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金属切削颤振机理及其控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属切削颤振控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在归纳和分析切削颤振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控制颤振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将混沌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引入颤振控制,研制出实用智能化的传感器、控制器,实现对金属切削颤振的实时性、精确性控制。  相似文献   

2.
再生型机床切削颤振系统稳定性极限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床切削加工一般都是在有振纹的表面上进行的,由振纹再生效应引发的再生型切削颤振是机床切削颤振的主要形态.本文推导了再生型切削颤振系统极限切削宽度随机床主轴转速变化的理论计算公式,提出了机床切削系统稳定性极限预测方法,并就试验系统的切削稳定性极限进行了预测,实测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地预报机床切削颤振趋势,在机床切削颤振趋势预报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隐Markov的机床切削颤振趋势预报软件.介绍了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应用工具以及采用VC++与Matlab语言混合编程的接口实现方法,同时也阐述了整个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实际应用证明,该软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1]的基础上,本文导出了无再生颤振、再生颤振及特殊情况下再生颤振的切削稳定界及绝对稳定界公式。指了Tobais公式、Tlusty公式不妥文中指出,k的研究是不完备的。目前许多关于k的说法与事实和实验不符。文中提供了切削与磨擦颤振的统一问题。根据本文给出的公式,作者较成功地预报了切削颤振的发生,因而公式对建立CAM数据库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PCD/PCBN切削刀具的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伯雄 《机械制造》2002,40(4):17-19
勿须考虑刀具颤振,PCD/PCBN切削刀具能够提高生产率。文章概述了PCD/PCBN刀具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如粗、精加工的切削深度、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高硬切削,干切削,加工有色金属等。  相似文献   

6.
杨翠丽  王炎 《中国机械》2014,(16):242-242
切削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产品的质量,切削加工中产生的颤振是引起机械产品不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切削加工在机械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切削刀具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在切削加工中颤振产生的原因与危害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提出了一些降低颤振产生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机械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刀具颤振与动力减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伟清 《工具技术》2010,44(11):78-81
1引言 颤振是金属切削加工中最常见的失效方式之一。颤振发生时,在刀具的切削刃和工件之间,除了正常的切削运动以外,还会叠加一个周期性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8.
数控车床切削加工过程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切削颤振的产生机理,总结了现在国内外对切削颤振抑制理论实践的研究现状。基于脉冲激振法针对CJK6140数控车床刀架系统的初步研究,提出了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加工过程进行动态仿真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数控强力切削效率高,质量稳定,但数控强力切削过程中,由于切削参数较大,易产生颤振,因此影响产品质量。文中比较了在CK5112数控机床上加工大圆弧形面时几种走刀路线,表明圆弧走刀法能有效抑制颤振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切削过程的颤振与影响颤振是机械加工中在没有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由机床—工件—刀具—夹具工艺系统内部激发反馈产生的周期性自激振动。国内外学者对颤振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颤振的特性和机理,颤振主要可分为再生型、振型耦合型、摩擦型、滞后型等几种颤振类型犤1犦犤2犦。下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讨论了纯切削颤振稳定性分析的传递函数方法,然后引入交叉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出两种干扰型颤振稳定性分析的传递函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切削颤振抑制试验是在CA616车床上进行的,通过以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为执行元件的微位移刀架产生振动切削所需要的振动源,并利用振动与动态分析采集系统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比相同条件下切削颤振和振动切削的线性谱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有关现象,证明采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为执行元件的振动切削系统能有效地抑制切削颤振。  相似文献   

12.
以一台大型数控内齿铣齿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切削颤振稳定性极限理论与动力学试验,测量机床刀具和工件间相对激振的频率响应曲线,并进行试验模态分析以及切削试验,得出机床振动的各个频率与振型.经对比,找出切削颤振的主振频率.  相似文献   

13.
1前言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切削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尽管如此,切削参数的经验选择法和切削颤振仍然普遍存在于切削过程中[1-4],不但降低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充分发挥数控系统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加工特点,在线监测切削过程,在线调整切削参数,抑制切削颤振的发生,提高数控系统的稳定性,已成为现代加工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这里建立了切削参数的稳定区搜索控制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提高数控系统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2切削颤振的预报方法动态切削力的…  相似文献   

14.
切削颤振在线监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费仁元  王民 《中国机械工程》2001,12(9):1075-1079
介绍了国内外切削颤振在线监测与控制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的颤振监控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基于智能材料主动控制切削系统动态特性来进行颤振在线抑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切削颤振是影响金属切削加工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立了金属切削过程的二维颤振数学模型;对颤振的稳定性进行了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并以颤振位移作为反馈变量,建立了基于二维模糊控制器的颤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与控制对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汤爱君  马海龙 《工具技术》2007,41(10):17-19
再生颤振是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限制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别从线性和非线性颤振理论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对再生颤振理论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7.
平面端铣切削振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端铣振动试验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工件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切削表面的高频波纹和在机床切削点测得的振动信号,跟踪分析了铣削强迫振动和颤振现象。强迫振动随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增大而加剧,颤振随切削速度、进给量增大及切削深度减小不易发生,结论与理论分析、他人试验结果相符,为选择改变切削用量、减小铣削振动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颤振是一种不稳定的现象,严重降低切削加工的有效性和材料去除率,加速刀具磨损.对现在国内外的一些变速切削抑制切削颤振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概括和总结,为今后的零件加工稳定性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金属切削过程颤振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综述金属加工过程中颤振控制的研究概况和进展。根据颤振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把对于颤振的控制策略分为对于机床结构的控制和对于切削过程的控制,对于机床结构的控制又进一步分为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主动控制,总结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当前的研究进展。切削颤振控制技术在理论方面受到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的出现促进颤振控制研究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它们本身的发展还面临的一些亟待突破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随着智能材料和新的控制理论和思想的发展,除传统的控制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之外,基于智能材料的各种智能控制技术、时滞控制器,以及针对切削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的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算法的应用等一些新的控制方法和趋势逐渐也出现在颤振控制的研究中,对它们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展望。最后对切削颤振控制技术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0.
与外圆和端面加工相比较,内孔镗削容易产生各种故障。在加工过程中,刀片切削刃在孔内部,肉眼无法观察,因此不易查明故障起因,这将给操作者带来诸多不便。内孔加工主要的故障是由颤振和排屑不良而引起的加工表面质量下降和刀具崩刃、折断等。其中,颤振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颤振的产生缘于刀具伸出长度与刀杆直径之比(L/d)过大,刀具刚性不足。另外,镗刀和钻头不同,钻头有两个切削刃参加切削,是一种相对平衡的刀具,而镗刀则是一个切削刃参加切削,即所谓单点切削刀具,因此受挠曲和扭转性能的影响十分明显,极易诱发颤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