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近年来对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实践和创新,在碾压混凝土上下游坝面利用微坍落度混凝土技术,不但克服了碾压混凝土灰浆量少,在施工中会产生骨料分离,层间结合较薄弱,易形成微小渗漏通道等缺点,大大地提高碾压混凝土坝面防渗;而且有利于平仓振捣,提高施工进度,并改善靠近模板、河槽岸坡、止水片、及廊道孔洞等部位的质量,提高了坝面的平整度;同时与其相邻的碾压混凝土力学和热学性能指标相近,温度变形相近或相容,因此减少了坝面裂缝。  相似文献   

2.
《建材发展导向》2019,(24):45-48
某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60m,坝址区天然砂砾石料及粘土料缺乏,块石料为薄层砂岩夹极薄层板岩,或薄层砂岩与薄层板岩互层状分布,层间断层及软弱夹层较发育,极薄层板岩及软弱夹层含量较高。该文通过坝料试验、坝料平衡、坝坡稳定计算、应力应变分析,对面板堆石坝利用薄层砂岩及板岩互层岩石的筑坝特性及坝体分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引入我国以来,该技术不断进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本文总结了多年来我国碾压混凝土坝的筑坝材料研究成果,分析、归纳了碾压混凝土筑坝材料配合比参数选择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面墙筑坝技术具有能够适应混凝坝快建施工、缩短工期,降低模板造价等优点.本文介绍了面墙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混凝土坝中应用的众多优势,论述了面墙施工情况及面墙式混凝土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变态混凝土的形成是通过在碾压混凝土摊铺层泼洒水泥浆,使之变成具有塌落度的常态混凝土,然后用插入式振捣器使之密实。它是为了实现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筑坝目的而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施工技术,已在荣地、石漫滩、汾河二库、棉花滩等碾压混凝土坝中采用,效果显著,正逐渐发展成为碾压混凝土筑坝  相似文献   

6.
随着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生态环境更高的要求,利用软岩筑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情况将越来越多,该类坝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西部某工程为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开展了软岩筑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应力变形特性研究。分析表明,与硬岩筑坝相比,当采用软岩筑坝时,坝体沉降变形偏大,约占坝高的1.06%,坝体与心墙变形呈明显的不均匀性,但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体发生剪切破坏、挠曲破坏和水力劈裂破坏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可认为本工程采用软岩筑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计算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软岩料Duncan E-B模量参数对坝体和心墙变形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其应力影响有限。随着该参数逐渐降低,坝体沉降与不均匀变形进一步增大。据此,建议设计与施工时,应采取严格的变形控制措施,并尽量减少软岩料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作为一种刚发展不久的新坝型,其沥青混凝土心墙因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和变形适应能力以及裂缝自愈能力,受到国内外坝工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筑坝技术的进步,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正在朝着极端复杂环境下的高坝方向发展,同时面临着更多的筑坝技术难题。高寒区的沥青混凝土心墙破坏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其力学机理研究对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以及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沥青混凝土心墙料的试验研究、有限元结构响应分析以及水力劈裂等方面,对当前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同时对复杂条件下的水工沥青混凝土心墙机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复杂条件下坝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CSG坝筑坝材料特性与抗荷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凝砂砾石坝(CSG)是介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CFRD)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RCC)之间的一种新坝型。其显著的特点是:胶凝材料用量少,对筑坝材料要求低,坝体和地基受力条件好,是一种环保性能、力学和大坝安全性能都很有竞争力的新筑坝技术。通过福建省龙岩白沙大坝、宁德洪口大坝的围堰以及尤溪街面大坝围堰等3个工程,对CSG坝的筑坝材料和抗荷载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并在街面工程的下游围堰进行局部CSG坝的工程实践。研究表明:CSG坝的水泥用量约为RCC重力坝的42.9%~49.1%左右,大坝断面可较CFRD坝减少100%,大坝位移量与RCC坝相当,而只有CFRD坝的1/20~1/10。不仅如此,CSG坝体受力条件明显改善,竣工期与运行期坝体内应力变化不大,大坝抗震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新疆坝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有大小河流570余条,97%的河川径流形成于山区。因此,山区水库大坝建设是开发水能资源、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调控的重要措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的水库建设已从平原水库转入山区水库建设,筑坝材料也在当地材料坝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土工膜防渗堆石坝等坝型不断涌现。结合新疆坝工建设,系统地总结了坝工技术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成果,研究认为:以黏土心墙堆石坝为基础坝型,以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主要发展方向,在高寒地区、高地震区、深厚覆盖层等特殊环境和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筑坝技术,是新疆坝工建设的显著特点。努力在坝工设计、坝基处理、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等关键技术取得不断进步和创新,对于提高大坝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技术经济水平、安全可靠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碾压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1.1 国际上RCC发展概况 碾压混凝土(RCC)施工实质是把混凝土坝和土石坝二种施工方法加以综合、改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筑坝温控措施简单、水泥用量少,可采用通用机械设备实现快速施工,大大缩短水电建设工期、节约投资,不失为一个好、快、省的施工方法。 碾压混凝土筑坝始于 20世纪 70年代。在 1970年第十届LCDLD大会上Raton先生提出“重力坝内部采用路面铺筑用干硬性混凝土构筑经济型的大坝”的论述。1973年第十一届LCDLD大会上有22篇论文提出用…  相似文献   

11.
薛明 《山西建筑》2010,36(29):350-351,359
介绍了GPS高程拟合原理,运用平面拟合和多项式函数拟合两种GPS高程拟合方法,对不同地形和长度的两个测区进行了处理,井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选取GPS水准联测点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线路测量中GPS高程拟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段虎荣 《山西建筑》2007,33(12):348-349
介绍了GPS高程拟合原理,结合工程实例,运用平面拟合和二次曲面拟合两种GPS高程拟合方法,并对这两种拟合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在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的拟合方法,从而提高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GPS水准几何拟合的几种方法和济南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以某垃圾处理厂施工控制测量数据为例,对不同几何拟合方法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所计算的正常高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和作者经验,分析了GPS高程拟合影响精度的原因及作业中的注意事项,并对本文实验的几种拟合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分析多面函数拟合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采用多面函数法拟合GPS高程的步骤及方法.使用C#语言编制了多面函数法拟合GPS高程的程序,该程序可对比分析选取不同核函数及光滑因子对拟合结果的影响.通过反复试验建议选取均匀分布中心点,采用正双曲线函数与不同光滑因子进行配对调整以达到最佳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GPS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思路、监测模式以及在三维定位方面的优点.并讨论其在监测高层建筑物实时动态和准动态特征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GPS水准拟合优化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水准拟合应用很广,其优化问题包括拟合模型的选取和拟合点数的确定以及拟合点的分布。文章应用沈云中教授提出的逐点剔除法分析了拟合点的选取过程和拟合点的最佳分布问题,最后以一实例并采用二次曲面作为拟合函数进行了具体优化分析,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算法,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GPS高程拟合的方法,并在MATLAB中编制了相应的LS-SVM程序,建立了相应的GPS高程拟合模型。以实例数据讨论了LS-SVM的GPS高程拟合的分析方法,通过与多项式拟合、BP神经网络拟合、GA-BP神经网络拟合的结果比较,可知LS-SVM的拟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结合GPS可以提供高精度三维坐标的优点,提出了进行GPS高程转换的拟合方法,介绍了移动曲面法的原理.并结合Matlab进行了二次曲面拟合求出了检核点的高程异常,从而达到平坦地区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GPS高程代替四等水准高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善文  陈君 《安徽建筑》2009,16(3):138-140
在选用不同拟合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某区域实际测量GPS数据进行水准高程的拟合,试验表明GPS拟合高程代替四等水准高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GPS水准拟合方式的统计分析及拟合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际 ,对几个测区已有的资料采用各种拟合方式所得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同一个测区、同一组起算数据采用不同的拟合方式 ,与水准测得的成果有着显著的差异。为此 ,提出一些通过检验拟合结果以选择拟合方式来获得较为可靠的成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