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研究了旬阳钟家坪水电站溢流坝的面流消能问题,通过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溢流坝跌坎高度、鼻坎挑角和反弧半径等参数,并对下游水面线、水面波动和流速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为面流消能设计提供了依据,保证了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吴文平 《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1996,(2)
本文根据窄缝挑流水舌的横向收缩及纵向扩散特征,从能量观点出发,得到了窄缝挑流水舌冲坑平衡水深的估算公式,对于认识窄缝挑流消能减冲机理及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提高孔洞类泄水建筑物的出口消能率,同时避免出口水流堵塞和空蚀破坏,提出了一种带跌坎和反坡的燕尾坎消能工。物理模型试验表明,燕尾坎中间槽的作用使出流分成两股,水流纵向拉伸,减小了落点水舌的平均流速,并使水舌掺气增加,消能率提高;设置跌坎和反坡,通过跌坎掺气和反坡对中间股水流的引导作用,避免消能工的空化和出口流动的水流阻塞,并在中间反坡的引导下,中间水舌按预设方向入水。与传统连续坎消能工相比,该消能工消能率提高15%左右。在分析消能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所提消能工消能率的经验表达式,为孔洞类泄水建筑物的出口消能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为了进一步研究齿墩式内消能工的水力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消能方式,即二级齿墩式内消能工。通过建立标准κ-ε数值模型对单级齿墩式内消能工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对二级齿墩式内消能工的部分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齿墩段间距不变的条件下,随着面积收缩比减小,管道的过流能力变弱,消能率增大,压强降幅明显;在面积收缩比不变的条件下,齿墩段间距在一定范围内的增长会使管道消能率变大,过流能力减弱,最小空化数减小,产生负压和空化现象的可能性增加;当齿墩段间距大于80 cm时,管道的过流能力及消能率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地洛水电站枢纽布置水力学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针对原设计方案存在的泄流量不足及流态问题进行了修改,对斜护坦长度进行了优化,通过闸墩后加设尾流墩,解决了墩后的尾流漩涡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为解决供水工程中的过剩水头问题,常在有压输水管道中配置合适的消能装置,转叶孔板螺旋流消能是一种新型的内消能方式,通过转叶孔板螺旋流消能装置的水力特性试验,可知影响转叶孔板螺旋流消能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雷诺数Re、转叶孔板开口角度和孔板之间的相互扭转角度,还有试验装置结构的设置。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消能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叶孔板螺旋流消能效率与转叶孔板之间的扭转角成正比,与雷诺数成正比,与转叶板的开口角度成反比。试验装置在进口段和出口段设置管径突变均对消能有利,该装置比与其消能原理类似的孔板消能装置更实用,且消能效率更高,对下游建筑物设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