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村电气化是当前国家电网改革的重点,浙江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浙江省委政策。永康市江南街道沈宅村电气化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笔者赴该村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了解其农村电气化现状;根据现状及对比提出存在问题;探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19世纪以来,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应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全球范围迎来新一轮电气化进程,即再电气化。与传统能源生产消费方式下的电气化相比,再电气化进程具有两个鲜明特点。首先是清洁能源特别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經济战綫、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經取得偉大胜利的基础上,在鼓足干劲、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的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为了滿足工农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变水害为水利,使农业摆脱水旱灾害;为了把国民經济各部門都轉到电气化的近代技术基础上,实现城市和乡村电气化,在全国范围內已形成了全民办水利电力事业的高潮。广大羣众办水利电力的冲天干劲,要求与相应的先进技术相結合,要求在水利电力方面开展一个羣众性的持久的技术革命运动;借以貫彻总路线,加快水利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在全国范围內实現水利化和电气化,实質上就是一个伟大的技术革命。因为这将使我国工农业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背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占比较大,其中能源活动占主体,达到95%以上。全球支撑碳减排的主要技术路径中,新能源占主体,其中包括25%的可再生能源、25%的能源效率、20%的电气化以及10%的氢能。现在的电气化只占终端能源30%,达到碳中和时要提升到70%,所以电气化很重要。同时,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发电,氢能也是与电互动,这都是新能源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刘红 《大众用电》2010,(5):33-34
<正>1舒心电让家家户户乐开怀嘉兴成为全国首个新农村电气化市。嘉兴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始于2006年,几年来,新农村电气化步伐迈得扎实而稳健。从2007年嘉兴五个县(市)实现"县县电气化",到2008年下辖县(市、区)实现电气化满堂红;从  相似文献   

6.
征稿通知     
<正>IEEE ITEC Asia-Pacific 2017哈尔滨2017年IEEE亚太地区交通电气化国际会议及展览会2017年8月2日-5日,华旗酒店,哈尔滨2017年IEEE亚太地区交通电气化国际学术会议及展览会(ITEC Asia-Pacific 2017)将于2017年8月2日-5日在哈尔滨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IEEE工业应用协会、IEEE电力电子协会、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共同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亚太地区交通电气化国际学术会议及展览会是IEEE全  相似文献   

7.
邓智勇 《大众用电》2000,16(6):22-23
1住宅用电的电气化发展趋势1 1住宅电气化的概念所谓住宅电气化 ,顾名思义 ,是指住宅用电器具 ,单位时间内用电量达到一定水平。国家电力公司在1998年底出台的《城镇“一户一表”改造的若干规定》中对住宅用电中等电气化作出了如下定义 :住宅用电中等电气化是指在普及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饭煲等家用电器的基础上 ,冷暖空调和蓄热式电热水器进入居民家庭 ,炊事用能初步电气化 ,每户住宅日均用电量达到7 -20千瓦时。1 2住宅电气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住宅电气化的概念可以看到 ,目前的住宅用电水平离住宅用电中等电…  相似文献   

8.
<正>电气化的基本概念是能源需求向电力转化,标志就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广泛使用电力。电气化的好处不言而喻,从生活方面来说,照明、各类电器的使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能作为清洁能源,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减少雾霾;从生产方面来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精准控制产品质量。交通运输可以提高运力和速度,并实现尾气零排放。还有当前热议的"互联网+",没有电气化,什么都联不成。衡量电气化水平的指标很多,关键指标有四  相似文献   

9.
<正>1具体做法(1)与改善农村环境相结合。新农村电气化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实事工程,必须切实符合农村现状和长远发展实际。近几年来,农村通讯、广播、电力"三线"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凤阳县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成立由供电、广电、电信三个单位组成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电气化的涵义与分析指标,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的电气化水平变化历程,以及主要行业电气化水平差异,用因素分解法分析了各国电气化水平提升的原因,指出了未来中国电气化水平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