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依据社会科学文献索引(SSCI) 数据库中能够检索的近400 篇相关文献及部分中国国内研究,系统 考察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近20 年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公众不接受转基因的社会与心理因素的研究。本文指出, 科学家在转基因传播中忽视了公众的关切,媒体的偏见性报道及科学信息传播与媒体传播的错位,知识在塑造转 基因态度方面发挥的有限作用,以及公众对体制的不信任,是造成他们无法接受转基因的主要原因。在系统梳理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我国科学传播学者在探究和解决转基因这类科学争议题材方面可以开展的 研究方向和可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李浩鸣 《科普研究》2012,7(5):17-21
经过25年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在基础科学多个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支撑着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持续创新发展。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科学基金管理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管理制度。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由项目申报到结题过程中形成的成果、人才、平台等信息,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信息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学传播应以政府管理层、科学家群体、社会公众对科学基金信息的诉求为出发点;运用现代科学传播方法和不同传播媒介,有效构建新型的科学传播体系,以科技新闻报道为主体,多种科学传播形式综合运用,向社会广为传播;在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加速发展。同时,使政府、科技界和全社会对科学基金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推动科学基金未来更好地发展;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传播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保密原则;科学传播要注重多种媒体组合宣传和宣传时机及时段,强调"内宣"与"外宣"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科技媒体的组合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探讨科学传播从缺失模型到公众参与模型变迁的基础上,阐述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给科学传播带来的挑战。本文在结合对转基因黄金大米引发的微博争端进行的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微博等社交媒体具有潜力成为公众参与科学的平台,但又不是一个现成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科学传播工作者需要正视这种情况,并尽可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带来的条件,顺应科学传播向公众参与科学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1975年美国186位知名科学家,在18位诺贝尔奖得主带领下,联名批判占星术。费耶阿本德却对此举提出严厉批评。本文通过对这一案例及相关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提出科学传播必须借鉴主要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在内的科学文化研究的成果,才能避免朴素过时的科学观的干扰影响,实现科学传播从朴素向反思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读图时代的科学传播现状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读图时代”对科学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图像不再是文字的附属和、点缀,开始担负起传递信息、传播观点的职能。摄影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的进步又大大提高了图像的传播效果,报刊、图书等各种科普出版物“浓眉(题)大眼(图)”,电影、电视、动画等更是让人们享受,到了视觉的盛宴。与此同时,泛视觉化倾向却削弱了受众清醒认识世界的能力≯在这个视觉时代有必要分析图像的传播特征,研究一影像的传播策略,探索视觉时代的科学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7.
赵蕾  刘兵 《科普研究》2009,4(4):29-35
调查表明,科学家肖像画在形成学生对科学家及科学的认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科学家肖像画研究常见的理论方法,运用问卷调研与访谈的方法,从实证角度证实了科学家肖像画在形成小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将国外肖像画研究与对国内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进行了比较,试图为科学传播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科学传播实践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它在英国起着全国科学院的作用,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并重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发展宗旨。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发展概貌和科学文化传播的基本情况,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与社会对话、建立科学传播奖项构成皇家学会重要的科学传播特色,引领与示范科学传播在全球的发展。最后,本文就加强我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时代更迭,传统科普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科学传播需要更多元化的形式,运用科幻电影作为 一种传播手段来丰富科学传播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对于能否用科幻电影进行科学传播的观点褒贬不 一。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科幻电影中的可传播因素,并就科幻电影的科学传播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证明了运用科幻电影进行科学传播具有可行性,并有特殊的传播效果,也是多数公众愿意接受的一种科 学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0.
周立军 《科普研究》2009,4(2):30-36
提升科学传播的影响力,离不开工作创新。"首都科学讲堂"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其准确的定位以及在传播机制和运作方式上的创新。这个新形势下科学传播的有益探索,既满足了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给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传播提供了条件,并为科协组织开展科普工作、促进科普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作物在近几十年取得较大突破,在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虹受到了较多质疑。大学生群体对转基因作物认知及产业化态度将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对武汉市2897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研究大学生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和产业化态度,并分析两者的影响因素弘发现大学生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水平一般,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持比较支持的态度,但认知水平和产业化态度受到学校。专业等多种因素影响,并在群体内部呈现差异。根据调查结论,分别从政府、研究专家、学校和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在促进争议科学题材的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本文以世界上最大的社交视频网站You Tube中的转基因食品短片为案例,从传播主体、媒介框架和传播技巧三方面来分析社交媒体的框架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在You Tube网站上美国的各种社会组织抢占了绝对的话语主导权,媒体也有积极参与,而政府和科研机构基本处于失语状态。在媒介框架上,最多的一类是关于食品安全、经济和科技的话题,且大部分都具有负面属性。在塑造技巧上,最受欢迎的短片大部分具有刺激性标题、诉诸于情感和特定价值、制造矛盾吸引受众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了我国的公众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认为科学文化总体的不断发展,是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传统文化与科技普及,科技普及的文化内涵,以及科学素质的评价体系3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得科学文化持续不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普形式 增强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军 《科普研究》2010,5(3):57-62
一般的传播模式由于传播链条太长,无法形成或较快形成反馈,缺少交流的亲切感与成就感,因而很难引起公众的学习兴趣。首都科学讲堂传播模式的成功在于它有一个“核心动力”——注重平等交流的现场活动,并通过沟通、对话、交流,调动公众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其主动地接受。最终,形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理解促述接受,接受又加深理解,进而带动周边“因素”形成良好的社会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5.
高松生 《科普研究》2007,2(5):19-23
本文基于对中国城市科普状况、社区组织形态及其成员的行为倾向的分析基础,就目前中国城区科普主流模式——"科普社区"进行分析,结合实例阐述了科普社区组织形式、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过程、创建模式及评价体系。对科普社区在建立一种能调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形成社区科普凝聚力,传播科学,实现基本知识资源的普惠配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党伟龙  刘萱 《科普研究》2012,7(4):67-76
随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如何完善该领域的有效激励制度已提上日程。参考国外科学传播奖项的设置,将给我们有益启示。本文选取西方发达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英国和美国,对两国的25个科学传播奖进行了评述,基本涵盖了两国较重要该类奖项,并总结了其整体特点,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大型科普活动社会宣传作用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志敏 《科普研究》2009,4(4):41-44
本文讨论我国大型科普活动的特点及其发挥的社会宣传平台作用。分析了此类活动在宣传、监测评估、持续效应等量个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大型科普活动发挥社会宣传作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潘涛 《科普研究》2008,3(4):27-30
本文回顾了商务印书馆50余年来秉承翻译出版科学文化类的基本学术图书的传统,出版科学文化作品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