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为系统地探讨阿魏酸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的分子机制,采用酶学和光谱学方法测定了阿魏酸对XO抑制可逆性、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结构的影响,采用分子模拟技术预测了阿魏酸与XO的结合构象。结果表明:在混合竞争的方式下,阿魏酸能可逆地抑制XO活性,抑制常数为4.5μmol/L,与咖啡酸、对香豆酸、绿原酸和没食子酸相比,阿魏酸对XO的抑制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为116.2μmol/L。荧光滴定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通过动态静态混合猝灭方式使XO荧光减少,其中静态猝灭占主导,且与XO存在一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为3.38×104L/mol(298K);ΔG<0、ΔH<0和ΔS>0,表明该结合过程主要是以氢键和疏水作用力驱动且自发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揭示了阿魏酸进入了XO中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活性区域,影响XO正常催化过程。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实验表明:阿魏酸能改变XO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使XO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周围极性增加及疏水性降低,并且α-螺旋含量升高,β-折叠含量降低,使XO二级结构趋于紧密,这是影响XO活性的另一原因。研究以期为阿魏酸作为XO抑制剂改善高尿酸血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钱柳是珍贵的药食同源型植物,青钱柳多糖CP50是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果胶类酸性多糖。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是一种嘌呤分解代谢酶,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形成有关。该研究采用正交法优化了从青钱柳干叶中制备青钱柳多糖CP50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2 h,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67%。以黄嘌呤氧化酶作为靶点,并结合分子模拟手段探究了青钱柳多糖CP50对XO的抑制机理。试验结果显示,青钱柳多糖CP50(0~1 mg/mL)对XO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XO的抑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0.825 mg/mL。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表明,青钱柳多糖作用于XO时,CP50分子插入XO的疏水腔,占据催化中心,导致XO活性受到抑制而达到降低尿酸的效果。该研究旨在为青钱柳CP50作为一种有效的膳食多糖应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日常饮食提供方法借鉴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对骨骼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红  刘振春  阎晓刚  刘洋 《食品科技》2007,32(3):261-265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对骨骼系统具有保健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其类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表现出来的。对近年来有关大豆异黄酮对骨骼代谢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分析了其发挥生物活性的机理。大豆异黄酮作用机理的阐明对其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测定黑豆、黄豆、绿豆豆芽中异黄酮、多酚的水平,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方法分析3种豆芽异黄酮和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异黄酮对黑腹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豆芽的异黄酮、多酚含量最高,黄豆芽次之,绿豆芽最低。4种异黄酮单体中,从黑豆芽中检出染料木苷、大豆苷和黄豆黄苷,从黄豆芽中检出染料木苷和大豆苷,从绿豆芽中只检出大豆苷。3种豆芽异黄酮、多酚提取物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在0.8957~0.9997区间,提示异黄酮、多酚质量浓度与自由基清除率之间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黑豆芽异黄酮、多酚的IC50值最低,黄豆芽次之,绿豆芽最高,表明黑豆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黄豆芽和绿豆芽。3种豆芽异黄酮的IC50值均低于多酚,说明异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高于多酚。用含有0.5mg/g豆芽异黄酮的培养基饲喂果蝇,可使其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黑豆芽异黄酮提升果蝇抗氧化酶活力的效果最佳,优于黄豆芽和绿豆芽。本研究为豆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等吸光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三叶草中总异黄酮含量。方法本文以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和鸡豆黄素(biochanin A)为混合标准品,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等吸光收点处(253.5nm)测定红三叶草中总异黄酮含量。结果研究表明等吸光点处的总吸光度与总异黄酮含量相关,而与二者的相对比例无关。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8μg/m L,加样回收率为97.3%,相对标准偏差为1.08%。结论与已有的单标准品测试方法相比,以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和鸡豆黄素(biochanin A)为混合标准品的实验方法更加稳定、准确,并且综合等吸光点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重复性好的优点,使得此方法适用于红三叶草中异黄酮含量检测,可为一般的红三叶草异黄酮的提取纯化研究和生产厂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腐乳前发酵和盐制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组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腐乳前发酵和盐制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腐乳前发酵和盐制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总含量逐渐减少;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损失主要是由白坯的制作和盐制过程引起的。在腐乳前发酵和盐制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组分也发生改变:随着大豆异黄酮糖苷(daidzin和genistin)含量的减少,其相应的苷元(daidzein和genistein)明显增加。盐制过程中较低盐含量下的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总异黄酮中的染料木黄酮含量,用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粗品,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表明,盐酸浓度是影响大豆异黄酮水解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得出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1 mol/L,水解时间4 h,水解温度55℃.以染料木黄酮计的总异黄酮含量由3.06%提高到5.45%.  相似文献   

8.
建立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检测葛根类食品中9种异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并依据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不同含葛根食品中异黄酮含量情况.样品由20%乙醇溶液(含0.1%甲酸)提取,经PRiMEHLB小柱净化后检测.以乙腈-15mmol/L磷酸钾缓冲液(15:85,V:V)为流动相,在电压强度+2kV条件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9种异黄酮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卵巢切除大鼠模型 ,研究大豆异黄酮 +钙复合剂对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影响。卵巢切除大鼠分为 3个剂量组 ,分别灌胃给予 6 7mg kgBW 大豆异黄酮 +16 7mg kgBW 钙 (低剂量组 )、13 3mg kgBW 大豆异黄酮 +33 3mg kg BW 钙 (中剂量组 )和 4 0 0mg kg BW 大豆异黄酮 +10 0 0mg kgBW钙 (高剂量组 ) ,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12周后测定股骨骨密度 (MBD)、骨矿含量(BMC)和骨钙含量。结果发现假手术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股骨干骺端BMD、BMC和股骨钙含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 ) ,表明大豆异黄酮 +钙复合剂能增加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 ,对雌激素缺乏所诱发的骨丢失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叶中异黄酮,运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运用自由基清除试验考察鸢尾叶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异黄酮提取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异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85%,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90W,超声时间50 min。此条件下鸢尾叶中异黄酮的得率为15.62 mg/g。此外,鸢尾叶异黄酮对DPPH及羟自由基均显示显著清除活性,表明其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活的和巴氏杀菌处理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及组织炎症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使用氧嗪酸钾和次黄嘌呤联合含20%(以体系质量计)酵母膏的饲料对ICR小鼠进行为期3周的高尿酸血症造模,同时分别灌胃活的和巴氏杀菌处理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作为处理组,采集小鼠血液和组织样品,测定小鼠血清尿酸浓度以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力,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小鼠肾和肠道病理分析。结果:不同形式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均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浓度。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力检测以及蛋白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形式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能下调该酶活性及蛋白表达,从而减少肝脏尿酸的生成。肾和肠道组织病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肾脏和肠道均有损伤,包括肾小球萎缩、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肠绒毛变短,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处理能减轻这些症状。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干预还能下调肾脏及肠道Toll样受体4和Caspase 1水平,从而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有效缓解小鼠脏器中的炎症反应。结论: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能用于改善小鼠高尿酸血症,并且巴氏杀菌处理后的...  相似文献   

12.
Holothurin A (HA)和Echinoside A (EA)是海参中含量较高的两种皂苷,本研究分析了HA和EA对db/db肥胖小鼠血尿酸、尿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肾脏尿酸代谢相关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将db/db小鼠按体重分成模型组、HA组、EA组,每组8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HA组、EA组饲料分别添加0.07%两种海参皂苷单体,喂养2周。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小鼠,模型组小鼠表现为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海参皂苷HA与EA分别降低血尿酸12.7%和18.1%(P<0.05),并显著改善肾脏肾小球组织结构病理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海参皂苷对db/db肥胖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和腺苷脱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上调肾脏尿酸代谢相关转运体GLUT9、OAT1、OCTs、OCTNs 的mRNA表达水平(P<0.05)。海参皂苷HA和EA可能通过调控肾脏尿酸代谢相关转运体改善尿酸代谢异常,其中EA改善效果优于HA。该研究成果为膳食海参皂苷预防尿酸代谢异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嘌呤氧化酶是尿酸生成的关键酶,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以有效降低机体内尿酸的含量。为探究黄芪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单位时间内酶促反应体系中酶活力的变化,计算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芪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得到半抑制浓度IC50。双倒数作图法判断黄芪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类型,并计算抑制常数Ki值,等毒法评价黄芪多糖与别嘌呤醇的联合作用效果。黄芪多糖能够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其IC50为1.37 mg/mL。动力学分析表明,黄芪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为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i为0.59 mg/mL。黄芪多糖与别嘌呤醇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黄芪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菊苣、葛根、桑叶配方的潜在降尿酸和抗痛风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别嘌醇阳性(5 mg·kg-1)、配方高剂量(2.67 g·kg-1)、配方低剂量组(1.33 g·kg-1),每组10只。氧嗪酸钾以0.1 mL/10 g剂量腹腔注射造模,1 h后,配方以0.1 mL/10 g剂量灌胃给药,PO造模的第9 d,以尿酸钠晶体混悬液(25 mg·mL-1)诱导痛风关节炎,每2 d注射1次,连续15 d。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OD)以及肝肾功能指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尿酸盐转运体(URAT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配方高、配方低剂量组均可降低小鼠关节炎症指数,其关节红外温度、血清UA、TNF-α、CRE、BUN、AST、ALT水平均有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配方高剂量组小鼠的关节肿胀度和炎症因子IL-1β均显著降低(P<0.05),XOD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关节肿胀程度有所降低,肝肾组织形态有所改善;肾脏组织中URAT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菊苣、葛根、桑叶配方具有降尿酸和抗痛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肝肾损伤,降低血清尿酸以及减少肾脏组织中URAT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姜黄素对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及肝肾保护作用,本研究以氧嗪酸钾(i.p)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通过检测姜黄素发挥镇痛作用的最佳剂量以拟定其抗痛风剂量,检测血清中尿酸(UA)及黄嘌呤氧化酶(XOD)、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及尿素氮(BUN)水平,计算肝肾系数,观察HE染色后肝肾组织病理变化,以评估姜黄素降尿酸和保护肝肾的效果。结果表明,姜黄素同空白对照组相比能延长小鼠痛阈,以85 mg·kg-1剂量组差异最为显著(P<0.01),给药后痛阈值由(18.7±2.6)s延长到(23.6±2.7)s;姜黄素组同模型组相比能极显著降低UA、XOD、CRE及BUN水平(P<0.01),显著下调AST、ALT水平(P<0.05),改善肝肾组织形态和降低肝肾系数(P<0.05)。因此可推论,姜黄素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具有保护肝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A series (C1-C12) of alkyl gallates was examined for their effects on the activity of xanthine oxidase. Octyl (C8), decyl (C10), and dodecyl (C12) gallates competitively inhibited uric acid formation generated by xanthine oxidase, and the inhibition increased upon increasing the alkyl chain length. Interestingly, neither menthyl nor bornyl gallates inhibited uric acid formation.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hydrophobic alkyl por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xanthine-binding site in the Mo-binding domain. It is likely that the linear alkyl portion interacts with the hydrophobic domain close to the binding site, and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is crucial to inhibit the xanthine oxidase re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all of gallic acid and its esters equally suppress superoxide anion generation catalyzed by xanthine oxidase at low concentration. The suppression is not due to scavenging activity of these gallates but due to reduction of xanthine oxidase by these gallates. The reduced enzyme catalyzes the reaction to generate hydrogen peroxide and uric acid.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乳酸菌新菌株,本研究以自主分离鉴定的5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外降解嘌呤核苷能力进行了评价,获得植物乳杆菌UA149是一株降解嘌呤核苷能力较强的菌株,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评价了该菌株降尿酸作用和机制。以氧嗪酸钾联合果糖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植物乳杆菌UA149菌液连续灌胃两周,测定血清中尿酸、黄嘌呤氧化酶和炎症因子水平等相关生化指标,并采用蛋白杂交技术,探讨植物乳杆菌UA149降尿酸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UA149能够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39.71%),降低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15.36%),降低白三烯(25.81%)、血栓素(38.40%)和炎症因子水平(IL-1 26.89%、IL-8 10.40%、IL-6 17.29%、IL-1β20.95%和TNF-α23.09%)。植物乳杆菌UA149可以通过调节AMPK/NF-κB/NLRP3信号通路来减缓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炎症反应。说明植物乳杆菌UA149可作为益生菌用于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尿酸血症大鼠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考察橄榄果汁冻干粉(Hidrox?12%)的降尿酸与抗痛风作用及机制。通过腹腔注射氧嗪酸钾(Potassium oxazinate,PO)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动物模型,灌胃相应药物,检测血清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和血清与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水平,检测肾皮质尿酸转运蛋白1(Recombinant Urate Transporter 1,URAT1)表达水平。通过给大鼠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晶体(Monosodium Urate,MSU)建立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评价橄榄果汁冻干粉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通过UPLC-ESI-MS/MS法分离与鉴定降尿酸的有效成分。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橄榄果汁冻干粉(80 mg/kg)能极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水平(P<0.01),极显著改善高尿酸导致的血清CR与BUN升高(P<0.01)。橄榄果汁冻干粉降尿酸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和肝脏XOD活性、下调URAT1表达等有关。在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中,橄榄果汁冻干粉(80 mg/kg)能高度显著改善MSU导致的关节肿胀(P<0.001),显著降低血清TNF-α与IL-1β水平(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橄榄果汁冻干粉成分中胡椒碱与木犀草素能有效抑制HEK-293T细胞URAT1的尿酸转运,可能是其降尿酸的活性成分。综上,橄榄果汁冻干粉能有效降低腹腔注射PO导致的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尿酸水平,改善大鼠踝关节注射MSU晶体引起的痛风关节炎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肝脏XOD活性、下调URAT1表达以及改善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9.
袁禛  程述震  吴迪  林泽鑫  杜明 《食品科学》2022,43(11):355-363
痛风是由于嘌呤类物质代谢增加或尿酸排泄异常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疾病。在嘌呤类物质代谢成尿酸的过程中,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是调控尿酸生成的关键酶,其作用是将次黄嘌呤转化成黄嘌呤,将黄嘌呤转化成尿酸。通过抑制XO的活力可以抑制尿酸的生成,缓解高尿酸血症。近年来,蛋白来源的小分子降尿酸肽具有制备成本低、安全性高、易吸收、高活性、高稳定性和特异性等特点,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对XO进行介绍,然后概括了XO分离鉴定的通用步骤,归纳总结了研究发现的混合肽类抑制剂及单一肽类抑制剂,并找到这些抑制剂的结构共性。为研究者发现新的XO肽类抑制剂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藤茶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效果和对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氧嗪酸钾诱导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以藤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和别嘌呤醇(10 mg/kg)连续灌胃14 d,检测小鼠血清尿酸(Uric acid, UA)、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肌酐(Creatinine, CRE)、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水平;计算肝肾系数后切片染色,观察肝肾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00和400 mg/kg藤茶提取物组小鼠血清尿酸值分别降低22.65%(P<0.05)和29.15%(P<0.01),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P<0.05), 下调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谷氨酸氨基转氨酶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水平(P<0.05),降低肝肾系数;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发现藤茶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肝组织和肾组织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200、400 mg/kg藤茶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有良好的降尿酸效果和肝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