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大豆β-伴球蛋白为原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制备抗氧化肽,研究发酵时间和浓度对大豆β-伴球蛋白肽抗氧化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发酵40 h时,大豆β-伴球蛋白肽抗氧化活力最高,抑制自由基能力最强;在此最佳发酵时间下,当大豆β-伴球蛋白肽浓度为1.6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大;浓度为2 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桂花子黄酮和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桂花子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为桂花子提取物的保健功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55.8%、48.5%、77.9%;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0.2%、40.3%、93.4%,桂花子黄酮和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桂花子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 mg/mL,低于苯甲酸钠的最低抑菌浓度(0.62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L;明显低于苯甲酸钠的最低抑菌浓度(1.25 mg/mL)。  相似文献   

3.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法和总还原能力法测定橄榄苦苷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滤纸片法考察橄榄苦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稀释法分析橄榄苦苷对3 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橄榄苦苷在0.02~0.08 mg/mL范围内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相比始终表现出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橄榄苦苷对3 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表现为延缓细菌的对数生长期;在研究质量浓度范围内橄榄苦苷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10 mg/mL时其抑菌圈直径d=(20.77±0.47)mm,为极度敏感,MIC为0.0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敏感(d=(19.23±0.44)mm>15 mm),MIC为0.05 mg/mL;而枯草芽孢杆菌处于中度敏感状态(d=(11.48±0.60) mm<15 mm),MIC为0.4 mg/mL。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黒曲霉、米曲霉为供试菌株,碱性蛋白酶为供试酶,菜籽粕为发酵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菜籽多肽。以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的菜籽多肽抗氧化活性吸光值为评价指标,进行料液比、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组合、菌酶比单因素实验,再对料液比、p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4个因素做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菌种组合为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为(V/V/V=1:1:1),菌酶比为1:1(V/V),接种量为10%(V/V),转速150 r/min,料液比为1:20(g/mL),pH为8,发酵温度为36℃,发酵时间为36 h,此时菜籽多肽抗氧化能力最强,吸光值为1.26。此外,本文对最优工艺下制备的菜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也进行了测试,在设定的最大浓度0.7648 mg/mL处,多肽对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7.4%和76.78%,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达到61.5%,研究表明实验所制备的菜籽多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襄麦冬为原料,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黄酮并对其体外抗氧化(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襄麦冬黄酮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维生素C强,而其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比维生素C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襄麦冬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发现,襄麦冬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更强,最大抑菌圈直径可达18.80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7 mg/mL。结果表明,襄麦冬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可为襄麦冬活性成分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豆渣的利用价值,采用不同微生物以豆渣为培养基进行发酵,测定发酵豆渣甲醇/水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少孢根霉、雅致放射毛霉、枯草芽孢杆菌及纳豆菌发酵的豆渣口感比较细腻,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渣具有酱香味,可以作为豆渣发酵良好的初始菌种.不同菌种发酵后的豆渣甲醇/水提取率均比非发酵豆渣高,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渣水提取率最高,达到35.5%.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渣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很高,其醇/水提物浓度分别为0.625 mg/mL、0.312 5 mg/mL时抑制率达到90%以上.斜率法测得的抑制活性很高,其醇/水提物的斜率值分别为10.2、25.3.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豆渣开发成降血糖食品,可以大大提高豆渣的利用价值,为豆渣的开发利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核桃粕为原料,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液态发酵制备核桃多肽,采用超滤法将核桃多肽分为分子量<3 kDa、3~10 kDa和>10 kDa的多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以多肽得率为指标,对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底物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确定植物乳杆菌发酵核桃粕制备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11%和底物浓度7%的条件下,多肽得率最高,为0.263 0 g/g。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随着分子量的逐渐降低,多肽的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当多肽浓度为3.0 mg/mL时,<3 kDa多肽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4.79%、97.42%、20.74%和23.45%。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4种分子量多肽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分子量<3 kDa多肽的抗氧化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有助于增强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菜籽粕为原料,通过特基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生产菜籽肽,以多肽得率为筛选指标,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基质的料水比、磷酸二氢钾添加量、葡萄糖添加量、初始pH进行优化,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发酵的温度、菌种接种量、发酵时间、转速等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对发酵工艺进行验证,测定发酵上清液中的多肽和氨基酸含量以及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发酵基质优化后的配方为料水比1∶25,初始pH 8;发酵条件为接种量0.35 mL/g发酵基质,37℃、240 r/min发酵42 h。优化后菜籽多肽得率为21.4%,较对照组提高了9.3倍。发酵上清液的氨基酸含量为373.27 mg/100 mL,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55倍,其中异亮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8.24、20.46、30.98倍。发酵上清液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50%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0.053 mg/mL,50%ATBS自由基清除率为0.087 mg/mL,发酵上清液稀释20倍后的铁总抗氧化活性FRAR值为0.25±0.01。  相似文献   

9.
杜昕  肖岚  李诚  温馨  田甜  周恒量  宋丽坤  刘静  范尹译 《食品与机械》2016,32(3):165-168,205
为优化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制备牦牛血抗氧化肽工艺,以酵解液的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底物浓度对酵解液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在该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底物浓度75g/L,接种量2.5%(V/V),发酵时间69.5h。在该条件下制备出·OH清除率为74.48%的牦牛血抗氧化肽,·OH清除率理论值为75.78%,最终发酵上清液多肽含量为2.31mg/mL。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采用3种菌种(植物乳杆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对脱脂蚕豆粉进行液态发酵,以蚕豆粉发酵前后的粗蛋白、酸溶蛋白、蛋白酶活力、氨基酸含量、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等作为考察指标,对各菌种液态发酵蚕豆粉的营养价值及功能特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经不同微生物液态发酵后,蚕豆粉多肽得率、酸溶蛋白、氨基酸含量均明显增加,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后,多肽得率达到1. 46%,与未处理的蚕豆粉相比,其增幅高达71. 65%,效果极其明显;此外,经发酵后其多肽上清液抗氧化活性显著提升,在蛋白质量浓度为168μg/mL时,植物乳杆菌对DPPH的清除率达85. 46%,黑曲霉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7. 89%,经微生物液态发酵后蚕豆的营养价值得以大幅度提升; 3种菌种液态发酵有助于改善蚕豆蛋白的功能特性,植物乳杆菌的作用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以产多肽能力较强的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SNTH-1为试验菌株,大豆蛋白为发酵基质,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其产多肽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呈味及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嗜盐四联球菌SNTH-1产多肽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时间40 h、盐度5.2%、发酵温度37 ℃、接种量3%、初始pH值8.1,在此优化条件下,多肽含量为(32.96±0.02)mg/mL。菌株SNTH-1所产多肽的鲜味、厚味、甜味、咸味、苦味的风味强度较优化前有所提高,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22 mg/mL。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小米糠蛋白资源的利用率,为小米糠的深加工提供参考,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对小米糠进行固态发酵以获得小米糠抗氧化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小米糠发酵后水提液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为指标,使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筛选,然后使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优化后小米糠水提液的多肽含量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显示最适发酵条件为:小米糠平均粒径0.22 mm(60~80目)、菌液接种量0.4 mL(约108 CFU/mL)、初始pH 6.7、发酵时间26 h、发酵温度35℃。此条件下小米糠固态发酵后提取液的T-AOC实际值为(344.51±8.02)U/g小米糠,多肽提取量为(68.37±0.92)mg/g小米糠,清除DPPH自由基IC50为0.12 mg/mL。该研究表明,小米糠固态发酵条件经过优化后能够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能力的生物活性肽。  相似文献   

13.
以苹果浆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前后苹果浆的抗氧化活性。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苹果浆活菌数、可滴定酸、感官评分的影响。进而以活菌数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苹果浆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10%(V/V),发酵温度为35 ℃,发酵时间为71 h时,乳酸菌发酵苹果浆中活菌数为9.01 lg(CFU/mL),感官评分34分,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为(165.86±1.56) U/mL,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36±0.05) μmol Trolox/mL。与未发酵的苹果浆相比,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5.78%和18.41%。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鸡枞菌(Collybia albuminosa)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产量,以鸡枞菌多糖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对鸡枞菌发酵产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胞外多糖产量较大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对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为麦芽糖6%,酵母提取粉1.5%,KH2PO4 0.1%,MgSO4·7H2O 0.05%,维生素B1 0.001%,接种量6%,装液量150 mL/300 mL,种龄5 d,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达671.57 μg/mL。质量浓度为1.2 mg/mL的鸡枞菌胞外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7.18%、95.74%、80.04%。  相似文献   

15.
潘进权  伍惠敏  陈雨钿 《食品科学》2012,33(15):210-215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毛霉发酵方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采用单因素试验、部分析因设计、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因素:培养基含水量、起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发酵工艺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优化,确定相对较合适的发酵工艺条件:每支250mL三角瓶装干豆渣10g,加水调节其含水量为56.7%,添加蛋白胨2.33%、KH2PO4 0.57%、CaCl2 0.2%、吐温-80 0.2%,调节培养基起始pH6.0,接种后置于25℃发酵80h。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达42.2%。结果表明,毛霉发酵可以显著提高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应用该方法制备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酿酒葡萄皮渣的综合利用价值,开发白藜芦醇新产品,对酿酒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纤维素 酶水解和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自酿葡萄酒皮渣中的白藜芦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白藜芦醇提取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白藜芦醇的 抗氧化活性及对3种癌细胞(Hela、A549、PC-3)的生长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70 U/μL、体积分数95%乙 醇与葡萄皮渣液固比20∶1(mL∶g)、酶解时间150 min、酶解温度40 ℃,在此优化条件下,提取得到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144.13 μg/g; 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当样品质量浓度为1.2 mg/mL时,对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 别为(65.12±3.88)%和(54.13±3.11)%;体外抗肿瘤活性显示,其对Hela、A549和PC-3细胞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 值分别为128.29 μmol/L、108.35 μmol/L和25.31 μmol/L。  相似文献   

17.
孙艳辉  董英 《食品科学》2007,28(4):208-211
为提高豆渣的附加值,以豆渣为基质液体发酵纳豆菌;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影响纳豆菌发酵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了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初始pH值、发酵温度和麸皮含量,其他因素对纳豆菌发酵无显著影响;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由响应面实验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初始pH6.02、发酵温度36.4℃、麸皮0.3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纳豆菌发酵液活菌数达到4.35×10~9CFU/ml。  相似文献   

18.
以蓝莓和酸樱桃为原料,制备蓝莓-酸樱桃复合果醋。以总酸、感官评分和花青素含量为评定指标,考察沪酿1.01(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接种量、酒精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复合果醋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蓝莓-酸樱桃复合果醋醋酸发酵工艺,并对蓝莓-酸樱桃复合果醋的品质指标与抗氧化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醋酸发酵工艺参数为:醋酸菌接种量10%,酒精度9%vol,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8 d。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果醋的总酸含量可达(5.01±0.17)g/100 mL,花青素含量为(102.26±0.89) mg/100 mL,感官评分为(87.00±0.42)分。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最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4.1±0.22)%,还原力(OD700 nm值)为(2.21±0.27),表明其抗氧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苹果和燕麦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得到复合果酒,以其为基酒进一步制备燕麦苹果复合果醋,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燕麦苹果复合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并利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评价燕麦苹果复合果醋中黄酮类物质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燕麦苹果复合果醋主要黄酮类物质。结果表明,燕麦苹果复合果醋的最佳醋酸发酵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7%(V/V)、发酵温度31 ℃、转速170 r/min、初始酒精度9%vol。此优化条件下,果醋的总酸含量可达(7.35±0.04) g/100 mL;其黄酮类物质抗氧化能力值为(100.27±3.53) mgVCE/L,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60.21±1.56)%,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燕麦苹果复合果醋主要黄酮类物质为木犀草素、山柰酚及槲皮素。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拮抗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L2的发酵条件,提高其抑菌活性,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ria)为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优化其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中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牛肉膏4.6 g/L,氯化钠3.0 g/L,初始pH值为7.0,葡萄糖15 g/L,接种量6%,装液量50 mL/25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抗菌物质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从未优化前的(14.55±0.43)mm提高至(34.99±0.14)mm,抑菌圈直径增加了140.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