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隧道中的粉尘颗粒物粒径范围分布较广,种类相对复杂,研究隧道中粉尘的去除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静电除尘技术,通过模拟公路隧道不同情况下的各工况参数,考察了不同条件下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静电除尘器主体采用负直流高压的电极供电形式,电极采用宽间距-长芒刺结构,实验粉尘选取烟尘、水泥粉和磷镁矿石粉模拟隧道粉尘。通过改变电源电压、风速、粉尘浓度、粉尘粒径和粉尘比电阻,分别计算了各条件下的除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为8.4 k V、风速4 m/s、粉尘浓度27.59 mg/m~3、粉尘颗粒物粒径60.71μm、粉尘比电阻适中的条件下,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最高,可达90%。宽间距—长芒刺结构的静电除尘器对隧道中粉尘的去除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岱海发电厂(岱海电厂)2×600 MW机组锅炉燃用准格尔煤导致静电除尘器效率低下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主要因锅炉排烟温度和压力变化、煤质和灰成分的改变等所致.对此,提出了在静电除尘器入口前的锅炉尾部烟道处直接喷入雾化水等措施.实施后,粉尘自然沉降增加利于收集,粉尘比电阻降低,除尘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静电除尘器供电控制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静电除尘器在“火花跟踪”和“间歇供电”方式下除尘效率及电耗的比较 ,认为应重视静电除尘器供电方式的选择。在粉尘比电阻较高时 ,选用“间歇供电”方式不仅能提高除尘效率 ,还可大幅降低电场电耗。  相似文献   

4.
影响静电除尘器效率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研究影响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几个常见可控因素,分析漏风、比电阻、振打周期及电场闪络频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使静电除尘器保持更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5.
烟气中颗粒物的比电阻对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有重要影响。通过搭建实验台,模拟燃煤锅炉排放烟气,控制烟气温度在低温范围内,实验分析烟气含水汽量对颗粒物比电阻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研究不同湿度烟气通过电除尘器时的的除尘效率,分析颗粒物比电阻对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析粉尘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粉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除尘效果的影响及机理。针对电除尘器粉尘高比电阻对除尘效率的危害。熟悉降低粉尘高比电阻的有效方法,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减少火电厂烟尘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托电二期机组投产以来,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原因是燃煤含硫低,所产生的粉尘比电阻高。引进SO3烟气调质系统以后,有效地降低了粉尘比电阻,提高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静电除尘器对微细粉尘尤其是PM2.5的除尘效率,以PM2.5三大来源之一的建筑粉尘为研究对象,使用1种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来研究它对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用除尘效率来表征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的优劣,通过分析收集粉尘的中位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累积百分比等参数,研究了新型极板对离子风及收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提高放电电压不能提高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需考虑离子风对微细粉尘运动方式的影响;袋收尘极对微细粉尘具有较强的束缚作用,可以减弱离子风对收集到的微细粉尘的扰动,并且布袋良好的透气性也减弱了离子风在电场中所形成的螺旋结构流体的强度;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对所收集粉尘的累积百分比相对传统除尘器提高了12%~35%(对于PM2.5)及1%~43%(对于PM10)。因此,改变除尘器收尘极板的设计可以提高除尘器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起静电除尘器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找出了产生故障的原因 ,分析了电场电压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包头第三热电厂2号炉原有的2台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果不理想,因此将第4电场改造为旋转极板形式:极板采用骨架蒙皮结构,利用不锈钢丝制造清灰刷清灰,所有传动轴承设置在除尘器壳体之外,传动链条采用标准传动链条等;同时还对第1电场电源、电除尘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改造。改造后2号炉排出的粉尘量明显减少,除尘效率达99.9%。  相似文献   

11.
前言静电除尘器的运行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粉尘的导电性质,电阻率太高或太低均将影响静电除尘器的运行效率,以致不能获得高效。因此,无论在选择除尘器类型、或选择静电除尘器的合理结构及运行方式时,均需先要对粉尘比电阻有个了解。随着静电除尘器在火电厂应用的日益增多,急需研制试验室或现场测定用的粉尘比电阻测定仪。为此,我所在这二年内研制了一台试验飞灰比电阻测定仪,经调试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调试表明,这台室内比电阻测定装置的测量范围可达10~7~10~(14)欧姆—厘米,可调温度达200℃。测定结果重现性较好。因条件所限,这台设备,目前对湿分还不能调节,因此,尚不能模拟烟道的实际气分,这些均有待今后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300MW机组电除尘器效率降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电除尘器运行的因素,找出了华能汕头电厂1号、2号机组锅炉电除尘器除尘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如反电晕、电晕线粗大和阳极板粉尘堆积、电晕闭塞、锅炉排烟温度高和压力低、高压短路、高压控制柜的控制功能不良及取样电阻阻值飘移等.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后,该除尘器除尘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唐调兵山电厂2FE243/2-1L型电袋复合式除尘器首次应用于300 MW大容量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除尘工程,打破了电力行业先例,使本技术应用实践领域不断拓宽。结合调兵山电厂工程应用,分析了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机理、结构、技术特点,并结合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优点,先通过前级电场捕集大量粉尘,再通过后级布袋除尘捕集细微粉尘,实现了2种传统除尘的有机结合。对产生高比电阻、低硫煤粉尘的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静电除尘器对微细粉尘尤其是PM2.5的除尘效率,以PM2.5三大来源之一的建筑粉尘为研究对象,使用1种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来研究它对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用除尘效率来表征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微细粉尘的收集效果的优劣,通过分析收集粉尘的中位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累积百分比等参数,研究了新型极板对离子风及收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提高放电电压不能提高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需考虑离子风对微细粉尘运动方式的影响;袋收尘极对微细粉尘具有较强的束缚作用,可以减弱离子风对收集到的微细粉尘的扰动,并且布袋良好的透气性也减弱了离子风在电场中所形成的螺旋结构流体的强度;新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对所收集粉尘的累积百分比相对传统除尘器提高了12%~35%(对于PM2.5)及1%~43%(对于PM10)。因此,改变除尘器收尘极板的设计可以提高除尘器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丰镇发电厂6号炉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低、粉尘排放浓度超标、耗电率高的问题,提出拆除电除尘器内部阴、阳极系统,加大电场除尘面积等改造方案.改造后,经整体效果测试,6号炉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9.7%,粉尘排放浓度小于设计值,可实现节电36.35%~41.29%.  相似文献   

16.
华能大连电厂1号机组是从日本三菱公司引进的亚临界参数燃煤发电机组,由于投产多年,静电除尘器内部元件腐蚀、磨损严重,除尘效率严重下降。为提高除尘器除尘效率,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规定的粉尘排放浓度,特对除尘器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除尘器效率达到99.7%以上。由于除尘器采用了IPC智能控制系统,耗电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陈旭 《广东电力》2007,20(10):42-44
AG-2喷钙脱硫工艺属于典型的干法脱硫工艺,适用于现役老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改造.以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220 t/h自然循环煤粉炉为例,从锅炉燃烧、受热面的影响、静电除尘器除尘效果影响及锅炉效率影响等方面讨论采用AG-2脱硫工艺对燃煤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结论是使用AG-2脱硫工艺后对锅炉燃烧、受热面、锅炉效率的影响较小.但由于固硫剂与烟气中SO2反应产物为颗粒状,此外烟气粉尘比电阻也有所增加,因此需对静电除尘器进行改造,使之符合排烟固体指标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锅炉机组容量不断的增加和控制环境污染的粉尘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要求电站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在国外电站中已普遍采用电气除尘器,目前先进的电气除尘器的效率可达99%以上。电气除尘器要获得高的除尘效率是有条件的。影响电气除尘器效率的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粉尘的比电阻。据资料报导粉尘的比电阻在10~4~2×10~(10)欧姆-厘米范围内,电气除尘器可以获得较好的收尘效果。比电阻低于10~4欧姆-厘米时,会使粉尘导电,造成  相似文献   

19.
锡林浩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所配置的铸铁多管除尘器除尘效率低,粉尘排放浓度严重超标,为此将铸铁多管除尘器改造为陶瓷多管除尘器,同时改进了陶瓷管的布置方式,增加了其数量,并在陶瓷多管除尘器出口串联1台60 m^2的一室双电场的电除尘器,使除尘效率达到99.45%.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吉林省内火电厂静电除尘器故障频繁、除尘效率不佳的现象,在设计、安装、运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除尘效率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加强静电除尘器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使静电除尘器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