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Planning》2014,(22)
<正>一、绪论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历史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必将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将是我国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新型城镇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带动投资的精细化和消费的升级化?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和持久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城镇化进程由低速、波动向稳定高速发展转变,城市建设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工业化水平,发展的潜力很大。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会逐步加快,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预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设市城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基于对国家经济形势新常态的判断,解读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义,并从城镇化的水平、质量以及城镇格局等多方面分析近15年来湖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力争在全面认识湖南省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探讨湖南省未来城镇化发展特征和城市发展模式,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城市化,我国的一个官方定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1]用这个定义看眼下的中国,则城镇化如火如荼.考虑中国人口的基数,中国城镇化是人类史无前例的大事件.但为什么要城镇化?换句话说,城镇化终极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城镇化,也就是城镇化的主体和手段(工具),上述定义并没涉及①.因此它仍有拓展的可能,以便我们能更好地回答一些重要问题,如为什么要、怎么样和谁来实现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正>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但是在您的关照视野里,似乎并不认为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负担。您怎么看待人口规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丁成日:我的观点是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是自行发展的,城市规模的增长是控制不住的,如果不增长也不能拔苗助长。我们看到大城市有病,小城市也有病。世界上有很多城市破产。你知道底特律破产,那你知道美国有多少小城市破产吗?如果是某个小城市破产,你根本都不关注。所以说,我们只看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近几年平均增速1.6%2012年为1.7%,城镇化率达到43.53%,缩小了与全国的差距。但我省城镇化水平依然不高,与全国相差约9.5个百分点。当然,辩证地分析,差距即是潜力,是发展空间所在。城镇化具有"S"型发展规律,加之中央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先实施西部大开发及扩大内需、建设成渝经济区等重大战略,四川无疑正处在加速发展城镇化的黄金时期。按规划,,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发展与控制是城镇化过程中相互对立与统一的两个侧面。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大城市只讲控制而限制其发展,对中小城市只强调发展而忽视控制,都被实践证明是片面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级别的城市既有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当前对城市发展规模调控的基本思路是:(1)对城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应符合城镇化的基本规律;(2)加强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3)运用地租的经济杠杆节约、集约用地,遏制城市无序蔓延;(4)借鉴国外经验,根据"精明"增长的理念,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其中,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来扩大内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的一个环节,也将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部署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城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已从城镇化数量转变为城镇化质量,国内也有较多研究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利用效率进行了探讨,但综合两者对城镇化发展绩效进行解读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长三角41市2010—201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其城镇化质量,并利用DEA模型探究其历年的城镇化效率,从质量和效率两个视角解读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绩效,进而探讨其空间格局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长三角各市的城镇化质量呈上升趋势,但三个维度的城镇化质量演进趋势存在差异,而各市的城镇化效率在整体上提升幅度不明显。从质量与效率分析结果看,长三角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还有较多的规模效率潜力有待挖掘,而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须重视推进技术效率;综合来看,长三角城镇化发展绩效总体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集聚态势,且城镇化效率对城镇化质量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下的城镇化本质,进而指导未来区域层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及相关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全面的影响;而未来房地产行业也无法回避新型城镇化这一历史的大背景.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园区地产服务的功效,可以更好的理解新型城镇化趋势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新世纪应该有一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这个抓手,能够使我们经济社会上一个大台阶。城镇化战略看着简单,实际上我觉得内涵非常丰富,一定要抓住中国特色这个关键。/城镇化的三个意义城镇化的概念是从国外传过来的,简单来说,就是农民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所以本质就是农民进城。过去认为修了几条路,弄几条管道就是城镇化,这个认识不准确。当然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有关系,跟房地产也有关系,但是仅仅是房地产,仅仅是城市建设,不是城镇化。我认为城镇化就等于城市化。有一些学者认为城镇化就是建设小城镇,有的认为城市化就是建设大城市,这都不准确,都不全面。这两个是相等的关系,就是一回事,只不过是表述不同。城镇化率怎么计算?就是城市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就是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的扩大,并不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为如果没有城市人口增加,那么城市规模搞的再大,也不能提高。所以说,城镇化就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别的城镇化。城镇化水平是现代化的标志。因为城镇化率越高,表明你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是城镇化内部机制的两个关键因素,两者的协调性决定了城镇化效果的优劣,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测度,并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山西省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特别在2007年以后,质量与规模的增长均明显加快。2.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发展,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情况的变化有所不同。3.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两者偏离程度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4.
3月中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针对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包括五大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此次《规划》强调"以人为核心",表明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从以往注重速度增长、规模扩张,切切实实向城乡一体、宜业宜居的内涵和质量提升方向转变。《规划》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促进城市群格局优化、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如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从而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发挥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 毛寿龙:新型城镇化呈现出四方面的变化,城市规划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迫切需要转型.一是城镇尤其是城市在国家政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城镇规划须与此适应.二是发展模式转变,城市规划重点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规划是增量扩张型规划,但目前空间增长已不可持续,到了从数量和规模向质量和效益转变的阶段,必须考虑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化存在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平均规模偏小等问题。中国城镇化的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左右,其任务是在扩大中小城市数量的同时,适当重视大城市数量扩大和功能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17.
代表建言     
《小城镇建设》2013,(4):40-41
辜胜阻(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新型城镇化,最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防止把好事办歪,必须防范几个误区:一是防范有城无市,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导致"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化陷阱";二是防范城镇化的"房地产化";三是防范掠夺性的"被城镇化",避免地方以地生财消灭村庄,迫使农民"被上楼";四是防范"大城市特大",控制大城市规模,建立中小城市群;五是防范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不能一味追求城镇化高速度和规模扩张,要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方针。  相似文献   

18.
周建 《城乡建设》2014,(7):48-49
正习近平强调,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始终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遵循发展规律,走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着力提升质量、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安徽省蚌埠市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  相似文献   

19.
许卫东 《四川建筑》2001,21(Z1):22-24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同时,发展小城镇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出路,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将于4月1日在京开幕。今年的绿大会是在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后,在中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形势下举行的。可以预见,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内涵之一的城镇化绿色转型,将为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发展提供新一轮战略机遇。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