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概念、美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对信息化作战装备的保障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信息化武器装备部队日渐增多,对装备保障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适应高新信息化武器对装备保障发展的需求,主要对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保障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复杂信息化装备保障的特点,结合我军现阶段保障工作实际,给出了装备保障整体思路,最后对信息化装备保障给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我军信息化装备保障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左力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0):136-138
介绍了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包括硬件系统建设和软件系统建设的理论思想。针对当前航空维修保障装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现有的航空维修保障理论,提出了一套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系统模型。与传统的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系统相比较,提出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信息化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应用结构设计。该系统能够保证在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系统的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信息和装备之间的完整结合,使各种航空维修保障装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航空维修保障装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信系统是军队各作战要素、各种武器平台形成合力的纽带与桥梁,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条件下,通信装备保障直接影响着指控信息的有效传递,对战斗力的发挥意义重大。本文讨论了军队通信装备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供应链在通信装备保障上的应用,并分析了供应链的发展对战时装备保障能力提高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装备效能保障切入,通过对装备使用效能的逻辑分析,揭示了在效能保障过程中系统可用性对用户和研制者双方的重要性。然后针对领域装备,将系统可用性划分为3个层次,即操作层、任务层和资源层,对其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各层的具体内容,并着重指出了资源层可用性的系统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建设统一的矿井综合生产信息化集成平台,将矿井的各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网络控制平台,实现集中监控成为必要.本文主要对阳泉五矿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利用先进的工业网络交换技术将以前独立控制的各生产、管理设备等子系统连接起来,结合工业自动化和网络通信等新理论和新技术,将生产自动化的各项应用系统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构建成以统一的三层网络为核心的开放式煤矿信息化系统,实现煤矿的管控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地空导弹是地面防空的主要力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给地空导弹装备的综合保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装备保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装备的综合保障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保障性评估是综合保障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装备保障性目标重要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对地空导弹装备综合保障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采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建立评估模型,对地空导弹装备综合保障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于提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由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RAIF射频等各项技术的日臻完善,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一卡通系统,一般包括财务消费、考勤、会议签到、停车管理、图书借阅,门禁等子系统。由于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是逐步实施的,所以在建设一卡通系统之前,往往已经实现了一个或几个子系统的信息化。新建一卡通系统即承担了某个子系统的建设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与原有子系统之间的对接和整合任务。  相似文献   

9.
王直  季娟娟  姚伟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3):44-45,49
装备综合保障水平对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综合保障系统的功能,给出了其功能框架;讨论了综合保障系统的体系,给出了5层架构框图;同时给出了项目管理子系统的结构框架图及各模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电子对抗装备信息化保障的内涵、趋势及加强电子对抗装备信息化保障对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一 《电讯技术》2021,61(3):276-282
海洋信息网络是我国近年来海洋强国战略下重要的科研示范项目。传统的系统集成方法难以支撑海洋无人信息平台作为海洋信息网络重要节点和创新装备的顶层设计需要,为此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标准,分析了海洋无人信息平台任务需求、资源配置、功能应用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海洋无人信息平台顶层设计,论证了全景视角、任务视角、系统视角等多个模型的可行性,介绍了海洋无人信息平台部分装备的功能特性,提出了增强平台服务能力、可迭代发展的体系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帅  黄富瑜  李婷  吴健 《激光与红外》2019,49(3):341-348
为有效提高红外侦察告警装备作战运用水平,重点研究了陆战场(车载式)红外侦察告警装备的作战效能评估问题。首先分析了红外侦察告警装备工作原理和建立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体系评估基本原则,建立了以探测能力、捕获能力、跟踪能力为主的两层指标体系;然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模糊数学等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的红外侦察告警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在构建样本矩阵和确定权重系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估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陆军红外侦察告警装备设计的指标论证,也可以用于考核实际装备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装备保障训练效果,从装备保障全要素集成训练需求出发,设计了装备保障全要素集成模拟训练系统功能层次结构,设立了三种训练模式,合理区分了训练层次。基于HLA设计了模拟训练系统的体系结构,并提出了系统软件设计总体方案。最后系统阐述了装备保障全要素模拟集成训练系统的工作流程。该模拟训练系统可为装备装备保障全要素集成训练提供训练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4.
孔德强  李文生  王国民 《通信技术》2012,(11):96-98,101
作战距离是对抗态势构建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通信部队基地训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运用战术计算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装备干扰压制系数计算通信距离和干扰距离的方法。设计了通信装备干扰压制系数测试方法,以某型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为例,测试有效干扰时的通信信号和干扰信号功率,计算其干扰压制系数。利用Egli传播模型和视线距离公式,计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及干扰机的干扰距离,为通信部队基地训练中的阵地开设和兵力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刘子君  范义龙 《现代导航》2020,11(6):431-437
数据链的信息保障能力能否紧贴作战应用需求,决定了数据链对作战效能的提升程度。本文以 OODA 环理论为基础,针对近空支援作战任务,建立了分层的 OODA 环关联嵌套模型,从作战信息保障角度,给出了数据链信息需求框架,形成了一种基于 OODA 环的数据链信息需求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支撑未来数据链系统的组织运用和装备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未来数字家庭中,宽带产品内融合无绳语音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数字化生活体验。本文比较、分析了数字无绳语音业务融合型家庭宽带产品技术方案,给出了技术方案选择建议,并通过测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是整机可靠性的关键和基础。结合工作实践,对电路设计中元器件的使用性、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提高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是整机可靠性的关键和基础.结合工作实践,对电路设计中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提高电子元器件应用可靠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Logistic simula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es can prove useful in management reviews of major weapon system acquistion programs. The F/A-18 analyses were instrumental in quant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achieving projected field reliability levels, the adequacy of supply support fund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test equipment capacity in achieving aircraft readiness objectives. Logistic simulation inputs and assumptions need to be subjected to critical examination in each application. In the case review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mmonly used assumption that mean failure rates are constant values, known with certainty, introduced significant errors in prediction of operational readines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results. The variability of mean demand has potentially far reaching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future support planning but further work is required to fully understand, characterize, model, and develop logistic support approaches that accommodate the variability. Logistic simul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n accepted support planning and analysis tool that will meet the new DoD management demands to quantitatively link system design and support decisions to operational readiness objectives.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world,' and incorporation of this understanding in input data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are required if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is support planning tool is to be real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