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旋转起重机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场合来运输沉重物体或有害材料,例如建筑工地,工厂,核设施以及港湾等。由于旋臂的旋转运动会使荷载产生一个二维摆角,因此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轨道生成的方式来同时实现旋臂的位置控制和荷载的残留消摆控制。首先,导出一个包含离心力项的起重机部分线性模型。其次,基于该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生成预先考虑了残留摆角的S型曲线轨道。其中各个参数只需通过求解代数方程即可得到,降低了控制器设计的难度。同时该轨道可以应用于常用的工业控制器中从而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最后,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使用此法可以实现在无测量摆角的传感器系统情况下准确地操作起重机,从而大大地简化其结构和降低其安装成本。  相似文献   

2.
转子动力系统的鲁棒H^∞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分析了转子支承系统鲁棒H∞控制设计方法及应用。在系统工作转速附近建立周期扰动滤波器,并把它看作反馈控制环的一部分。同时,系统的刚度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扰动。在这种情况下,对转子动力系统进行鲁棒H∞控制.结果表明,这样设计出的H∞控制器不仅对刚度参数扰动不敏感,而且能主动抑制转子动力系统的周期扰动。  相似文献   

3.
只利用旋臂旋转运动的起重机消摆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在起重机系统中由旋臂旋转运动产生的二维荷载摆角问题提出一种只基于旋臂旋转运动的控制方式来同时实现旋臂的位置控制和荷载的消摆控制。首先,采用干扰观测器导出起重机的部分线性模型。该模型对于关节摩擦,荷载质量等参数变化具有鲁棒性。其次,基于该模型设计一个非线性控制器,并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使用此法可以实现一种无需控制旋臂起伏运动的执行机构的起重机,从而大大地简化其结构和降低其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4.
程宁波  关立文  王立平  姜琳 《高技术通讯》2011,21(11):1171-1177
锻造操作机中控制钳杆位置和姿态的机构是锻造操作机机构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对锻造操作机的工作速度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在锻造操作机机械系统不变及液压系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该机构的响应速度,基于滑模控制方法为该机构设计了鲁棒非线性控制器.该控制器考虑了液压系统非线性及机构逆动力学两个影响显著的因素.针对某一型号锻造操作机的...  相似文献   

5.
张国庆  王永  梁青  毕永建 《振动与冲击》2007,26(10):16-18,34
提出鲁棒减振跟踪控制方法对一类刚柔耦合系统进行角位移跟踪控制,同时避免激发柔性部件的长时间振动。在推导动量交换刚柔耦合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传递函数矩阵,将柔性部件对应的传递函数、角位移跟踪误差、控制量均引入控制目标函数,并将该控制器综合问题转化到H∞优化框架。该方法不需引入额外作动器,在实现中心刚体角位移快速跟踪的同时,避免了柔性部件振动被长时间激发以及控制量过大等弊端。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起重机械调速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已在起重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起重机旋转机构采用转子串电阻调速控制及变频调速控制原理的特点的基础上.应用实测参数的对比,着重分析变频调速的静、动态性能,指出了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对改善起重机工作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LMI的结构振动鲁棒H∞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舍有非线性环节与外部激励干扰的结构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LMI的鲁棒H∞振动主动控制算法.首先根据建筑结构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包含非线性不确定性的结构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基于动态输出反馈和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给出了鲁棒主动控制算法,可同时保证系统对模型参数摄动、控制器变化及干扰激励的鲁棒性.在EI Centro地震波作用下,对一个4自由度结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当系统部件(传感器、执行器)发生故障时,控制器的实际输出信号值将与准确值存在一定的偏离,这种控制信号的偏离可能破坏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提出了最优增益裕量鲁棒跟踪控制问题,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抵御控制信号偏离对系统产生的影响。通过直升机飞行控制模型的实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最优增益裕量鲁棒跟踪系统与正常鲁棒跟踪系统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了最优增益裕量鲁棒跟踪控制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层框架结构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的鲁棒H∞控制方法。为了使控制方法能相对简单,便用工程应用,将工程中常用的二次型性能指标结合于鲁棒H∞控制系统的分析中,并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减小求解的复杂度。以一个三层框架结构模型为例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H∞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初步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好控制效果的条件下具有更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宽域废气氧(Universal Exhaust Gas Oxygen,缩写为UEGO)传感器可以在很宽的空燃比范围内提供有效的氧含量信号,它的结构特殊,必须配以控制器才能使用。利用鲁棒PID算法控制UEGO控制器中泵电压的大小和方向,并将泵电压反馈作用在UEGO传感器上。检测UEGO传感器上的泵电流,并设计非线性校正环节对其进行校正,校正输出值即为过量空气系数(λ)。利用dSPACE实时仿真系统实现UEGO控制器,并在汽车化油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在λ值静态和动态变化时,UEGO控制器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运行性能,响应快速且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 sequential control, P-SPR (proportional plus set point ramp) control, is proposed to resolve the conflicting objectives in liquid level control: outflow smoothing and zero offset in liquid level. P-SPR control uses the flow smoothing characteristic of P control to handle inflow changes first and, subsequently, the steady-state error in liquid level is eliminated by ramping the level back to its set point once a steady-state is observed. Therefore, these two objectives are achieved in a sequential manner using a P level control. A tuning procedure is given to find the proportional gain and the slope of the ramp followed by a set of rules initiating the set point ramping.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P-SPR control provides a transparent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liquid level control.  相似文献   

12.
陀螺系统的受迫振动及其时滞反馈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简谐激励下陀螺系统的受迫振动及其在含时滞的位移和速度反馈控制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两自由度陀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考虑主共振和1:1内共振的情况,采用平均法得到了平均方程。通过对平均方程进行化简,得到了关于系统振幅的分岔方程,分别讨论了各个参数对系统振幅的影响。根据奇异性理论,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系统分岔行为的影响。对受迫陀螺系统施加含时滞的位移和速度反馈控制,讨论了反馈增益和时滞对系统振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一类设计简捷的直接输出反馈控制器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设计问题,在导得的计及作动机构动特性的结构振动控制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设计准则及其设计方法以及必须解决的设计前提。文末以两算例(提高结构模态阻尼与稳定性控制)说明本设计准则与方法的应用,以及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非线性仿射系统的能稳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线性反馈控制对该类非线性系统的能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直流断路器磁控触头开断产生的真空电弧形态演变规律及其电压特性,提出了一种在触头直拉基础上附加阴极旋转运动的开断方式“旋转—直拉开断”。由于磁控触头开断电流自生磁场会影响真空电弧发展过程,文章对阴极旋转开断产生的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搭建了可拆卸真空灭弧实验平台,对万字型横磁触头和杯状纵磁触头在不同开断方式下的真空电弧的形态演化规律以及电弧电压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真空电弧在旋转开断方式下受到触头磁场和旋转离心力的共同作用,燃弧时间更短、由限制型电弧向扩散态的转变更快、熄弧效率更高。“旋转—直拉开断”使得在阴极表面的亮斑运动加速,使得电弧能量逸散更快有效提高熄弧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一类具有αi类功能性反应函数和广义扩散的n种群竞争反馈控制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性.利用比较原理,得到了系统的所有正解最终有界的条件.通过构造持久生存函数,给出了系统一致持久生存的充分条件,并导出了系统的持久生存域.最后,通过建立具体模型说明所得结果的可实现性.研究结果表明,时滞不影响系统的持续生存性,通过适当控制扩散率,可使系统中的各个种群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views robotic position and force control techniques. The existing fundamental force control algorithm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including explicit / implicit control,stiffness control,impedance / admittance control,and hybrid position / force control. This work is intended to give a basic guidance for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robotic control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8.
    
Euler–Lagrange equations and variational integrators are developed for Lagrangian mechanical systems evolving on a product of two‐spheres.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of a product of two‐spheres is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order to obtain global equations of motion. Both continuous equations of motion and variational integrators completely avoid the singularities and complexities introduced by local parameterizations or explicit constraints. We derive global expressions for the Euler–Lagrange equations on two‐spheres, which are more compact than existing equations written in terms of angles. Since the variational integrators are derived from Hamilton's principle, they preserve the geometric features of the dynamics such as symplecticity, momentum maps, or total energy,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figuration manifold. Computa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variational integrators are illustrated for several mechanical systems. In addition, Lie group variational integrators can be used to integrate Lagrangian flows on more general homogeneous spaces. This is achieved by lifting the discrete Hamilton's principle on homogeneous spaces to a discrete variational principle on the Lie group that is constrained by a discrete connection.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依据系统响应与特征结构配置的内在关系,本文提出了振动控制的最优反馈特征结构配置,将目前尚未解决的控制指标参数选择与结构固有特性配置联系起来,针对结构所承受的载荷形式.利用多目标优化理论,确定出系统的理想特征结构,通过建立满足理想特征结构配置的目标函数以及保证最优性的Lyapunov约束方程;使经过优化求得的控制反馈具有满意的控制品质,而且消耗的控制能也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