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安 《机械工人(冷加工)》1978,(7)
M7120 A平磨磨头的漏油是我厂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在回油路上加装一只回油阀,解决了磨头的漏油问题。平磨磨头的润滑油供给和回油循环是由双联泵完成的。当停止工作时,双联泵也同时停止工作,而积存在磨头壳体内的油就无法返回油箱,因此,磨头壳体内的油会从磨头主轴处的间隙漏出来,造成磨头的漏油。现在我们 相似文献
2.
M7120A平磨磨头漏油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前尚无有效解决办法。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加装了一个停车回油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改装前先简单分析一下原M7120A磨头的润滑油路。见图1:泵1为压力油泵,泵2为回油泵。当油泵电机启动后,泵1和泵2同时工作,压力油经管道6到磨头轴承腔5内,回油由泵2经管道7、水银开关3回到油箱。当磨头轴承腔5内充满压力油后,水银开关3才能接通磨头电机4,从而保证磨头主轴在充分的油液中工作,此时两泵之间的油液是封闭的,磨头轴承腔5内继续充满压力油。磨头轴承腔的密封是由封油 相似文献
3.
M7120A平磨磨头漏油,是较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加装一个简单卸荷回油装置,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磨头润滑进回油路如图1所示。当磨头轴承腔5内充满压力油后,水银开关3才能接通磨头电机4,从而保证磨头主轴在充满油液中工作。当磨头停止工作时,泵1、泵2同时停止,由于磨头轴承腔内的封油圈与主轴之间有间隙,形成磨头前后两端漏油;当磨头正常工作时,由于油液有回油通 相似文献
4.
我厂生产M7130平磨的历史悠久,累计产量达上万台,用户遍布海内外。但其磨头主轴前端部的漏油问题,始终是一个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在摸清磨头前端漏油的成因后,通过采取相应措施,终于攻下这一难关,现叙述如下。 一、磨头主轴前端瞩油的检测 在空运转磨头前端的底部,手铺一张洁白铅画纸,随着磨头空运转进行,使磨头油池油温升高,粘度变稀。在5005螺母(图1)的下口处将逐渐出现“油湿”现象,即原来干燥的工件表面罩上了一层发光的极薄的油膜。随着时间的延续,“油湿”逐渐延伸到5010主轴的外圆上,飞溅使铺在磨头底部的铅画纸… 相似文献
5.
王惠琳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991,(2)
M7120A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的磨头拖板的后部V形槽中存有润滑油,经手揿油泵,通过分油器有一股油进入拖板上的磨头横进给双V形导轨上。由于导轨前后两端无完整密封装置和泄漏管路,所以当磨头经几次往复后,滞留在导轨两端的润滑油会越积越多,最终将不断滴落下来,严重影响到机床清洁。 相似文献
6.
7.
M7120A平面磨床原有设备保护,采用熔断器防止线路断路或短路(图1),采用热控继电器“JRM”、“JRO”、“JRY”防止电机过载,采用硅整流器作为直流电源,在直流系统中,采用有高灵敏电流继电器“LJ”,当电磁吸盘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中间继电器“ZJ”切断交流电源,以免烧毁整流器。 相似文献
8.
1.前言 我厂在 1954年测绘的 CK 371平面磨床,在试制和成批生产中,以及用户意见中,都暴露了该机床的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由于这种机床的规格适中,是生产车间及工具车间比较常用的平磨,所以我厂在1956年开始了在修改CK 371平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 M7120A平磨的工作。 由于机床总布局的改变,整个设计结构与CK371全无相同之处。因参加设计人员的水平不够,均系首次搞自行设计,经过困难甚多,幸得苏联莫斯科平面磨床厂专家B.K拉基维林同志的亲自指导,工作得以胜利完成。现将设计经过简略介绍如下,以供设计工作者及CK 371平磨用户参考。 11.CK… 相似文献
9.
M7120A平面磨床磨头手摇机构的齿轮轴(如图1所示)是根立轴。由于立轴经常转动和上下移动,容易磨损,油从齿轮轴向下漏。严重时,油液还从齿轮与齿条啮合处向外四溢,污染环境。针对上述情况,以往我们采取重磨缸体和更换活塞的方法。缸体内孔与活塞外圆的配合精度较高,为间隙密封。但由于我厂设备条件有限,不易达到此配合精度,所以装配使用后还有漏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新型的CBN组合砂瓦平磨磨头的设计及其所具有的特点,并在实验室环境中经过试验,新型磨头的优良性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上海机床厂和天津机床厂在60年代以前生产的M7120A卧轴短台平面磨床,在国内各机械制造工厂中还有相当多的数量。该机磨头主轴轴承是采用整体内锥形铅青铜滑动轴承,这种设计结构虽然具有支承刚性高,调整间隙可靠、准确而又方便的优点,但是也有一些缺点。所以从70年代起,各厂先后将此种磨头改装为静压磨头,这样不仅提高了磨削质量和工效,而且延长了修理周期,使原有的M7120A磨床使用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通过静态检测主轴回转精度,动态观察加工状况,并结合对磨头结构的分析,基本搞清了M7120A磨头主轴回转轨迹产生波纹的零件、部位,提出了合理的允差值,并配合局部小改、精密平衡等措施,用一般修理工艺就取得了无肉眼可见波纹的效果,光洁度达到▽9~▽10。一、磨头主轴的多种回转轨迹 M7120A平磨磨头的主轴副,具有精度高、瓦形整、接触好和主轴整转刚性一致的优点。但当轴端面与瓦端面存在不垂直误差时,这种轴向无间隙结构不但会失去以上优点,而且还会引起波纹。 相似文献
13.
M7120A型平面磨床的磨头普遍存在温升高的缺点。由于磨头的温升较高,带来了磨头导轨的热变形,影响了工件精度与生产率的提高。磨头结构和轴向端面发热原因的分析磨头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我厂使用的A663Γ龙门铣床结构简单,技术性能落后,床身导轨原结构如图1a所示。由于床身导轨采用“外凸”的闭式结构,润滑油经导轨的立面并通过工作台下压板大量外溢,泄漏严重。为此,我们对床身导轨和工作台进行了技术改造(图1b):主要点是将床身改为 相似文献
15.
一、治理漏油M7120A平面磨床工作台油压筒两端封油结构如图1所示。常见的漏油多数是由于活塞杆3和油封1不断摩擦,形成间隙。当工作台4向右运动时,渗漏出来的油便沿着活塞杆滴下,既浪费油,又影响周围环境清洁。针对这个漏油问题,我们采取了改进措施,具体如下:在法兰盘2上加装一个毛毡油封5,并在法兰盘上钻φ4孔漏油。用凿子把放毛毡的沉割槽下部和漏油孔凿通,这样,油毛毡刮下的油便自然漏入床身油池。这个小改革工作量不大,对原机床外观无影响,但效果却很好。二、改善磨头润滑目前生产出厂的M7120A磨床主轴滑动轴承已采 相似文献
16.
M7120A型平面磨床,由于工作台往复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8米/分,因此在快速运动换向时出现很大的冲击,常常损坏工作台左右支架,液压简拉杆被撞弯,油管破裂,影响机床导轨几何精度,不利于工件精度的提高。现介绍我厂消除该型磨床这种故障的方法,供参考。一、出现冲击的原因过于灵敏的换向、很快的关闭油路、急速改变液流速度和方向时,液压系统内就产生压力的剧烈变化,发出很大的撞击声音,这就是液压的冲击现象。为完整的理解及找出工作台换向冲击的原因,首先要明了工作台运动的换向原理。 相似文献
17.
较长一段时间内,发现M7150平磨的工作台油缸活塞杆处严重漏油,虽然调换了密封圈,漏油现象似无多大改善。后发现在活塞杆上有2~3条深0.05mm左右的纵向沟槽,原想更换活塞杆,又无现成的备件。漏油的主要原因,是沿纵向沟槽泄漏及活塞杆粘附的油液,因密封处压力不够在活塞杆运动时带出来的。因为M7150活塞杆处的密封圈,是一种唇形密封圈(附图),它的密封作用不仅是靠A处弹性压力密封,而且主要是靠B腔有压力油,使密封压力随油压增大而增大。原M7150的导套和活塞配合为D4/dc4,B腔不易迅速形成压力、张开及压紧唇部。为了消除活塞杆处漏油,采取了… 相似文献
18.
M 7120A磨床的磨头润滑系统结构见图29,主油泵(图中未标出)经过三角皮带或平皮带拖动双联泵,其中左边单泵将单独油池润滑油(2~#主轴油,)经过精密滤油器送到磨头前后轴承腔内,使轴承进行润滑,当磨头体内润滑油量过多而有些泄漏现象时,可调节y阀。右边泵将磨 相似文献
19.
M 7120 A平面磨床磨头轴承采用短三块轴瓦球面支承结构,在使用或修理时,经常出现抱轴现象。本文就现场25次抱轴现象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其消除方法如下。 一、磨头结构 磨头结构如图1所示,该磨头砂轮轴4由前后两组“短三瓦”轴承支承,由前后封油圈1与前后法兰盖8、12分别组成两个油室,使轴瓦浸于油液中,起充分润滑作用。平衡环9不仅起平衡作用,而且能控制.轴向窜动。球面环2与端面轴承20、球面垫圈弹簧3及圆柱销组合,起控制轴向窜动作用。电机转子14装于砂轮轴尾部,直接带动砂轮轴旋转。 =、磨头产生拖轮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图2是磨头… 相似文献
20.
就M7120型平面磨床工作台换向时的换向冲击现象进行分析,采取了具体工艺措施,对各参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