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找寻与隐伏花岗岩伴生的矿床是栗木矿区深边部及外围找矿的目标和难点。前人找矿勘查主要集中在侵位较浅的第三阶段花岗岩,对侵位较深的第二阶段花岗岩的认识则局限于其上部脉状矿体,制约了进一步的找矿突破。针对花岗岩型矿床地质特征,重新总结了栗木矿田含矿花岗岩垂向分带特征,垂向分带包括岩体内带和岩体外带,内含3个成因类型和5个工业矿床类型;研究揭示了构造活动对岩体垂向分带及成矿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二阶段花岗岩体侵位于较深的部位时,往往形成多层矿,其岩体外带岩脉及脉型矿多位于主岩体较远的上部,而第三阶段花岗岩侵位于较浅的部位,其岩体外带岩脉及脉型矿多位于主岩体较近的上部甚至与花岗岩相连。依据花岗岩垂向分带特征,找矿勘查首次在第二阶段花岗岩中发现了蚀变花岗岩型钨锡矿床,鱼菜、三个黄牛2个矿床初步规模分别达到了中型、小型,并对其外带脉型矿取得了新认识;在外围数个区段新发现了数条具有工业意义的钨锡矿脉,取得了找矿成果突破。基于对花岗岩体成岩成矿垂向分带的研究,认为栗木矿田仍有较大找矿潜力,并圈定出2个找矿靶区,即老矿区深边部隐伏岩体形态上的岩沟凹陷内相对突起部位以及水溪庙东南,西部香粉厂、黄桶界—沟挂垒等区段深部。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栗木矿田水溪庙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地质勘查成果,对水溪庙矿区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从矿化的分带性和蚀变特点推断矿床成因为岩浆结晶(或演化)晚期分离的岩浆气化—热液经自交代作用形成,属同源、同期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总结该区找矿标志,为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虎形山地区钨多金属矿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化元素分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分别从矿化时间、空间分布、构造控矿、岩浆岩与矿化关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区内钨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结果表明:1新元古代冷家溪群地层富W、Sb、Au等成矿元素,可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大量矿质;2区域主要为EW向或近EW向断裂构造,直接控制着区内重要矿床的分布,是区内主要矿床的储矿场所;3侵入体接触带构造对交代和热液矿床具有控制作用,在区域发生的3次岩浆侵入活动中,第2次和第3次岩浆侵入与成矿关系密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钨铍铁金铅锌铜等多金属矿种仍是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石滚岭—虎形山NW向隐伏岩浆侵入带是有利勘查地段。  相似文献   

4.
河南栾川冷水—赤土店钼钨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的栾川钨钼矿集区内,以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共圈定了钨钼矿体8条,提交钼资源量631.17万t,WO3138.28万t,钼钨资源量达超大型规模。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细探讨。根据矿体特征、控矿因素、矿化类型,结合前人在该区开展的硫同位素分析和含矿斑岩的SHRIMP、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成果,综合研究认为:①该矿床主要赋存地层为官道口群白术沟组和栾川群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②矿化以钼矿化为主,钼钨矿体主要受深部侏罗纪末花岗岩基和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联合控制,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小岩体)与区内钼钨等成矿联系密切,花岗质岩浆为钨钼等成矿元素的主要来源,含矿斑岩为主要成矿地质体;③含矿岩浆在运移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和围岩的差异,从而使不同的成矿元素组合出现明显的分带现象,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化(床),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成矿时代为135~157 Ma。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钨钼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对于栾川及豫西地区钼钨矿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欣  方启春  黄超 《金属矿山》2016,45(8):108-113
江西德兴福泉山地区位于东乡-德兴多金属成矿带北段,区内已发现小型钨矿床1处以及金、铜、铅、锌矿化点(带)10余处。为给该区深部找矿勘查及成矿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合区内野外地质调查、物化探测量及钻探揭露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内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①双桥山群变质岩可为区内成矿提供主要成矿元素,物化探综合异常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绿色蚀变带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②福泉山地区深部存在隐伏花岗岩体,岩体向南侧伏,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早期岩体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内朱溪钨铜矿成矿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找矿预测,认为研究区深部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为成矿有利部位,也是今后找矿的关键部位及突破口,区内有望寻找到类似朱溪矽卡岩型钨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广东韶关一六矿田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矿田之一,在区内发现大、中、小型矿床多处。一六矿田具有以岩体成矿地质体为中心,北北东向断裂和褶皱构造控矿为成矿结构面,有利地层为赋矿围岩的成矿规律,在岩体、构造和有利地层耦合的地域成矿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7.
调查区为内蒙古额济纳旗基东等四幅1:5万矿调区,地处我国重要的北山成矿带,区内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体,其中闪长岩体主要分布于西林陶勒幅,该闪长岩体多侵入在公婆泉组地层中而被后期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所侵入。闪长岩体中构造很发育,成矿条件优越。地表矿化线索和化探异常显示,该区化探异常明显,地质单元有侵入岩也有变质岩,断裂纵横交错,非常发育,是成矿的有利地质部位,闪长岩体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铜绿山矿田位于鄂东南三角形构造岩浆区的中心,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自浅至深形成网络系统,造成岩浆、成矿活动具长期演化的过程,这种优越的地质环境造就了矿田在鄂东南地区成矿中心的地位。控制矿田内矿床体的分布主要是北北东向构造与北西西—近东西向构造,两个方向的构造各自形成矿化带,而在两个方向的交切点就是矿床体的赋存部位。因而在平面上矿床体呈网格分布的格局。在空间中矿床体分布于岩体的周缘、顶盖及岩体中的残留体、捕掳体中。控制矿体的构造主要是北北东向叠加背斜的核部、北北东向断裂及其旁侧的羽状裂隙、北西西向的断裂接触带以及滑体平卧背斜的核部。  相似文献   

9.
铜山铜矿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该区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基于区内已有的地质勘探资料及最新深部勘查成果,对铜山铜矿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区内找矿方向,认为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应在追索已知厚大矿体的基础上,探索弱蚀变带之下的隐伏矿体和深部矽卡岩型、斑岩型铜钼矿体。  相似文献   

10.
在对南京九华山铜矿南山矿段地质构造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矿区岩浆岩、矿体围岩及构造对成矿的影响,结果表明:1矿床成因为侵入岩浆岩体与石炭系—二迭系灰岩的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为该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2区域性断裂控制着岩浆活动及岩浆岩的分布,次一级断层既为导矿构造,又为容矿构造;3靠近岩体的捕虏体与岩浆接触带边部断续矿化,有时整个捕虏体都交代形成相当规模的斑岩型矿体,也为矿区有利的找矿标志。上述结论对于区内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布伦口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甜水海地体,属于布伦口—桑株塔格铁铜金成矿带。区内已发现20多处铁—铜—金矿床及矿化点,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矿床赋存于碳酸盐岩建造内,后期受构造热液叠加改造,为沉积变质加后期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矿床整体上体现出地层含矿、构造控矿、热液改造及多期成矿的特点。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矿体特征的综合分析,并类比典型矿床,总结成矿规律,分析找矿潜力,提出层位岩性、地质构造、热液蚀变及化探异常等找矿标志,初步认为本区具有寻找大型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铜矿床和超大型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阿尔山地区位于中蒙边境南蒙古—东乌旗—阿尔山铁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但由于该区为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且地质勘查程度低,长期以来找矿一直未取得较大进展。结合1∶5万矿调工作成果,将区内铁多金属矿按成因类型划分为3类,对经济价值巨大的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与蒙古国南蒙古、我国内蒙古东乌旗地区的典型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南蒙古—东乌旗—阿尔山铁多金属成矿带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受NE向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控制,矽卡岩都为与酸性岩浆岩有关的钙矽卡岩,容矿围岩都含有利于矽卡岩矿床成矿的碳酸盐岩石,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等;该铁多金属成矿带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受NE向褶皱控制,都为与大规模燕山早期酸性侵入岩有关的BIF型铁矿,都具有原始海相沉积后期变质叠加改造成矿的特点,都为低品位矿石,主要容矿围岩都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等中低级变质岩。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阿尔山地区铁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并划分出不同成因矿床的成矿远景区。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加强,该区有望发现大型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大中型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及中小型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3.
罗布真铅锌多金属矿床处于西藏昂仁县境内,位于冈底斯南亚带西段。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最新勘查成果,对区内控矿因素、赋矿围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矿体主要赋存于古新世-始新世林子宗群帕那组(E2p)英安岩与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的接触部位,主要受NWW向断裂控制,同时也受地层、岩浆岩等因素制约,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分带明显,矿化蚀变强烈,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黄铁矿化;②赋矿的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与英安岩形成于始新世,为同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③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与英安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初始岩浆起源,其中,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属于Ⅰ型花岗岩,其岩石成因类型与我国典型斑岩型铜矿的赋矿围岩相同;④罗布真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具有幔源属性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特点,成矿年龄小于51 Ma。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找矿预测,认为落布岗木北部Ⅱ#、Ⅲ#矿化带所在的B潜力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宝华 《现代矿业》2018,34(9):43-47
结合内蒙古科右前旗三合屯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重点对矿区地层、岩浆活动、构造、化探异常特征进行了阐述。结合锡多金属、银多金属矿体矿化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区内矿床成矿类型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型矿床,成矿过程受构造及侵入岩控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矿区找矿方向,认为花岗岩与二叠系地层的接触带且与断裂构造的叠加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深部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东川铜矿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川滇铜多金属成矿带。东川铜矿区内面山-四棵树成矿带裂隙构造叠加成矿-控矿作用明显,但对其研究较薄弱。在对面山-四棵树成矿带坑道进行构造岩相学综合编录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典型中段的铜矿体进行裂隙要素测量,制作玫瑰花图进行分析并对岩相进行分带。研究表明:①面山-四棵树成矿带碱性铁质基性岩浆沿大角度切层断层侵入落雪组,由于岩浆的侵入挤压作用,侵入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由内向外根据岩石变形程度可分为片理化相带→热液角砾岩相带→碎裂岩相带,其中,碎裂岩相带根据岩石碎裂程度由内向外可划分为强碎裂岩相带→碎裂岩相带→弱碎裂岩相带,铜矿品位也随之由高变低;②裂隙岩相学研究揭示主要存在3组含矿裂隙,走向分别为近EW向、近SN向和NEE向,其中近EW向裂隙(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为最主要的含矿裂隙;③多期次的构造活动使岩石中裂隙发育程度高且交切关系复杂,以岩浆侵入改造成矿期为依据可将裂隙分为成矿前裂隙、成矿期裂隙和成矿后裂隙。通过对岩浆侵入-裂隙构造系统特征与成矿-控矿规律的研究,认为面山-四棵树成矿带侵入岩体附近的铜矿体受岩浆-裂隙构造系统改造富集作用明显,基性岩体附近碎裂岩相带为形成较高品位“裂隙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6.
羊拉铜矿床位于昌都-思茅地块与中咱微板块的结合部位,是加仁花岗岩带上羊拉-曲隆Cu(Pb-Zn-Ag)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为进一步指导矿区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工作,结合区内已有的地质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要素、成因机制,并深入探讨了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其中志留系江边组、志留系里农组为主要的赋矿层位;②矿床受地层、构造控制作用显著,矿体整体规模、产状及厚度变化较大,沿倾向方向形态复杂多变,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③矿床主要受控于近SN向、NE向断裂组及层间破碎带,构造交汇部位矿化进一步富化;④矿床可划分为热水沉积成矿、岩浆热液成矿及构造热液改造成矿3个阶段,总体属热水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里农矿段西侧、路农矿段东侧及两者结合部位西北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青海三江北段地区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基础上,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进展,三江北段已被国家地调局列为全国重要的、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成矿带之一。在对主要异常的评价中,在二叠系地层中相继发现了旦荣、车拉涌、开心岭、陆日格、乌葱察别、东莫扎抓、纳日贡玛、众根涌、然者涌等铜、铅、锌、银矿床,而且这些矿床所取得的成果已显示出大-超大型矿床的找矿潜力。青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二叠系含矿地层,通过对晚古生代地质构造环境的初步了解,对海相火山-侵入有关的铁矿、玄武岩有关的铜矿、火山岩有关的铜铅锌矿三组成矿组合进行探讨,组成了一个"唐古拉地块沱沱河-杂多石炭、二叠纪沉降带沉降期海相火山型铜、铅、锌、银、铁成矿系列",通过成矿系列的研究,为今后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下庄铀矿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其浅部已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深部涉及较少。该矿田内已经发现的多个铀矿床及矿(化)点严格受断裂构造和岩性界线控制,进一步查明该矿田内深部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形态、含矿性及岩性界线能够有效指导该区下一步的铀矿找矿工作。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AMT)在硬岩地区探测隐伏断裂效果明显,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和RaA测氡对于反映隐伏构造在地表的位置、指示深部铀矿化信息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故而在该区开展了AMT测深、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和RaA测氡综合物探工作。通过分析AMT测深反演断面图、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和RaA测氡的综合成果图,以该区的地质、物化探特征为基础,划分了区内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岩体界线,基本查明了区内隐伏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形态,并大致判断了断裂构造的含矿性,为该区下一步的地质勘探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钻探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