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灾公园     
朱红霞 《园林》2006,(12):34-35
21世纪是"城市"世纪,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北京已承诺要办一个"安全奥运",上海也要给世界一个"安全世博会"。加强防御,控制灾害,增强城市综合减灾抗灾能力是当今防灾的重点,而我们对城市绿地防灾避难的功能还缺乏认识。所谓防灾公园,是防灾功能特强的城市公园,既可作紧急避难场所,又是救灾指挥中心、紧急救援中心等。日本防灾公园的建设经验值得  相似文献   

2.
徐洁  洪杰 《城乡建设》2012,(11):32-34
在城市各类防灾系统中,公园绿地作为重要的城市开敞空间和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既能为人们提供自然游憩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又在避难疏散、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苏州桐泾公园防灾规划为实例,从防灾公园的概念和作用入手,重点探讨了城市公园绿地综合防灾规划的原则和要点,为城市公园绿地综合防灾规划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建设的阶段,公园和公园体系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和空间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国外城市公园体系概念内涵、发展演变分析国外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经验,以伦敦、东京、多伦多3个城市为案例,识别其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特征,提炼公园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为我国城市公园体系构建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晋西地区中小型城市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及其空间使用规律进行类型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与山西临县湫河公园的实证分析,探索晋西地区中小型城市中老年人活动及公园使用的属性特征,研究影响中老年人活动的公园空间环境因素,为我国晋西地区中小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化进入"公园城市"这一新阶段,城市公园建设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促进"公园城市"中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规划布局的统筹发展.城市公园的质与量在疫情的影响下更加被居民重视,故此评价城市公园后得出的结论,可作为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导公园建设,且推进公园城的发展.该文借助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分析...  相似文献   

6.
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芸 《中国园林》2007,23(7):13-15
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势必导致各种城市灾害的发生,减灾防灾已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而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日本城市公园绿地在历次震灾中都发挥了避难疏散的重要作用,成为市民可利用的安全有效的防灾减灾空间。在回顾日本城市防灾公园发展的基础上,概述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提出的防灾公园的新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布局原则,并结合实例着重介绍近10年来日本兵库县及其他地区在进行防灾公园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并以此作为我国规划建设城市防灾公园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华翔 《四川建筑》2009,(Z1):16-18
地震公园的场所需求和内容设计,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城市公园再设计、山区地震公园的建设都是对于震后避难场所的一种新的考虑和补充。对于公园空间的认识和再设计中需要相应地加入抗震和避难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公园功能和机制的要求,为灾后提供合理、完善的避难场所。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蕊 《新建筑》2009,(2):98-101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防灾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与避难场所在面积、空间位置等方面的比较,论证了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各类避难场所的可行性。同时根据灾时避难和救援的要求,总结出具有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园绿地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并从总体设计、元素设计和细部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城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海燕  武志东 《规划师》2006,22(10):55-58
西安市防灾公园规划研究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现状城市公园的避险能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人口数据,得出结论:对原有公园要增加面积、扩大服务半径、全部改造成防灾公园,并利用现有城市广场、体育场等开敞空间,扩大避难空间.另外,研究还对防灾公园的周边资源进行分析,为人口疏散、资源调配等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城市滨水遗址公园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休闲娱乐和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居民对于城市公园等绿地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园绿地成为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各类城市公园中,遗址公园作为城市文化展现和输出的重要绿地空间,在近些年被广泛关注;滨水公园因其特殊的文脉特征,使城市公园整体品质得以提升。从设计者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成长期,城市建设也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城市特色"的创造,不仅是全球性的前沿课题,更是我国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对"城市特色"的理论关注,在逻辑层面和操作层面上,从三个方面--即"特色城市"与"城市特色"、"标志性城市"与"城市性标志"、"个性城市"与"城市个性",论述了关于"城市特色"个性塑造的某些理念;讨论了"城市特色"的系统、资源和创造城市特色的途径、目标和方法;并指出了当代研究"城市特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标·城市客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翌 《城市建筑》2010,(9):25-29
本文以国内近十几年来演艺建筑建设高潮为契机,结合国内外新建优秀演艺建筑案例,试图分析演艺建筑在完成其地标角色的同时,如何实现"城市客厅"的职责,并满足视觉需求的外形成为理性的、技术的壳体。  相似文献   

13.
14.
《规划师》2001,17(4)
自从20世纪中后叶美国先后提出GIS、GPS、数字地球等概念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化、数字化日益加快,对当代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挑战,而与此同时我国北京、广州、惠州、北海、长沙等地也纷纷提出“数字城市”的建设计划,所以本期笔谈以“信息化城市与数字化城市”为主题,就大家所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符合城市发展趋势,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环境优美的城市发展准则。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四个环节,智慧城市促进城市科学发展。自2012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目标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并以城市自主和上下协同两条主线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城一策智慧发展、人为核心质量关键、产城相融互促共进、体制创新机制融合、多元筹资优配资源五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美国著名设计师斯蒂文·霍尔操刀设计的当代MOMA浮出水面。在这一传奇性的设计中,对几何形体的迷恋、丰富而富有变化的色彩运用、对光近乎宗教般地膜拜等斯蒂文·霍尔所偏好的设计语言毫无悬念出场,但其对气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探索似平对当下的中国设计界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芳春 《规划师》1998,14(2):86-89
本文从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与主要特征出发,阐述了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与城市的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关系,进而对城市意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美国规划协会于2005年3月19日到23日在美国西岸城市旧金山召开了2005年全球年会。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先生应邀出席大会.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美国规划协会签署了《美国规划协会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合作及交流备忘录》,并以其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荣获美国规划协会首次颁发的规划事业“国际杰出领导人物”奖!在会上,单霁翔先生还发表了《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和《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两篇演讲.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意义深远,赢得与会的国际学者和城市领导的赞赏。 单霁翔先生在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之前,担任首都规划委员会主任。他是一名建筑师和注册城市规划师,20多年来始终从事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工作。他表示他“热爱这两项工作中的任何一项,并且一直试图将在其中一方面取得的工作体会应用到另一方面的工作之中”。 在会议五天的紧张日程里,我们与单霁翔先生就中国迅猛发展的城市化给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问题,在广泛的层次上作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我们取得了他的大力支持,特将这两篇演讲稿发表于此刊。(由于演讲稿的特殊性,本刊对个别地方有微小的调整。特约主持人张工,苏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
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但是理论上的研究尚待完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先对二者概念进行简要分析.然后着重阐述二者关系.指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