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为了实现将移动Agent技术引入到研究实现P2P环境下协同程序开发系统中,提出了基于P2P的协同设计系统实现的总体方案,详细描述了系统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给出了移动Agent系统原型的Peerlet功能功能模块的详细实现及各接口的具体实现,并验证了Peerlet系统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基于多Agent的AutoCAD协同设计模型的实例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为解决在低带宽、易拥塞的低质量网络环境下开发网络应用程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Agent技术,本文提出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一个公安刑侦知识协同学习交流系统,为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公安部门提供信息共享以及最新刑侦技术的学习环境。本文详细描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Agent的内部结构、Agent之间的通信机制及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Agent技术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相忠  高禹 《计算机应用》2006,26(9):2182-2183
将多Agent技术引入协同设计中,使所构造的协同设计系统具有多Agent系统的分布性、协作性、智能性的特点。文中给出了Agent的结构、协同设计单元的多Agent组成和基于Web服务的整个协同设计系统的结构; 并对协同设计系统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包括Agent的创建、Agent之间的交互、知识的共享和Agent之间的冲突的消解。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Agent和CSCW的协同远程教学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多Agent和CSCW技术,提出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一个协同远程教学系统,为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协同的虚拟教学环境。详细描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思想、Agent的内部结构及多Agent的通信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智能体和CSCW的协同远程教学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英卓 《计算机应用》2003,23(11):112-114
基于多智能体和CSCW技术,提出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一个协同远程教学系统,为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协同的虚拟教学环境。文中详细描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思想、Agent的内部结构及多Agent的通信机制。  相似文献   

6.
陈芸  王遵彤  凌毅 《计算机工程》2010,36(4):256-258
为使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更具分布性、自主性及并行性,在软硬件协同设计中引入多代理(MAS)技术,提出软硬件协同设计的MAS模型,包括系统描述Agent、软硬件划分及映射Agent、软硬件设计Agent、协同通信Agent、性能评估Agent和硬件系统测试Agent的构建和应用。采用多个目标代理映射、协商的方法协调整个协同设计过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优化系统级芯片设计方案、软硬件结构和功能,并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移动Agent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际的应用通常需要由多个移动Agent共同来完成任务,如何组织与协调移动Agent之间的行动带来了对分布式环境中移动Agent之间协同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移动Agent的四种协同模式,并针对Aglets系统中Aglet之间通过直接协同存在的不足.设计实现了基于黑板协同模式的AgletBlackboard,进一步提高了Aglets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Rete算法的多Agent的实时协同推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多Agent系统是由若干具有一个或多个目标的Agent按照一定的信息关系和控制关系以及问题求解能力的分布模式组成的系统,它主要研究一组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离的Agent之间行为的协调。目前,多Agent系统已应用于诸如空中交通控制、电子商务、通讯网络管理和作业调度等生产实际领域。Agent技术应用到实际领域时映射的对象一般有  相似文献   

9.
协同计划智能体结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Agent理论技术引入多兵种协同作战计划智能决策系统中,该文提出了该系统作战执行Agent,以及与之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系统任务的各组成Agent的结构、功能、运行流程、技术方法以及构成框架。  相似文献   

10.
罗菁  鲁汉榕  龚平  周晓进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3):118-119,92
Agent之间的通信是多Agent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Agent和RPC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PC的多Agent系统的通信模型,对该通信模型在多Agent系统中的实现步骤和性能进行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11.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是一种面向连接、提供可靠数据传输服务的传输层协议,其多宿特性非常适合对传输性能要求较高的各类网络服务。文中在详细介绍SCTP传输协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多宿特性,结合P2P分布式网络数据分发的高效性优势,设计了基于SCTP的P2P分布式系统的模型和体系架构,并实现了新型的P2P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在实际网络环境中搭建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所得结论为在多路径环境下利用SCTP增强系统传输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适应高度动态性,同时又能进行高效搜索,文章提出基于索引的结构化P2P网络IP-P2P(Index-PeerP2P)模型,它具有双层索引机制,一层是由索引对等体组成的有结构P2P网络,另一层是由普通对等体组成P2P网络,然后实现了基于IP-P2P校园网资源共享平台的方案并通过测试证明了该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Best-effect机制下DTBF动态令牌分配算法应用层流量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链路应用行为偏好分类机制的DTBF改进算法DTBF+。利用用户传输内容分类策略,将空闲用户链路中多余的令牌动态地分配到非对等(P2P)应用的繁忙用户链路中。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高带宽的使用率和非P2P应用链路的瞬时带宽,降低资源分配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全球气候模拟中多学科交叉合作的特点,采用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构造了一个层次结构的协同气候模拟计算环境。在系统原型中,应用层各通信实体通过软件总线和代理间的通信原语互联,形成一个自治的求解网络,并将用户请求以作业的形式向中间层提交。中间层利用自适应资源调度和负载平衡策略,对任务进行合理的调度,使资源和任务的有机结合,实现问题的分布式求解。同时,该计算环境下的计算代码移动策略,为解决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大规模的协同科学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车联网(VANET:VehicleAd—hocNetwork)是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应用,但是由于车辆的高速移动性,导致网络拓扑变化快,网络环境不稳定,传统的路侧设施(RSU:Road—SideUnit)与车载设备(OBU:On-BoardUnit)之间的C/S(客户端与服务器)架构不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本文提出一种在车联网环境中应用MP2P进行车辆间信息传输的架构,该架构采用半分布式的P2P结构,使同一路侧单元覆盖范围内的车辆进行资源共享,减小了路侧单元的带宽压力,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对安防图像数据安全准确高效的处理需求,在低延迟、高可靠性的边缘计算环境中设计了一种实时性目标检测框架,按层次分为终端网络层、边缘服务器层与云层。在终端网络层采用BING(Binarized Normed Gradients)算法区分图像的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对不同区域采取选择性压缩以减少数据传输量。在边缘服务器层,针对安防图像中小目标易漏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的改进算法2FSSD,将SSD主干网络中具有高语义信息的深层特征与低层特征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特征提取层进行目标检测。实验表明,2FSSD算法在VOC数据集中检测精度可达79.5%,检测速度为27.3 frame/s。因此该研究方法可以在保证检测准确度的同时满足安防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由于应用层多播相对于IP多播的易于部署,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研究。该文从经典的P2P搜索协议Chord入手,构建了基于P2P覆盖网的不定叉树,支持任意源多播,将节点的加入和根的发现结合起来,并对其网络动荡(节点加入与退出)实行制约限制,使网络环境保持基本稳定,达到负载平衡,并预测了本模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负载平衡功能是P2P系统对于传统C/S结构体系的显著特点之一.P2P系统可以利用网络中多个可用资源服务提供实体来为请求者提供服务,从而显著降低单个节点上的负载,达到保证服务质量的目的.在已有的P2P系统的环境中探讨由于使用了导向搜索产生的系统网络负载平衡问题,并介绍了根据底层系统的特点采用的动态标价方案的原因、原理、性能模拟测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云计算市场处在高速增长、规模总量小的发展初期,市场管理面临3个问题:市场初期不规范、分类目录尚未发布,亟需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果仅按照业务分类目录许可监管,成本高、效率低;传统IT服务认证不能覆盖云计算的新安全风险和新管理流程。本文对于云计算认证的研究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的认证和非基础设施层(公共云服务)的认证。  相似文献   

20.
Grid与P2P混合计算环境下基于推荐证据推理的信任模型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在Grid与P2P混合计算环境(Grid & P2P)中,Grid节点提供有QoS保证的服务,而P2P节点的 计算资源属于自主贡献资源,不提供QoS保证,用户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因此节 点间的信任关系很难通过传统的信任机制来建立.参考社会学的人际关系信任模型,通过在G rid & P2P中建立信任推荐机制,并利用D-S理论对推荐证据进行综合处理来解决该问题.分 析及仿真实验说明,基于推荐证据推理的信任模型可以简单有效地解决Grid & P2P中的信任 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