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结合非参数特征分析和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的思想,提出了两向二维非参数最大散度差((2D)2NMSD)鉴别分析,并用于SAR图像目标识别。首先计算二维图像的非参数散布矩阵,然后使用最大散度差准则求取投影矩阵,最后同时对数据图像矩阵的行方向和列方向进行特征提取。基于美国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STAR)公共数据库提供的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提取的特征用于识别,可大大降低特征维数、提高识别性能,识别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在图像域进行特征提取时空间维数较高、计算复杂度较大、识别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域两向二维主分量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SAR图像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引入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将预处理后的SAR图像变换到小波域,得到可充分表征目标特征信息的低频成分。然后提取低频子图像的两向二维主分量分析低维特征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目标特征,最后由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完成目标识别。MSTAR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征矩阵维数低至6×3(原始图像128×128)的情况下平均识别率高达99.32%,且最高可达99.83%,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压缩目标特征维数和提高识别率,还对目标的方位信息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有效应用于SAR图像目标特征提取和识别。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传统鉴别分析的“小样本”和“次优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二维线性鉴别分析(I2DLDA)算法并用于SAR图像目标特征提取.首先对线性鉴别分析中散度矩阵的构造进行加入权值的改进以缓解次优性问题,然后使用二维线性鉴别分析准则在图像矩阵上进行特征提取.对美国MSTAR计划公开的SAR图像数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2DLDA的SAR目标识别方法不仅有效增强了提取特征的可鉴别性,同时也减小了所需的特征维数,降低了运算量,识别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二维子分类鉴别分析的SAR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静  王国宏  杨智勇  刘福太 《电子学报》2010,38(4):798-0803
 本文在分析传统二维鉴别分析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子分类鉴别分析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SAR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然后利用图像欧氏距离对每类目标进行子类划分,并由图像的行信息和列信息提出了两种二维子分类鉴别分析方法,最后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投影矩阵进行分类识别。本文利用美国实测的MSTAR数据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两级2DPCA的SAR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维图像用主分量分析(PCA)来提取特征具有准确估计协方差矩阵比较困难、计算复杂度大的缺点。二维PCA(2DPCA)克服了PCA的局限性,但2DPCA仅去除了图像中各行像素间的相关性,因此它用于特征提取时得到的特征维数较大。该文采用两级2DPCA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可进一步压缩特征维数,减少识别运算量。用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STAR)计划录取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地面静止目标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结合该文的预处理方法,两级2DPCA在大大降低了特征维数的同时,提高了识别率,且对目标方位角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蒋运辉 《电讯技术》2012,52(6):922-927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制导通常采用光学基准图和SAR实时图进行特征提取和景象匹配.提出了一种光学/SAR异类影像匹配方法,利用多尺度多方向Gabor模板提取图像的Gabor特征后进行特征匹配,首先对SAR图像进行方向Frost滤波预处理,然后分别计算光学图像和SAR图像的高斯梯度图像,再利用多尺度多方向二维Gabor滤波器模板分别对两幅高斯梯度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对两组特征矩阵进行归一化互相关匹配.该方法直接利用光学图像和SAR实时图进行景象匹配,实验表明,该异类影像匹配方法较其他传统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了SAR图像中分布式目标在其所占有的各分辨单元间的二维位置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AR图像中分布目标的检测方法。根据二维情形下的不同距离定义,提出了算法的几种形式。计算机仿真结果、处理真实SAR图像数据的试验结果和性能分析表明了该方法比经典的恒虚警检测算法更有效、更优越。通过比较不同的距离定义下检测算法的性能和运算复杂度,得出了最优的距离定义形式。  相似文献   

8.
扩展分形法结合B-CFAR在SAR图像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献[1]的扩展分形(Extended Fractal.EF)方法,分析了EF特征的优劣性。结合SAR图像的统计特性,本文将EF检测与双参数恒虚警车(Bi-parameter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 B-CFAR)检测相结合.提出两个改进方案:一、利用两种特征的融合信息在决策层决策的检测方案;二、先用B-CFAR增强感兴趣目标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在此处理之后再用EF法检测。我们将这两种方案运用在复杂的二维SAR图像飞机检测中.得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提高图像分类的准确率,充分利用图像本身的结构信息并压缩图像数据,首先构造三阶图像特征张量,利用非负矩阵分解(NMF)在张量子空间降维,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来得到NMF初始点的方法,保证了图像信息的有效利用.然后,为了保持降维后的张量子空间所在的流形空间的本征结构,根据图像类标构造权值矩阵,并把图像集合构造成四阶张量实现图像的分类.通过对两个图像数据库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图像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张楚笛  唐涛  计科峰 《信号处理》2021,37(5):681-689
为提高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车辆目标的识别性能,本文提出一种SAR图像车辆目标多模态联合协同表示分类(Joint Multimode Cooperativ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cation,JMCRC)方法。首先采用二维变分模态分解技术将SAR图像分解为分别表征全局信息和边缘信息的多个子模态分量,接着提取各子模态的二维双向主成分分析((2D)2PCA)特征;其次将协同表示分类扩展为多模态联合协同表示分类,联合原始图像和各子模态的特征完成分类任务。在MSTAR数据集和实测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标准操作条件(Standard Operating Condition,SOC)以及两种型号差异条件、俯仰角变化条件和样本不平衡条件中均取得更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细微特征提取在电子对抗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雷达信号的特点,给出了雷达信号细微特征各个参数的提取方法。并给出了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2.
As social network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day by day, large numbers of users becoming constantly active social network users. In this way, there is a huge amount of data produced by users in social networks. Whil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dynamic applications of these sites are actively used by peopl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s also receiving an increasing interest. Moreover,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text, image, and video shared in a social network has been a significant topic in the network analysis research. To the best of the author's knowledge, there has not been any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ocial networks, including semantic analysis. In this survey, we have reviewed over 200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most of which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not only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based on semantic analysis but also summarizes the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social media data. First of all, in this paper, social networks, basic concepts, and components related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ere examined. Second, semantic analysis methods for text, image, and video in social networks are explained, and various studies about these topics are examined in the literature. Then, the emerging approaches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research, especially in semantic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trending topics and applica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emphasized; the information on what kind of studies may be realized in this area is given.  相似文献   

13.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部门要设置职业化的专业,那么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掌握这个专业所对应所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践技能,因而,对岗位的科学分类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一个岗位开发一门课程还是几个岗位整合成一门课程,但专业岗位的科学分类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桁架是工程及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其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后必须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以桁架的结构形式设计了一个伺服转台摇臂,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屈曲分析以及模态分析,得到合理的结构。通过强度分析确定摇臂的结构形式,然后结合屈曲分析得到摇臂的合理尺寸,最后再对摇臂进行模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Android平台安全问题,提出了手机端和服务端协作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案,手机端应用主要采用基于permission检测技术,实现轻量级的检测。服务端检测系统主要负责对手机端提交的可疑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实现了软件行为分析,特征库更新,与手机端同步等功能。其中服务端检测技术包括基于permission检测技术、基于字节码静态检测技术和基于root权限的动态检测技术。实验测试结果表明,3种检测技术能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提出了集成电路(IC)器件模型参数的主成份因子统计模型,并给出了主成份因子分析的方法及其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以电路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统计模型可用于IC性能分析和统计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子技术》近4年文献分析(2004~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睿  朱姝  姚远 《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0):192-194
分析《现代电子技术》近4年来载文、作者及引文情况,为其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07年该刊所刊出的共96期进行统计和分析。该刊96期共载文4 977篇,期均载文51.8篇,基金项目论文为16.40%,篇均页码2.08页;论文合著率76.89%,平均合作度2.28。一半以上的作者年龄在30岁以下;硕士生论文也占有相当的份量;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栏目丰富。引文规范,篇均引文4.78篇,数量适中。引文文献极新,平均引用3年内的文献占41.33%,有一半以上的文献为前4年的文献。平均普赖斯指数高达62.44%。该刊具有与信息社会核心内容吻合的潜在优势,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优秀的编辑质量,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电子线路可靠性容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子线路是电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对整个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两种电子线路可靠性容差分析方法(区间分析法和仿射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区间分析法和仿射分析法对模拟二阶带通滤波器进行了可靠性容差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区间分析法和仿射分析法在二阶带通滤波器可靠性容差分析中的应用是有效的;仿射分析法的估计区间比区间分析法的估计区间更接近实际区间,即仿射分析法优于区间分析法。  相似文献   

19.
选取方阻阻值、电阻表面积、电阻层间距、电阻距PCB板表层距离、同层电阻间距和电阻电流作为影响温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基于正交表L25(56)设计并建立了25种不同参数水平组合的叠层埋入式电阻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场分析,对所得25组温度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方阻阻值对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电阻表面积、电阻电流、同层电阻间距、电阻距PCB板表层距离,最后是电阻层间距;在置信度为90%时,方阻阻值对温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学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学的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国立  李品  刘竟 《科普研究》2010,5(4):28-34
本文介绍了科学知识图谱的起源,对其与知识地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析,概述了其所应用的方法、工具,综述了其应用进展,最后对其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