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钛硅分子筛(TS-1)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该反应体系中环己酮可能部分吸附在TS-1分子筛活性中心上与氨发生亚胺机理,未被吸附的环己酮和羟胺中间体发生羟胺机理(双机理),建立了氨肟化反应以及该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动力学方程,结合实验数据,对参数进行了估算及统计检验,对氨肟化反应和过氧化氢分解的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真实反映TS-1分子筛催化环己酮氨肟化的反应规律。同时,对双机理模型中各机理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双机理模型中的亚胺和羟胺机理在反应体系中发生的几率跟反应温度有很大关系。另外,过氧化氢分解动力学模型只适用于该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2.
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俊利  许锡恩 《化工学报》2000,51(2):204-209
研究了甲醇 /水溶剂中TS - 1催化剂上丙烯与H2 O2 反应生成环氧丙烷的本征动力学 .根据推测的反应机理建立了 4种动力学模型 ,经参数估值及模型筛选 ,假设反应符合Eley -Rideal机理 ,H2 O2 吸附、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时 ,所导出的模型最为满意 ,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对反应速率的平均偏差为 1 2 5% .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三种不同醇溶剂(甲醇、异丙醇和仲丁醇)水溶液中TS—l催化丙烯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反应条件为温度30~60℃,丙烯压力0.4-0.6MPa。根据实验现象和各组分在TS-1上的吸附特点建立了该反应的Eley-Rideal机理模型,环氧化反应在吸附态的H2O2分子与游离态的丙烯分子之间进行,表面反应为速度控制步骤。通过实验数据对机理模型进行了参数估值,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较好,平均偏差在10%以内。最后对过程进行了进一步讨论,为该过程的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TS-1催化丙酮氨氧化制丙酮肟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丙酮肟是一种优良的除氧剂.TS-1催化丙酮氨氧化合成丙酮肟是一种新型绿色工艺.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在TS-1分子筛催化下以氨、过氧化氢直接氧化丙酮为丙酮肟的本征反应动力学.在本实验条件下,TS-1催化剂平均粒径为200nm,内扩散可以忽略,当搅拌速度大于580 r·min-1时,外扩散已基本消除,反应进入动力学控制区;反应对于丙酮、过氧化氢和氨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87、0.05和1.0,反应活化能为101.88 kJ·mol-1,反应指前因子为5.20×1013mol-092·L0.92·min-1.这可为TS-1催化-膜分离耦合制备丙酮肟过程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钛硅分子筛TS- 1催化的环己酮氨氧化反应是一个绿色过程。介绍了TS- 1分子筛的合成、TS- 1分子筛催化的环己酮氨氧化及环己酮氨氧化与过氧化氢生产的集成。指出提高催化剂的性能、降低其生产成本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的生产与氨氧化过程的集成是今后环己酮肟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TS-1分子筛在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国内外对环己酮氨肟化催化剂的研究概况及在工业化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TS-1分子筛在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剂合成技术、分离和回收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任文杰  周向葵  贾会敏  李识寒  张卫峰 《化工进展》2014,33(7):1748-1752,1772
环己酮氨肟化工艺是己内酰胺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钛硅分子筛TS-1的制备是环己酮氨肟化工艺的核心技术。但由于TS-1合成成本昂贵,合成条件苛刻,制备重复性差,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仍需要不断的技术进步。本文针对这一主题,对环己酮氨肟化反应所需的TS-1催化剂的制备包括TS-1的改性、大颗粒TS-1的制备、复合TS-1的制备、TS-1的成型及其他的TS-1制备工艺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在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中,提高TS-1的催化活性、解决工业上TS-1的分离和回收难题、提高TS-1制备的稳定性和产量、降低成本等是未来TS-1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无机钛硅原料体系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自制的无机钛硅原料体系TS - 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钛进入了分子筛的骨架中 ,构成了TS - 1催化活性中心。考察了以水为溶剂时 ,催化剂用量、氧酮比、氨氧比对氨氧化反应的影响 ,得出了无机钛硅原料体系TS - 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最优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 ,环己酮的转化率可达 97%以上 ,环已酮肟的收率可达 96 %  相似文献   

9.
《广东化工》2021,48(13)
摘本文研究了环己酮氨氧化生成环己酮肟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羟胺机理是最重要的反应机理,做出这种假设的基础是从一个两步反应中所获得的催化数据和无机副产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用无机方法合成了钛硅分子筛催化剂TS-1,并优化了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无机催化剂可以取代有机催化剂。物料比、溶剂以及温度都对氨氧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其优化的反应条件:NH。酮摩尔比为2.00,H2O2酮摩尔比为1.50,溶剂用蒸馏水且H2O酮摩尔比为7.5,反应温度为74℃。  相似文献   

11.
Silicalite-1/PAAS杂化膜的二甲苯异构体渗透汽化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licalite-1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后,通过共混制备silicalite-l/聚丙烯酸钠(PAAS)杂化膜,用于二甲苯异构体的渗透汽化分离.膜的SEM分析表明,改性后silicalite-1与PAAS之间的相容性有较大改善.溶胀和渗透汽化实验发现:(1)对、邻二甲苯在杂化膜中的平衡溶胀量...  相似文献   

12.
TiO2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pH、TiO2投加量、H2O2用量和紫外线光强对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的速率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溶液pH升高而下降;TiO2和H2O2的投加量均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本实验条件下,它们分别为2.0g/L和0.2mL/50mL,低于或超过该值,都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提高入射光强可以明显加快光催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3.
微电解-混凝预处理环己酮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铁炭微电解.混凝工艺预处理高浓度环己酮废水,通过实验确定了铁炭质量比、进水pH值、水力停留时间及曝气时间4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分别为:铁炭质量比为1:2,环己酮废水进水pH为2~3,停留时间为4h且有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55.35%,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PX高温液相催化氧化过程的特点开发了一套气液固三相反应实验技术,进行了氧化过程的动力学实验研究.根据自由基反应机理和Co-Mn-Br三元催化体系的作用机制对PX氧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分析了芳烃中甲基和醛基的各步氧化机理及其与催化剂循环之间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关于反应物浓度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纳米碳纤维(CNF)是一种新型的碳基催化剂载体。采用机械湿混的方式制得了混合型钛硅分子筛/纳米碳纤维(TS-1/CNF)催化剂,研究了其在水相体系中的过滤性能,以及在环己酮氨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单独TS-1相比,混合型TS-1/CNF催化剂的团聚体宏观尺寸较大,CNF交织形成的大量大孔非常有利于液体的穿透,使得TS-1/CNF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因而可改善TS-1在水相体系中的分离问题。SEM观察显示,CNF具有独特的长纤维结构以及较大的外表面,为TS-1微粒提供了较多的附着点,使得TS-1能均匀分布在CNF表面上。TS-1颗粒与直径处于相同尺度的CNF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静电作用力及疏水作用力,可避免分散和过滤过程中两者的分离。混合型TS-1/CNF催化剂上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结果表明,环己酮的转化率接近100%,环己酮肟收率达98.4%,与纯TS-1的催化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负载型稀土催化剂 ,在搅拌床反应器内进行丁二烯气相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考察了单体在聚合物小粒子中的吸附效应和单体压力与温度对聚合速率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本体系的本征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钛硅分子筛在己内酰胺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钛硅分子筛在己内酰胺工业中应用研究进展 ,阐述了钛硅分子筛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聚酰胺工业产生的巨大影响。指出今后对钛硅分子筛在己内酰胺工业中应用研究应集中在优化催化剂合成技术和过氧化氢合成技术 ,降低成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环己烷液相空气催化氧化制环己酮和环己醇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环己烷催化氧化制环己酮及环己醇的难题是结渣导致开车周期短。本文从生产工艺、设备改进及催化剂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为延长开车周期和提高氧化选择性的发展趋势。指出应当开展过氧化物分解(含皂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的Ti/Al2O3在1 200℃和30MPa条件下界面反应特性,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了界面反应类型.结果表明:Ti/Al2O3界面反应为反应扩散型,即氧化铝首先发生分解,分解出的Al原子扩散进入Ti中,扩散距离约为62 μm,界面处Al原子的摩尔分数x高达42.49%,Ti与Al在界面区发生反应,在贫Al区生成Ti3Al相,贫Ti区生成TiAl相等界面产物,O原子固溶于Ti中.  相似文献   

20.
Titanium silicalite-1 (TS-1)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with tetrapropylammonium hydroxide (TPAOH) as the template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amounts of Na+, characteriz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ultro-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and studied in cyclohexanone ammoxima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Na+ concentration in the synthesis, both the crystal sizes of TS-1and extra framework Ti increase but framework Ti decreases. The addition of Na+ below 3 mol-% of TPAOH in the synthesis does not influence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with above 98% conversion of cyclohexanone and 99.5% selectivity to cyclohexanone oxime. However, 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3 mol-% of TPAOH in the synthesis, the catalysts are deactivated faster with the increase of Na+ addition,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more high molecular weight byproducts deposited in the large TS-1 particles and the loss of the frame-work titanium.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