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扎陵湖、鄂陵湖的水下地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陵湖、鄂陵湖是黄河上两个最大的淡水湖泊。自元代起,很多朝廷使臣先后到此巡视,到十九世纪以后,外国一些探险家也到过这里,但从没有完整地测绘过两湖的水下地形。一九七八年七月,我会南水北调查勘队与江苏省地理研究所协作,第一次测得了两湖的水下地形图。  相似文献   

2.
1980年7月,我们在西藏高原的黄金季节,来到黄河上游的扎陵湖、鄂陵湖(简称西湖)地区进行了现场查勘.在内业整理分析中,发现临近两湖下游的黄河沿(玛多)水文站年径流的C_v值,远远高出下游河段,洪峰流量的C_v值也有类似情况.这是两湖地区特有的水文现象,还是天然湖泊对河川水文影响的共同规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文献[1]中,我们曾做过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万里黄河之源,为人美称“高原姊妹湖”的扎陵湖与鄂陵湖,象两颗晶莹的明珠闪耀在青藏高原的巴彦喀拉山麓。两湖位于青海省玛多县境内、海拔4,200多米处,同世界最大的高山湖——美州的“的的喀喀湖相比,还高出400多米。两湖相距约20公里,黄河依次从两湖中间穿流而过,宛如一条绸带串两个宝葫芦。在当地藏民中,流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英俊的青年猎手为上巴彦喀拉  相似文献   

4.
黄河源头地区泥沙来源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为吞吐湖泊,是黄河源头二大主要湖泊。扎陵湖、鄂陵湖等众多的湖泊的滞洪拦沙,使大量泥沙淤积在湖泊中,黄河源头控制站黄河沿站实测输沙量、含沙量、输沙模数也难以全面反映整个黄河源头产沙状况。在统计分析黄河沿站实测输沙量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黄河源头泥沙来源和分布。黄河沿站泥沙主要来源于鄂陵湖出口—黄河沿站区间,同时估算了进入扎、鄂二湖沙量,年平均进入扎、鄂二湖泥沙量约为13万t左右,大部分淤积在扎陵湖内。黄河源头输沙模数呈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认为在鄂陵湖以上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一般为5~10t(km·a),鄂陵湖出口以下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在20~40t(km2·a)之间。  相似文献   

5.
李万寿 《人民黄河》2004,26(8):13-14
黄河源头的泥沙不仅是黄河源头的水文要素之一,而且也是反映黄河源头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在统计黄河沿站实测输沙量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源头泥沙的来源和分布,认为:黄河沿站泥沙主要来源于鄂陵湖出口—黄河沿站区间;年平均进入扎陵湖、鄂陵湖的泥沙量为13万t左右,其中大部分淤积在扎陵湖内。依据黄河源头年径流深和输沙模数呈自东向西随海拔增高而递减的分布规律,认为鄂陵湖以上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一般为510t/(km2·a),鄂陵湖出口以下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2040t/(km2·a)。  相似文献   

6.
黄河源区两湖生态环境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少军  张志  华学理 《人民黄河》2001,23(11):27-28
基于遥感信息发现黄河河源鄂陵湖,扎陵湖的湖三角洲发育,空间上湖三角洲分布于勒那曲,扎曲和玛曲的入湖处,面积分别为4.18,2.07km^2,扎陵湖入湖泥沙水舌影响范围为40.93km^2。目前河源地区生态环境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叠加作用下不断恶化,自然因素是人类无法改变的,而人类活动却可以规范化。黄河流域的治理应从源区开始,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正>三江源国家公园由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5个保护分区组成。从三江源地区考察回来,有几点感受:一是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良好;二是三江源的文化传统对保护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保护与建设角度,立足解决牧民脱贫和保护草场的问题,提出生态公益性岗位,使原来生态使用者变成了生态保护者,生态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现有子流域划分方法一般通过虚拟河网将湖泊划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分属不同的子流域,并未考虑湖泊范围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不利于湖泊水量平衡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湖泊范围的子流域划分和编码方法,包括湖区子流域(湖泊子流域和湖滨带子流域)划分和非湖区子流域划分方法,以及根据栅格流向和河道汇流关系,确定子流域间的上下游拓扑关系并生成其拓扑关系表。黄河源区(唐乃亥以上区域)有鄂陵湖和扎陵湖两大湖泊,采用该方法对黄河源区进行子流域划分和编码,并基于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模型)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研究区湖泊区域的自动识别、子流域划分及编码,水文模拟结果和湖泊水量平衡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洪泽湖与骆马湖水资源综合分析,发现两湖水系存在丰枯不同步的情况,且两湖连通河道满足水资源联调需求。本文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与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原理,研究建立了洪泽湖与骆马湖水资源优化调度耦合模型,并采用逆时序倒推法制定了两湖水资源调度控制线,为两湖水系水资源耦合模型计算提供依据。根据两湖长序列来水资料和用户2020规划水平年需水预测,进行两湖水资源联合优化调度计算。研究成果为两湖水系水资源调度预案编制提供了依据,进一步优化了两湖水资源配置,促进洪水资源化利用,有助于缓解两湖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长江中下游两大通江湖泊洞庭湖与鄱阳湖水沙输移规律、冲淤演变规律及对洪枯调控功能的影响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自然和人为影响下两湖演变机制量化揭示,包括资料匮乏时期两湖的演变过程、各种自然因素对两湖冲淤演变的影响的识别、人类活动加剧时期两湖的自然冲淤过程等;②两湖未来长历时、大范围冲淤情势变化趋势预测,实现从两湖泥沙淤积总量预测到淤积时空分布格局变化预测转变;③两湖演变对洪枯调控功能影响的指标化评估,包括表征湖泊洪枯调控功能的指标研究及其与两湖未来不同冲淤情景的响应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依据对贵州高原喀斯特深水水库——百花湖与红枫湖两湖近10a的监测数据和资料,对“两湖”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湖”N、P比的平均值由1998年的103下降到2007年的14,营养盐限制性因子由P限制逐步向N限制过渡,“两湖 ”中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明显小型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湖体底泥含量加速增加,水体中TN、TP、COD年增长量也逐渐加快,两湖水体已呈极度富营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淮沂水系洪泽湖-骆马湖水资源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洪泽湖与骆马湖存在丰枯遭遇不同步的情况,且两湖联通河道输水能力满足水资源联合调度的需求,建立了LP-DDR(线性规划-动态决策修正)数学模型,对洪泽湖-骆马湖进行了规划水平年联合优化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两湖联合调度可以实现淮沂水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缓解两湖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其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利工程建设对洞庭湖及鄱阳湖湿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峡水利工程建成运行以及长江上游干流梯级 水库的规划建设,水利工程对两湖(洞庭湖、翻阳湖)湿地的叠加累积影响正逐步显露,其主 要表现为泥沙对两湖湿地演化的影响,水文变化对两湖生物、生境的影响。对生物及生境的 影响,两湖湿地表现较为一致,为此,主要论述了对滩地、植被、越冬珍稀水鸟、鱼类的影 响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湿地演化的影响,两湖湿地表现出的差异性则较大:对洞庭湖, 长江干流水利工程减缓了湿地正向演化的速度,但却加重了湿地正向演化最终的萎缩程度; 对鄱阳湖,长江干流水利工程破坏了现有的泥沙冲淤准动态平衡过程,大大加速了湿地的正 向演化的速度,此外鄱阳湖控制工程将使鄱阳湖湿地迅速萎缩。  相似文献   

14.
仲志余  余启辉 《人民长江》2015,46(19):52-57
随着三峡水库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的逐步投运,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由于蓄水拦沙,“清水”下泄,江湖关系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导致两湖水文情势进一步变化,对两湖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分析了洞庭湖江湖关系变化趋势和鄱阳湖枯水变化情势及其影响,结合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利的要求,研究了两湖水量优化调控总体思路,提出了优化调控两湖水量的工程措施,为两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一、从《扎陵、鄂陵两湖名称和黄河源问题科学讨论会》纪要谈起一九七八年八月由青海省主持召开的《扎陵、鄂陵两湖名称和黄河源问题科学讨论会》纪要的结论性意见写道:“会议认为,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比约古宗列曲更为合适。建议省人民政府将两湖名称对调,报请国务院审批,并将本纪要批转,抄送各有关单位。”一九七九年国务院以“国发[1979]28号”文批转了关于扎陵、鄂陵两湖更名的建议。于是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东湖、沙湖区域渍涝风险,减少两湖水污染,根据东沙水系排涝工程设施及管网构造现状,进行区域排水规格复核,建立了区域排涝计算模型。并且提出了汛前、汛中及汛后排涝调度方案,以及东湖、沙湖正常控制水位要求。结果表明,在保持东湖正常水位时,东沙水系湖泊调蓄容积与外排泵站的排涝能力较强,可抵御20~30 a一遇暴雨。研究成果对东、沙两湖区域排水调度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加重,研究黄河干流湖库水体面积与植被的时空变化,可为水库的科学调度与调水调沙提供重要参考与依据。本文选取黄河干流上6个湖库(鄂陵湖、扎陵湖、龙羊峡水库、刘家峡水库、小浪底水库、东平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986—2015年湖库水体面积与周边植被变化特征,揭示水体面积、植被与气象数据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近30 a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年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②不同湖库水体面积变化特征不同,而周边NDVI均值呈波动增长趋势;③龙羊峡水库水体面积与气温相关性最高(R=0.784),与降水量相关性较低(R=0.218);(4)刘家峡水库周边植被NDVI与气温相关性最高(R=0.581),各个湖库周边植被与降水量的相关程度均较低,研究表明气温对黄河流域水体面积、周边植被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四方水情     
正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水位全线退至警戒以下长江防汛抗洪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7月31日23时,鄱阳湖湖口站水位退至19.49 m,低于警戒水位0.01 m。至此,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全线降至警戒水位以下,超警历时12~29 d。8月1日8时,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主要控制站水位低于警戒水位0.04~1.08 m,三峡水库水位152.82 m,较7月22日7时最高水位(158.50 m)低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鄱阳湖和洞庭湖水文特征并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湖泊水资源管理及江湖关系, 以两湖水系统为研究对象, 采用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 Mann2Kendall M2K) 分析方法和近 30 年两湖2流域2长江水位和流量长序列数据集, 解析湖泊水文变化特征、趋势和程度, 并通过两湖水文的对比来系统分析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水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旨在对两湖流域水资源的整体认识和把控, 丰富对江-河-湖复杂水系统作用机制与内涵的深入理解。结果表明: 两湖水位在近 30 年总体上呈“上升-非稳定状态-下降” 3 个变化阶段。2003 年前, 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总体呈上升趋势, 且在 1980- 2000 年间基本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2003 年后两湖水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Mann-Kendall 分析得出: 两湖水位可能在 2005 年左右发生明显突变, 且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位与之前相比, 最大降 幅分别可达 9. 4% 和 3. 4% , 表明两湖水位变化的趋势程度存在差异, 鄱阳湖水情变化的敏感程度要强于洞庭湖。 对长江干流的补水期洞庭湖为 4- 10 月, 鄱阳湖为 3- 8 月, 表明两湖对长江干流水文的不同调节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是保护抚仙湖、改善星云湖水质,同时为玉溪市红塔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水资源条件,要确定工程的规模和效益,必须要进行两湖兴利调节。本文在充分考虑出流改道工程任务的基础上,对星云湖和抚仙湖做两湖联合调节计算,并进行分析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