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激光干涉气液两相流颗粒速度矢量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一种测量气液两相流粒径和速度的新技术——激光干涉气液两相流测量技术(ILIDS)。在完成应用二维卷积和快速傅立叶变换图象处理技术,获得气液两相流颗粒空间位置分布和粒径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粒径配对度、形变配对度等算法的粒子寻迹测速算法,能够从一组连续拍摄的气液两相流干涉图像中获得各个颗粒的速度矢量,从而得到二维颗粒运动矢量场。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空调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回液及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危害性的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践证明,合理地设计及应用气液分离器,对提高空调产品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直接数值模拟三维气固两相混合层中颗粒与流体的双向耦合 总被引:10,自引:15,他引:10
该文对随时间发展模式的三维气固两相混合层中颗粒与流体的双相偶合作用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气相流场采用拟谱方法对N—S方程组进行直接求解,计算颗粒场时,选取Stokes数等于5的颗粒,采用Lagrangian方法跟踪其运动。重点考察了颗粒相与流体相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不同质量携带率的颗粒对流场特性的修正以及对颗粒扩散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混合层流动在考虑颗粒的反作用时大涡结构的卷起和配对仍然占支配地位:颗粒延滞了混合层中大涡结构的发展,降低了大涡结构的长度尺寸;在大涡卷起过程中,颗粒会衰减气相湍流的能量,衰减的程度随颗粒质量携带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大涡配对过程中,颗粒使气相湍流的能量增加,并且增加的程度随颗粒质量携带率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颗粒的出现,增加了流体的混合程度,削弱了颗粒在流场中的扩散程度。 相似文献
11.
12.
结合重力和螺旋管离心力分离的特点,提出一种螺旋管复合气液分离器结构.基于重力作用下气液分离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分离器直径、高度的设计方法;基于螺旋管离心力作用下气液分离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分离器螺旋管截面直径、螺旋管圈数的设计方法.总结人工控制经验,设计了分离器液位Fuzzy-PID控制器.实验表明,气液分离效果良好,分离流量是同尺寸重力分离器的2.5倍. 相似文献
13.
气液混输是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输的核心技术,叶片式混输泵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工况宽、耐磨损等优点。我国叶片式混输泵的研究起步晚,发展较慢,系统深入的研究相对较少,设计理论尚不成熟。叶片式气液混输泵的能量特性受入口含气率、转速及介质黏性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叶片式混输泵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混输性能,介绍了叶片式混输泵的结构特点,阐述了叶片式混输泵的设计方法和性能优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叶片式混输泵内部的两相流态发展规律、气液相间力作用机理及压力脉动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并对叶片式混输泵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火电厂燃料煤在运输和生产处理过程中,受机械力、重力、布朗运动及风力的作用,会产生粉尘飞扬而污染作业环境和室外大气。为对有价值的粉尘进行回收和改善环境,必然要了解处于运动或静 相似文献
15.
气液混相流技术的基础(流动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一、前言气液二相流在核电站、锅炉、化学工业、低温技术流体装置等很多部门中都可以见到.因此,知道这些装置在规划、设计和运行上的许多特性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气液二相流的研究历史大约有40年。在此期间流动、传热特性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因此对二相流的特性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但是,在从事与气液二相流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洗涤冷却室液池内气液流动特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揭示水煤浆气化炉洗涤冷却室内合成气体穿越液池的多相流动特性,运用流体体积模型对顶部浸没气体射流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详尽分析了在不同气流速度和不同突扩比下的流场形态、演化过程以及该过程的流动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是一个突扩的、存在逆压力梯度和负浮力的顶部浸没气体射流流动过程;气体的最大冲击深度与气体出口动量通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突扩比的减少,合成气对液池内水的扰动加强,液滴和气泡增多,液面升高.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全面考虑了影响制乳和传质过程的各种因素,运用L_(18)(2~1×3~7)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针对不同浓度含铬废水(20~100 ppm),模索出能一次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液膜法除铬最佳试验条件,同时探讨了液膜法除铬分离机理,认为根据内相不同而存在两种不同的分离机理(同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相似文献
20.
微尺度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微尺度通道流动沸腾换热试验台,采用高速摄像仪对水平微尺度单管(内径0.8mm)内低沸点制冷工质(R32/R134a(25%/75%))气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可视化观察研究分析,获得了流型照片。在各种质量流量和进口干度下对工质在微尺度管内的两相流流动特性进行了试验,观察到了各种工况下流型的转化特点,对流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验工况为:质量流量G=760~10360kg/(m2.s1,进口干度x=0.01~0.77。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的质量流量工况下,工质在微尺度单通道内的流型比较单一,主要呈气状流/雾状间隔流动。在进口质量干度较低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环状流,但液膜总处于波动状态,有不稳定现象。无论什么工况,均没有出现像常规通道内的分层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