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以C_(ED(?))=0.015M、C_(HN_4~+)=0.048-1.0M、PH=7.50的溶液作排代剂,研究了加压离子交换分离稀土元素时平衡区段两相组成与排代离子浓度的关系。提出了计算两相中排代离子浓度的方法,对两相组成随排代离子浓度变化的机理及提高排代离子浓度时引起谱带移速加快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以EDTA为螯合剂、用加压离子交换螯合排代法分离稀土元素时,排代离子浓度对谱带的移速及延伸、阻滞离子区段的变化和稳定区段稀土重叠区长度的影响。并对螯合排代分离过程中的有关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用加压离子交换法分离钆和铕在EDTA排代剂中加入适量弱酸盐,可以显著地改善分离效果。当EDTA浓度从0.015M提高到0.05M,线性流速为7.5cm/min,柱温70℃,柱比1:3时就能得到良好的分离,稀土谱带移速达到30cm/h,排出液中稀土浓度按氧化物计可达10g/l,具有工业生产应用价值。若在EDTA中不加适当的弱酸盐,只要调节适当的pH,在上述条件下钆和铕也能得到较好的分离,表明在使用微粒树脂的条件下,钆铕分离的柱比较用其分离因数α_(Eu)~(Gd)≈1.10计算值要小得多。这就为用离子交换法分离最难分离的钆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硫代硫酸盐-乙二胺四乙酸(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代替氨水作为铜的络合剂,所得到的络合物具有稳定性好,电极电势较低等优点,从理论上可以作为金的浸出液用于金的提取。本文采用Tafel曲线,开路电势,循环伏安这3种方法探究了硫代硫酸盐对金的腐蚀的影响,考查了铜离子浓度对硫代硫酸盐电化学行为影响以及硫代硫酸盐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硫代硫酸盐浓度的增加使金的腐蚀更加容易,超过0.10 mol·L~(-1)后,由于硫代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其在金电极表面的产物导致电极的钝化,从而导致金的腐蚀变得困难;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硫代硫酸盐还原电位负移,峰电流增加,说明在该条件下,硫代硫酸盐更加容易被消耗;循环伏安表明峰电流与扫描速度平方根成直线关系,属于扩散控制,这个过程中,硫代硫酸盐还原电子转移数约为1,硫代硫酸盐循环伏安行为表明lnI_p与1/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活化能E_a=5.498 kJ·moL~(-1),说明为浓差极化所致。  相似文献   

5.
排代剂DTPA循环使用分离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DTPA加压离子交换分离稀土时,排代剂的循环使用。用氢作阻滞离了。可以在稀土前沿形成纯的DTPA区段。收集并调节酸度、浓度循环使用,省去了从阻滞离子排出液中回收排代剂的繁琐工序,简化了工艺流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常规萃取剂Aliquat 336从含铼的弱酸溶液(PH=1—3)中萃取钼的可能性。提出了温度对萃取影响的机理,特别是钼和铼的萃取机理。结果表明,选择性系数(β=DMo/DRe)取决于钼和铼的浓度以及溶液中NO_3~浓度。当钼和硝酸根离子增加时,β亦随之增加;升高温度也有相同的效果。萃取时需补加添加剂:铼浓度较低时,最好用高分子醇作添加剂,铼浓度较高时,最好用乙酰苯作添加剂。作者认为研究结果可推广,若用三烷基胺(例如,三辛胺)作萃取剂,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文摘与简讯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 研究稀土元素的淋洗行为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EDTA淋洗剂研究稀土元素的淋洗行为。采用含二价铜离子作为滞留离子的阳离子交换剂,在pH8.4条件下定量的吸附RE络合离子,并用EDTA溶液进行淋洗。该法中淋洗稀土离子的流速比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床吸附非RE络合离子要快。该法不仅可节省淋洗时间和淋洗剂用量,而且溶解值也稍有下降。根据络合离子与RE元素的稳定常数测定了络合离子的淋洗次序。  相似文献   

8.
《稀土》2021,(3)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液膜稳定性并获得较高Er~(3+)萃取率,采用0.5%LiCl共混改性膜自制膜萃取器,研究了LiCl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对稀土离子Er~(3+)的富集。结果表明,Er~(3+)的萃取率随着载体HEHEHP浓度、反萃剂盐酸浓度和两相流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料液相初始H~+浓度增加而降低。研究获得Er~(3+)的最佳萃取工艺为:料液相初始H~+浓度为0.065 mol/L,反萃剂盐酸浓度为3.0 mol/L,载体HEHEHP浓度为0.25 mol/L,两相流速为10 mL/min。在此条件下,进一步考查了不同LiCl含量改性中空纤维膜富集Er~(3+)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邹美娟 《马钢科研》2001,(3):22-23,43
试样分解后,先用氨水将铝与铬、钙、镁等元素分离,再用强碱将铝与铁、钛等元素分离。在碱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标液,调节溶液PH=5-5.5,煮沸使试液中的铝和残留离子与EDTA络合。以二甲酚橙为指标剂,用氯化锌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加入氟化钠溶液,煮沸,置换Al-EDTA络合物中的EDTA,再用氯化锌标准溶液滴定被置换出的EDTA。  相似文献   

10.
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是一种绿色的浸金体系,可以利用氨水、乙二胺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铜离子配体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该配合物与硫代硫酸盐一起形成了浸金体系。本研究采用采用EDTA代替氨水构建一种新的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体系。首先,通过Tafel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金的腐蚀电位较低,腐蚀电流较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后,通过对老挝某金矿原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物组成较为简单,以石英和白云母为主,矿样除金、银外不含其他成分,属银金矿,含金量较高,其金品位高达3. 10 g·t~(-1),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接着利用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对该金矿矿样进行常温常压浸出,并考查了各种因素对金的浸出影响。结果表明:在S_2O_3~(2-)浓度为0. 3 mol·L~(-1),Cu~(2+)浓度控制在0. 03 mol·L~(-1),EDTA的浓度控制在0. 05 mol·L~(-1),液固比为4∶1,pH为10. 0,搅拌速度为300 r·min~(-1)条件下金的浸出率达到83. 76%。该体系实现了对金矿实际浸出,浸出率较高,但浸出时间较长,如何缩短浸出时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交换色层法用氨基膦酸螯合树脂对重稀土铥、镱、镥富集物进行动态吸附和淋洗分离研究,考察了淋洗剂浓度、酸度、淋洗液流速、温度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柱中,以0.1mL/(cm2.min)的流速进料时能得到较大的吸附率;在淋洗液流速为0.3mL/(cm2.min)、温度30℃的条件下,用pH=8.0、浓度0.02mol/L的EDTA淋洗重稀土富集物,可实现铥、镱、镥三者的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杂不同钨离子浓度氧化锌薄膜.研究了钨离子的浓度变化对氧化锌薄膜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钨离子的掺入使氧化锌薄膜的晶体质量得到提高,衍射峰位置向低衍射角度方向移动,导致薄膜的光学带边发生收缩,即产生"红移"现象.随着钨离子浓度增加,氧化锌薄膜光致发光强度表现为先增加而后出现浓度淬灭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利用掩蔽剂以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在分析化学中已广泛应用.迄今为止,用以掩蔽汞的掩蔽剂已有不少,如碘化钾、二巯基丙烷磺酸钠,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等.本文对DL—半胱氨酸盐酸盐作汞的掩蔽剂进行了研究,认为它在pH3~10范围内,对汞有较强的络合能力,是汞的良好掩蔽剂.此法基于pH5~6的缓冲溶液中,铅离子和汞离子均能与EDTA生成1:1的络合物,但Hg—EDTA络合物能被DL—半胱氨酸盐酸盐解络而析出相当量的EDTA,以  相似文献   

14.
对EDTA浸出白钨矿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5℃下白钨矿在0.1mol/L的EDTA溶液中各主要溶解组分的lgc-pH图,以及白钨矿在不同EDTA浓度下EDTA配离子Y4-和WO42-的lgc-pH图。利用这些热力学平衡图对EDTA分解白钨矿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中Y4-浓度直接影响白钨矿的分解,而Y4-浓度取决于体系EDTA浓度和pH值。EDTA浓度越高,Y4-浓度也相应地越高;随着pH值的增加,H4Y将依次电离成H3Y-、H2Y2-、HY3-、Y4-,pH值越大,Y4-浓度也越高,但是碱度增加到一定时候,Y4-浓度基本不再变化。以EDTA浓度为1 mol/L为例,体系pH值从7开始增加时,Y4-浓度最初会急剧的增加,接着增加的速度变缓,pH值增加到大约11左右,Y4-浓度达到最大,此时EDTA主要以Y4-的形式存在,可以发挥最好的分解能力。碱度继续增加,Y4-浓度基本上不再变化,EDTA的分解能力也基本不再变化。碱度增加到15.8以后,体系中OH-对白钨矿的分解占主导,已经变成了碱分解。根据热力学分析结论,解释了前人研究中发现的pH值在9~13范围内变化时对EDTA浸出白钨的过程没有影响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灵敏的溶出伏安法定量测定铑。铑与氯离子的配合物被吸附在吊挂的滴汞电极上,当负向扫描时,测得聚集配合物的还原电流。用循环伏安法来表征介面特征和氧化还原特性。论述了PH、氯化物浓度、累积电位和其它变量的影响。累积 5 min的检测限为 1×10~(-8)M(~1.ng/ml)。在7×10~(-7)M以内,观测到线性的电流-浓度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在2×10~(-7)M含量时)为3.0%。研究了共存金属的可能干扰。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叔碳酸为萃取剂,二甲苯、正辛烷为稀释剂分别测定了全部稀土离子(除Ce、Pm之外)的萃合水数。观察到叔碳酸溶液和单一稀土溶液平衡后的有机相中纯萃合水浓度与有机相稀土离子浓度作图呈线性关系:[H_2O]o.e=n[M~(3+)]o.e+b,在PH=5时不同稀土浓度与不同稀释剂得到的logD与原子序数作图和萃合水数n与原子序数作图均呈现四分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普遍的稀土分离采用一种萃取剂萃取,其萃取率较低,为提高稀土萃取率使其资源最大化利用,本文采用P204-N235混合共同萃取体系来萃取氯化钇和氯化钆的混合稀土料液,通过研究P204-N235相比、P204-N235体积比、震荡时间、P204-N235协同萃取氯化钇与氯化钆水相初始料液PH值及稀土离子浓度,实验结果表明P204-N235协同萃取稀土当P204-N235相比为3∶1、P204与N235萃取剂体积比为1∶1、震荡时间为10 min、P204-N235协同萃取氯化钇与氯化钆水相初始料液PH值=3、稀土离子浓度为0.1 mol/L时可强化稀土的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矿石中微量铟的催化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铟在0.01M铜铁试剂、0.01M磷酸氢二钠、0.1M磷酸二氢钠的PH7的底液中虽有催化波.但当浓度低时波形较差,影响定量测定.本文提出改用0.01M铜铁试剂,0.5M醋酸钠,0.005M抗坏血酸为底液,波形好,灵敏度也高.与3N盐酸底液相比,灵敏度约提高17倍.取样0.2克可测定含铟0.00005%以上的样品.样品经醋酸丁酯萃取分离富集后,残留的杂质对铟测定不干扰.本法适用于硫化矿中微量铟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吉鸿安 《甘肃冶金》2008,30(1):6-7,11
介绍了高含钠废水作为工业软化水钠型阳离子树脂再生液的可行性,其被利用来代盐再生树脂的关键是解决再生系统中硫酸钙的析出问题。当采用低硫酸根离子浓度(20~25 g/L)、高流速(8~10 m/h)和逆流再生操作时可有效防止硫酸钙的析出。高钠废水代盐再生时盐耗约150 g/mol,树脂工作交换容量在1mol/L以上,与常规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相符。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主要是试验了用磷酸溶样,在氨性介质中测定微量镍的方法。实验结果确定:①矿样经磷酸分解后,加入氯化钡,在氨性介质中进行示波极谱测定镍,可消除大量铬和铁等离子的干扰。介质最佳条件是3.6M NH_4OH—0.25M Na_2SO_3(50毫升溶液中)。②为保证50毫克矿样完全分解,磷酸的使用量为1毫升,在50毫升溶液中的浓度为0.27M。磷酸浓度大于0.32M时,镍的测定结果偏低。氯化钡的用量可高达1.1M;当其浓度为0.32M对,50毫克铁在氨性介质中沉淀完全,但大于此量时,镍的测定结果稍偏低。③126毫克三氧化二铬、13毫克钴、0.5毫克钒不影响镍的测定;高于此量时,镍的测定结果稍偏高。铜(Ⅱ)、镉(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