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了解到了在固/流及空气/液体界面条件下不同结构表面活化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在有效浮选中的效果。而在了解浮选性能的混合捕收剂系统方面做的工作甚少。  相似文献   

2.
<正> 石头咀矿属高中温热液矿床.有用矿物以铜铁矿物为主,并伴生金银等贵重金属。浅部矿体中含铜矿物以孔雀石为主,硅孔雀石和假孔雀石次之。还有少量的斑铜矿、黄铜矿和自然铜等。孔雀石以细脉状或呈分散状分布于疏松多孔状或松软土状的铁矿石中。铁矿物以褐铁矿、赤铁矿为主,磁铁矿、菱铁矿次之。褐铁矿与赤铁矿共生,镶嵌紧密。脉  相似文献   

3.
某钨铋浮选尾矿中含Ca F2 15.41%,属于低品位萤石矿,仍具有一定回收价值。研究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油酸与CM-10组合使用作捕收剂浮选该萤石矿,结果表明,在原矿含Ca F2 15.41%条件下,闭路试验获得了含Ca F2 95.23%、回收率55.74%的萤石精矿产品,该矿石中萤石与含钙脉石矿物得到了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4.
为了回收利用云南某钙硅质铁尾矿中的磷(P2O5含量18.56%),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氧化石蜡皂+油酸钠组合捕收剂增强了捕收能力,改善了泡沫状态。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0%、pH值调整剂Na2CO3用量4 k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2 kg/t、组合捕收剂氧化石蜡皂+油酸钠用量1.6+0.4 kg/t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和一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得到了磷精矿P2O5品位为28.32%、回收率为61.46%的浮选指标。本研究对该类含磷铁尾矿中磷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ZJ-1捕收剂浮选难选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一种新型的浮金捕收剂ZJ -1及其捕收性能。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表明 ,用它浮选某地砷锑硫碳难选含金矿石 ,比Y89及丁基黄药的捕收性能要好 ,金的品位及回收率均有明显提高。从给矿含金 6.70 g/t的原料中 ,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 ,可获得金品位为 10 7.2 7g/t、回收率为 91.42 %的金精矿产品。工业试验结果也证明ZJ-1是金的优良捕收剂  相似文献   

6.
混合捕收剂在硅线石与云母浮选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开永 《非金属矿》2003,26(6):38-39,61
通过混合捕收剂在硅线石与云母浮选分离中的研究,确定了混合捕收剂的配比、总用量和pH值,并对混合捕收剂在两种矿物上的吸附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某地选择性破碎-分级-风选后的白云母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性条件下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浮选的原则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49.78%、混合捕收剂(油酸钠与十二胺质量配比为3∶1)总用量为240 g/t、pH调整剂Na2CO3用量为1000 g/t(pH值9.0)、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300 g/t的条件下,采用1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浮选流程,获得了白云母含量为98.71%、白云母回收率为84.40%的白云母精矿。  相似文献   

8.
螯合捕收剂RN—665浮选东鞍山难选郝铁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新型高效螯合捕收剂RN-665,并将基应用于浮选东鞍山难选赤铁矿,获得了精矿ω(Fe)为62.05%,回收率为75.18%的良好指标,与原捕收剂比较,精矿ω(Fe)提高3.92%,回收率提高1.91%。  相似文献   

9.
某铅锌浮选尾矿中,含有CaF2 21.13%,品位较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为实现该尾矿中萤石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分别进行了Na2CO3用量试验、抑制剂配比试验、单一捕收剂试验、组合捕收剂配比试验、组合捕收剂用量试验及浮选温度试验等条件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Na2CO3用量为400g/t,Na2SiO3用量为500g/t,腐殖酸钠用量为300g/t,组合捕收剂中油酸钠(OL)与石油磺酸钠(SPS)比例为2:1时,组合捕收剂用量为200g/t时,能取得较好的萤石浮选指标,且浮选结果受温度影响较小。在上述试验确立的药剂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最终获得的精矿中萤石品位为品位97.32%,回收率为78.08%。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合捕收剂选别东鞍山难选铁矿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强  李正龙 《金属矿山》1992,21(6):42-48
分析了东鞍山难选氧化铁矿石的性质,着重对褐铁矿型难选矿石作了系统的浮选研究,找出了其难选的主要原因。针对矿石特点,提出采用细磨、控制分散和Pamak-4、NCP混合捕收剂制度是解决其选矿难题的有效措施,对绿泥矿型的难选矿石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强调了选择有效的分散剂和适当控制pH值是实现良好控制分散并获得不脱泥直接有效浮选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脂肪酸、醇胺有机物以及有机酸酐等为原料, 经酰胺化、酯化和磺化合成了一类共3种新型捕收剂。通过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了其浮选性能。结果表明, 当3种捕收剂用量大于60 mg/L时, 在较广泛的pH范围内对钛铁矿的回收率均超过80%, 对钛辉石的回收率只有20%左右; 对于品位为20.54%的人工混合矿, 在不添加任何抑制剂的条件下一次粗选精矿品位为40%。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动电位测试手段研究了新型捕收剂在钛铁矿和钛辉石表面的作用机理。捕收剂在钛铁矿表面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 以化学吸附为主; 而捕收剂在钛辉石表面的吸附较弱, 从而可以实现钛铁矿和钛辉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的钛铁矿主要采用粗、细粒分级分选工艺,存在流程复杂及能耗较高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攀西某选厂粗、细粒钛铁矿性质进行了分析,其次开展了粗粒钛铁矿、细粒钛铁矿单一浮选试验及混合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粗、细粒钛铁矿混合浮选指标较好,工艺可行。本论文对简化钛浮选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钛铁矿选矿水平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组合捕收剂的协同增效对改善单一捕收剂性能缺陷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广大研究者针对组合捕收剂的最新研究,详细阐述了组合捕收剂协同增效的具体机制和原理,主要分为共吸附机理、电荷补偿机理、疏水强化机理和捕收剂性质互补机理。针对组合捕收剂在浮选中的不同应用,分类描述了不同种类组合捕收剂在浮选中的最新使用情况。针对组合捕收剂协同增效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建立理论计算与分析表征相结合的捕收剂间协同增效机制研究平台,发展新的分析表征技术,加强捕收剂间促溶、促分散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建立对应的构效关系,并使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这将对高效组合捕收剂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选铁尾矿的矿石性质, 在一系列流程和条件试验基础上, 最终选定了“磨矿-螺旋溜槽-弱磁-强磁-磨矿-浮选”工艺, 第一段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50.0%, 第二阶段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70%, 以螺旋溜槽选别抛弃绝大部分合格尾矿, 弱磁选选出磁铁矿, 强磁脱泥抛尾为浮选提供合适的选别条件, 浮选除去黄铁矿及脉石矿物。试验最终钛精矿品位为46.33%, 对原尾矿样品的产率为1.6%, 回收率16.5%。尾矿中流失的钛主要存在于脉石矿物钛辉石中。  相似文献   

15.
以阳离子的十二胺DDA和阴离子的油酸钠NaOL为混合捕收剂体系,对中低品位锂云母矿物的浮选进行试验研究和相关测试。通过AFM分析对比云母表面捕收剂吸附形貌结构变化,推测混合捕收剂的协同作用机理可能是十二胺首先在锂云母表面进行有效吸附,油酸钠间接地通过头基间的静电吸引或是碳链之间的疏水作用,从而增加表面碳链密度和高度并使得吸附层更加稳定。浮选结果表明,矿物的粒径在50~74μm时浮选效果最好,过粗则锂云母与脉石不能有效分离,而过细则会造成脉石夹带严重;而药剂比例浓度也影响浮选效果,DDA与NaOL用量在2∶1时吸附效果最好。浮选产品的泡沫高度、稳定性试验以及含水量的测试也显示,NaOL有效地减少了浮选泡沫的含水量而降低对脉石的夹带,且使泡沫稳定性有所变弱,半衰期更短,消泡更加容易。另外对比不同的捕收剂添加顺序发现,先加入DDA后加入NaOL的情况下浮选效果最好,也从侧面印证NaOL可能是通过DDA的桥接而起到强化吸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阳离子-阴离子组合捕收剂浮选分离白钨矿和方解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红外光谱分析、表面张力测定以及动电位测试研究了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DDA)和阴离子捕收剂油酸钠(NaOL)及其组合捕收剂在白钨矿和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当pH值为7左右,DDA和NaOL组合捕收剂总用量为1.5×10-4 mol/L、组合比为9∶1时,白钨矿回收率达到95%,比单独使用DDA、NaOL以及DDA和NaOL组合比为1∶9时明显提高;在该比例下预先加入2.0×10-3 mol/L的酸化水玻璃,白钨矿回收率仍然达到90%,而方解石回收率由80%下降到了40%,这可以实现白钨矿和方解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江西某贫硫低品位难处理金尾矿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磨矿细度为-0.038 mm粒级占55.43%, 采用Na2CO3作pH调整剂和分散剂、水玻璃作脉石抑制剂、硫酸铜作载金矿物活化剂、MA黄药和巯基苯骈噻唑(MBT)作组合捕收剂, 经一粗一精二扫闭路浮选, 可得到金品位19.87 g/t、回收率60.61%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8.
从钛浮选尾矿中回收钛铁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余德文 《矿业快报》2003,29(1):40-42
对攀钢选钛厂细粒级钛铁矿浮选尾矿采用强磁-磨矿-浮选工艺,得到的钛精矿品位46.34%,产率3.12%,并建议采用“浮钛尾矿强磁选 富集,磨矿后返回原强磁-浮选流程”工艺回收尾矿中钛铁矿。  相似文献   

19.
对陕西某选矿厂选铁尾矿进行了回收钛铁矿的实验研究。选铁尾矿经弱磁-强磁-磨矿-强磁工艺所得的精矿, 再经浮选回收钛铁矿。以H2SO4为调整剂, 草酸为抑制剂, FAT-3为钛铁矿捕收剂, 采用1粗5精浮选工艺流程, 最终获得了精矿TiO2品位47.13%、回收率74.96%的试验指标, 实现了尾矿中钛铁矿的回收。  相似文献   

20.
煤泥浮选捕收剂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煤泥浮选捕收剂进行优化试验研究,最终确定混合最佳捕收剂配比及用量。结果表明:在混合捕收剂间二甲基萘和煤油总用量为1000g/t,配比为1:3时,精煤产率达到了76.08%,可燃体回收率为80.43%,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