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膜下滴灌措施的使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节省用水用肥等各个方面成本提升农民自身利益,并且对提升国内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对膜下灌溉措施的特点、留存情况、制造的利益与膜下灌溉措施的发展进行了非常具体的讲述。  相似文献   

2.
张庆奎 《轻工设计》2014,(6):279-279
膜下滴灌措施的使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节省用水用肥等各个方面成本提升农民自身利益,并且对提升国内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对膜下灌溉措施的特点、留存情况、制造的利益与膜下灌溉措施的发展进行了非常具体的讲述。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出现的水危机、水污染和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不能全归咎于水资源短缺和缺少有效的节水措施,主要还是由于缺乏一种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造成的。文章通过乌苏市近几年高效节水及膜下滴灌发展现状,从水量、产量、用工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大力发展膜下滴灌所带来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烟草膜下滴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田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大理州烤烟膜下滴灌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烟株的生长和发育,干物质积累逐渐增加,以旺长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为主;硝酸还原酶均在旺长期活性最强,成熟期显著下降;在较适宜滴灌量范围内,较小的滴灌量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大理州自然生态条件下,以40 ~ 50 m3/667m2 滴灌量为宜。  相似文献   

5.
地下滴灌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滴灌是微灌技术的典型应用形式之一,它是指水通过地埋笔管上的灌水器缓慢出流,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整个根层供作物吸收利用。由于灌水过程中对土壤结构扰动较小,有利于保持作物根层疏松通透的环境条件,并可减少土面蒸发损失,故地下滴灌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益.文章介绍了地下滴灌技术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已成为关系甘肃河西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作为甘肃甜菜产区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紧缺,推行甜菜滴灌可起到节水、稳产、增产效果,生产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推广价值.甜菜机械穴播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实现机械覆膜、打孔、播种、铺设滴灌带一次性作业,全生育期滴水7~9次,每次300~ 500m3/hm2左右,总用水量3800 ~ 4200 m3/hm2,节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水量对土壤水分、甜菜蒸腾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半干旱地区甜菜丰产高糖、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甜菜营养生长时期主要消耗0~60cm土层的土壤水分;供水量为505.2mm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且对产量影响不显著。通过甜菜产量、蒸腾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目标产量75咄/hm。时,全生育期最低耗水550.8mm,需供水445.4mm。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河套灌区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高产、节水、高效的灌溉制度,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分析了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的耗水量规律,用Jensen模型建立了玉米的水分生产函数,并对玉米的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在苗期对水分的敏感性较弱,此时期缺水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在拔节—抽雄、抽雄—花期和花期—灌浆期对水分的敏感性较强,此时期亏水将会减产。 对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优化得出:灌溉定额为275~325 mm,玉米的产量较高;对灌水量的分配为苗期—拔节灌水量为20~40 mm,拔节—抽穗的灌水量为40~60 mm,抽雄—开花的灌水量为115 mm,开花—灌浆的灌水量为80 mm,灌浆—乳熟的灌水量为20~40 mm,较本地常规地面灌每公顷节水2 546.25~3 296.25 mm,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膜下环流的定义、系统构成;膜下环流在熏蒸杀虫、均衡粮温、粮食冷却和平衡水分等方面的应用;膜下环流系统单位通风量、回流管的管径与开孔率、回流管的埋设深度、环流管的安装高度、环流风机选择等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在膜下环流系统操作时对系统安装的要求,粮堆压盖密闭与揭膜时机、膜下环流时机、膜下密封气密性要求等应注意的问题;为膜下环流系统的设计与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疆塔城地区地处新疆西北部,位于东经82°15′~85°20′北纬42°24′~47°17′之间,有33.3万hm^2可灌溉耕地,灌溉用水主要依赖冬季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塔城地区光照充足,冬季长而寒冷,积雪厚;春季升温快,夏季较短,气温较高,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具有大陆性干旱气候和塔额盆地局部性小气候双重性。图1是新疆塔城地区2003~2008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统计。  相似文献   

11.
《粮食与油脂》2017,(2):7-11
重点阐述了马铃薯全粉加工过程中护色、降低细胞破损率、干燥等关键技术和马铃薯全粉在面包、饼干等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马铃薯全粉的加工现状应用和发展趋势做了综述,以期推动我国马铃薯全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马铃薯主粮化。  相似文献   

12.
介绍连续膜集成技术,针对木糖生产存在的耗水量大、能耗高等问题,结合具体的试验,综述连续超滤+连续离子膜脱酸脱盐、连续膜浓缩、膜回收再生废酸废碱液等连续膜集成技术在木糖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连续膜集成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质量比马铃薯淀粉(PS)和大豆球蛋白(11S)为原料制备PS-11S复合可食膜,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质构、光学性能、透气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可食膜组分间作用力、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进行多尺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X-RD和FTIR光谱分析,11S和PS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相互交联,形成网状结构,促进可食膜的形成。随着11S含量的增加,可食膜机械性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1S和PS比例为2∶15时,可食膜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46.69%,水蒸气透过率达到最小值5.63 mm/m2d·kPa,氧气透过率和二氧化碳透过率分别降低为8.48 g/d·m2和12.47 g/d·m2。当11S含量过大时,可食膜孔隙增加,甚至产生裂缝。结论:当11S和PS比例为2∶15时,可食膜软硬适中,空间结构紧密,机械性能优异,研究结果为蛋白-淀粉基复合可食膜的制备提供了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实验,就食粮“双低”,“三低”仓的“膜下环流熏蒸”,“综合熏蒸技术”以与此相关的常见规药剂混合,缓释,间歇熏蒸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具体地介绍,有一定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原淀粉与交联淀粉可食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马铃薯淀粉基可食膜的性能,通过对原淀粉进行交联变性处理,以马铃薯变性淀粉制备了可食膜,考察了交联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基可食膜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透水蒸气性,透光度,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两种淀粉膜,马铃薯交联淀粉可食膜性能在各方面优于马铃薯原淀粉可食膜.马铃薯交联淀粉基可食膜的抗拉强度为4.48Mpa,伸长率为83.96%,透水蒸气性为2.03058*10-10g/m.s.pa,透光度为47.5%,在30℃下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16.
滴灌,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灌溉的一种方式,适用于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的灌溉,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0%,提高肥效一倍以上。然而,这项引进我国已有20余年的节水灌溉技术,让农民接受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相似文献   

17.
膜萃取分离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阐述了膜萃取的特点、传质机理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膜组件型式和膜萃取分离技术在金属离子萃取、有机物分离等方面的应用,指出同级萃取的巨大优势,并结合膜萃取过程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膜萃取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大西洋马铃薯为原料,制备可溶态(s PPO)和膜结合态(mPPO)多酚氧化酶,并对两种粗酶液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 PPO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 H值为7,mPPO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以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为底物时,sPPO的米氏常数(K_m)分别为10.04 mmol/L和24.00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_(max))值分别为443 U/(mL·min)和965U/(m L·min),mPPO的米氏常数(K_m)分别为4.98 mmol/L和48.04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_(max))值分别为299 U/(mL·min)和912U/(m L·min),且对焦性没食子酸的催化效果优于邻苯二酚。6种抑制剂对比发现,Na_2SO_3对s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Vc对m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sPPO和mPPO的酶学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对马铃薯制品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平房仓新粳稻夏季储存过程中,粮堆沿墙四周及表层粮温居高不下控制难的问题,充分利用膜下内环流通风设施,对安全水分储藏条件下不同仓房储存的新粳稻进行膜下内环流控温试验,阐述了较为简单可操作的膜下内环流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促进新粳稻安全过夏储藏的一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偏高水分玉米入仓低温压盖密闭储藏和膜下环流通风均衡粮温集成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使该方法可以达到安全储粮和保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