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邱志华 《重庆建筑》2023,(12):47-49
为合理确定在滑坡推力下排桩的受力性状,基于大型室内模型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门架抗滑桩和双排抗滑桩滑坡治理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受力变形特性,对独立双排抗滑桩与门架式抗滑桩支护结构的桩身土压力、位移及内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者的位移、内力明显小于前者,门架桩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独立双排桩最大水平位移的1/2,门架桩前后排桩的最大正弯矩约为独立双排桩前后排桩最大正弯矩的2/3,说明门架抗滑桩抗滑能力明显优于独立双排抗滑桩,受力更为合理。在工程设计中应优先选择门架桩进行滑坡治理,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长式抗滑桩作为一种抗滑结构形式,在治理滑坡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目前还没有关于双排全长式抗滑桩的合理设计计算方法,其重点和难点就是设桩位置的确定。由于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文章利用遗传算法嵌套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通过全局寻优对双排全长式抗滑桩的设桩位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一方法能较准确地找到全长式抗滑桩设桩位置的最优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埋入式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形式,既能使治理后的滑坡达到稳定性的要求,又能节省大量材料,因此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而言,其重点和难点就是设桩位置和合理桩长的确定.由于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文章利用遗传算法嵌套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通过全局寻优对单排埋入式抗滑桩的设桩位置和合理桩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一方法能较准确地找到埋入式抗滑桩设桩位置和桩长大小的最优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滑坡推力在悬臂式双排抗滑桩上的分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型滑坡治理工程常采用双排抗滑桩,悬臂式双排抗滑桩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型式。首先对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的最优状态进行假定,分析双排抗滑桩的力学传递过程。然后运用土拱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前、后排抗滑桩所承受滑坡推力的计算公式,提出滑坡推力的分配计算方法。最后运用该方法对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滑坡中的悬臂式双排抗滑桩工程进行计算,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相对比,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该计算方法可为悬臂式双排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的设计中,建议首先进行滑坡推力的分配计算,然后再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双排抗滑桩常用于加固大型滑坡,其中悬臂式双排抗滑桩由于施工便利,受到工程界广泛重视。已有研究表明,后排桩承受的滑坡推力大于前排桩,是困扰设计的重要问题。文章借鉴变刚度调平设计原理,通过改变前后排桩间距实现前后排桩刚度的调整,设计了变刚度悬臂式双排抗滑桩支护形式,并进行了室内水平推桩模型试验,得到桩顶及坡顶位移、桩身弯矩以及滑体内土压力分布。结果表明:水平推桩模式下,桩顶位移和桩身弯矩随荷载增大而增大,模型边坡沿着滑动面破坏,根据桩顶的荷载-位移曲线,双排桩在推力作用下的发展过程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适度增大前排桩的桩间距并不会明显降低双排抗滑桩的临界荷载;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悬臂式双排抗滑桩,前排作用被充分调动,前后排最大弯矩差值变小;双排抗滑桩存在明显的三维土拱效应,在推力方向上被划分为后排桩后土拱效应、桩排间土拱效应、前排桩前土拱效应,在深度方向上,滑体中部土拱效应与滑体下部有所不同;适度扩大前排桩的间距,桩排间土体保持稳定,未见土体绕流现象,桩排间土拱效应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岩石高边坡工程中埋入式抗滑桩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说明岩石高边坡开挖工程中最下一级坡通常采用悬臂式抗滑桩结构的一些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在桩前仍适当保留部分岩土体而形成埋入式抗滑桩结构,以改善桩身受力状况。对比分析了埋入式与悬臂式抗滑桩的优缺点,阐明埋入式抗滑桩应用的经济合理性。以工程实例说明埋入式抗滑桩的分析计算以及与悬臂式抗滑桩的具体比较情况,实践表明埋入式抗滑桩的应用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花滩大道2#边坡滑坡治理工程的实例介绍,分析了边坡的破坏模式,计算边坡推力,阐述了埋入式抗滑桩支挡体系的原理、内力分布情况,求解合适桩身埋入深度,为山区滑坡治理工程中,合理削减桩长,降低工程造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埋人式抗滑桩支护地震边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埋入式抗滑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在边坡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边坡支护的一种主要支护方式.静力情况下,埋入式抗滑桩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动力作用下的研究目前还较少.采用动力强度折减法,利用FLAC软件,提出了抗震设计新方法.通过比较地震作用前后桩的内力值,二者之间的较大值作为桩的抗震设计内力值,同时得到了桩体的内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石高边坡开挖工程中埋入式抗滑桩的设置位置与特点,分析了桩体非锚固段的主要受力状况,对桩前岩体抗力与桩后坡体推力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处理,提出桩前岩体抗力按三角形分布荷载计算,而桩后坡体推力按矩形分布荷载计算的分析模型,以此对埋入式抗滑桩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并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比了埋入式与悬臂式抗滑桩的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埋入式抗滑桩内力分布合理,锚固段可适当减短。  相似文献   

10.
边坡支护形式多种多样,如桩锚支护、抗滑桩、挡土墙、格构式锚杆、锚喷、放坡等等。每种支护形式都有其优缺点,因此,滑坡治理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方案选择。本文针对抗滑桩、桩锚支护及格构式锚杆等典型边坡支护方案进行论证,并得出各方案优点及长处,不同的边坡工程及场地条件和当地施工经验,选择不同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1.
乔小艳 《山西建筑》2014,(19):85-86
以毛背沱滑坡工程为例,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阐述了变截面抗滑桩在该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对该治理工程后期监测,证明了变截面抗滑桩运用于该工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现场模拟水平分布式滑坡推力的抗滑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较真实地揭示全埋式抗滑桩在水平分布式滑坡推力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状,依托福建省浦南(浦城-南平)高速公路金斗山大型滑坡治理的一根工程抗滑桩进行了现场大型推桩试验,利用抗滑桩施工现场自行设计的试验槽,通过5台液压油泵控制5排共计10个千斤顶对该桩分别近似按三角形、矩形、抛物线形施加水平分布荷载,以模拟滑坡推力的可能分布形式,实测了抗滑桩的内力和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设置在滑坡体某级平台上的全埋式抗滑桩,为大截面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而构筑的桩顶钢筋混凝土挡土护墙和桩身护壁可显著减小桩身最大正弯矩,有利于提高抗滑桩的实际承载力,如能在现行设计中考虑这些积极因素,将使抗滑桩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当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较小,滑动面较浅时,因不同分布形式的合力作用点位置变化不大,使桩身锚固段弯矩的变化不大,因而在设计计算中对滑坡推力分布形式假定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治理滑坡的主流措施,由于其改变了普通抗滑桩不合理的悬臂受力状态,大幅度地减小了桩身弯矩、桩截面及埋深,近二十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不同滑坡条件下最适宜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推力情况下普通抗滑桩、单锚抗滑桩及多锚抗滑桩内力分布,进行了力学比较,得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抗滑桩的适用条件,可供抗滑桩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郑婕  施睿 《山西建筑》2011,37(4):61-62
通过对抗滑桩的概述,结合云南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抗滑桩的设计、施工以及一些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验证了抗滑桩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丰都楠竹崩滑体的地质勘察资料,对该崩滑体在长江水位从175m降至125m时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该工况下,崩滑体将处于可能失稳的危险状态,必须进行防治。然后,在多种防治方案比较的基础上,认为抗滑桩方案在技术经济上最为合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抗滑桩整体设计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离心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可靠性。最后,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丰都楠竹崩滑体抗滑桩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建议了确保该崩滑体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的相应辅助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涛  周德培  冯君 《工业建筑》2007,37(9):84-88
现有抗滑桩力学计算模型中锚固段采用弹性地基梁,滑坡推力的大小通过计算确定,这二者都是确定的,而滑坡推力的分布形式则采用某种理想形式,包含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以定点剪出稳定性核算为基础,提出滑坡推力分布形式分析计算方法,该法假定自指定点剪出的潜在滑面由坡体中通过指定剪出点的圆弧滑面或部分原滑坡滑面与圆弧面组合而成,按照反力法计算设计滑坡推力,桩前土体考虑设计安全系数并按照相同的方法确定抗力。获得全桩若干点处的计算结果以后,可以得到相邻两点间的坡体压力增量,据此按照自上而下的次序确定桩身坡体压力的分布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抗滑桩计算模型,各种条件皆可通过计算确定,为一种确定性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位于深厚滑坡体中隧道的加固问题,提出了利用锚索、抗滑桩只对与隧道稳定直接相关的洞周滑坡体进行抗滑及锚固处治,同时加固隧道衬砌结构,使隧道衬砌结构、抗滑桩与锚索形成一种新型的滑坡隧道自锚式加固结构体系。该加固结构将滑床作为桩和锚索稳定的支撑点,属于超静定结构。针对该加固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其物理力学模型,并采用矩阵传递法进行理论推导,得到加固结构体系的内力与位移。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的作用使隧道边墙不利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抗滑桩对隧道底铺和衬砌的变形有所约束,可以通过锚索和抗滑桩结构,使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得到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