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制了Si-C-O-N系统平衡状态下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O2分压以及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SiO分压的关系图;以此为指导,将原位复合引入到反应烧结锆莫来石(ZAS)材料中,制备了含原位(in-situ)SiC(p)的ZrO2SiC(p)、ZrO2-3Al2O3·ZSiO2-SiC(p)-SiC(p)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时间、碳添加量、成型压力等工艺因素对烧结ZrSiO4-C体系中原位SiC生成量的影响,并观察了试样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概述复相陶瓷和纳米陶瓷的主要内容和机理,介绍反应烧结ZrO2-3Al2O3·2SiO2-Al2O3/SiCn纳米复相陶瓷技术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工艺原理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纳米Si3N4-SiC(Y2O3)复合粉末的氨解溶胶-凝胶法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硅溶胶、尿素和碳黑为原料,经氨解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法合成了纳米Si3n4-SiC复合粉末。通过在硅溶胶中引入Y(NO3)3,合成了Si3n4-SiC-Y2O3超细复合粉末,Y2O3的加入有助于降低Si3N4-SiC的合成温度。采用XPS和XRD分析复合粉末中Y的存在状态表明:一部分Y固溶在Si3N4-SiC中,加有一部分以Y2O3形式存在,Si3N4-SiC-Y2O3复合粉末的烧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Y2O3—Al2O3—SiO2添加剂在低温烧结SiC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玉梅  靳正国 《陶瓷学报》1999,20(2):99-103
本文探讨了Y2O3-Al2O3添加剂在低温无压烧结SiC中的作用以及在Y2O3-Al2O3添加剂中引入SiO2的作用及机理,从而阐明了通过多项合理、有效复合添加降低SiC烧结温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防止Al_2O_3堵塞浸入式水口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采用烧结法合成了致密的复合了CaO-SiO2系化合物的CaZrO3质材料,研究了CaO-SiO2系化合物的复合量和不同添加剂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及与Al2O3反应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CaO-SiO2系化合物的复合量.不仅改善了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程度,而且提高了与Al2O3的反应能力。两种SiO2-Al2O3系添加剂均能大大降低复合材料的烧结温度,并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产生影响.因而提高了与Al2O3的反应能力。此外,高密度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强的与Al2O3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碳化硅陶瓷的热等静压烧结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如Al2O3,AlN和B4C等)在热等静压(HIP)烧结条件下对SiC陶瓷之致密机理,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IP烧结过程中,Al2O3可以与SiC颗粒表面的SiO2生成低共熔的铝硅酸盐玻璃相,并有效地促进SiC陶瓷的致密化,当添加3%(以质量计)Al2O3时,采用HIP烧结工艺,在1850℃温度和200MPa压力下降结1h,就可获得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分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MgO—Al2O3作为复合添加剂,采用无压烧结,设计Si3N4一MgO—Al2O3系烧结体、Si3N4—SiC—MgO—Al2O3系烧结体,研究各种配方在不同成型压力不同烧结条件下烧结体的性能,测定室温抗折强度、体积密度、体积变化和气孔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烧结体的物相结构,从而确定了最佳工艺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工业纯α-Al2O3苏州土、碳酸钙和碳酸钡为原料制备95Al2O3瓷。其中苏州土的加入量为9.6%,高于传统配方组成,分别于1620℃、1650℃烧结,可得到性能良好的CaO-Al2O3-SiO2-BaO和CaO-Al2O3-SiO2系95Al2O3瓷,且材料呈现了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XRD,IR,SEM及29Si,31PNM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干凝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认为凝胶在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673~773K:由Ca2P2O7和Ca(NO3)2·4H2O反应生成了OHAp;(2)773~873K:由Ca2P2O7和CaO反应生成了βC3P;(3)873~973K:由CaO和SiO2反应生成βC2S。因此粉末材料的主要晶相有:OHAp,βC3P和βC2S,其中Si和P之间有相互固溶现象。  相似文献   

10.
Al添加剂在热处理过程中生成Al4C3,和CO反应生成Al2O3.与复合材料氧化过程中生成的B2O3,SiO2形成B2O3-SiO2─Al2O3玻璃系薄膜,有效地抑制了炭陶瓷制品中碳的氧化。  相似文献   

11.
程强 《耐火与石灰》1996,21(6):58-63
本文研究了抗氧化剂Al8B4C7和Al4SiC4添加到含碳耐火材料中的性状和效果,讨论了其抗氧化的机量。Al8B4C7及Al4SiC4的抗水化性能良好,故可实际应用,Al8B4C7和Al24SiC4在耐火材料表面和CO(气)反应,分别生成Al2O3-B2O3和A2O3-SiO2保护层,抑制了耐火材料的氧化。  相似文献   

12.
含炭耐火材料中Si与SiC抑制碳氧化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导了含炭耐火材料氧化过程中Si、SiC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脱碳层中Si和SiC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含炭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起着重要作用。文中解释了在反应SiC+2CO→SiO2十3C不能进行热力学温度内,SiC仍能对含炭耐火材料中碳的氧化有抑制作用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阐明了Si和SiC通过SiC气相扩散到脱碳层,再氧化生成SiO2,沉积在气孔壁上,堵塞气孔的抗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13.
钾长石热分解热力学分析和ΔG°_T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力学数据及CaO-Al2O3-SiO2、K2O-Al2O3-SiO2体系相图,对钾长石分别添加CaO、CaSO4、CaCl2、CaO+CaCl2和CaO+CaSO4下的热分解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拟定了520个可能反应,在800~1600K范围内计算了各反应的ΔGT,确定了添加CaO+CaSO4制取K2SO4的物料配比范围,并以此指导工艺实验。  相似文献   

14.
烧结助剂Al2O3对热压烧结C—B4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启忠  石强 《中国陶瓷》1994,(2):1-3,14
本文对添加和未添加Al2O3粉的热压C-B4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发现添加Al2O3能使复合材料的密度,强度提高,电阻率下降,材料的各项性能优于石墨。  相似文献   

15.
对Si-C-O-N系统进行了平衡状态下的相稳定性计算,绘制了在1473K和1573K下的Si3N4、SiC、Si2N2O和SiO2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O2分压的关系图以及N2分压和SiO分区的关系图,Si3N4/Si2N2O/SiC、SiO2/Si2N2O/SiC两个三固相平衡点与N2分压、O2分压和SiO分压以及温度的函数关系日。并以此确定C纤维-SiC纤维转变和C纤维上涂层SiC过程中,为获得稳定SiC相的气体分压。  相似文献   

16.
取定量试样溶液与过量CaCl2反应,生成CaSiO3沉淀。沉淀经洗涤后溶解于定量的EDTA。多余的EDTA用标准Ca2+或Mg2+溶液滴定之。其溶解CaSiO3沉淀所消耗的EDTA量换算成SiO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涂敷型铬酸盐钝化膜的结构与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D,EDXA,GDS等方法研究了镀锌钢板表面涂敷型CrO3-H3PO4-SiO2系钝化膜的成分与结构。该钝化膜是一种由CrO3,Cr(OH)3,CrOOH,ZnCrO4,ZnSiO3,Zn3(PO4)2,CrPO4和SiO2组成的凝胶网络状结构的涂敷型复合转化膜。探讨了其耐蚀机理,中性盐雾试验表明:该钝化膜的耐蚀性大大优于CrO3-SiO2系钝化膜。  相似文献   

18.
Al4SiC4是一种极好的抗水化化合物,它作为含炭耐火材料的抗氧化剂,对其性能用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相应机理。Al4SiC4添加到含炭耐火材料中,起初与CO反应,生成Al2O3、SiC和Co反应后,如果温度在-1560℃以下,生成的SiC和Al2Oe将进一步与CO应生成莫来石(Al6SiC2O13)和Co。在耐火材料表面进行的上述反应形成了保护层,这就阻止了耐火材料的氧化。为此,Al4SiC4  相似文献   

19.
利用XRD,IR,SEM及^29Si,^31P-NM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干凝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认为凝胶在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673~773K,由Ca2P2O7和Ca(NO3)2.4H2O反应生成了OHAp;(2)733~873K,由Ca2P2O7和CaO反应生成了β-C3P;(3)873~973K;由C  相似文献   

20.
氧化反应结合SiC基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反应结合制备方法,通过对坯体进行预氧化使SiC颗凿表面氧化形成SiO2,而后在烧成中与添中剂AI2O3-Y2O3反应,使坯体气化率减少,制备了多孔SiC基陶瓷。文章探讨了坯体中SiC的氧化特征、反应结合过程和相变化以及它们对烧结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