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采用荧光熄灭法在水相中研究了席夫碱试剂1-(4-羟基水杨缩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钠(HSHND)测定痕量Al(Ⅲ)的方法和条件。在PH4.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体系中,试剂的激发波长λex=356nm,荧光发射波长λem=418nm,铝(Ⅲ)浓度在0.5-3.0μg/10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5μg/10mL,本法的灵敏度及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用于水样中痕量铝的测  相似文献   

2.
聚乙二醇-新铜试剂-硫酸铵萃取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Cu(Ⅱ)-PEG(聚乙二醇-2000)-BCO(新铜试剂)-(NH4)2SO4体系的萃取光度法并应用于测定Cu(Ⅱ)。结果表明最适宜酸度为pH8~9.5(NH4Cl-NH3·H2O缓冲溶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4×104,Cu(Ⅱ)浓度在0~64μg/10ml服从比尔定律,铜与BCO组成了1:3的稳定蓝色络合物。该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铑。在氯化钠存在的磷酸溶液中及加热条件下,铑(Ⅲ)对高碘酸钾氧化耐尔蓝褪色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该催化反应对耐尔蓝或铑(Ⅲ)均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1.0kJ/mol;log(Ao/A)与铑(Ⅲ)浓度呈线性的范围为0~6.0μg/25mL,检出限为3.80×10-10g/mL。本法用于实际样品中铑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4%~7.2%,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2%~101.2%。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试剂N-辛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OPT),经过红外、紫外和元素分析等测试,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并研究测定了试剂与40多种常见离子的反应及其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表明它可作为Cu~2+ (m=0.015μg, c=0.50μg/mL), Au~3+(m=0.30μg, c=10μg/mL)的新鉴定试剂和光度法测定 Cu~2+(ε_301.4=1.82 X 10~5和 An~3+(ε_302.0=1.33 X 10~5的新显色剂.方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将该法应用于矿石样品  相似文献   

5.
催化褪色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钴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介质中钴对过氧化氢—水杨基荧光酮氧化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微量钴的催化分光光度新方法。该法最佳酸度pH8.0,线性工作范围0~0.15μgCo~(2+)/26mL,检测下限为3×10~(-6)μgCo~(2+)/mL,并已用于锌净化液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韩鹤友  罗庆尧 《稀有金属》1997,21(5):350-353
根据吐温80KOH化学发光体系中Au(Ⅲ)和Os(Ⅳ)化学发光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异,提出了同时测定痕量Au(Ⅲ)和Os(Ⅳ)的时间分辨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测限Au(Ⅲ)为11×10-9g/ml,Os(Ⅳ)为10×10-8g/ml;线性范围Au(Ⅲ)为10×10-8~10×10-5g/ml,Os(Ⅳ)为10×10-7~10×10-6g/ml。方法的选择性好,用于贵金属冶金物料中Au(Ⅲ)和Os(Ⅳ)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偶氮胂Ⅲ催化光度法测定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祖碧  侯能邦 《黄金》1999,20(12):43-45
在硫酸和热水浴中,Os( Ⅳ)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建立了测定锇的新催化光度法。锇质量浓度在0 ~0-10μg/25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9-7 ×10 - 5μg/ml。对0-050μg/25ml Os( Ⅳ)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8 % (n = 11) 。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2-2kJ/mol。催化反应对Os( Ⅳ) 和偶氮胂Ⅲ分别为一级反应。试验了40 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允许500 倍量Ag+ ,400 倍量Au( Ⅲ) 和Pt( Ⅳ) ,25 倍量Pd( Ⅱ) 、Ir( Ⅳ) 及Cu2 + 存在。该方法已用于岩矿和冶金产品中锇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68 % ~3-92 %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9-8 % ~103-0 % 。  相似文献   

8.
罗丹明B-高碘酸钾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素芳 《冶金分析》1999,19(2):2-KH2PO
研究了在pH2.7的H_3PO_4-KH_2PO_4介质中,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反应,探讨了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高选择性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Ⅱ)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 0— 0.5μg/25mL,方法检出限为4.8X10~-10g/mL,用于人发和水样中痕量锰(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基于丙酮在吐温40一氢氧化钾一过氧化氢一O_s(Ⅳ)体系中增强O_s(Ⅳ)的化学发光,采用流动注射进样技术,建立了测定痕量锇(Ⅳ)的新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X1~-8~1.0X10~-6O(Ⅳ)/mL检出限为2.0X10~-9g/m,对10X10~-7g/mLOs(Ⅳ)标准溶液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拟定方法用于贵金属精矿中痕量锇的测定,结果满意。本文还进行了增敏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pH0.8~1.5、HCl-C2H5OH-CH3COCH3-H2O体系中,Si(Ⅳ)、Sb(Ⅲ)、Mo(Ⅵ)形成三元杂多酸,用抗坏血酸还原三元杂多酸形成杂多蓝。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80nm=1.67×104L/molcm,硅量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用于分子筛中硅的测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了在N2O-C2H2火焰中原子叫收光谱测定炉渣中三氧化钼(MoO3)的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产生1%吸收的Mo特征浓度为0.075mg/L。钼的含量在0-1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考察了炉渣中共存的7种元素对测定的影响,采用120mg/Al作干扰抑制剂。方法用于炉渣中0.01%以上三氧化钼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5-(3-甲基-2-吡啶)亚甲基若丹宁光度法测定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新试剂5-(3-甲基-2-吡啶)亚甲基若丹宁(MPMR)与金的显色反应。在酸性介质中;在CTMAB微乳液作用下,MPMR与Au(Ⅲ)生成2:1稳定络合物,金的含量在0~5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金矿石中痕量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钟勇  姜睛 《株冶科技》1998,26(4):45-47
基于HNO2介质中MnO2·xH2O能分离富集锑继而利用Sb(Ⅲ)与KI的铬阴离子[SbI4]^-在1.1 ̄1.8mol/L的H2SO4介质中与偶氮类显色剂5-Br-PADAP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在乳化剂OP存在下,有较高灵敏度与选择性,可不经萃取分离水相光度法测定Cu中锑。线性范围0 ̄40μg/25mL,ε610=4.3×10^4。  相似文献   

14.
催化光度法测定钢铁中微量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在氨水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红褪色的新指示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本方法检出浓度为8.0×10 ̄(-10)gCu ̄(2+)/ml,测定范围为0.3~1.1μgCu ̄(2+)/25ml。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熊春  朱腾 《冶金分析》1994,14(3):1-5
在HC1-KC1和聚乙烯醇介质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得到了两个灵敏的镓(Ⅲ),铟(Ⅲ)和对氨基苛基荧光酮配合物的吸附波。两波的峰电位依次为-1.9V和-0.65V(us.SCE),线性范围:镓(Ⅲ)0.008-0.6μg/ml,而铟(Ⅲ)0.001-0.3μg/ml。用于矿石中镓和铟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文中还探讨了有关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在Ph 2.7—3.4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沸水浴中加热20min,铬(Ⅲ)与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TADAP)生成稳定的1:2 螯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565nm,摩尔吸光系数。ε=6.24x10~4,铬(Ⅲ)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铬(Ⅲ)螯合物吸光度值至少可稳定48h.研究了干扰离子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本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用于电镀废水中铬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Eu^3+在(GdO)3BO3中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夷安  郭凤瑜 《稀有金属》1995,19(3):182-187
研究了紫外光(UV)和阴极射线(CR)激发下(GdO)_3BO_3:Eu的发光特性及其光谱随组成和结构变化的规律。在这两种激发条件下,(GdO)_3PO_3中的Eu ̄(3+)均能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CR激发下,在加速电压10~20kV、电流密度1~5μA/cm ̄2内,Eu ̄(3+)的发光亮度与电压或电流密度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具有耐电子束轰击的能力。根据395nmUV激发下(Gd_(1-x)EuxO)_3BO_3体系中Eu ̄(3+)的5D_1→ ̄7F_1跃迁(535nm)及 ̄5D_o→ ̄7F_2跃迁(611nm)发射强度与Eu ̄(3+)浓度的关系,证明其浓度猝灭机理分别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和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清平  张军 《江西冶金》1998,18(2):41-43
研究了ICP-AES法测定高纯氧化镨中5个稀土杂质元素(La2O3,CeO2,Nd2O3,Sm2O3,Y2O3)的方法,考察了基本浓度、酸度对元素信背比的影响。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11 ̄0.082μg/mL,相对标准偏差0.3% ̄4.5%,高浓度元素回收率为100.5% ̄108.2%,低浓度元素回收率为94.0% ̄105.6%。本方法快速、准确、简单,可满足99.9%的氧化镨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水溶性光度试剂N-癸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DPT)与铜(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4.8~5.2的HAc-NaAc介质中,Cu(Ⅱ)与DPT形成稳定的摩尔比为1:3蓝色络合物;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在5~30μg/25mL和30~65μg/25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和0.9987,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5.81×10~4和3.1×10~4.最大吸收波长为336.6nm。当有Fe~(3+)存在时,加NaF掩蔽。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较好。用于铅矿中铜含量测定,所得结果及回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铑(Ⅲ)—钼酸盐—乙基罗丹明B(ERB)的显色体系。在高氯酸介质中该体系λmax=57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669×105L·mol-1·cm-1,符合比耳定律范围0~20μg/25mL,摩尔比RH:ERB=1∶4,离子缔合物至少稳定48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离子不干扰。本法已用于回收液中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