乙烯进行了表征,与单个内给电子体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相比,复配内给电子体催化剂所制备的聚乙烯具有更高的聚合活性,更明显的"共单体效应"和更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具有不同旋光性的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DISE)对映异构体并作为内给电子体用于丙烯聚合催化剂。本工作发现,只有使用D-薄荷醇制备的R,R构型的(+)-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D-薄荷醇酯才能够通过结晶分离得到纯品,这也是进一步制备相应的(+)-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的关键所在。本工作还研究了不同旋光性的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乙酯作为内给电子体对丙烯聚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两种对映异构体分子构型不同,但其作为内给电子体的性能没有显著的差别,并且都能够赋予催化剂很好的聚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系列β-二酮类化合物作内给电子体的新型TiCl4/MgCl2负载型催化剂,研究了其对丙烯聚合的影响.该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淤浆反应的最佳条件:聚合温度为40℃、n(Al)/n(Ti)为100.给电子体2,4-戊二酮结构中3-位上有取代基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所得聚合物的等规指数都明显优于3-位上无取代基的催化剂:二酮类内给电子体中3-位上取代基的体积越大,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所得聚合物的等规指数越高.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丙烯等规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中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是以二醚类为代表的新型外给电子体和外给电子体复配技术的特点、功能和作用机理。并在综合考虑给电子体的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内、外给电子体匹配的条件下,展望未来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研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
将自制的内给电子体与芳香二酯内给电子体复配,制备丙烯聚合用新型复合内给电子体催化剂,考察了内给电子体加入温度、用量、负载时间及复配比例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催化剂的表观形态及所制聚丙烯(PP)的性能。确定了催化剂制备的工艺条件:内给电子体与MgCl_2的摩尔比为1∶15,内给电子体的加入温度为80℃,两种内给电子体负载时间均为30min,芳香二酯与磷酸酯的摩尔比为0.5∶0.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形态良好,所制PP很好地复制了催化剂的形态;PP的等规指数为97.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7.1。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聚丙烯(PP)树脂中灰分的组成,并分析了影响PP树脂中灰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从催化剂和聚合工艺两方面综述了世界上各大公司开发的直接在反应器内制备高纯PP的技术进展,并详细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及工业化前景。目前,各大公司生产高纯PP主要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内给电子体包括多元羧酸酯类、琥珀酸酯类、醚类、二醇酯类以及含有可取代的亚苯基芳香族二酯类化合物,聚合工艺包括气相工艺、液相工艺以及超临界技术,且大多对助催化剂(即有机铝化合物)的用量进行了严格限定。  相似文献   

11.
钟卓  黄乐鹏  张恒 《硅酸盐通报》2021,40(8):2609-2621
为防治混凝土自约束作用导致的开裂现象,对混凝土内部湿度场和自约束应力场开展了研究。通过位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对不同强度、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内部温度和湿度进行测试。之后,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混凝土内部湿度、应变与内部湿度关系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表明,混凝土内部湿度随着水泥水化作用和干燥作用的增强而降低。混凝土湿度扩散系数是表征其内部湿度的函数,随着与干燥面的间距增加,混凝土内部湿度扩散系数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与内部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良好。混凝土内部湿度场的存在导致了应变梯度的存在,进而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自约束应力。相同环境条件下,高强混凝土内部自约束应力高于普通强度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装配式铝制内浮顶及单盘浮船式钢制内浮顶两种常用型式内浮顶的结构及特点,并从材料、施工、安全性等方面对两种型式内浮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滚塑工艺加热阶段的传热模型的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军 《中国塑料》2020,34(1):76-82
对从滚塑模具开始受热到其内部粉料开始熔融之间的加热阶段建立一个传热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忽略模具、内部空气和粉料的温度梯度,即各自只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平均温度。将模具的内部分成内部空气区域和粉料区域。内部空气和粉料在与模具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这两者之间通过掺混也在发生对流换热。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对模具、内部空气和粉料分别列出热能平衡方程式,然后通过简化和求解常微分方程组得到了它们平均温度的解析表达式。由此计算所得的内部空气温度与其实验结果吻合的较好,从而证明了此传热模型及其解析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李健  刘宁  陈平 《化学与粘合》2007,29(2):148-150
对蜂王浆软胶囊中10-HDA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进行了比较.样品经超声波振荡后用外标法、内标校正因子法及内标改进三种方法定量.内标校正因子法测定结果偏高,外标法测定结果偏低,内标改进法比较接近真实值,外标法在缩短分析检测时问上略优于内标校正因子法.三种HPLC定量方法均能灵敏,准确、快速地测定蜂王浆软胶囊中10-HDA含量.因此对于不同样品中10-HDA含量,可以灵活的选用不同的定量方法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15.
在对受内压旋转壳体的内力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影响失稳的因素,求得椭圆形封头和碟形封头在内压作用时避免失稳的有关参数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Conclusions  A new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internal stress, called the FSB method, was proposed. It is a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FSB method that internal stress and internal strain are estimated directly and simultaneously. This method can apply to coatings having a wide range of thicknesses.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stress on adhesion strength in epoxyphenolic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dhesion strengths were varied between different thickness coatings. This result shows that internal stresses exert an influence on the adhesion strengths.  相似文献   

17.
李壮  党晓雨 《当代化工》2014,(7):1262-1264
为了更好地控制管道内涂车间的风险,分别对内除锈、内喷涂以及固化炉操作等岗位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同时运用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法(LEC)对风险进行了定量计算与评价,确定了内涂车间各岗位的危险等级,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毕文思  王莉华 《当代化工》2016,(10):2489-2492
以化学制品、化学原料、石油化工等化工行业的72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通过沪市化工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其经济效益指标的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内部控制质量与其经济效益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本文构建的以财务指标为主,能够量化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立式和卧式过滤分离器的模拟对比,分析立式和卧式过滤分离器内部流场的流动情况。运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对两种过滤分离器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两种过滤分离器的内部流动速度,进而为研制过滤精度更高的过滤分离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水平管内绝热流动阻力特性试验系统,试验研究了乙二醇溶液在两种新型多头内螺纹管内的流动特性。试验中,乙二醇体积分数为15%,两种试验管公称内径为22 mm与16 mm、螺纹头数为60头与38头、螺旋升角为45°与60°、相对粗糙高为0.022与0.053,测试段长度分别为2643 mm与2945 mm,Pr范围13.9~23.2,Re范围4000~33000。结果表明:多头内螺纹管阻力系数达到极大值之前的变化趋势与均匀粗糙管显著不同,而且无法通过既有多头内螺纹管经验模型准确描述;多头内螺纹管内达到阻力系数极大值的分界点Re为内肋结构参数的函数;入口效应对内螺纹管阻力系数的影响随Re增加而增大,传统的判别入口段可忽略的判据(l/di>60)并不适用于多头内螺纹管,尤其是在Re>20000的工况;既有多头内螺纹管经验模型适用工况条件有待进一步拓宽,多头内螺纹结构流动阻力的作用机制、阻力系数出现极大值的分界点的变化规律有待进一步试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