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湖南地区家庭自制50余年泡菜液为样品,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对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进行溶血活性检验,产酸性能测定,并研究高产酸菌株的耐酸耐胆盐、自聚集疏水性、抗氧化、降解亚硝酸盐、生长特性及生物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泡菜样品中分离出来70株乳酸菌,检验出完全无溶血活性乳酸菌42株;筛选出高产酸性能乳酸菌9株,编号为JT1-31、JT1-21、JT1-12、JT1-25、JT1-6、JT1-16、JT1-34、JT3-23、JT3-10,通过16S rDNA鉴定,均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JT1-12耐酸性最好,pH值3.0时存活率为156.85%;菌株JT3-10耐胆盐能力最好,0.3%胆盐浓度存活率为145.04%;菌株JT1-16自聚集和疏水性最高,分别为66.13%和44.19%;菌株JT1-21的DPPH清除率最高,为51.93%;菌株JT1-25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为20.36%;9株菌株亚硝酸盐降解率都较高,在90%以上,清除率最高的菌株是JT1-12,清除率为94.98%,通过产生物胺鉴定,9株菌株均不产生物胺。该研究表明,从传统泡菜中分离的9株植物乳植杆菌具有良好的益生潜能,为发掘食品源乳酸菌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东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6个泡菜样品中共分离出8株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乳酸菌定性试验、胃酸模拟试验,得到了2株在pH 2.5条件下存活率较高的乳酸菌,经16 S rDNA测序鉴定,确定2株耐酸性乳酸菌分别为:从山东糖蒜泡菜中分离得到编号为山东SRB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中国北方4 个不同地区的20 份传统自然发酵泡菜样品中,分离得到435 株疑似乳酸菌,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对株菌进行种属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所有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乳杆菌属6 个种共394 株,分别为莫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modestisalitolerans)、清酒乳杆...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泡菜中分离出的40株乳酸菌为对象,通过耐酸、抗人工胃液和抗胆盐试验,确定传统泡菜中具有良好抗性的乳酸菌,并使用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良好抗性乳酸菌的种属关系。试验结果表明,40株乳酸菌中编号MFR-28和MFR-30两株菌对人工胃液和胆盐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其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分别为85.21%和90.47%,在0.3%胆盐中的生长效率分别为11.84%和7.37%;经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MFR-28和MFR-30均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该研究筛选出的2株抗性干酪乳杆菌,可作为潜在益生菌进一步探索其生理功能,以期用于开发益生菌产品。  相似文献   

5.
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泡菜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人工胃液和胆盐耐受性试验,以期筛选性能优良乳酸菌。结果表明,从泡菜中共分离出71株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消化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32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7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1株、棒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2株、有害片球菌(Pediococcus damnosus)9株。其中,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可用于食品,且植物乳杆菌S74和S78具有较高的抗人工胃液能力,存活率分别为(94.73±4.56)%、(108.73±7.16)%;菌株S74在0.3%的胆盐中的生长效率[(7.41±3.28)%]低于菌株S78[(10.04±4.90)%]。说明植物乳杆菌S78在pH 3.0的人工胃液和0.3%的胆盐环境均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在功能性泡菜及益生菌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泡菜泡制盐水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泡菜泡制盐水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吴洁,刘蓉辉,庄名扬(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610041)新繁泡菜的泡制盐水中存在大量的乳酸菌,它们发酵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既防止了菜体的腐败,又构成了新繁泡菜的独特风味。我们从中分离出多株乳酸菌,选出了一株产乳酸量在...  相似文献   

7.
对宋河中温酒曲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产酸特性。共分离得到19株乳酸菌,初步鉴定了4个属8个种的16株乳酸菌,4个属分别为微球菌属、片球菌属、链球菌属和乳杆菌属,8个种分别为藤黄微球菌(M.Luteus)、皱褶微球菌(M.Colpogenes)、变异微球菌(M.Varians)、乳酸片球菌((P.Acidilactici)、戊糖片球菌(P.Pentosaceus)、乳链球菌(S.Lactis)、乳酸乳杆菌(L.Lactis)和短乳杆菌(L.Brevis)。微球菌和片球菌是宋河中温大曲中的优势乳酸菌。14株乳酸菌的产酸特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乳酸菌在37℃发酵12h时,pH值可达到最小值,此后逐渐上升;另一类是乳酸菌37℃发酵12h,pH值迅速下降,24h可达到最小值,此后逐渐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8.
泡菜中乳酸菌优良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多种酸、泡菜中分离出86株菌,对其在最适温度和低温下产酸速率及硝酸盐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5株产酸速率快,硝酸盐降解能力强的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及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初步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1株,戊糖乳杆菌1株,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1株.并对5株菌的发酵性能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9.
于10℃条件从四川泡菜中分离获得乳酸菌36株,经过产酸能力初筛、低温测试复筛以及低温乳酸菌界定后,得到2株耐冷性强,温度生长范围2~40℃的菌株。经系统鉴定菌株3m-1为植物乳杆菌,菌株8m-9为肠膜明串珠菌。10℃条件下,菌株3m-1和8m-9培养12 h后细胞生物量快速增加,发酵液p H值显著降低,36h时活菌数达109CFU/m L,168 h时其活菌数109CFU/m L,终p H值分别降至3.70和4.00。30℃条件下,菌株3m-1培养2 h后进入对数期,22 h进入稳定期,终p H值降至3.60以下,能耐p H 3.0的酸度和14%的盐含量,对发酵液中亚硝酸盐降解率高于98%,且不含氨基酸脱羧酶;菌株8m-9在培养4 h后进入对数期,16 h进入稳定期,终p H值降至4.00,在p H4.00或盐含量10%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抑制,对发酵液中亚硝酸盐降解率高于75%,且不含氨基酸脱酸酶。排除酸、过氧化氢等因素干扰后,菌株3m-1和8m-9离心发酵上清液对指示菌藤黄微球菌仍有抑菌作用,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丧失,说明其抑菌物质是细菌素。本结果为低温乳酸菌的深入研究和低温发酵泡菜生产提供了重要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泡菜中分离得到5株乳酸杆菌,经16S rDNA种属分析,其中4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编号分别为E-6-1、E-1-2、E-6-3、D-2-3,1株为消化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编号为C-2-1。通过人工胃液和胆盐试验来确定5株菌的体外抗性。结果表明,D-2-3乳酸菌具有较好的抗人工胃液能力,其在pH 3.0的人工胃液处理3h后的存活率高达95.38%,且在1,2,3g/L胆盐中均能较好的生长。说明该菌株具有益生菌潜质。  相似文献   

11.
河南淅川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纯培养方法从淅川自然发酵酸菜中分离出6株乳酸菌,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一步对分离菌株的生长特性、产酸能力、耐人工消化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淅川自然发酵酸菜中可培养乳酸菌多样性较好,从5个样品中分离到6株乳酸菌,经鉴定XC-2为副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buchneri),XC-3为哈尔滨乳杆菌(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XC-5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XC-6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XC-18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XC-20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其中,菌株XC-18的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耐受能力较好,相对存活率分别为72.4%和65.7%,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泡菜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多种泡菜中分离出92株菌,对其在低温下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筛选出了四株产酸较快、发酵风味较好的菌株Leu.1、Leu.2、Lact.1和Lact.2。经API系统鉴定,Leu.1和Leu.2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Lact.1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Lact.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10℃发酵白菜中,接种发酵的产酸速度和风味明显优于自然发酵,其中Leu.1和Leu.2发酵前期产酸较快,发酵11d白菜汁pH值达3.67,而Lact.1和Lact.2发酵11d pH值达3.30左右。另外还对四株菌的相关发酵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3.
王帅  贺羽  贺斌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93-97,103
本研究以自然发酵泡菜为原料,通过氧化氢法初筛,基于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复筛,得到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并测定其对胃肠模拟环境的耐受性,利用16S rDNA基因的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初筛得到的75株抗氧化菌株中有14株乳酸菌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清除率大于30%),结合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活性及亚铁离子还原能力活性的监测,筛选得到2株(Kc 6和Kc 13)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2株菌在酸、胆盐、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存活率均超过了60%,具有较高的模拟胃肠环境耐受性。经鉴定2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兼具抗氧化活性和环境耐受性的乳酸菌,能够为可定植体内的功能乳酸菌资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法对11 株来源于西藏藏灵菇乳的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包括它们的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发现HN05菌株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根据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型的特性,初步将HN05菌株鉴定为清酒乳杆菌清酒亚种(Lactobacillus sakei subsp. sakei)。  相似文献   

15.
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祎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1,32(19):125-129
以获得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菌株为目的,从泡菜汁、鹅肠、鸡嗉囊等材料中分离获得20株乳酸菌。以对DPPH自由基和O2- ·的清除率为初筛指标,总抗氧化(T-AOC)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为复筛指标,筛选得到两株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L8和L17。利用糖发酵实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发现它们均为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农家自制泡椒中分离并鉴定出三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并用这几株乳酸菌组合后发酵泡菜,同时设立自然发酵组作对照,分别测定了乳酸菌菌株和1~5 d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以揭示人工接种抗氧化活性乳酸菌在泡菜发酵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添加乳酸菌的泡菜发酵周期比自然发酵泡菜缩短2 d。泡菜发酵实验表明添加乳酸菌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远大于自然发酵泡菜的抗氧化活性。到发酵后期,三个发酵组中除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差异外(p0.05),自然发酵组的还原力、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显著低于人工接种组,其中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差异最为显著,均大于自然组清除率28.41%的两倍以上。通过感官品尝实验对泡菜的风味进行初步评估,表明添加乳酸菌发酵泡菜的风味较自然发酵更佳。进一步通过GC-MS对泡菜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证明接种乳酸菌发酵泡菜的风味成分中烷烃和酯类比自然发酵泡菜中更为丰富,二者的总比例在所测峰面积比例中均高出自然组27%~30%。本研究为泡菜的健康发酵和泡菜风味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探讨了从酵素中分离纯化具有抗菌性能的12株乳酸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和API鉴定。利用牛津杯法对阪崎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宋内志贺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特性研究,并探讨了乳酸菌是否产生物胺能力和偶氮还原酶。结果表明,酵素源的12株乳酸菌对肠道致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14~22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其抑菌圈直径为15~23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24 mm,12株乳酸菌都不具有产生物胺和偶氮还原酶的能力。通过生理和API生化鉴定确定XZJ003、XZJ006、XZJ015均为副干酪乳杆菌,通过16S rDNA和同源性确证XZJ015为副干酪乳杆菌,该研究结果对今后益生菌的深入研究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具有较好体外抗性以及体内抗氧化效果的乳酸菌,本研究从重庆农家自然发酵泡菜中分离得到12株菌株,经16S rDNA种属分析表明,其中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4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7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1株。采用pH 3.0人工胃液和0.3%胆盐对乳酸菌进行体外抗性筛选,发现12株乳酸杆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性,其中10株乳酸杆菌在pH 3.0人工胃液中处理3 h后的存活率超过80%;2株乳酸杆菌在0.3%胆盐中的存活率超过60%。选取体外抗性好且为食品可用菌种的Lactobacillus fermentum CQPC-11(L. fermentum CQPC-11)为实验菌株,评价其对活性炭冰水诱导氧化应激损伤小鼠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H-LF CQPC11组小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分别为67.73 U/mL、2742.35酶活力单位、136.59 U/mL,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丙二醛(MDA)的含量为1.99 n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综上所述,L. fermentum CQPC-11不仅具备良好的耐胃酸和耐胆盐能力,还能降低氧化应激模型小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可通过后续进一步的实验探讨该菌株抗氧化作用的具体机理,为新型微生态制剂以及功能性乳酸菌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可用菌株。  相似文献   

19.
对喀什市、疏勒县和疏附县传统发酵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凝乳试验,筛选出6株菌株(K3、L1、L2、L3、F1、F2),通过耐盐和耐酸试验,得知菌株L1在5%盐浓度、培养24h时存活率达到45.95%,F1在pH 2、培养2h时存活率为6.33%;通过16SrRNA序列扩增和序列比对后,初步确定K3、L1、L2为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L3、F1、F2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相似文献   

20.
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泡菜中乳酸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泡菜液中抽提总DNA,扩增16S rDNA的V7-V8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PCR片段,发现不同样品间的菌种差异显著。对片段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进行Blast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DGGE和克隆技术相结合是研究泡菜中乳酸菌多样性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