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种用于碳纳米管FED的荧光粉SiO2包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世平  顾智企  蒋银土  王振华   《电子器件》2008,31(1):206-210
针对用于 FED 的荧光粉应该是适合 FED 特殊工作机理的专用阴极射线激发发光材料,提出一种以绿色荧光粉ZnS:Cu,Al 为基质,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层 SiO<2 薄膜作为 FED 用荧光粉.通过对包膜过程中的工艺条件,主要是 TEOS 浓度、溶液的 pH 值和回流温度的改变,在可拆卸式 FED 中研究生成 SiO2 薄膜包复的荧光粉对FED发光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可获得高发光性能 FED 的包复 SiO2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季旭东 《光电技术》2001,42(4):47-51
制屏工艺对FED器件的显示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最近开发的制作FED器件荧光屏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现代显示》2004,(3):63-63
韩国三星和日本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下一代的显示设备技术产品FED(fieldemissiondisplay)。三星SDI已经接近完成30寸数字电视的FED显示屏技术的开发。FED是一种新型的平面显示电子单元,能够产生彩色光线的栅距阵列。其突破性的技术在于可以达到液晶显示器一样的厚度,并且具有广角的可视范围和高质量的图象显示能力,同时拥有低功耗。OLED目前正广泛的应用于移动电话和小尺寸数字电视的屏幕,不过FED则是面向30寸或者更大的电视产品。(摘自《信息显示》第572期)三星正在开发下一代超薄低耗广视角显示设备…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FED显示器的显示质量,从FED所特有的光电特性入手,给出了FED显示特性的B-T预校正曲线;并基于目前所采用的标准电视信号作为图像信号源,介绍了FED非线性校正算法.在分析FED三基色色度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FED色度还原算法的理论模型,并把该校正算法成功应用到FED的视频显示中去,使图像质量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显示器件用荧光粉荧光粉多用于自发性显示器件,荧光粉的特性是直接决定显示器件性能的重要因素。荧光粉的化学组成由作为基体(称为因体)的结晶与加在结晶中的发光离子(称为活化剂组成。用Zn。SIO。:Mn’”表示。1电视彩色CRT用荧光粉目前电视彩管用3原色...  相似文献   

6.
场发射显示器(FED)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场发射显示器(FED)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平板显示器。它在亮度、视角、响应时间、工作温度范围、能耗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FED发展历史和现状、工作原理以及对荧光粉的要求,然后介绍了FED荧光粉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有关FED荧光粉激发和发光机理的相关研究工作。最后就FED荧光粉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平板显示器驱动电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各平板显示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LED)、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PDP)及场发射显示(FED)的驱动电路。  相似文献   

8.
SAA7111A在彩色视频FED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增强型数字视频处理器SAA7111A芯片的主要性能,着重论述了彩色视频信号数字化技术以及在FED平板显示器件视频驱动电路中的应用。此电路方案已在25英寸彩色FED驱动系统中使用,为系统提供了优质的数字视频源,显示分辨率从QVGA到VGA,FED显示器获得了良好的图像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9.
卢有祥 《光电技术》1998,39(4):70-73
本文简要介绍了FED显示器件对荧光粉的要求及FED用荧光粉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用荧光粉材料的检测方案,设计了可以对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和温度特性进行试验的检测仪器,该仪器具有较大激发功率,可以对荧光粉材料进行寿命试验.文章给出了FED材料实测数据和结果,这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可以为器件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使器件的一些重要特性参数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1.
32×32矩阵式FED的驱动电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宗耿  张晓兵  雷威  张宇宁 《电子器件》2004,27(3):436-439
FED( Field Emission Display)是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技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驱动电路 ,并给出了一种在 FED开发过程中用于展示和分析显示屏的二极管结构的驱动电路。该电路可以驱动 3 2× 3 2矩阵式FED显示屏 ,进行动态字符显示和简单的动态图像显示 ,采用脉宽调制的方法来实现 1 6级灰度 ,其动态扫描的占空比为 1 /3 2  相似文献   

12.
场发射显示器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前,场发射显示阴极仍以Spindt型为主。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性质,也成为了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概述了Spindt—FED和CNT—FED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并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真空显示器件的现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林夙   《电子器件》2005,28(2):295-303,427
本文介绍了真空显示器件市场现况,真空显示器件技术现况,真空显示器件与平板显示器件的比较,真空显示器件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评述了真空显示器件CRT(CPT,CDT,VFD,FED等)技术性能,特点,市场及应用范围等.指出CPT的生存期还很长,目前主要发展方向是薄型化,即将在市场上出现韩国三星公司的新型的薄型彩色显像管(CPT)Vixlin和日本的Cannon-Toshiba公司的SED.将来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是由CPT过度到FED.  相似文献   

14.
《显示器件技术》2006,(3):43-48
本文通过对FED、PDP、CRT的原理结构分析和工艺比较,说明FED产业与PDP和CRT相比具有很大的资源兼容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性价比,是CRT行业适宜的平板显示替代产品。随着全球FED研究(特别是其中的SED)的不断进展,CRT行业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场致发射显示器(FED)是新一代自主发光型真空平板显示器件,因其兼有平板显示器件和阴极射线管的优点而赢得了普遍关注,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FED显示器由显示屏和驱动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是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板显示专用控制芯片AL300B,作为数据格式转换芯片,支持的最高分辨率是1,280×1,024,实现解隔行和多种视频格式转换的功能,满足了FED显示屏对VGA分辨率的要求。文章对AL300B芯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重点给出了它在FED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工作原理。整个系统实际测试的结果与仿真的波形是相当吻合的,并且显示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林志贤  郭太良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9):187-189,193
介绍了LVDS的特点以及FED主板信号的传输,重点论述了DS90CF383A/384A芯片的结构、工作时序以及在FED平板显示器件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DS90CF383A/384A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此接口电路方案已经在25英寸彩色FED驱动系统中使用,并且消除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提高了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有源(光发射)和无源(光反射)显示器件-气体-电子-荧光粉显示,冷阴极场致发射矩阵平板显示、电泳成像显示和电化学显示器件等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场致发射显示器图像低灰度增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FED子行驱动灰度调制视频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行扫描脉冲存在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导致列驱动脉冲无效使屏无法发光,造成低灰度图像数据丢失影响图像显示效果,通过调整各子行的显示顺序,调整时序,消除低灰度信息损失,改善图像质量。同时针对FED显示屏响应时间造成的低灰度损失,通过时间补偿的方法对低灰度损失进行校正,改善了图像的显示质量。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将基于子行驱动图像低灰度增强技术应用于FED显示系统中,使视频图像显示的对比度有所提高,画质更为细腻,更加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中荧光粉制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雄  许晓伟  李青  樊兆雯 《电子器件》2004,27(4):626-628
针对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SMPDP)结构介绍了一种三色套色喷涂的方法制作方法,利用高压气体膨胀将荧光粉浆料充分雾化,通过掩膜套色分别制作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膜。由于利用喷涂法制作荧光粉膜所需浆料配制简单,无须经过500℃高温烧除有机粘接剂,因此消除了高温工艺对荧光粉的劣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等离子体显示板的亮度和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显示技术发展很快,平板显示以其诸多优点独占显示鳌头,在平板显示中又以等离子和液晶为主流显示方式,OLED、FED、电子纸的新型显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液晶显示的光源正逐渐从CCFL向LED过渡,到2019年LED背光源液晶显示仍然占显示主导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