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受隧道周边地形、地质、环境及气象等外部条件和隧道内部应力的影响,隧道洞口施工一直是隧道施工的难点,而且其施工进度也严重影响整个隧道施工的速度和质量,因此,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手段和监控量测措施来指导施工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邵怀高速公路大湾隧道洞口施工为例,根据新奥法隧道施工原理,阐述了采用隧道洞口段监控量测的信息反馈方法来指导施工单位采取合理的辅助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保证安全顺利进洞,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交通隧道工程及施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我国隧道工程及施工技术现状、取得的成就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21世纪初将要建设的特长和特殊隧道工程,分析了隧道工程的特点,指出要完成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采用"新奥法"原则的矿山法需要提高开挖成洞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条件和安全技术.隧道掘进机和盾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隧道成型好、机械化强度以及周边环境影响小等显著优点,将是新世纪广泛采用的一项新技术.沉管隧道在我国也将逐渐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识别大断面浅埋公路隧道进口段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规避和控制易发生的安全风险事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段为研究对象,对进口段施工进行了风险评估.依据隧道进口段地质条件、施工工法及设计图纸,通过专家调查法对隧道进口段施工进行了风险辨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识别出的风险源进行了风险因素重要性排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断面浅埋公路隧道进口段施工的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大断面浅埋公路隧道进口段施工风险因素为洞口段埋深、断面大小、围岩条件、支护参数、施工工法、降雨及地下水;在各风险因素中围岩条件对施工风险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隧道建设数量与规模不断加大。隧道掘进所面临地质条件的复杂化,极大地增加了现场施工的难度和危险性。其中,掘进前方地层的岩溶构造问题是严重影响工程安全的主要难题之一。利用阵列式并行电法测试技术,结合隧道地质条件,开展隧道前方地质条件的超前探测与研究。结果表明,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圈定岩溶发育区、确定岩层富水情况,实现对溶洞、塌方等异常区域的快速定位与判断。技术研究为隧道岩溶地质条件安全施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保障,其对隧道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把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是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思想,而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决策与管理的信息源.对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监控,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对确保施工安全及设计合理有重要作用.以临合高速公路双城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及时指导施工,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双城隧道的后期施工及类似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萝卜岗隧道为四川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库区公路复建工程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开挖过程中遇到浅埋段变形、岩体破碎带、地下水、岩爆等多种地质问题,极大地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影响了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针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采用了适合的综合地质预报技术,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制定相应的施工预案,较好地解决了隧道存在的复杂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路隧道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时容易遇到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其中软弱围岩隧道比较常见,为了能够保证软弱围堰隧道的施工质量及安全,就需要合理采用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文章以软岩隧道项目为例,从钢架制安、系统锚杆施工、钢筋网片安装以及混凝土喷射等角度着重分析了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技术.实践表明,此项目采用的软岩隧道初期支...  相似文献   

8.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中的变形控制是确保盾构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以郑州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盾构施工地层变形的诱发因素,针对粉质黏土地层条件下盾构下穿既有隧道的变形控制问题,提出盾构掘进参数控制法、克泥效法、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控制相结合的施工控制技术,并结合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盾构施工变形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环岛干道会展中心隧道工程为背景,探讨了在城市复杂地质与环境条件下小净距隧道下穿排洪箱涵时隧道平面、纵断面线型设计;隧道结构支护参数设计;隧道下穿排洪箱涵施工方法及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地层的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大断面公路隧道由于跨度特大和扁平,加上施工期间诸多工序的相互影响、围岩的多次扰动等诸多因素,其受力条件极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围岩极易发生失稳乃至坍塌.本文利用"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CTSSSRH)",对特大断面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的施工动态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研究了特大断面隧道围岩位移、变形等发展规律,提出了特大断面隧道合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隧道围岩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隧道施工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报是非常必要的,在高家包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预报中,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地质雷达等方法进行超前预报,结果显示,预报结果同实际开挖情况比较接近,采用地质分析和物探方法结合进行超前预报,取得了较理想的预报结果,对以后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借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小规模断层的探测及对断层破碎带范围界限的判定在业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际隧道工程中往往也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宽大断层,而在宽大断层内部准确开展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是当前亟需进一步应用研究的工作.本次研究采用TSP法(一种弹性波反射法)对宽大隧道断层内部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通过资料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浅埋软岩段塌方变形特征,对隧道地质情况进行有效辨识,结合隧道施工过程围岩监测数据,并依据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开挖阶段,拱底与拱顶位置均出现明显塑性区,伴随掌子面逐渐靠近围岩破碎区域,塑性区范围逐渐扩大并向拱顶右上方及围岩内部转移,破碎区域应力水平较低且位移显著增大,围岩完整性大大降低;不良地质构造是隧道发生塌方大变形的主要原因,降雨和地表水的入渗劣化围岩力学性质加速了隧道灾害的发生。对于隧道五级围岩浅埋段施工,应加强监控量测分析并及时做出预警,对关键部位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研究结果可以指导隧道塌方灾害的防治,对于实现隧道信息化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川藏铁路隧道建设面临着高原高寒、地形高差大、地质条件复杂等方面严峻挑战,应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是高效建成川藏铁路隧道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常规TBM已无法满足复杂地质多变隧道施工要求。为保障TBM安全、高效施工,提出了一种适应极端复杂地质环境的新型双结构TBM,首先,探讨了不良地质下传统TBM的适应性,分析了敞开式TBM在极端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变形机理;进一步地,针对不良地质下敞开式TBM施工痛点,基于常规敞开式TBM结构,开展了预留超前地质预报接口、主机结构增强、强化支护能力和清渣能力、释放地应力、安全防护措施等一系列创新性设计,并建立了常规地质“网-喷-锚”敞开支护和不良地质“钢管片-辅推”封闭支护的双结构支护体系;最后,依托于色季拉山项目,评价了双结构TBM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现场整体掘进率表明,应用效果良好。对于解决TBM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岩土工程分析是一重要环节.作者以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东段为例,进行了岩土工程分析.该地铁段设计全长约13.30 km,沿线设计11个车站和12段区间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通过对该段的自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以及岷江水系Ⅰ、Ⅱ级阶地的地质环境、所在地铁站点的岩土工程特性进行全面勘察和综合分析,为地铁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施工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TSP203预报胶州湾海底隧道f2-1含水断层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发育有多组高陡倾角断层,因此隧道在通过海域段涌水断层时的安全便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而隧道地震波法(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作为近年来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较成熟的手段,具有预报距离长、对断层破碎带反映敏感、易于操作、对施工影响小等优势.文中作者应用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胶州湾海底隧道f2-1含水断层进行了探测,对TSP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深度偏移、反射层提取图、预报结果 2D视图显示与岩体物性图和预报结果3D视图等成果,从而判定了f2-1断层发育的规模与位置,从成果图中提取并统计了断层带内裂隙发育的数量、长度等参数,为超前预注浆加固提供了参数,并对开挖后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地质编录,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突水是海底隧道施工阶段最大的安全风险,而且突水事故多发生在不良地质段.为了更好地控制海底隧道不良地质体施工突水风险,本文对海底隧道的突水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海底隧道突水事故多与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变形破坏有关,而未破坏岩层的研究对于突水的控制至关重要.因而,重点对海底隧道不良地质体顶板突水机理进行分析,引入隔水关键层的概念及判别条件,将隔水层关键层突水系数作为海底隧道顶板突水判断标准,以厦门海底隧道左线F1风化槽为例,对隔水关键层突水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突水系数法应用于F4风化槽突水预测,证实了突水系数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综合施工地质预报技术在岩溶地区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穿越岩溶区域时,容易发生坍塌,涌水,突泥等事故,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在施工时辅之以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地质分析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某隧道中岩溶预报中的应用,提出针对岩溶地质条件的施工建议,并对照实际开挖情况,分析了由多种预报手段综合而成的预报系统的实用性以及在指导施工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址区含有多组高陡倾角断层,因此隧道在通过海域段涌水断层时的安全便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此为背景,根据在胶州湾海底隧道左线隧道F4-5含水断层利用地质雷达对破碎围岩和裂隙水进行超前预报中的应用,针对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解析过程中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去除干扰,最后得出清晰准确的测线伪彩色成果图及测线波形图等成果,并从成果图中统计了探测范围内的结构面和裂隙发育的具体位置和规模、裂隙水发育位置等参数,为超前预注浆加固提供了参数.对开挖后的地质情况进行地质编录,验证了本次地质雷达预报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对于海底隧道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单一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法精度不能完全满足安全施工需要。综合施工地质预报技术与之相比能够更准确的探测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和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灾害,对保证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各种施工地质预报方法原理及适用性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地质调查分析为基础,物探方法为手段的综合施工地质预报体系。以椿树垭隧道为工程实例,选用地质调查分析、真正反射层析成像、红外探水和超前水平钻孔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综合施工地质预报技术在相关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