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黄志真 《化学试剂》1990,12(3):149-156
按形成钯络合物的氧化-加成反应的类别评述了钯络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钯与碳—卤键的氧化加成;2.钯与碳—氢键的氧化加成;3.钯与碳—氧键的氧化加成;4.钯与氧—氢键、氮—氢键的氧化加成。  相似文献   

2.
双丙酮—L—古龙酸是Vc的中间体。在国内工业生产上,多采用莱氏路线,由次氯酸钠氧化双丙酮—L—山梨糖得到。近年来,有关文献报导了双丙酮—L—古龙酸可由电解氧化法获得。我厂研究所于1979年5月开始电解氧化双丙酮—L—山梨糖试验。经过试验,我们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谷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配合物(Sal—Glu—M)对环己烯的催化氧化性能,详细探讨了谷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Sal—Glu—Co)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环己烯的催化氧化性能,找到了谷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对环己烯较好的催化氧化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α—氯代吡啶—N—氧化反应中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氯代吡啶的—N—氧化反应是一重要反应,它是生产去头屑止痒剂奥马丁锌(ZPT)及水溶性防霉防腐剂PC防腐剂的重要步骤。本文研究表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顺酐,硫酸等催化剂,能有效的提高α—氯代吡啶—N—氧化反应的转化率,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为α—氯代吡啶—N—氧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线性升温模拟褐煤由低温氧化到自燃的快速自热过程,结合FTIR,对比分析褐煤氧化自热过程中化学结构的变化.褐煤的氧化自热过程经历了四个特征温度,即自热起始温度(t_(sp))、交叉点温度(t_(cp))和燃烧温度(t_(c1),t_(c2)).研究表明:褐煤氧化自热期间,—CH3和—CH2—的减少以及n(—CH3)∶n(—CH2—)的升高显示出氧更易攻击—CH2—;Ar—O—CO—R和R—O—CO—R随着氧化自热的加剧逐渐增加,而在t_(c1)后发生水解;褐煤氧化自热初期不断增加的Ar—CO—Ar在t_(cp)后大量分解生成气体氧化产物;褐煤的氧化自热经历t_(c1)后,起初相对稳定的芳香族C=C快速减少;Ar—COOH在t_(sp)后逐渐增加,而在t_(c1)后由于脱羧、脱水与酯化等反应的参与快速降低;Ar—COO—随着煤氧化自热的加剧而逐渐增加,在t_(c1)后由于分解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氧化沟的类型及特点,对氧化沟中有关冲击流量、硝化—脱氮、沉淀等问题开展了讨论,提出了氧化沟中冲击流量的分流方法、硝化—脱氮模式及防止沉淀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艾桃桃 《陶瓷》2010,(2):17-19
以Ti—Al—C和TiC—Ti—Al体系为反应体系,采用直接氧化法制备Al2TiO3-TiO2复相陶瓷。研究了氧化温度对体系合成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体系的合成产物都由Al2TiO3和TiO2相组成,没有杂质相存在。碳高温氧化成CO2向外扩散,在坯体内形成疏松通道,利于O2的渗入,提高了氧化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8.
活性碳—H2O2催化氧化在染色废水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硕之 《工业水处理》1989,9(4):25-26,17
本文叙述了活性炭—H_2O_2催化氧化对印染废水脱色作用的试验结果。同化学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的脱色效果相比,活性炭—H_2O_2催化氧化的脱色率高、COD去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光敏剂钴化合物存在时茂金属催化剂和Ziegler—Natta催化剂生产的线形低密度聚乙烯(m—PE-LLD和PE—LLD)的热降解行为,测定了降解后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红外光谱和氧化诱导温度。结果表明:光敏剂使得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反应增强,氧化诱导温度降低,氧化曲线形状发生改变;与PE—LLD相比,光敏剂对增强m—PE—LLD的降解反应和降低加工后样品的热稳定性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电镀工程中,产生了一些氰化废液,其中含金约0.6——0.9g/1,含氰化钾约15——20g/1。今年以来我们采用电化学——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关于电化学氧化过程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在燃烧前从煤中脱硫工艺的开发,采用的方法是在水煤浆中进行选择式氧化。研究了下Freeport煤中黄铁矿硫的氧化动力学特性和热值损耗。实验是以分批方式进行的。考察了煤颗粒尺寸(<72,72—99,150—208,208—430,700—1410μm),反应时间(0—5400秒),温度(150—200℃) 和氧气分压(0.28—1.36Mpa)的效应。煤中黄铁硫的氧化遵从“缩核”模型,发现氧与黄铁矿间的反应是速率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用碘量电流滴定法测定聚合物老化过程生成的氢过氧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大部分聚合物的氧化按自动氧化过程进行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氢过氧化物是自动氧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它的结构大多数吡邻有—OH—、—■—或—OOH 基团的聚合物。在光和氧的作用下,它们会分解,参与进一步的链支化作用成为游离基的生成,主链断裂的主  相似文献   

13.
前报探讨了HNO—KMnO_4复合氧化体系对煤中腐植酸氧化降解的规律。本报讨论HNO_3—HClO_4复合氧化体系对腐植酸的氧解规律,希望这一探索对我省大量的优质风化煤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石墨烯在催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构建了萘—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氧化石墨烯的催化氧化体系,研究氧化石墨烯在萘氧化过程中的作用。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种类、溶剂种类、氧化剂含量、石墨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萘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提高萘的转化率和1,4-萘醌收率; 当萘用量为100mg,氧化剂(TBHP)2.4mL,氧化石墨烯RGO(10wt%)20mg,反应溶剂为乙酸(1.2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2h 时,得到了较优的反应结果。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氧化石墨烯对萘氧化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共价接枝蛋白分子改善聚苯乙烯生物填料表面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源  季民  尉家鑫  张亮 《化工学报》2006,57(12):2914-2919
采用氧化和接枝蛋白分子的方法,在聚苯乙烯生物填料表面提高了原有亲水性基团的比例,同时引入了新的亲水基团和细胞识别位点.对比氧化、未氧化直接接枝、氧化后接枝3种处理方法,发现表面能分别从42 mJ·m-2提高到74.77、119.5、172.3 mJ·m-2;C—C键比例分别下降了26.56%、18.64%和32.21%,C—O键比例分别提高了17.78%、16.35%和25.56%,并且新增加了—(C=O)—O—、—(C=O)—NH等有亲水性质的化学键;利用配制模拟废水对氧化后接枝蛋白分子填料进行动态培养生物挂膜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填料生物膜初期附着速率和增长量明显高于未经改性的生物填料.  相似文献   

16.
天津大学综合化工厂本着毛主席“综合利用很重要,要注意”的教导,对石油付产品甲基萘的利用进行了研究,他们以甲基萘为原料,经沸腾催化氧化制出合格的苯酐产品。小试结果,收率超过苏修,目前正按装中试设备。试验表明,甲基萘氧化制苯酐,以β—甲基萘收率为高,在最佳条件下试验收率可达45—50%。2—甲基萘不超过42%,二甲基萘收率低于30%,萘与β—甲基萘混合氧化收率可达50—60%。试验所用触媒同于目前萘氧化触媒,试验温度范围330—420℃,接触时间0.65—1.3秒,萘空比为  相似文献   

17.
三种苯乙烯烃臭氧化反应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雄民  梁红军  李飘英 《化学世界》2002,43(7):349-350,344
采用气相色谱对苯乙烯—肉桂醛、苯乙烯—茴脑二元混合物和苯乙烯—肉桂醛—茴脑三元混合物的臭氧化反应选择性进行反应过程跟踪研究 ,得出了三种苯乙烯烃的反应活性大小顺序是茴脑 >苯乙烯 >肉桂醛。并考察了基团对臭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以中和混凝—生物接触氧化—臭氧氧化为主的工艺路线用于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的处理,其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出水全面达标并可部分回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对氨在铂网上的接触氧化反应,采用了返混流—外扩散控制模型与传统的活塞流—外扩散控制模型进行了对比,由数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传统模型与实际生产状况偏离颇大,而返混流—外扩散模型能较确切地反映目前我国常压和中压氨氧化反应过程。由此说明了薄层床的反应器不能忽略轴向返混的影响,同时可认为返混流—外扩散控制模型是氨氧化反应的可靠和合理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实验采用水解酸化—Fenton氧化方法处理难降解炼油废水,探索了水解酸化反应系统可行的启动方法,确定了水解酸化—Fenton氧化处理难降解炼油废水的反应条件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可明显改善难降解炼油废水的可氧化性,水解酸化—Fenton氧化处理难降解炼油废水工艺简单,效果可靠,具有可行性,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