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涛  徐利  周晨  黄本雄  涂来 《电讯技术》2012,52(11):1736-1740
针对移动网络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越区覆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成本的越区覆盖判别的新算法,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指标.该算法通过在Iub接口中实时采集信令MR帧,并对其MR帧进行同步解析获取其帧结构中的相关数据,在考虑用户切换掉话的多种场景下提出了基于邻区判别的越区覆盖侦测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越区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2.
龙薇  唐宏  单鹏  赵全军 《通信技术》2007,40(7):45-47
对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的物理层的帧结构,以及物理层所采用的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动态信道分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并与WCDMA系统的空中接口物理层作了比较。为TD-SCDMA无线系统和WCDMA无线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MR测量的越区覆盖评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磊  王玮  夏龙根  杨玉东 《通信技术》2013,(7):88-90,95
在不断增长的网络规模下,覆盖问题特别是越区覆盖问题已成为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关系和MR测量越区覆盖评估算法,以相对地理关系和小区相关性为基础,构造了过覆盖系数用于越区覆盖评估,能够根据越区覆盖对周边小区的影响,快速有效的评估GSM网络中小区的越区覆盖问题,提高了分析GSM网络越区覆盖问题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得网络优化人员能够迅速准确的定位网络中越区覆盖问题小区,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提升网络覆盖性能和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TD-SCDMA和WiMAX技术融合实现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TD-SCDMA接入网提供广域无线覆盖,支持高移动性,提供话音业务和中、低速数据业务;WiMAX接入网提供热点区域覆盖,支持游牧移动性,提供高带宽流媒体数据服务,两种接入技术在网络层实现汇聚,通过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技术,共享核心网络和业务系统,实现两种接入网的统一的无线资源管理以及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计费,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系统下的两种网络之间实现无缝漫游和切换。该种新型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业务的使用要求,也能够有力支持TD-SCDMA大规模独立组网,增强TD-SCDMA的竞争力;同时,也为TD-SCDMA系统的演进和跨越式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TD-SCDMA和WiMAX技术融合实现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TD-SCDMA接入网提供广域无线覆盖,支持高移动性,提供话音业务和中、低速数据业务;WiMAX接入网提供热点区域覆盖,支持游牧移动性,提供高带宽流媒体数据服务,两种接入技术在网络层实现汇聚,通过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技术,共享核心网络和业务系统,实现两种接入网的统一的无线资源管理以及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计费,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系统下的两种网络之间实现无缝漫游和切换.该种新型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业务的使用要求,也能够有力支持TD-SCDMA大规模独立组网,增强TD-SCDMA的竞争力;同时,也为TD-SCDMA系统的演进和跨越式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TD-SCDMA系统使用特殊的帧结构,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DCA和同步等关键技术。TD-SCDMA网络优化面临着许多挑战,业务的多样性也为网络的优化工作增加了难度。掉话率是衡量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传统测试方法基础上,提出借助空口测试,能很好的定位故障问题,极大的改善了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进度不断向前,中国的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系统越来越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网络运营商迫切需要优化无线网络以提高网络的投资效益、网络的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本文对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流程和故障分析进行了研究,从覆盖优化、容量优化、干扰优化多方面提出了优化调整措施和参数配置建议,从而改善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环境,最后总结了TD-SCDMA网络优化原则,并结合TD-SCDMA的发展及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网络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覆盖状况是衡量移动通信网络性能优劣的关键,CDMA2000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相互制约。在参与中国电信CDMA2000网络优化过程中,整理了部分与覆盖问题有关的案例,对网络覆盖中的典型问题之弱覆盖、越区覆盖、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及导频污染的现象、判断依据及优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相关实例,对从事网络优化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叶园 《通信技术》2009,42(10):90-93
波束赋形技术是智能天线在TD-SCDMA系统中的主要应用之一,简要介绍了智能天线波束赋形的原理,并对比了天津地区无线设备厂家和天线厂家的权值设置的波束赋形的仿真效果。在天津TD-SCDMA系统的网络优化中,根据地域信号覆盖特点,通过修改天线权值参数、优化广播信道波速赋形效果达到了改善TD网络信号覆盖的目地。  相似文献   

10.
干扰问题一直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重点问题,随着新兴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加盟,频谱资源日趋紧张,各种潜在干扰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产生。直放站作为无线网络覆盖的重要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它在中继无线信号、延伸无线覆盖区、覆盖特殊地形、调配业务、消除盲区、优化网络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同时对周围基站(特别是异构系统)产生了较多的干扰。如果直放站设置使用不合理,将对移动通信网络造成严重干扰。我们在近两年实际工作中对移动通信网的干扰排查结果表明,直放站所造成的干扰最多,影响最为严重。所以研究减少相关干扰的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十分必要。下面笔者结合实例对直放站干扰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过程中,高密度建站面临的无法获取足够最优站址的问题,本文通过将无线通信技术、无人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相结合,提出在空中布设智能运动型基站,构建空中智能移动通信网络的思路。文章在详细阐述空中智能移动通信网络中智能运动型基站、基站蜂巢、智能云平台等组成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该网络架构的通信流程,并对关键技术以及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ICDT深度融合是移动通信演进的重要技术趋势之一,如何实现无线网络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无线网络中演进的重要课题。基于内生AI(native AI)概念,研究在无线网络中使用AI工具进行无线资源优化。提出了一种上下文感知的6G无线网络架构,并在RRM中引入内生AI工具,形成智能控制器智能化无线资源管理(AI-driven RRM),完成智能无线资源管理的控制器,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实现对无线资源的智能化管理。该部署方案把智能控制器按照功能进行部署,并支持动态的功能伸缩,让其部署独立于基站接入点之外以实现基站硬件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3.
熊华伟 《信息通信》2012,(4):129-130
移动通信网的业务分布具有较强的地理空间特征,而无线信号的地理空间覆盖质量又涉及移动网络的基础质量,涉及无线网络优化的大部分数据分析必须结合地理环境来进行才有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基于GIS的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监控与分析系统的开发架构思路,最后论述了系统的开发环境,并实现了GSM网络的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监控与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日益依赖于无线通信的强有力保障。因此,准确的信道信息、可靠的无线覆盖至关重要。射线跟踪技术面向不同行业的各类通信场景,通过建立有效的三维场景模型,以材料电磁参数、天线参数为基础,依托高性能计算引擎,将光学的射线技术引入电磁计算领域,能够准确地表征反射、散射、绕射、透射等多种电波传播机理及其对无线系统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作者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射线跟踪仿真平台,围绕高性能射线跟踪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案例,阐述了射线跟踪技术在轨道交通、水路交通、公路交通等智能交通领域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无线信道建模及信道特性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以期以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射线跟踪仿真技术更好地助力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铁路建设中,采用的电力拖车、路堑、站台、桥梁、明洞等特殊、形状不规则的建筑物,会对电磁波传播机理和多通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呈现出明显的衰减特性。从空间上看,呈现出强烈的空间异同性和频度相关,从而导致经验模型无法准确表征铁路场景的电波传播特性,成为制约无线网络规划精确度与效率、限制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瓶颈之一。针对这一挑战性难题,本文开展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铁路移动通信高精确度网络规划及优化系统研究。采用高性能射线跟踪(RT)技术针对铁路通信930 MHz频段下的高铁场景进行了网络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90%的接收信号强度相较于优化前提高了13.9 dB,显著提升了铁路复杂场景中的无线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探究了无线网络规划中多网通信的特点以及无线网络多网协同下规划设计的原则,重点分析了增强多网协同下的无线网络规划优化的措施,以此来降低移动通信的建设成本,提高网络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网络的日益增强的硬性需求,再者考虑到网络接入的方便及快捷,对移动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反观各种无线接入技术,传统的手机通信网络上网速度已不能满足需求,加之资费相对过于昂贵,所以无线网络技术无疑是更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种无线技术融合的智能家居控制平台,整个系统用了四种无线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ZigBee、蓝牙、web和GSM,实现了控制家用电器的多种方式.该系统使用了ZigBee自动组网的方式构建家居内部网络,以蓝牙,web和GSM短信为控制方式的通信手段,通过三种无线方式控制家庭电器..  相似文献   

19.
卢来  陈思慧 《电子科技》2014,27(12):24-26
在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中,视频信源在发送端按照一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形成视频帧,然后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封装成IP数据包,经过无线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进行解包和恢复,得到视频帧,再形成重建后的视频流。在此过程中,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会影响到视频的传输质量。文中在利用Agent平台的基础上,综合NS2仿真工具,建立研究多媒体信息在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平台。仿真结果表明,由于无线信道特性的不理想,在接收端恢复视频信息与视频信源相比较,会出现一定的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