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拉伸取向和叠层热压成型技术制备叠层热压聚丙烯自增强板材,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聚丙烯自增强板材拉伸性能和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加工过程中取向聚丙烯的分子链发生了解取向,且解取向程度随热压温度和时间的升高而增加。聚丙烯自增强板材各层之间有良好的界面粘接性,且层间剥离强度随热压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加。聚丙烯自增强板材力学性能受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共同影响。当热压温度为155℃,压力为5 MPa,热压时间为10 min时,聚丙烯自增强板材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其拉伸强度为(205.3±4.1)MPa。  相似文献   

2.
吴知方 《玻璃纤维》1990,(5):15-19,13
玻纤废丝以高温球化法成珠的成功,提供了废丝综合利用的又一途径。通过大量试验取得了从20目到160目的各级样品,基本上摸清了成珠最佳粒度、隔离剂,成型温度及时间等各有关工艺参数,并对有关外形、理化性能进行了测定,表明玻璃微珠可用于多种工业用途。本试验为今后进一步的工业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竹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瑞  王春红  赵思  仝海江  刘丽妍  于飞 《塑料》2006,35(4):38-41
竹原纤维与低熔点聚酯纤维及聚丙烯纤维的混合纤维集合体加工成非织造物,再经热压成型后,制成竹原纤维增强聚酯、聚丙烯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板材,并与竹原/亚麻纤维增强聚酯、聚丙烯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性能对比,进一步探讨这种复合材料板材的最佳制作工艺。鉴于这种材料可以被用于汽车和建筑等领域,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的模糊综合评判,选出性能最优的复合材料为竹原纤维/LMPET(40/60),在模压温度、时间、压力分别为165℃,30min和30MPa的条件下,所压制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为136MPa,横向为87·58MPa;纵向弯曲强度为534MPa,横向为470MPa。  相似文献   

4.
亚麻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板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亚麻纤维为增强体,与聚丙烯(PP)纤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制备加捻纱及PP长丝包覆的包覆纱,并利用机织工艺织成二维机织布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铺层.采用层合热压方法制备PP/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板材.通过对板材弯曲性能的测试及分析,研究了制备工艺、纱线结构及亚麻纤维含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亚麻纱线作为增强体与聚丙烯(PP)纤维按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制备出PP长丝包覆的包覆纱,利用机织工艺织成二维机织布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铺层,采用热压法进行层合热压,制备出亚麻增强PP复合材料板材。通过对板材冲击性能的测试及分析,研究了制备工艺、纱线结构及纤维含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亚麻纱线质量分数为68%时板材的冲击性能最好;"三明治"(纯亚麻织物与聚丙烯纤维毡交替铺层)法制备的板材表现出较好的冲击性能;0°/0°板材在受到冲击时比0°/90°板材吸收的冲击能更多,表现出较好的耐冲击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PET工业废丝液相增粘再生工业丝的加工工艺及再生熔体的流变性能,并与传统废丝再生的能耗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再生聚酯熔体为切力变稀流体,其流变性能与原生聚酯基本一致;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液相增粘技术减少了加工工序,大大降低了能耗;纺制的丝强度为7.51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4.4%,干热收缩率(177℃,0.05 g/D,1 min)为7.1%,满足涤纶工业丝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周斌 《玻璃纤维》2011,(5):29-34,39
结合国内外玻璃纤维废丝回收使用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工作中玻璃纤维废丝回收使用的经验,从加工工艺、原料工艺、池窑工艺三方面系统探讨了玻璃纤维废丝回收使用技术。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的作业情况和作业指标,结果显示,当把废丝作为一种新的原料来使用,采取适合其生产特点的技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利用碳纤维布外贴的方式增强聚丙烯板材的抗冲击性能,为制备出性良好且碳纤维布不易脱粘的复合板材,设计出了环氧树脂粘贴工艺、环氧树脂粘贴打孔工艺、PP胶粘贴工艺和混合粘贴工艺,并对不同制备工艺下的复合板材分别进行了4、8、12 J的落锤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冲击能量下,混合粘贴工艺的方式对聚丙烯板材的荷载的提高效率最高,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玄武岩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优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从对玄武岩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影响较大因素中选取了纤维含量、纤维长度、碳酸钙含量、阻燃剂种类作为试验因素,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置了九组实验方案,并分别对九组实验制得的板材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和冲击性能测试。数据表明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纤维含量碳酸钙含量纤维长度阻燃剂种类,同时得出最佳实验参数为纤维含量为30%,纤维长度为1 cm、碳酸钙含量为15%、阻燃剂种类为氢氧化镁,其冲击强度可达33.58 KJ/m2,拉伸强度可达46.19 MPa。在航空航天、建筑、汽车船舶以及化工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裔 《玻璃纤维》1993,(6):22-23
1.前言南京玻纤院试验工厂在废丝的利用上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成功地开发出中碱废丝拉丝工艺、玻璃棒、烟灰罐、铸铝脱模剂、贴面砖.玻璃微珠、沥青砖、火柴填充料、玻璃制品厂用熟料等产品和  相似文献   

11.
在粉碎后的汽车顶棚用聚丙烯废料中添加新的聚丙烯、玻璃纤维、偶联剂等通过烘干、混料、加热、压制等工艺制成板材.研究了温度、压力以及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板材的成型性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温度110℃、预热时间20 min、加热温度185℃、保温时间50 min、成型压力2.33 MPa时板材的压制成形性能和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清洗剂,对氨纶废丝表面进行除油。采用失重法确定最佳清洗工艺,利用能谱分析技术和红外光谱法评价其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在清洗剂浓度为5%、氨纶废丝:清洗剂溶液质量=1:20、清洗温度为65℃、清洗时间为1.5h的条件下,氨纶废丝表面油剂去除率达到99.4%,且清洗后的氨纶废丝理化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天然亚麻纤维为增强纤维,聚丙烯为基体,编织形成不同纤维体积比、不同结构的亚麻/聚丙烯针织物预制件,并经过热压复合制备形成一定的亚麻/聚丙烯针织物增强热塑性绿色环保的民用纺织复合材料。通过对增强纤维及基体材料性能的分析,以及对预制件和复合材料板材结构参数和制备工艺的设计和分析,得到较优的产品结构和制备工艺,认为亚麻/聚丙烯针织结构预制件的编织工序简单且效率高,并可直接热压复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4层、6层预制件热压过程中施加的最大压力为10MPa时最优,8层预制件热压过程中施加的最大压力为15MPa时最优。  相似文献   

14.
将亚麻纤维作为增强体,与聚丙烯(PP)纤维进行混合,同时与PP长丝形成PP包覆亚麻的纱线结构,利用机织工艺织造成机织布作为复合板材的预制件,采用层合热压方法制备亚麻/PP复合材料。通过对板材弯曲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制备工艺、纱线结构以及亚麻纤维含量(质量分数)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明治"铺层方法制备的板材较"混纤法"制备的板材体现出更优异的弯曲性能;与加捻纱相比,包覆纱结构板材表现出更优良的弯曲性能;以亚麻/PP包覆纱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当亚麻纤维质量分数为46%时,其弯曲性能最优良。  相似文献   

15.
以一缩二乙二醇为醇解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对氨纶废丝进行了醇解。重点分析了醇解时间、催化剂用量、氨纶废丝与醇解剂质量比等工艺条件对回收聚四氢呋喃二元醇(回收PTHF)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不变时,增加醇解时间、催化剂用量、醇解剂与氨纶废丝比例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回收PTHF的收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16.
《合成纤维》2016,(3):52-54
根据废丝再生生产要求,对混合罐、过滤器、假捻器、卷绕机进行改造,并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设备改造有助于更好地稳定氨纶废丝再生产。  相似文献   

17.
李宜芳  黄勋 《广州化工》2010,38(2):119-121
利用废旧塑料(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共混,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废旧塑料共混相容性进行研究,测试废旧塑料的熔点,并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造检测样品,对样品的成型可能性及其相关力学性能比较,以及对样品宏观形貌的观察,选出较好的的废旧塑料共混组合。结果表明废旧聚氯乙烯并不适合参与塑料共混,废旧聚乙烯与聚丙烯共混组分的共混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烧结法制得了玻纤废丝马赛克.获得了组成,烧结,退火等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9.
以油茶果壳和不同塑料即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PE-HD)、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原料,采用模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高填充油茶果壳基木塑复合材料,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悬臂梁冲击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塑料种类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较优塑料种类后进一步优化制备参数。以壳粉含量、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含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为设计因素,以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为力学性能优化目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高填充油茶果壳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了较优配方和工艺参数组合。研究表明:当添加塑料为PE-HD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大为34.40 MPa,拉伸强度最大为18.20 MPa,力学性能较优;壳粉含量为65%时,添加7%MAPE的复合材料强度较好,弯曲强度最大为33.66 MPa;优化制备参数组合为壳粉含量55%,MAPE含量5%,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20.
《合成纤维工业》2017,(1):72-76
介绍了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流程,从工艺、设备、原料、操作等方面分析了涤纶短纤维生产中拉伸过程废丝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对纺丝温度、侧吹风、上油等纺丝工艺参数,以及拉伸温度、拉伸倍数等后加工条件进行优化,可减少拉伸废丝的产生;加强设备管理、熔体质量监控及标准化操作,也可减少拉伸废丝量;通过上述条件的优化,涤纶短纤维生产中拉伸废丝量占总废丝量的比例由原来的32.97%减少到3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