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型车载全胶体材料铅酸蓄电池开发对电力汽车行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车载全胶体材料铅酸蓄电池的性能,通过实验对有关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车载全胶体材料铅酸蓄电池可以满足电力汽车的生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大大延长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石油资源面临的枯竭,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V)等。目前,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最大瓶颈就是车载动力电池。本书为推动我国车载动力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着重介绍了各种动力电池的原理、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动力铅酸蓄电池、动力碱性蓄电池、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动力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与第一版相比,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传统汽车导致的石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较传统汽车,以车载电源作为全部或部分动力驱动的电动汽车,具有清洁节能的优势。混合电动汽车(HEV)性价比高,成为国内外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较其他动力电池,铅酸蓄电池成本较低,性能稳定,依然是混合电动汽车的重要选择。铅酸蓄电池在HEV中已经得到初步的应用,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制约铅酸蓄电池在HEV中进一步应用的瓶颈。国内外学者通过开发合适的添加剂、改进板栅材料、优化电池制备和装配技术,以及制备超细铅粉活性材料等手段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本文对HEV用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机制和电池管理系统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阀控铅酸蓄电池被广泛用作通信等系统的后备电源,其健康状态关系到市电中断情况下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研究并设计了1个包括多个现场监测点和区域监测服务中心的网络化蓄电池运行参数在线实时监测系统。现场监测点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完成每节蓄电池的运行参数的高精度测量与分析,并将每节蓄电池的运行参数通过传输网络实时传送至区域服务中心。区域服务中心负责每节蓄电池的运行参数的数据存储、查询、健康分析和告警等功能,实现远程监测管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各个参数的测量误差均在0.9%以内,功能满足现场要求,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互连互通的需求,提出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通信兼容性测试的试验方法和系统方案。方案基于现行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通信标准要求,实现对通信电路性能、协议符合性、通信故障响应的综合测试和评估,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充电通信环境中所需要的各种参数采集、分析和显示工作。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充电站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测试方法能够对充电过程中通信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全面的实验验证和分析,对提高通信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石油资源面临的枯竭,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V)等。目前,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最大瓶颈就是车载动力电池。本书为推动我国车载动力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着重介绍了各种动力电池的原理、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动力铅酸蓄电池、动力碱性蓄电池、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动力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与第一版相比,本书第二版新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车载充电系统小型、快速、智能化的要求,用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设计了基于模糊逻辑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带模糊控制的脉冲充电法,电流可以很好地逼近蓄电池可接受充电电流曲线,减弱了蓄电池充电极化的影响。主电路采用隔离型DC/DC全桥高频变换器,减少了车载充电系统的体积;控制部分采用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在充电过程中实时动态跟踪蓄电池可接受充电电流曲线,有效防止蓄电池过充和过热等问题,极大地提高充电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能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最优控制,充电快速、效率高,完全满足充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型铁路养路车车载监测系统中各模块供电需求以及系统长时间不间断工作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增强型8051单片机与DS2438的电源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新一代8051单片机STC12C5A60S2为核心控制芯片,通过控制开关管器件的通断,合理管理电能供应,同时运用智能电池监测芯片DS2438对蓄电池各项参数进行监测,有效延长了蓄电池使用寿命。经过工业现场测试,整个系统工作稳定,能够实现系统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和蓄电池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铅酸蓄电池内阻在线测试原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套基于测量电池内阻来反应蓄电池状态的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实现对铅酸蓄电池的电气性能参数实时监测,为铅酸蓄电池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提供主要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石油资源面临的枯竭,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V)等。目前,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最大瓶颈就是车载动力电池。本书为推动我国车载动力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着重介绍了各种动力电池的原理、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动力铅酸蓄电池、动力碱性蓄电池、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动力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与第一版相比,本书第二版新增铅碳电池、动力铅酸蓄电池清洁化生产技术、动力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制造工艺新进展,并且增加超级电容器等全新内容。本书充分反映了国内外动力电池研发的最新成果。本书可供从事车用电池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领域如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员参考,还可供大专院校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  相似文献   

11.
设计开发了用于超微型电动车的集铅酸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器于一体的智能电池系统,可以节省空间、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在一体化电池系统电气方案和机械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探讨了具有电池状态监测、SOC/SOH估算等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器于一体的设计方案,提出了电气隔离、电压和电流实时反馈等方法,在实现电池管理的同时对充电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样品试制和试验,验证了该一体化铅酸电池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内容为向通信系统所用的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中添加石墨烯后,该蓄电池的寿命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向该电池的负极铅膏中加入石墨烯后,不仅电池的稳定性显著提高,而且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验中向负极铅膏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不同的石墨烯制备不同的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寿命结束后的电池的负极板的物相及活性物质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向电池的负极铅膏中加入的石墨烯可使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出现多孔性状态,可有效地支撑负极板的结构,同时在循环时该多孔结构可明显降低负极板硫酸盐化的速度,使蓄电池的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13.
邵双喜 《电池工业》2014,(5):318-319
目前阀控密封铅蓄电池作为通信用备用电源,备用状态下均采用浮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管理。由于铅蓄电池对温度非常敏感,要求工作温度在20~30℃,冬天和夏天分别利用空调进行温度调节。文章介绍了阀控铅蓄电池的温度特性,分析目前蓄电池浮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蓄电池浮充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目前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用标准和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标准在适用性、时效性和标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铅蓄电池的市场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信国 《电池工业》2006,11(3):190-193
综述了中国铅蓄电池的市场现状,2004年中国铅蓄电池的总产量达到约6000万kVA h,销售额约150亿元,铅蓄电池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介绍了我国铅蓄电池制造业概况以及出口市场现状;分析了铅蓄电池的市场结构,预测了中国铅蓄电池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国内外铅酸电池技术的研究概况,从理论上分析了普通铅酸电池、胶体电池和铅炭电池的区别。结合实验分析了三种不同电池的温度适应能力、放电深度对循环寿命的影响、自放电率以及容量恢复能力,结果显示胶体电池和铅炭电池性能显著优于普通铅酸电池,更适合应用在微网储能系统中。对比了不同厂家的铅炭电池,结果表明由于炭含量等工艺差别,不同厂家的铅炭电池在性能上差别会比较大。  相似文献   

17.
赵轩  康留旺  马建 《蓄电池》2014,(1):10-14
为了深入研究铅酸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阻等特征参数的变化,首先,基于铅酸蓄电池的工作机理建立蓄电池充放电模型,并进行不同倍率的充放电实验;其次,基于实验数据建立各模型参数与SOC之间的函数关系,同时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实现SOC的精确估计。最后,结合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铅酸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仿真结果和实际结果吻合,有助于对铅酸蓄电池内阻等特征参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坚  吕荣冠  焦昌梅 《蓄电池》2011,48(5):230-236
总结了电动汽车用动力铅酸蓄电池、镍氢蓄电池、锂及锂离子蓄电池充电与管理方面的一些研究结果和成果,概括地分析了动力蓄电池与充电及电池管理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尤其总结了在电动汽车动力铅酸蓄电池与充电及管理之间联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蓄电池的性能与蓄电池的充电及管理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慢脉冲快速充电及电池适度管理的条件下,铅酸蓄电池能够大电流快速充电,而且发热量少、温升低、出气量少、循环寿命长、均衡性好。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保杰  王艳  殷天明 《电气自动化》2010,32(1):60-62,81
文章设计了应用于铅酸蓄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提出了单体电池电压、电流、温度检测电路。依据电池等效R.C模型建模,通过实验确定了该模型的参数。应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出蓄电池荷电状态(SOC)。为电池的维护与保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