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能源约束和知识资本作用下的我国经济总量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往的研究只是将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作为投入要素,夸大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1987—2009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负值,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没有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完全来自于科技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高校专利产出数等高校科技产出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未来5年高校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在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方面,目前我国主要由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推动的"粗放式经营"为主产出模式,未来5年这种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高校专利产出主要由科技经费投入决定,且未来5年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分配在高校专利产出方面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并指出了改变目前高等学校对教师职称职位评定的科研考核"一刀切"模式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特别是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的管理工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影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创新活动的因素,在知识生产函数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了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知识存量对当地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证实了我国存在"站在巨人的肩上"效应。科技活动人员的弹性系数介于0到1之间,这也说明"踩在脚趾上前进"效应的存在。产业集群对东、西部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FDI对东部、中部地区的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而对西部地区的创新活动则表现为微弱的负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运用索洛余值方法,对1991-2010年中国信息服务业国家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年间我国信息服务业产值、资本存量、劳动力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05%、6.61%和3.64%,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20.5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信息服务业产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信息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现阶段处于相对粗放式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贡献率46.82%,资本投入贡献率46.39%,劳动投入贡献率6.79%。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处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渠道是通过降低企业债务杠杆率来实现的。因此,在经济转型期间要引导数字金融成为企业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1991—2004年中国18个地级以上煤炭类矿业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描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对其内在结构进行了分解;并以1998年为时序断点,分析了在煤炭城市发展的两个阶段中,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具体原因.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煤炭类矿业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0.8%,导致增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退化,而且这种退化呈现加速的趋势;1991—1997年间,效率改善导致大部分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有所增长,而1998—2004年间,技术退步导致大部分煤炭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开采历史较长的煤炭城市,14 a间无论是全要素生产率还是其分解成分,均大大落后于其它煤炭城市;1997—1998年间煤炭行业的"限产压库"政策,制约了煤炭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3-2019年纺织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2015年上调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作为政策冲击构建DID模型,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对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主回归结果表明,上调出口退税率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提升纺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表明,政策效应在技术型企业、东部地区和民营企业中表现显著,而非技术型企业、中西部地区和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则对税率变动不敏感。同时通过中介效应对出口退税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上调出口退税率可以促进企业研发,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5-2014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分析了包含健康人力资本因素在内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值较低,并在持续不断提高之中;省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不考虑其影响因素会低估我国区域经济系统全要素生产率;贸易依存度、政府规制、产业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效应,产权结构、城乡收入差距则相反,技术创新能力因时滞效应并没有明显作用。研究表明,发展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优化、非国有经济成分上升有利于国家建设过程中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改善。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汽车制造业为例,基于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RD (研究与开发)经费和人员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首先,运用索洛余值法对广西汽车制造业TFP进行测算分析,发现测算期间内TFP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次,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RD资本存量和RD人员投入对TFP的产出弹性,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存量和RD人员投入与TF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然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分析表明,RD经费支出对TFP具有长期推动作用,RD人员投入对TFP的推动作用在前期较为明显;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对提高广西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借助David N.Weil的两部门配置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引起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理.采用1993-2007年中国的省区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了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贸依存度在全国层面或是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层面都显著地促进了TFP的增长,但外贸依存度的贡献率在区域层面有所差异.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明显大于西部.为了消除这种区域差异性,需要更进一步地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大力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并引导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合理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工业经济新发展理念中,绿色与创新发展尤为重要。不同环境规制水平下,科技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可能存在门槛效应。结合中国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选择环境规制门槛变量,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科技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两者间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科技创新阻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升,但作用不显著;而环境规制强度较高时,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同时,城镇化水平抑制作用最强,能源价格促进效应次之,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最弱,产权结构阻碍作用与科技创新程度相当。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助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对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不一定是线性的,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2003—2014年服务贸易开放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开放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门限效应,超过一定的阈值后,其影响会从促进效应变成抑制效应。进一步的细分行业研究表明,在到达特定阈值后,只有金融服务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仍然是促进效应,交通运输服务和科技服务则会出现显著的抑制效应。另外,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技术创新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显著的负向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分区域对我国二三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分析, 并通过DEA-Malmquist 指数法, 测算不同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后聚焦二三产业集聚对我国不同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 现: 在全国整体范围内, 第二产业集聚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第三产业集聚将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分区域看, 南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集聚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而华中区域、大西北地区第二产业集聚对绿 色全要素生产率则是抑制作用; 东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第三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而南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集聚却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产出、投入和生产率之间的一般关系式,导出了全要素投入量函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函数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全要素投入量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分解式,运用这两个分解式,建立了四因素经济增长方程.研究了方程的几种应用:(1)经济增长的四因素分析技术;(2)分配对增长方式影响的数理分析;(3)经济效率增长与经济效益增...  相似文献   

15.
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研究该产业专利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专利制度创新绩效分析 1、科技经费投入分析1995—2008年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与R&D经费内部支出基本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深入讨论 ,着重分析了煤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模型所导致的应用局限性 .在这个基础上 ,对产出增长的构成进行了“内生化”分解 ,重新解释了产出的增长源泉 .由此建立了纯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概念来代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从而为煤炭企业生产率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深入讨论,着重分析了煤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模型所导致的应用局限性.在这个基础上,对产出增长的构成进行了"内生化"分解,重新解释了产出的增长源泉.由此建立了纯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概念来代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而为煤炭企业生产率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以2001-2011年建筑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1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为负增长,技术进步率为负增长,技术效率不断提高;其建筑业区域之间、省际之间存在差异,东部略优于中部和西部,省际之间差异较大,部分省份存在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同时下降的问题.提出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是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沿海地区11个省市区海洋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以海洋产出为自变量,选取海洋资本存量、海洋劳动投入、海洋科技投入、海洋对外开放4个核心要素变量,构建双因素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系数表明4个动力要素均与海洋产出呈正相关;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表明海洋科技投入、海洋对外开放对海洋经济起正向溢出作用,海洋资本存量、海洋劳动投入对周边区域海洋经济具有空间挤出效应.从海洋绿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科创人才、陆海统筹发展、海洋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5-2007年8个区域的面板数据,基于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模型)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采用面板协整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外资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外资与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因果关系,而且具有正向作用,说明外资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扩大外资溢出效应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