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5)
《建筑施工技术》是高职土建类专业群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科特色,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极具代表性和示范意义,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的主体责任,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类专业实际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构建理论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纪海源  何远梅 《砖瓦》2023,(10):169-171
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和德育培养有很大帮助,对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以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讨论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挖掘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点,为更好地探索土建类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探索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是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以"我的课可以如何做"为主线,以"安全人机工程"课程为例,探索了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并结合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从专业课程思政目标设置、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发掘思政元素和优化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构建渗透路径。  相似文献   

4.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依托,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钢结构原理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协同教育的实践路径。育人要找方向,抓重点,文中以授课目标为主线,以专业知识点为背景,找准五个切入点。通过切入点将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有机结合,深入挖掘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完整的价值评价体系。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教学三方法、授课三步骤、评价一体系形成一套完整新型育人路径。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真正达到教书与育人同行,专业与思政共建的课程教学效果,以期为同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教学最基础也是最紧迫的工作。由于工学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元素,达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是目前专业课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工学类专业课程知识点往往立足于力学原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和美学是易被忽视的重要思政“宝藏”。本文通过分析工学类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从哲学思维、美学、工程伦理、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方面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探索了有效融入途径,可为类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8)
为了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本文研究适应《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课课程教学中探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从职业道德与素养、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理论指导实践及工程伦理等几个思政元素融入《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课的各个章节,探讨《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原则与路径,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7.
土木工程类专业课学分占比大,专业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立的成败。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土木工程教师的新挑战。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探讨了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支撑点与融入路径。土木工程专业课可围绕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等3个维度设定课程思政目标。其中,课程的绪论部分多涉及课程概述、工程应用、发展历程及学习方法等。此部分可以挖掘并融入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两个维度的思政元素。专业知识点章节部分可以通过收集各个知识点的历史文献与经典实验,挖掘并融入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维度的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土木工程教育的必然目标。针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薄弱的现状,按照土建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职业伦理、道德要求,本文深入挖掘了土木工程专业思政元素,明晰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思政培养目标;构建了“立体化、分层次、全过程”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学体系,从而使土木工程专业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颖多样、有趣灵活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弥补了现有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单一化的不足;并以国家在线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等3个维度,对思政元素融入此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而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3)
小学教育应当把"课程思政"贯穿始终,围绕小学教育的特点,结合传授的内容,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采用结构化模式,在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在数学、语文、体育、美术等课程体系内构建"课程思政"系统。构建一种全员思政、全时思政、全科思政的理念,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协同育人,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成长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工程地质课是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类本科专业基础课,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特点,分析了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依托课程知识点挖掘并设计相关思政元素,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推进了工程地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究结果可为土木、水利与海洋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和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意义,结合"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发掘德育资源、更新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等途径,建立了课程思政有效运行良性机制,提升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为类似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晓 《安徽建筑》2024,(2):115-116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文章以一堂暖通空调“绪论”课为案例,探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案例中有机融入。这样由面到点、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从传统专业课到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并结合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经历,提出了修身、建库、研讨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6)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步骤。而为了让思政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本文以《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专业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思政的含义及其价值,然后分析了教师在课程思政平台中的作用。最后在课程思政平台下专业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探索,提出了借助课程思政平台发展本专业课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5.
白洁 《山西建筑》2022,(6):184-187
从"课程思政"背景下设计学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出发,结合顶点课程的特点,就设计类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路径进行探讨.顶点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开设设计类专业顶点课程应树立课程核心价值观,强化"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构建德育与课程融合的"系统化、流程化"的运行模式,使之成...  相似文献   

16.
吴多  朱娜  吴洁  杨泓鑫 《砖瓦》2022,(5):170-174
从土木类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原理》的思政建设入手,旨在探索如何解决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融入难、效果差的问题。依托行业精神、课程大纲内容进行思政路径的融入研究,深入贯彻并落实高校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育人理念,依托这一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三化三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项目、学习任务、教学过程开展三化研究,通过教学角色、教研内容、学习方法与讨论方式四个维度进行三结合研究。期待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本专业更多相关课程落实思政育人,提升教学效果,形成典型思政示范效应,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课程,努力做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专业课的教案设计是保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工科课程特点,遵循教案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为例,通过对课程总体定位的思考和凝练,在教案设计融入适当的情感价值等思政教学目标是做好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中,需要思考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结合方法;在教学步骤与教学策略部分,要详细设计思政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切入时机与传递方式;在教学时间安排中,应合理纳入思政部分;在作业反馈评价部分,用专业开放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职业导向”应该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职业需求是职业技术课程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职业分析是职业技术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方法。在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改革中,通过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土建类专业教育现状进行的调研,确定了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四大就业岗位,把土建类专业划分为14个专业,构建了模块化、综合化的主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方向。以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材料为例,针对课程知识点多且琐碎、工程背景强、试验环节多等特点,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出了以大国工程引入激发学生专业热情、以实际工程事故教导学生工程伦理、以工程案例为教学单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作风、以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课程思政设计方法,并以东南大学为例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系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方法的实践路径与评价方式。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专业热情,培育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工程伦理和工匠精神,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可为相似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倩  翟辉  赵蕾 《高等建筑教育》2024,33(3):171-179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在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使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乡村规划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中,不仅传承学科基础知识,积极应对时代需求,融入新知识、新技术,而且将思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推动“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根据理论与实践专业教学特点,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系统、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寻找有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队伍思政素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全方位建构乡村规划思政教学体系。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科研反哺教学,思政贯彻始终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参与易地扶贫搬迁、乡村公益实践、全国四校乡村联合毕业设计,并建立多个教学实践基地,为开展实用性乡村规划、学生实习实践等提供了多方位的教学实践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深化思政育人成效,为思政教改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