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热磨机械浆(TMP)方法在盘磨机中生产机械浆正在增加,作为TMP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已对带压盘磨机漂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工作。 在热磨机械法的带压盘磨机中直接漂白能提供一种高白度纸浆,并且可省去在磨浆段后面安装普通塔式漂白装置所需的基建投资,一种新型的方法,叫做Defibrator漂白,除漂白效应极好外,还能大  相似文献   

2.
碱性过氧化物盘磨机械法制浆新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最近开发的,建立在大规模中间试验基础上的碱性过氧化物盘磨机械法制浆工艺、这一新工艺是在过氧化物漂白、木化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磨浆机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主要包括木片的预处理(P)、盘磨化学处理(RC)及木片经预浸后漂白反应在两者之间的合理分配等。为达到最佳的漂白效率,这一新工艺(P-RC)需要一个比较缓和的预处理,在磨浆化学预处理条件下完成大部分的漂白反应。因为浆料在盘磨机中的停留时间较短,磨浆后需要有高浓停留反应过程,这对盘磨化学法处理非常必要,中间试验的研究结果基本再现了工艺路线的设想:(1)与相对剧烈的预汽蒸相比,缓和的预处理条件有利于提高浆的漂白效率和光学性能。(2)磨浆后高浓反应过程可使浆的亮度提高2-3个百分点。(3)在盘磨法漂白工艺中,缓和的预处理与无预处理相比,具有较好的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磨齿边缘长度出发,依据盘磨机的磨浆机理,将磨齿接触面积引入磨浆强度的研究中。结合影响磨浆质量的磨齿主要参数如齿宽、槽宽、磨齿倾角、磨盘内径及磨盘外径等,在磨浆强度理论研究基础上,推导了比接触面积负荷(specific contact surface load,SCSL)的磨浆强度理论,并通过7个不同齿宽、槽宽、磨齿边缘长度及转速的磨盘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低浓打浆实验,验证了SCSL的正确性。研究结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磨浆强度理论,而且也可为盘磨机磨盘选型和齿形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盘磨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磨浆设备。虽然盘磨机磨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仍存在着能耗大、磨片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本文从盘磨机操作参数、结构和磨片齿纹参数、控制方式等方面,对盘磨机磨浆的节能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盘磨机磨浆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仍存在着能耗大、磨片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盘磨机磨浆有效功率占盘磨机总功耗的绝大部分。本文介绍了盘磨机有效能耗的计算方法,对不同浓度磨浆的能耗模型进行了说明,类比液粘调速离合器,给出了盘磨机摩擦力矩的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乔军  吴朝军 《中国造纸》2014,33(11):69-71
主要分析了盘磨机种类及打浆酶预处理对漂白针叶木浆(NBKP)和漂白阔叶木浆(LBKP)打浆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BKP和LBKP浆,在达到相同的打浆效果时,使用柱形磨打浆均比使用双盘磨打浆的单位打浆总能耗低;打浆酶和柱形磨相结合处理NBKP浆后,其单位打浆总能耗比只使用柱形磨的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7.
管永刚 《中国造纸》2003,22(1):69-70
近些年我国引进的TMP、CTMP、APMP设备,都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具备了建立盘磨机磨浆质量控制数学模型的条件。本文对建立盘磨机械浆质量控制数学模型进行了探索。1数学模型的建立对盘磨机械浆工艺而言,不能以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来建立模型,仅能建立经验模型。1.1构成模型参数的基本分析应用盘磨机成浆,磨浆质量在进料量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取决于磨浆浓度与盘磨的间隙。所以在盘磨的磨浆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应该是其磨浆浓度。盘磨间隙是变化的,也是可调节的,是决定磨浆质量的关键因素,故可将它定为控制参数。磨浆的质量主要是浆…  相似文献   

8.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盘磨机磨浆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可以在不同压力、浓度、流速、定动磨片间隙和磨片齿纹参数的条件下,研究浆料在磨浆区域的剪切、流动等情况,从而达到优化盘磨机的工艺参数和磨片的齿纹参数的目的。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盘磨机磨浆过程计算机模拟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介绍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方法,最后对盘磨机计算机流体模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使用11%至15%亚硫酸纳,在8%浆浓下马尾松磨木浆筛渣进行了实验室的处理,磺化时问为0.5~2.5小时,磺化温度为95℃,磺酸基含量达0.93%,而浆料得率高于96.5%.在实验室盘磨机中进行了不同游离度的磨浆试验. 在磨浆前对磨木浆筛渣进行磺化处理能改善浆料强度性质和表面性质.在温和的处理条件下,亚硫酸钠对磨木浆筛渣有漂白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盘磨机磨浆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立平  袁麟 《国际造纸》1997,16(1):28-31,53
盘磨机的每秒切断长、动盘和定盘工作表面的接触面积和每秒磨浆只是评价盘磨机工作 主要指标,根据高速摄影和录相,证实磨浆时齿刃前形成的乐层,陡是通过纤维浆层对浆料纤维进行磨浆,因此,齿刃比负荷值决定了磨浆作用强度和磨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盘磨机的磨盘在磨浆的过程中极易受到磨损,磨盘生命周期内的磨损直接关系到磨浆的质量和磨盘的寿命。本文首先总结了盘磨机磨盘磨损及影响,然后着重阐述常见的磨片磨损模式,同时对磨片的防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照盘磨机的磨浆原理结合我国使用的盘磨机的实际情况,推导出盘磨机磨浆阻力系数μ的计算式和盘磨机动力消耗的实用计算式。用这些式子计算的结果表明,用一台φ400单盘磨机代替六台φ300(或φ330)单盘磨机完成同样的磨浆工艺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总动力消耗和单位动力消耗(kw·H/·SR·T)。这是由于动力消耗组成中大部分组分的动力消耗大幅度降低的缘故。计算的结果还表明,用这些式子算得的数值与生产试验取得的数据很接近。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高浓盘磨机是发展半化学法、化学机械法制浆的关键设备。高浓盘磨机在国外,已较广泛用于工业化生产,而在国内,高浓盘磨机则还处于研究试验之中。我们在进行蔗渣半化学浆和化学机械浆的研究工作中,为了解决这两种浆的离解问题专门研制了两台φ00高浓盘磨机,这两台设备在经过反复调试和多次改进,基本上达到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用蔗渣半化学浆和化学机械浆,进行了一系列的高浓磨浆试验。与此同时为了找出自制的两台高浓盘磨机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于80年三月去轻工部造纸科学研究所借用该所新近从日本KRK公司进口的一台高浓盘磨机,进行了对比磨浆试验。现将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适宜于竹材化机浆的备料设备、所用竹材的化学成份、提出了慈竹化机浆的蒸煮工艺和盘磨机分段磨浆的控制条件,指出了竹材化机浆经两段过氧化氢漂白后,掺配20~30%机木浆抄造新闻纸和印刷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三年前,我厂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努力设法提高产品质量,在打浆工序采用了φ450mm盘磨机磨浆,实践证明,采用盘磨机磨浆与精浆机打浆,两种设备相比较有很大差别,盘磨机磨浆质量好,成纸质量高,电力消耗下降,操作方便,可称为较佳的打浆设备。现将我厂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盘磨机磨片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磨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磨浆和打浆设备,磨盘(或磨片)是盘磨机的核心部件,虽然盘磨机磨浆(或打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仍存在着功耗大、磨片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盘磨机的功耗、打浆质量、磨片使用寿命等均与磨片设计有密切关系。本文从盘磨机的功率消耗的计算、磨浆或打浆机理研究、磨片齿形设计理论和方法、磨片的材料选择与使用寿命四个方面介绍了盘磨机磨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并且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的工作对于盘磨机设计、研究、应用和性能改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佳辉  王平 《中国造纸》2015,34(3):64-69
盘磨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磨浆设备,但存在能耗大、容易堵塞等问题,从根本上完善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磨浆机理的研究。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可以用于研究磨浆动态过程的高新技术,本文归纳总结了可视化技术原理、技术进展与趋势以及在盘磨机磨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对改进现有的磨浆技术和促进可视化技术手段推广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ZDPM中浓盘磨机,在(6~13)%浓度下进行了0MG浆中浓磨浆生产试验,并与低浓盘磨机在磨浆质量及磨浆能耗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浓磨浆方式与低浓磨浆方式相比:中浓磨浆方式打浆度上升幅度小,纤维切断少,可以较好的保留纤维的长度,纤维分丝帚化性能好;随着磨浆浓度升高,成纸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及耐破指数快速上升,在10%浓度时达到顶点,之后开始下降,表明ZDPM中浓盘磨机本次生产试验所用浆料的最佳磨浆浓度为10%,此浓度下成纸物理性能提升显著;本次试验亦表明:中浓磨浆单位能耗低,在10%磨浆浓度下较之对比的低浓磨可降低近50%。  相似文献   

19.
通过TMP盘磨机磨浆的大量试验数据 ,提出并建立了控制磨浆质量的数学模型 ,即控制磨浆浓度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盘磨间隙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盘磨机磨浆的目的在于丁解磨浆过程中的基本机理,并改进现有设备的磨浆效能。 该项研究包括两个部分:(1)“压力与浆流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强调了盘磨机的力学方面,它的泵作用特性,以及磨盘参数如何影响通过量、压力和磨盘磨损的问题。(2)“能量传递和纤维处理”,这部分涉及能量向浆料的传递,纤维通过盘磨机时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