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边缘信息的偏振图像融合算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晶晶  方勇华 《光电工程》2007,34(11):78-81,87
偏振遥感图像通常都采用强度、偏振度、偏振角来表征目标偏振特性.本文提出的基于边缘信息的偏振图像融合算法是将三幅偏振图像利用离散小波变换把图像分解成不同尺度的低频和高频部分,采用小波区域窗口和子区域窗口统计把小波系数分类成边缘和非边缘系数,通过这些方法进行有效的边缘细节信息提取.在融合处理中,低频图像的小波系数平均值作为融合后的低频系数,高频细节系数根据不同区域特征选择方法以及对应输入图像小波系数的窗口区域方差来确定融合后高频小波系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样使得融合后的图像细节更真实更丰富,图像的偏振特性体现更为充分,同时减少对源图像的预处理要求,使图像在整体上有较好的视觉效果.从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在保留图像微小细节方面获得满意的结果,且算法有效性优于其他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小波分解的基础上,将小波系数绝对值与局部能量二个激活度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图像融合算法.根据二幅源图像在同一分解层及同一方向上相同位置的小波系数绝对值之间和局部能量之间出现的4种不同组态,采取选择和加权平均方法确定融合图像的小波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叶玫  刘盈 《包装工程》2019,40(1):218-227
目的针对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融合算法在边缘上易出现吉布斯现象,使其融合图像产生几何失真的问题,设计一种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组耦合局部Laplacian能量和的图像融合算法。方法首先,结合多小波变换(multi-wavelet transform,MWT)与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组(Non-Subsampled Direction FilterBank,NSDFB),将图像分解为3个高频方向系数和1个低频系数。对于低频系数,采用局部修正的Laplacian能量和(Local Sum-Modified-Laplacian,LSML)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PCNN)组合的LSML-PCNN模型来完成低频信息的融合。对于高频系数,通过提取低频和高频子带边缘,并利用系数绝对最大值法作为依据,实现高频系数的融合。结果实验数据表明,与当前图像融合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融合质量,得到的融合图像边缘更加清晰和完整。结论所提算法拥有较高的融合视觉效果,可改善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Curvelet变换除了具有一般小波变化的多尺度,局部性外,还具有方向性,本文将以Curvelet变换为基础,对图像进行Curvelet分解得到图像的低频和高频系数,并分别讨论了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的选择原则。对低频系数采用基于局部边缘准则,而对于高频系数采用基于局部标准方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在保留图像微小细节方面获得满意的结果,这种算法有效且优于其他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孔玲君  张志华  曾茜  王茜 《包装工程》2018,39(19):216-222
目的鉴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结果存在细微特征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SST和SW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以提升融合图像的质量。方法首先分别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NSST分解,各得到一个低频系数和多个不同方向、尺度的高频系数。然后低频系数分别通过SWT分解得到新的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通过SWT分解得到的新的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分别采用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和区域平均能量取大的融合策略,融合结果再进行SWT逆变换得到低频系数融合结果。高频系数采用区域平均能量取大的融合策略进行融合。最后通过NSST逆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结果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与NSST,SWT和NSCT等算法相比,融合图像在主观视觉上的红外目标更突出,图像细节更清晰,且在IE, AG, QAB/F, SF和SD等评价指标上也最优。结论文中算法的融合结果能更好地表现源图像的目标信息和细节纹理信息,表明该算法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采用NSCT对多聚焦图像进行分解;然后,对低频系数采用基于改进拉普拉斯能量和(SML)的视觉特征对比度进行融合,对高频系数采用基于二维Log-Gabor能量进行融合;最后,对得到的融合系数进行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运用视觉的主观评价,还是基于互信息、边缘信息保留值等客观评价标准,该文所提方法都优于传统的离散小波变换、平移不变离散小波变换、NSCT等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像素级CT,MR医学图像融合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分别将两幅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再用不同的小波系数邻域特征指导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的小波系数的融合,低频分量采用邻域方差指导,高频分量采用邻域能量指导,最后根据融合图像的各小波系数重构融合图像.实验表明:不论从主观感受,还是采用信息熵和平均梯度两项指标作为客观定量评价标准,该方法都优于传统的融合方法,获得的融合图像有效地综合了CT与MR图像信息,能够同时清晰地显示脑部骨组织和软组织.  相似文献   

8.
提升静态小波与自适应PCNN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提升静态小波变换与自适应PCNN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定义一种图像单个像素的清晰度作为PCNN的链接强度,使得PCNN能根据像素清晰度的变化来自适应地调整链接强度的大小,接着对图像经提升静态小波分解得到的低频子带系数的改进拉普拉斯能量和及高频子带系数的单个像素的灰度值,分别作为自适应PCNN神经元的外部输入,并根据点火次数来确定图像融合系数.最后由提升静态小波变换的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优于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提升静态小波变换、提升静态小波-PCNN的图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Directionlet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图像融合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Directionlet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已配准的待融合源图像由给定的生成矩阵分别进行陪集分解,得到每个陪集对应的子图;接着将每两个子图相减,得到源图像的高频和低频分量,其中边缘、纹理等奇异特征包含在高频分量中;然后对低频分量采用直接平均融合的方法进行系数选择,对高频分量选择子区域边缘信息较强的系数;最后,通过Directionlet陪集分解的反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多聚焦图像融合实验表明,在主观视觉上,该算法明显更好地融合了边缘等图像特征,从而较好地保持了左右聚焦图像各自的细节信息;在客观评价上,通过熵、平均梯度、标准差和互信息量等性能参数比较,该方法也优于小波变换和其他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庆武  倪雪  石丹 《光电工程》2007,34(11):103-107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个小波基的图像融合去噪方法.首先利用多个不同的小波基对含噪图像进行阈值去噪,得到多幅恢复图像.然后对这些图像采用小波融合方法进行融合.对于低频系数采用基于边缘的融合算法,在多幅恢复图像中选择最有可能是边缘的点加以保留;对于高频系数,采用了平均的融合算法.最后得到一幅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在峰值信噪比定量指标上该方法去噪效果均明显优于单一小波基去噪.  相似文献   

11.
一种子带杂交多算子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小波同层各子带及相邻层子带分解系数的特征,采用基于图像空间能量窗测度的自适应多算子规则构造融合图像。对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可见光与毫米波图像融合试验结果表明,融合图像含有更丰富的信息量,有效地保留了输入图像的互补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2.
Image fusion makes the fused image more reliable and intelligible, and more suitable for human vision and computer detection, classification, re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pixel-level image fusion method for merging two source images of the same scene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and gray-level features (GLF). First, a three-level discrete two-dimensional wavelet transform is used to decompose the two source images into low-frequency image components and horizontal, vertical, and diagonal high-frequency components. Then, the spatial frequenc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ixel fusion rule to apply to each of the low-frequency images,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GLF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ixel fusion rule to apply to each of the high-frequency images. Finally, the fused image is reconstructed using inverse wavelet transform.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elevant convention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Li S  Chen W  Su X 《Applied optics》2008,47(18):3369-3377
The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ny noncontact optical profilometries based on triangular measurement theory. Here we focus on discussing how to diminish the phase error caused by incorrect unwrapping path in wavelet transform profilometry. We employ the amplitude value map of wavelet transform coefficients at the wavelet-ridge position to ident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hase data and the path of phase unwrapping. This means that the wrapped phase located at the pixel with the highest amplitude value will be select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hase unwrapping, and that pixels with higher amplitude value will be unwrapped earlier. So the path of phase unwrapping is alway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ixel with highest amplitude value to the one with lowest amplitude value. Making full use of the amplitude information of wavelet coefficients at the wavelet-ridge position keeps the phase unwrapping error limited to local minimum areas even in the worst case.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verify our theory.  相似文献   

14.
兰伟  何松柏 《包装工程》2017,38(3):180-186
目的解决当前图像融合算法大都直接在图像的像素灰度空间上进行融合,导致融合图像存在视觉效果差及算法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方法文中提出改进的Shearlet变换耦合频率特征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将Shearlet变换(ST)和非下采样小波变换(NSWT)进行融合,形成改进的Shearlet变换(ST-NSWT)对源图像分解,获取图像的低、高频子带系数;构建区域能量模型,对源图像之间的低频子带系数进行相关性度量,完成低频子带的融合;对高频子带的频率特征进行分析,建立方差模型、平均梯度模型、空间频率模型,分别对源图像的灰度相关性、清晰度相关性及活跃度相关性进行测量,完成高频子带的融合,最后通过ST-NSWT逆变换,输出融合图像。结果与当前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相比,文中算法融合的图像能较好地保留更多的细节及边缘信息,使融合图像具备更佳的视觉效果。结论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融合质量,可用于遥感探测与包装印刷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图像融合技术的多模式人脸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实现了基于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图像相结合的多模式人脸识别,研究了两种图像在像素级和特征级的融合方法.在像素级,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图像融合方法,实现了两种图像的有效融合.在特征级,采用分别提取两种识别方法中具有较好分类效果的前50%的特征进行特征级的融合.实验表明,经像素级和特征级融合后,识别准确率都较单一图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特征级的融合效果明显优于像素级的融合.因此,基于图像融合技术的多模式人脸识别,有效的增加了图像的信息量,是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应用统计信号处理和模糊数学的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治国  王文武 《光电工程》2005,32(5):73-75,96
针对多传感器图像在像素级上的融合问题,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到图像融合模型。该模型假定理想的融合后的图像包含场景所有的信息;将它乘上一个模糊因子,再加上随机噪声,可用来描述某一个成像传感器中获得的场景图像;不同的传感器对应不同的模糊因子和噪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在非多尺度分解框架下的图像融合算法。它以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应用统计信号处理中的EM算法,求出针对不同传感器的噪声参数和模糊因子,通过迭代估计出融合的图像。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获得的融合图像的互信息和联合熵分别达到3.5079和24.732,均优于加权平均融合法、小波融合算法和Laplacian融合算法的融合质量。  相似文献   

17.
范晖  夏清国  乌伟 《包装工程》2017,38(5):183-189
目的提高融合图像视觉质量。方法提出区域多特征与改进的DS证据理论规则的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引入二代Curvelet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分解,获取图像的粗尺度系数、细尺度系数;然后,根据区域中粗尺度系数的绝对值,构造最大值融合规则,完成粗尺度系数的融合;再联合区域方差、信息熵以及区域能量等特征,提取细尺度层的区域特征,并通过定义概率约束条件,改进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增强DS合成规则的可信度,对图像的细尺度系数进行有效融合,使得融合图像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最后,通过逆Curvelet变换完成图像的融合。结果与当前的图像融合算法相比,在对聚焦图像融合时,文中算法的融合图像具有更丰富的细节信息,其视觉质量更高,且融合时耗较短。结论所提算法考虑了像素之间的互相关性,进一步优化了图像融合质量,可用于遥感探测与包装印刷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离散余弦变换的小波图像去噪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一种通过对小波域中噪声能量的估计来进行去噪的新方法。算法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提取小波系数的主要特征,无需对噪声方差进行估计。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利用 DCT对高频子带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利用部分 DCT 系数对小波系数进行重建,并以重建系数的平均能量作为局部噪声能量的估计;去除原小波系数中的噪声分量后,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去噪后的图像。实验证明,其峰值信噪比(PSNR)比通常的阈值萎缩法提高了 2-4dB。  相似文献   

19.
张立峰  周雷 《计量学报》2019,40(2):285-288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容层析成像重建图像融合方法。首先,使用共轭梯度最小二乘法算法及Landweber迭代算法分别进行图像重建;其次,将所得重建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其近似分量按加权平均的融合规则进行处理,细节分量按绝对值最大融合规则进行处理;最后,将融合之后的数据进行小波重构,获得新的重建图像。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重建图像精度有所提高、图像伪影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