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瑾 《中国水利》2007,(2):65-66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近日喜获2006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这是当前治淮单项工程获得的最高荣誉。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是淮河防洪体系中的关键工程。为进一步了解淮河八海水道工程获“鲁班奖”对治淮及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艾,我们走访了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市场监管处副处长赵东晓。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的一大亮点。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要在深达55m的深淤土上开辟人工河道,要建造亚洲最大的两座河道立交枢纽,要解决大体积薄壁混凝土防裂等世界性技术难题。为将工程建设成“精品工程”,广大工程建设者联合攻关,创新工艺,创造出一批国内先进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成果,保障了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使淮河入海水道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水利单项工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验收。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淮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江苏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淮河水利委员会上下共同努力的  相似文献   

4.
唐瑾 《中国水利》2007,(2):I0004-I0005
看过秀美的千年灵渠,再来看我国现代治淮建设史上最大的单项工程、2006年度“鲁班奖”获得者——淮河人海水道近期工程。走在淮河入海水道大堤上,放眼望去,南北偏泓犹如两条巨龙并肩前行,二河、淮安、淮阜、滨海、海口等主要工程屹立其间,滔滔洪水在入海水道工程引导下东流入海。时隔800年,黄河夺淮以来缺失数百年的淮河入海通道终于得以恢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江苏水利》2009,(11):7-7
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发布会上,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成功入选。发布会上,向荣获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颁发了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举行了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画册首发式。江苏省水利厅副巡视员、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戴元峰同志代表广大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者上台领奖。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九五”期间建设入海水道。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由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并上报。本文主要根据规划研究阶段分析成果,着重从宏观角度,就入海水道规划的基本思路,工程标准和断面形式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历次规划回顾和1991 年大水后的思考 (一)规划和工程安排的回顾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研究历史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以后,也已经过多次规划,反复论  相似文献   

7.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多万人口、20多万hm2耕地防洪安全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入海水道总长163.5km,地质条件最差的56km淤土基础,有的堤段淤土深达40m.在深淤土地基上修筑高标准的堤防工程,筑堤速率控制、堤基的安全监控、穿堤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及与堤防的地基变形衔接等问题是堤防工程建设的关键.结合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建设,论述在深淤土基础上筑堤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1工程地质在桩号73+000~85+519段,工程钻探揭示土…  相似文献   

8.
淮河入海水道水土保持工程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健  张颖良 《治淮》2008,(8):43-44
一、水土保持概况 淮河入水道近期工程前期工作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治水土流失,项目法人委托设计单位编制《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经水利部淮委审查通过后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单列水土保持投资10880万元,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三类。其中工程措施有护坡工程、青坎排水、路面硬化、堤顶排水、场地平整、临时防护等,  相似文献   

9.
董开友 《治淮》2000,(12):15
淮安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郊,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北侧,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近期工程包括:入海水道穿越京杭运河立交地涵、古盐河与清安河穿堤涵洞、淮扬上堤路及渠北闸加固等建筑物组成。其作用是实现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的交叉,维持京杭运河航运现状,同时满足入海水道泄洪及渠北运西地区排涝要求和连接淮扬公路交通。 淮委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0.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继2006年10月21日顺利通过水利部及省人民政府联合主持的总体竣工验收后,近日荣膺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这是江苏水  相似文献   

11.
江苏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人32开挖的一条泄洪河道,东西走向,联结洪泽湖和东海,于2003年建成。文章仅就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管理模式——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玉年  王世龙 《治淮》1994,(6):15-16
淮河入海水道规划是自洪泽湖东二河起,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东经淮安、涟水、阜宁,至滨海县入海,全长165公里。 入海水道工程酝酿已久。早在五十年代治淮初期,政务院作出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即确定开辟入海水道。1964年水电部规划局在《淮河流域治理初步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为保障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安全,必须扩大入江入海泄量;除继续完成分准入沂相机分泄淮河洪水经新沂河入海外,考虑在灌溉总渠以北,结合当地排涝开辟入海水道。在以后的历次治淮规划中均肯定了实施入海水道的作用。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决定中,把入海水道工程作为洪泽湖及淮河下游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骨干性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大型防洪工程,自2003年建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笔者到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地察看了入海水道工程现场,了解了工程管理的相关情况,查阅了工程巡视检查的有关规定和资料记录。通过实地学习实践,结合有关管理规定对加强淮  相似文献   

14.
10月21日,万众瞩目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验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副省长黄莉新出席竣工验收会议并讲话。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总投资41.17亿元。该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200万hm2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可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胡四一说,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顺利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淮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它的建设可有效提高淮河防洪能力,改…  相似文献   

15.
陈光临 《治淮》2008,(2):12-13
2006年治淮工程中的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淮河防汛调度设施工程两个项目共同荣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以下简称“鲁班奖”)。2007年又传喜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再次荣获“鲁班奖”,治淮建设在又好又快中健康发展,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两年内治淮工程连获3个“鲁班奖”,开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潘杰  海明  宜江  佩秀 《江苏水利》2006,(10):F0002-F0002,I0001
10月21日,万众瞩目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验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副省长黄莉新出席竣工验收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淮河洪水的出路 ,经国务院批准在淮河下游的洪泽湖入海口开挖和兴建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 2级枢纽 ,位于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 ,其作用是实现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的交叉 ,维持京杭大运河水路航运 ,同时满足淮河入海水道泄洪和渠北运西地区排涝要求 ,以及连接淮扬公路交通。入海水道穿过京杭大运河的立交地涵是枢纽的主体工程 ,是亚洲最大的立交地涵。为了使淮安枢纽立交地涵工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整个工程从设计到兴建十分重视其安全监测 ,采用了国际上较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淮安枢纽立交地涵安全监…  相似文献   

18.
二河新泄洪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一级枢纽,近期工程为大(1)型工程。本文介绍了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泄洪闸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存在的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淮安枢纽工程是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主要作用是实现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的交叉,维系京杭运河水路航运,同时满足入海水道泄洪及渠北运西地区排涝要求和连接淮扬公路交通。工程复杂,加上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确定了工程难度大,工程效果要求高,从而增大了工程设计的技术含量。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工程设计中的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0.
自黄河夺淮以后,淮河下游的入海出路逐渐被淤塞,形成了洪泽湖,淮河被迫由入海改为入江。入海水道将是淮河在洪泽湖下游的一个直接入海的洪水通道。它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入海水道的修建将进一步提高洪泽湖与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有利于该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一、修建入海水道工程的必要性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的巨型水库,库容130亿立米,上承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下游是苏北里下河、渠北和白马湖宝应湖地区。总计有3000万亩土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