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分之三的移动呼叫是在建筑房屋内发出或接收的,这解释了为什么移动运营商比以前更加迫切地需要扩展其室内网络覆盖率。 相似文献
2.
3.
闫志刚 《无线电技术与信息》2006,(2):28-31
一、概述
2004年11月,3GPP标准化组织在加拿大召开了一次Workshop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推动在3GPP中成立新的项目组,研究UMTS网络的长期演进问题。在2004年12月的RAN全会上,这个项目组被正式批准成立,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被命名为“RAN 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RANLTE。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长期演进技术和物联网两项新技术进行介绍,针对两种技术的特点,浅议了两种技术结合的可行性及合并后的发展方向,并对基于长期演进技术的物联网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无线数据业务的日益增加,原有的基于传统频率复用方式的蜂窝系统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因此CDMA蜂窝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频率复用系数为1,这个特点使得CDMA系统容量显著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频率规划上的便利。1小区分扇区分扇区可以提高CDMA系统的无线容量。在基站天线性能理想的前提下,与全向天线相比,一个120°天线的3扇区CDMA小区容量可以增加到3倍,而一个60°天线的6扇区CDMA小区容量可以增加到6倍。而在实际中,天线有严重的功率溢出问题,虽然通过小区分扇区并不能获得上述… 相似文献
7.
8.
对TD-LTE(分时长期演进)存在的干扰情况作了细致分析.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对解决小区间的干扰提出了几种干扰控制技术,主要有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小区间干扰消除和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主要有部分频率复用(FFR)技术和软频率复用(SFR)技术.简要介绍了现今比较常用的动态TDD(时分双工)的干扰控制,主要有小区成簇干扰减轻法,协作调度干扰减轻法,基于elCIC/FelCIC(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干扰减轻法和干扰抑制消减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VoLTE网络架构入手,分析长期演进系统架构下的资源调度模式,最后在此基础上对VoLTE业务进行测试,以此来掌握VoLTE业务与长期演进系统结构的配合度,为语音通话业务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用户接入技术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无线本地环路系统是用无线方式在有线网和用户终端之间传送信息的通信设备。多址技术是无线本地环路的重要技术环节,本文讨论多址技术与无线环路系统容量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中国频谱分配现状及LTE(长期演进)建设可能面临的干扰,分析了FDD(频分双工)LTE2.1GHz频段基站间干扰、TDD(时分双工)-LTE2.6GHz频段基站间干扰、FDD-LTE1.8GHz频段基站间干扰以及LTE与其他异系统干扰。 相似文献
12.
13.
文中为WLAN(无线局域网)提出了一种多业务环境下的容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多业务数据包占用传输媒介的等效时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业务WLAN的资源占用模型,给出了资源占用和频谱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业务对WLAN的资源占用映射为对频谱的占用,使得在WLAN中的容量分析和在频分复用系统中一样直观可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用户接入技术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无线本地环路系统是用无线方式在有线网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传送信息的通信设备。多址技术是无线本地环路的重要技术环节,本文讨论多址技术与无线环路系统容量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被认为是有望解决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服务需求问题的核心技术方案之一,已有研究表明C-RAN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能有效提升网络的谱效率和能效率。总结了C-RAN的研究现状,给出了其系统架构和核心关键技术挑战,并讨论了C-RAN架构相比传统方案具有的优势和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6.
李文宇 《无线电技术与信息》2006,(11):12-21
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是能够随着需求的增长而不断的增强,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为网络提供更好的覆盖、更大的容量。出于这样的考虑和技术的驱动,以WCDMA/TD-SCDMA为基础的UMT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关于UTRA(UMTS地面无线接入技术)和UTRAN(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的完善和增强,就在3GPP内部不断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IP(网际协议)的无线接入网络可以很好降低LTE(长期演进)业务的承载建设难度,同时实现用户感知和利益的最大化。从业务模型、承载方案、网络结构、流量模型等方面来探讨LTE业务的分组承载网络架构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灵通无线网络用户话务分布与无线网络实际承载容量的关系,从而引申出无线网络用户话务分布模型的概念,对模型的起源进行了说明,对模型的建立加以了论证,通过模型对无线网络容量进行了评估,对话务模型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希望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